送你一萬塊,你開心嗎?
#相對剝奪感 是什麼?
第一瞬間,相信大家都很開心。
多了一萬塊欸拜託,一萬塊可以買一大堆星巴克的杯子你知道嗎?
不過如果接著說下去—
每個人都能獲得一萬塊,或者都拿不到錢,操之在你。
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人猶豫了。
當每個人都多獲得了一萬塊,這對部分人而言,就等於「沒有多得到錢」。
但是對於理性的「芝加哥學派」來說,每個人都多得到一萬塊,其實是對大家有利的選擇(假設不影響物價等等)。
但如果再接下去說,每個人都多得到一萬塊(你是其中之一),郭董得到二十億,你還會願意接受嗎?
還是乾脆大家都不要拿到錢,我少一萬他少二十億?
或者說不要拿郭董舉例,拿你隔壁鄰居舉例好了。
你多得到一萬,你的死黨、閨蜜多得到二十億呢?
相信這時候,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會是—大家都不要拿到錢。
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大家都拿錢才是有利的選擇啊?
在經濟學上,這個現象我們稱之為「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
經濟學家默頓對這個莫名其妙的現象做出了解釋: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併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這種剝奪因人們不是與某一絕對的或永恆的標準相比,而是與某一變數相比,因此這種剝奪是相對的,這個變數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體,也可以是自己的過去。有時,即使某一群體本身的處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於其他參照群體的改善程度,相對剝奪感也會產生。相對喪失感會影響個人或群體的態度和行為,並可造成多種後果,其中包括壓抑、自卑,引起集體的暴力行動,甚至革命。
學測在即,#超經濟 建議各大校系當學測面試官的對學生一定要一視同仁啊。
尤其是藝術學院,如果沒被挑選到的學生產生嚴重的相對剝奪感,可能會導致世界大戰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elative deprivati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超知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黃傑龍 Simon - 窮富翁 好人好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凱宇老師【行為好好玩#92】~為什麼有些玩笑不能開?
幽默,不只是人際之間的潤滑劑,在品牌行銷裡,善用幽默感,可以創造更多的認同與連結,自然而然的達到行銷轉換的目的。
最近有兩則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個是本土手機品牌的網路廣告~「八個科系學生丟掉手機的反應」。
批評就不多說了,我想關注過這件事的人都知道多數人的反應。
我想說的,是引起這些批評的原因。
我曾經是這八分之一的人,大學讀體育系的我,在印象所及的範圍,沒有任何一個同學是沒事像個過動兒一樣。
我想如果你是讀中文系的,應該也不會把舞文弄墨當習慣?經濟系的也不會對任何事計算成本效益一樣。
某種程度上,這些都是置身於外的人,他們的刻板印象,不客氣的說,是一種偏見。
當偏見持續投向某個特定團體時,很容易造成「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的結果。
如果你今年加薪10%,夠高了吧!理論上是不是應該很開心?
可是,當你知道同事們加薪幅度是15%時,你還會一樣愉悅嗎?
這種複雜的情緒,就是「相對剝奪感」。
如同加薪的正面事件如此,負面指向的威力會更強。
就像是領低薪的年輕人如果又被指責為草莓族,你想會演變成怎樣的情緒?
曾是體育系的我,實在不想讓人覺得,凡事需要動腦筋的是,都可以跳過我。
中文或英文系的朋友,應該也很痛恨被當成活動字典,而且被免費查詢吧!
只是有時候,開玩笑的方式與對象,會不會引起「相對剝奪感」?其中分寸很難拿捏,無論面對人際還是行銷。
你一定有開錯玩笑,而後悔不已的經驗吧~
如果回到這個手機廣告,想必行銷人員對於這八個科系沒有做足功課,也沒有測試這些人的反應。
引人反感的,通常不是誤解,而是偏見。
這裡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好好了解「當事人」。
第二個錯誤更嚴重,當廣告大略的腳本或毛片完成後,沒有做觀眾反應測試就公開。
人的直覺情緒是很容易寫在臉上,只要你懂得觀察的重點。
國際間許多品牌在推出廣告前,都會測試觀眾反應,測試的方法不是讓人看完廣告後,用問卷或口述來表達自己喜好的程度。
而是直接把觀眾在觀看同時的表情拍攝下來加以分析,究竟觀眾的直覺情緒是開心?還是輕蔑、厭惡、甚至是憤怒不耐?
反觀另一個機車險廣告,保險公司以北中南三個地區機車騎士的特性為題材,引人共鳴時建立品牌印象。
常年在北部的我,廣告中的呈現就是我每天在馬路上的遭遇,搭配有趣的標題與對話,活脫是我真實經驗的「幽默化」還原。
在人際關係裡,你是否具備好好了解人的能力?
多少時候,其實你已經大感不快了,然而別人卻還自以為有趣的繼續開著無聊的玩笑?
有沒有可能自己也犯著同樣的錯誤?
你有沒有好好了解你的對象?
在你開玩笑時,有沒有留意對方的表情反應?
或者,你有沒有具備看懂對方情緒表情的能力?
有時候很難區分,哪些玩笑能開?哪些又會踩到別人的地雷?
就像我跟同學間可以彼此開頭腦簡單的玩笑,而外系的人開同樣的玩笑,只會讓我們想給他一巴掌。
起碼,你可以先學習怎樣好好了解對方。
還有,看懂對方臉上寫了什麼情緒。
=========================
【溝通講座】打開你的人際專注力~10/05(一) 或 10/16(五) 19:30
讓你輕鬆開啟人際專注力,溝通不再霧煞煞!
詳細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983
[2015/11/02開課!]《人際敏感度與行為表達訓練》(第8期)
詳細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C4KFBe
relative deprivation 在 黃傑龍 Simon - 窮富翁 好人好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艱苦等於輸在起跑綫?
08/01/2014
部分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令孩子缺乏自發的努力和毅力。
上月假期前,有一社工團體做了一個調查,發現80%受訪問的綜援戶中家中沒有書桌供子女溫習功課,43%家長不能讓子女邀朋友到家中遊玩,53%在過去三年,未有安排子女外遊。
團體怕這些家庭的子女心靈受損,學習受到影響,輸在起跑綫,所以建議政府要對他們多作資助云云。
朋友圈中,大家對此等訴求無不嘖嘖稱奇,認為此團體是「好心做壞事」的典型,害了這群兒童。朋友有這些反應毫不稀奇,他們現多是社會的棟樑,但幼時家中都鮮有自己書桌,更遑論有機會外遊。
我第一次「外遊」,是中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那一趟,因為沒有錢買機票與寒衣,所以做了兩個月推銷員,又向大新銀行低息借了數千元(大新當時有這樣的留學機票貸款,功德無量)。要我們這輩人認同書桌、外遊、家中大至可邀人回來玩樂是成功的條件,我相信十分困難。
相互比較易生自卑感
認同該團體意見的人士大概會對上述批評嗤之以鼻,他們會指出,時代不同了,從前被視作奢侈品的,今天已變成必需品,別的孩子能享有的優越條件,可使他們在激烈競爭中跑先一步,對沒有這些條件的孩子不公。
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人有我冇」往往使人難以接受。從前絕大多數學童並無「外遊」的機會,既然如此,身邊朋友都屬「大家都冇」,反而大家都身心安泰,不用眼紅別人。但現在社會進步了,更多的人從無變到有,若自己仍屬甚麼都沒有的一群,感受會特別深。在大學時我讀的政治學課本中,有本Ted R.Gurr所寫的經典名著《人為何作反》(Why Men Rebel),內中便反覆論述一個概念,「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大家一齊窮問題不大,但若與別人有差異,相對別人感覺自己有東西被剝奪了,容易產生不滿與反抗之心。「人比人,比死人」,仍是很多人的心魔。
堅毅努力才是成功之道
但這些贊成增加對綜援戶學童津貼的,依然犯上幾個錯誤。首先,他們往往假設了現在的貧窮孩子比起以前的,被「相對剝奪」得更多。現在的學童只要生在窮人家庭,輸在起跑綫,便一生吃虧。此類看法大大美化了過去的實況。在我的年代,好些同學便要擔心能否有中學讀,大學更是奢望,當時能讀大學的,只佔人口幾個百分點,大家哪有這麼多機會在社會階梯中晉升?今天的,比從前是幸福多了。
第二,他們似乎把起跑綫的位置搞錯了。家中有電腦,暑假有外遊,平時有補習,周末可學彈琴、跳舞等等,真的便推前了起跑綫嗎?我在大學負責收生多年,我不會認為這些因素毫無用處,但卻敢說,它們對學業或未來的事業,影響極為輕微。很多家長把太多精力放在這些項目之上,反而容易忽略了重要千萬倍的要素:自發性的努力、毅力,獨立思考與自由思考的空間。我幾十年所見,學業、事業真正有成的,多數不會是有錢仔有錢女,而是能吃苦,知道不咬緊牙拼下去便前無去路的人。至於甚麼書枱、外遊等,更是無關痛癢的因素。怕同學輕視嗎?這反而是父母的問題,他們不懂得把別人的輕視轉化為孩子努力的動力。
第三,要政府增加津貼,也在傳達着另一個信息,自己競爭不過別人,卻把注意力放在「攤大手板」,要人幫助之上,而不努力尋找自己有何不足,這種心態,對成功毫無好處。在「國際學能測試」(PISA)中,曾有人同時研究中國的學童,包括住在窮鄉僻壤的學童,而不單止是上海此類大都會的學童,希望知道為甚麼他們在學能上表現得這麼好。其中一項結果很值得注意,中國的學童十分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成功。我深信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核心條件,上述的社工團體把重點放在學童受到甚麼「剝奪」之上,是本末倒置了,不利港人競爭力的進步。
http://www.skypost.hk/newsDetail/head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