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嘉勒教堂中的兩個女人 ◎#LaksmiPamuntjak /羅浩原譯
在阿西西的夏天
兩個女人相對一視彼此的臉龐
在釘在十字架的耶穌跟前,世界完好無缺
喬托未能參透他畫的比例,但他的禮拜堂
總是充滿誠心,觀光客就像壁畫家
匆匆投入柔和色調來粉飾罪惡
真是漫長的一瞬間,在這兒
無需備用品,
一個女人對另一個說,我就在這兒
靠我倆的愛去修補一切
光線一直反覆試探,但我倆泛著如貞德般的藍色
2005
Two Women in the Church of Santa Chiara
--Laksmi Pamuntjak (1971- )
Summer in Assisi
Two women reach across each other’s face
before Jesus nailed to cross. The world is intact.
Giotto knows not his scale. But his chapels
are full of hearts. Tourists like the muralists
rustle into the mellow to paint over sins.
It’s a long moment, here.
No need for spare parts,
says one to the other. I am here.
It is our love that mends.
The light always tries. But we’re as blue as virtue.
2005
--
◎作者簡介
Laksmi Pamuntjak (born 1971) is an Indonesian poet, novelist, essayist, and food writer. She is also an art consultant and writes for numerous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luding opinion articles for the Guardi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ksmi_Pamuntjak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CC0|Annie Spratt (@Unsplash)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先推廣一下kamadevas(羅浩原)在ptt poem版(詩版)分享有一系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翻譯作品,有興趣可以去看。
印尼詩人Laksmi Pamuntjak〈聖嘉勒教堂中的兩個女人〉語言平順而日常,是阿Ben很喜歡的一首作品。
當阿Ben在讀這種翻譯的作品時,總是第一個先看譯者是否是自己比較熟悉或信賴的,再比較一下兩作的語言風格。羅浩原的譯筆正如他的寫作,總是優雅而平穩,而此詩的筆法也很有意思,每個瑣碎的句子,結合起來卻又是完整的意涵,透過這些完整的句子間的互動,更進一步的組織成了這首詩。
從內容來看,這詩寫的是一幅畫還是一個場景,一個片刻還是傳遞了某種恆久的價值呢?正如對詩中地名與人名的想法,我認為是不需要太求甚解的。阿Ben比較想看的,是一首詩如何讓這些簡單的名字:女人、教堂、顏色......一一「活起來」。在日常的語言中進行敘述是每個人都會的事情,但如何讓敘述與被敘述的人事物具備生命力,這就是文學跟平凡文字的差別之一。
「喬托」作為一個畫者,在這首詩裡無非是彰顯一個超脫在場景之外的造物主,可以對照教堂的耶穌。上帝造人/物的行為落實之際,或許難以過分精緻,但他的「誠心」確實對應著兩個女人的「愛」而真實存在。求其「真」,而不求「細緻」,這是這首詩裡對愛的想像與詮釋。
愛與純善,在這首詩裡呈現的面貌即是「兩個女人相對一視彼此的臉龐/在釘在十字架的耶穌跟前,世界完好無缺」,並且「無需備用品,/一個女人對另一個說,我就在這兒/靠我倆的愛去修補一切」,多麼簡潔的寫作。但同樣暗示了惡的存在:「觀光客就像壁畫家/匆匆投入柔和色調來粉飾罪惡」、「修補」、「光線一直反覆試探」。這些惡是從哪裡來呢?雖沒有詳細的說明,這兩個女人被觀光客給「觀」,被光線給「反覆試探」的關係,確實意味著他們面臨了外在的困難。他們的困難可能恰好來自於「愛」──她們是同性戀者嗎?又或者其他的脈絡──來自於不完美的比例、所謂的「被用品」還是「柔和色調」嗎?因為作者沒有把話說死而不太好確認。
唯一能確認的就僅僅是愛而已。面對自身的信仰(耶穌),面對自己的真心,穿過了所有的時間與空間,在這個片刻:「我就在這裡」。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5/20170503.html
giotto翻譯 在 費歐娜的廚藝之旅- Fiona's world of gourm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週一城市之-三個欣賞Firence市景的地方
Firenze、翡冷翠,徐志摩的翻譯把這城市的美詮釋得淋漓盡致。
翡冷翠適合步行慢遊,十五分鐘就能從Santa Maria Novela火車站走到市中心的Cathedrale de 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Campanile di Giotto喬托鐘樓、Galleria degli Uffizi 烏菲茲美術館、Ponte Vechio老橋、Piaza della Signoria郡主廣場,在翡冷翠每走十步就有教堂、走二十步就有博物館,喜愛藝術和歷史的你會喜歡,精品店Salvatore Ferragamo總店暨博物館、Gucci博物館、Prada、Fendi⋯妳想得到的義大利品牌就在街角處。
貪心的你如過想一睹翡冷翠的全景,以下三個地方不能錯過:
1. Piazzale Michelangelo米開朗基羅廣場:
~難度-⭐️
~適合親子及年長者
票價-免費,搭公車1,5歐
離市區步行20分,穿過老橋渡到Arno河的另一側,沿著河岸走上Giardino delle Rose花園,來到山坡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在這遠眺翡冷翠市區全景,除了走路也可以搭13路公車前往,沿途是緩坡上升和少許樓梯,對年紀稍長的遊客不會有負擔。
2. Campanile di Giotto喬托鐘樓:
~難度-⭐️⭐️
~適合一般遊客
票價- 鐘樓與博物館、教堂頂端、洗禮堂、地下遺址套票15歐,購買套票需預約上塔時間,可現場單獨購票6歐
鐘樓就在大教堂旁,高度比大教堂稍矮,高84.7公尺,但上下樓可比大教堂舒服簡單多了,414階,總共分三層中間能休息,樓梯也比較通風,景緻與大教堂相去不遠,對於想在市中心看全景但對自己體力沒信心不敢挑戰大教堂的人可以試試。
3. Cathedrale de 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圓頂
~難度-⭐️⭐️⭐️
~適合體力好,沒有幽閉恐懼症者
票價-鐘樓與博物館、教堂頂端、洗禮堂、地下遺址套票15歐,單買門票8歐,同前套票須在大教堂旁的Museo dell'Oper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購買(外觀看起來像咖啡廳,旁邊有大門推進去就對了),進去購完票必須使用機器預約時間才算購票完成,系統會自動把大教堂、鐘樓、跟博物館的參觀時間錯開,我九點十五到博物館,預約到九點半鐘塔,十一點半博物館,下午兩點大教堂。圓頂有463階,中間僅有前段有一次休息機會,要注意往上爬到快頂端時會經過圓頂溼壁畫,千萬不能先跑去看,那是離開路線的道路,上圓頂的樓梯窄高,部分路線的對外窗口小所以空氣沒有鐘樓好,由於人數很多,又必須交會禮讓上下樓,我走到一半時就覺得身體不舒服,很想趕快離開,經過至少半小時的折磨終於終於登上圓頂,景緻絕對壯麗,但其實在登過鐘樓後,會覺得大同小異,那為什麼還是要爬呢?因為能近距離看到圓頂內部的最後審判濕壁畫啊!濕壁畫對地獄的描繪相當恐怖寫實,感覺魔戒裡的咕嚕原型就是從此出。
總結,如果體力許可當然每個地方都不能錯過,如果硬要選一個,我推薦喬托鐘塔,難度不高但也可登高望遠,下次大家到翡冷翠旅遊可以參考看看囉!
giotto翻譯 在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資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跟Sharpe Law & BB遊走意大利 ~
這次Sharpe Law來到了Veneto大區,
參觀的不是超有名的水都Venezia (威尼斯),
而是在威尼斯西南邊的大城市Padova。
說來實在可惜, Padova是個很漂亮的城市,
但是卻因為Venezia的光芒太耀而被很多人直接無視掉。
Padova中文名稱譯作「帕多瓦」,
其實是因為其英文名稱叫作Padua,
如果用意大利文Padova有翻譯, 就成為「帕道凡」(廣東話啦!)
這裡是來自西班牙的著名修士San Antonio長眠地,
意大利最大廣場Piazza della Valle,
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學之一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adova,
150年政治古老咖啡店Caffe Pedrocchi,
不少得令人吃驚的Giotto小禮堂Cappella degli Scrovegni!!
單單是這些, 就絕對有能力令遊人停下腳步來細味!!
雖然這次Sharpe Law到來只是作個夜遊Padova,
但由於之前已經參觀過Padova不下10次了,
所以這次就換個角度來夜遊 :)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p=10745
giotto翻譯 在 La Pavoni 台灣俱樂部- 義大利文Pavoni 是孔雀的意思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老闆請問右邊的Giotto多少錢?是不是有出110V的?謝謝老闆. 3 yrs Report. La Pavoni 台灣俱樂部, profile picture. La Pavoni 台灣俱樂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