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core多少算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心得] impact factor重要嗎? -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CiteScore 多少算高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CiteScore 多少算高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CiteScore 多少算高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elsevier期刊排名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透過CiteScore指標查期刊表現[臺大圖書館一分鐘 ... - YouTube 的評價
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CiteScore 多少算高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CiteScore 多少算高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書中字有黃金屋 問題的答案無所不包論文書籍站 CiteScore 多少算高. ... <看更多>
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CiteScore 多少算高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CiteScore 多少算高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書中字有黃金屋 問題的答案無所不包論文書籍站 CiteScore 多少算高. ... <看更多>
citescore多少算高 在 [心得] impact factor重要嗎? -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到版上沸沸揚揚的在說台灣太愛看IF這些,而國外根本不在乎
個人覺得有失偏頗,有誤導後輩之可能,所以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某版友說:說IF不重要的,要麻就是大咖要麻就是Loser。
不得不說,是個很中肯的評論。
除了少數的領域與歐洲國家,IF至今還是最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
說外國不在乎的,實在不是精確評論,只是外國沒有像我們與大陸這麼會"玩"數字而已
除了IF外,他們更在乎研究的品質與應用性,但不代表不在乎發表文章
隨便舉個例子,哈佛醫學院的大牛Lewis Cantley教授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ewis_Cantley/
發表文章490篇,總IF約5400點,對比我的21篇與95點,高下立判。
我算過,如果我一年發表10篇IF=5的高品質文章,100年後我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你覺得我如果說我比他強,誰會買單?
不得不說,包含IF, H index,這些還真的是有其的公正性存在
不然為什麼IF=3X的Nature我發不上,而IF=1的某期刊我又不想發?
一個年輕的研究者蛻變成大牛的過程中,發表高品質文章是最直接的方式
大家可以由網路資料庫認識你與你的研究,而也可以幫你覓得一份好的offer
如果你什麼發表都沒有? 要如何說服別人你有本事? 我想是很難的。
放在國外也是一樣,別天真的相信外國人不在乎(歐洲人除外)
如果不在乎,那些Nature, Science, PNAS, 是哪些人在爽爽發阿?
美國的Funding除了一些工業界非常牛的大老,一樣是要靠文章去拿的
講近一點,如果你的發表很薄弱想去當博後,那些美國大牛實驗室看都不會看一眼的
這些寫在履歷中的發表,就是人家認識你最直接的方式,尤其對我們年輕學者來說。
這邊說個小故事,
我來日本後認識一個中國人才知道我們當時同時去應徵了一個美國大牛實驗室的博後
她是大阪大學博士,文章一作2篇;我是成大博士,一作文章當時是7-8篇,結果呢?
我拿到了而她失敗了,到現在她還在酸我說我放棄那機會很可惜。
當然,我也很看不慣文章亂掛名、灌水、甚至假數據。
這種"操作"IF與citation的確不是正當的思維,西方人的確是比較不齒的。
但真的不代表他們"不在乎"這些指標。
跟大學聯考一樣,這些指標不是完全準確,但卻是相對的公平
除了少數有特殊技能(專利)或少數系所外,IF與H index對大多數人還是公平的
大家科研做這麼多年都知道,就算灌水文,也需要時間去做與寫吧
發表不管點數高低,還是都有一定的困難度吧。
不過說真話,這些指標的確不應該跨領域去比較,譬如我做工程的發Nature是難上加難
但在同領域裡面,這些指標還是很重要的,包含在國外(歐洲我不確定)
有機會,研究做得好,就儘量多發表。
別酸葡萄的說這不重要那不重要,等文章不如人而吃悶虧時就真的很悶了。
STEPHEN in Japan
--
小砲‧攝心情
https://www.wretch.cc/blog/stephenh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3.30.124.19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