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
不管你認不認識卡斯巴.佛烈德利赫,都或多或少覺得這幅《霧海上的旅人》似曾相識。旅者背向觀者站立於崖邊石堆上,雲霧繚繞,與天地融為一體。面對壯麗的大自然,看不到的表情可能是充滿自信的,也可能正是謙卑的、感受大自然的偉大──這樣的視覺,不有點像某些現代旅遊打卡照嗎?
佛烈德利赫是德國有名的浪漫主義畫家,作品多繪畫大自然,表達對大自然的景仰。他曾說過:「從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他喜愛在自然漫步,會在暴風雨中去海邊的懸崖看海面上的雷電,也會在雷暴後走進森林去看被雷電劈中的樹木。
有論者認為《霧海上的旅人》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感受,亦有人認為畫中隱喻了他對當時他的國家德國(拿破崙戰爭結束後不久)前路茫茫的心情。不過無論如何,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畫家不僅要畫他面前的東西,還要畫他所看見自己內心裏的事物。」
《霧海上的旅人》可謂佛烈德利赫最著名的作品,不但成為了藝術史經典,亦成功啟發了後世不少藝術家。
作品資料:
1818年 卡斯巴·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
《霧海上的旅人》(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縱94.8 cm,橫74.8 cm
油彩 畫布
德國漢堡美術館藏
📸 Wikimedia Commons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藝術品 #旅遊 #旅人 #德國 #大自然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artculture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hkig #artist #museumhome #onlinemuseum #painter #travel #traveler #germany #natural #mountain #mist #fog #asparDavidFriedrich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1818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年新氣象,就從布置自己的家開始。
為了稍稍撫慰思念山卻不得閒暇的心情,我前陣子從國外訂了一幅採藝術微噴(Giclée)技術印製的掛畫,剛好貨也在年前抵台。
說來也是緣分,我第一次見到這幅畫是在大學教科書裡,當時只留下約略與浪漫主義有關的印象;第二次則是在資訊量龐大的《心向群山》之中──它被作者稱為對峰頂崇拜的顛峰之作,高處即是人與崇高交融的神聖場所。第三次?剛好在網站上滑到,一時衝動就下單了。
.
這幅畫的名字是「雲海上的旅人」(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畫家是德國人卡斯帕·大衛·弗瑞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h),1818年完成。
畫中的人物當然不可能穿著我們熟知的現代登山服飾,那可是19世紀的歐洲,登山活動尚處於初期,進入山區活動的中產階級、有閒階級(leisure class)男性穿著打扮大抵都很「紳士風」,配一根現在已經是老古董的手杖也只是剛剛好。
就如同任何一件傑出的藝術品,這幅畫有著許多可能的解釋方法,對於喜歡爬山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想像立於峰頂的是自己,望向層疊遠山和緩慢翻騰的雲海,行畫烟蘿,仙峯隱嶙兮,我們的心境又會是如何?是勝利、尊貴的征服者,還是登高自卑、追尋自然神性的哲思者?
畫中人肯定不是剛登頂,因為他的姿勢沉穩而自信,應是已立著一段時間。面對眼前的自然風光,他是正在思索,抑或是在放空,我們不得而知。(但以背影來說真是帥翻,那個年代如果有IG應該會瘋傳)
是啊,我也喜歡這樣。雖然有朋友結伴不錯,但山與人的關係要進入心靈層面,必須要有充足的空間和時間,遠離喧囂和人造物,一人獨處。
這樣的精神從浪漫主義開始,一直傳承到了現代,其影響力之深,甚至還入了美國的荒野法(The Wilderness Act),成為政府向人民應盡的義務:保存原始自然環境,禁絕開發、限制使用,讓後人也能在純淨的荒野中獨處冥想。
雖然這是全然屬於西方的思潮,但近年全球戶外風潮益發興盛,台灣也不例外,我認為也該是時候了──用更宏觀、知識的角度來看待這一項我們熱愛的活動,應有助於台灣人建立屬於自己的新山岳文化。
.
希望我以後凡是進入走廊,那怕是匆匆一瞥也好,讓雲海上的旅人提醒自己:要不斷思考山與人的關係。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1818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雖然海報靈感源自名畫已經是老話題了,但每次看到這歷史與現代、商業與藝術激盪出的火花都覺得相當驚豔,而海報往往搭連結的是兩個世界的橋樑,不能如純藝術般個人或主觀,需要取得觀眾和作品本身的平衡,並設法吸引其他廣大族群的注意,這時候善用人們所熟知的元素就是一種有機會創造出更高價值的方式。
下面非常喜歡的五幅作品,並列在一起更能體現此類微妙的完美融合,依序分別是:
▍1982 年 Steven Spielberg 的《E.T. The Extra-Terrestrial》與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 1508 至 1512 年間於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上的《創世紀》中知名度最高的《創造亞當》。
▍2011 年 Woody Allen 穿越回黃金年代的《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與印象派畫家 Vincent van Gogh 最受世人喜愛的油畫之一 1890 年《星夜 Starry Night》。
▍1991 年 Jonathan Demme 的影史驚悚《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與1951 年 Philippe Halsman 和薩爾瓦多達利的七名裸女超現實主義作品《In Voluptas Mors》。
▍2010 年 Christopher Nolan 的燒腦神作《全面啟動 Inception》與 1818 年德國浪漫主義畫家 Caspar David Friedrich 的《霧海上的旅人 Wanderer above the Sea Fog》。
▍1996 年美國恐怖大師 Wes Craven 的經典電影《驚聲尖叫 Scream Movies》與 1893 年挪威畫家 Edvard Munch 表現主義的名畫之一《吶喊 The Sc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