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日劇推薦
這男人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この男は人生最大の過ちです)
怎麼辦,我竟然一下午就把這劇看完了,我的口味是不是越來越奇怪惹@@ 也有人喜歡這部嗎?
1.和戀愛可以到天長地久一樣,都是漫畫改編的日劇。但這部的漫畫感更重,就是可以看到許多平常在漫畫才會出現的誇張情節。
2.經過這部戲我才徹底理解了最近常見到的兩個詞:抖M(被虐狂傾向)與抖S(虐待狂傾向)是什麼意思。
天堂醫師只是有點抖S傾向,這部則根本就是抖M+抖S的設定,現實生活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3.應該是完全輕鬆看就是了,每集僅有半小時,很快就追完十集了!(不過我猜很多人應該會看不下去....我根本沒找狸貴妃一起看,科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侶途:同性婚姻上路後,這世界發生了什麼?」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首部以社會學、經濟學研究方法, 訪談、統計及探討各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後, 社會與人民產生了什麼思考、生活與價值; 而臺灣同婚通過後也在世界發展的脈絡中。 ★本書榮獲第44屆美國心理...
「m傾向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m傾向意思、m屬性、m底特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m傾向意思、m屬性、m底特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薩德傾向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薩德傾向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m傾向意思 在 BDSM簡單分類---BD、DS、SM - Facebook 的評價
m傾向意思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寧願看電話也不願意睡覺︱#睡眠拖延症】
即使完成了所有工作、身體很累、明天要很早起床,也不願意早早上床睡覺,甚至最後又到 #凌晨 才願意入睡?那有可能是因為「睡眠拖延症」!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1128
#睡眠拖延症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由烏特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 的心理學家克羅斯 (Floor M. Kroese) 及其團隊在2014年提出,意思是在沒有外部環境阻止下,沒有在預定時間內上床睡覺的人。
睡眠拖延症可分成 #主動 和 #被動 兩類,主動的睡眠拖延者在壓力下也可妥善完成工作,不願睡眠是因為忙於執行其他工作;被動的睡眠拖延是因為缺乏自我管理,很難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平時做事也會拖拖拉拉,在電視或電話前無法抽離,自制能力較低的人較容易出現睡眠拖延。
有睡眠拖延的人比沒有睡眠拖延的人承受更大壓力,傾向較少做運動鍛煉身體、吃水果和蔬菜,健康狀況更差,最後導致專注力和記錄力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
研究的問卷共有九條問題,以1至5評分,1為不經常發生,5為經常發生,分數愈高,睡眠拖延習慣愈嚴重。有R的題目則需要將1至5的評分倒轉計算。
-
以下是問卷的問題:
1. 我睡覺的時間比我預期的時間更遲。
2. 如果明天需要早起,我會更早睡覺。 (R)
3. 如果到了晚上關燈睡覺的時間,我會立即關燈。 (R)
4. 在該睡覺的時間,我仍在做其他事情。
5. 當我想上床睡覺時,我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
6. 我沒有按時睡覺。
7. 我有一個常規和會遵從的睡眠/上床時間。 (R)
8. 我想按時上床睡覺但我沒有這樣做。
9. 當到了該睡眠的時候,我可以輕易結束當時的活動。 (R)
-
雖然分數只作參考,但如果高於33分,已經代表睡眠拖延的習慣十分嚴重,要好好正視問題,大家就由今天開始改變一下睡眠習慣吧!
延伸閱讀: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334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m傾向意思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7場 口罩少年】
少年只是許了一個願望,沒想過事情會變成這樣。
早在疫情擴散之前,少年便戴上了口罩。金屬條記得貼緊鼻樑,顏色朝外,上下不能顛倒喔。網紅露出甜美的笑,整個餐館沒人想轉台,但身為正港的口罩專用戶,少年看了只覺得可笑,這簡直就像在警告大家不要把衣服反過來穿一樣。更可笑的是,鄰桌的三個男人一邊看著網紅,一邊把口罩反過來戴。
少年不到兩歲就開始戴口罩,彼時SARS正席捲全台,口罩成了人臉的一部分。但少年並不是因為SARS才戴口罩,而是罹患了一種叫「高免疫球蛋白M症候群」(Hyper-IgM Syndrome)的罕見疾病。
這是一種先天免疫功能不全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患者的IgM抗體無法轉換成IgG等其他抗體,導致身體的軍備不足,防線孱弱,因此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鼻竇炎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罹癌風險也高於一般人。少年的體檢報告有一堆數據,但紀錄的都不是生理徵象,而是各種致死威脅的發生率。
總之,就像主治醫師說的,少年出生在峭壁上。
少年進托兒所的第一周便感染急性肺炎,在X光片顯影下,少年的支氣管彷彿長出了棉花,於是媽媽決定辭掉工作全職照料。少年沒有手足,無法進行骨髓移植,除了進行症狀處理,只能仰賴定時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增加抗體,以及長期戴口罩降低感染機率。
爸爸有時候會帶他去看棒球,父子倆總是躲在遙遠的外野區,擠進連轉播鏡頭也掃不到的死角,跳著脫拍的波浪舞。彼時,國家已安然度過SARS,人臉不再被口罩束縛,每個鼻腔都重獲自由,只有他的呼吸道依舊需要防線。看著身邊的人紛紛拿下口罩,少年就像目送群眾離場,自己卻被規定留在座位上一樣孤單。那時他才明白,戴口罩不孤單,生病不孤單,孤單的是跟大家不一樣。
他決定進小學之後,一定要跟大家一樣,把口罩摘下來。
只是沒想到,對於摘口罩這件事,他同學居然比他還猴急。為了減少傳染風險,醫師建議他持續戴口罩。為了避免傷口感染,少年與體育課絕緣。少年一個月要請假五次,到醫院注射免疫球蛋白。少年很容易疲倦,所以時不時就到保健室休息。少年身上常有一種刺鼻的味道,但沒人知道那是羊脂膏。在同學眼裡,少年就像個被班級供養的神祕瓷器,有種莫名的吸引力。某日,鄰座同學在其他屁孩慫恿下,打算趁少年午睡時偷掀他的口罩,這當然是個粗疏的計畫,因此在他準備出手之際便遭班長厲聲喝止。
但少年沒有生氣,只是體悟到原來任何東西只要被遮住一半,它的魅力與價值就會翻倍,包括人臉。
就在他進行體悟的同時,他身邊的兩派人馬正在交戰,一派獵奇,一派憐憫。雙方常因為這尊神秘的瓷器,進行一場好奇心與同情心的角力。
可悲的是,這兩派人馬裡頭,根本沒人看出他的雙頰總是紅腫過敏,沒人知道他擦羊脂膏是因為耳根被棉繩磨到潰爛,沒人知道戴口罩其實很難呼吸,沒人問過他心裡在想什麼。獵奇的人之所以鬧他,只是想一窺這張臉的下半截,同情的人挺他,只是在奉行大人希望他們做的事。然而比起獵奇,少年更討厭被同情,同情是一種目的與功能背道而馳的東西。同情會讓施捨的人變強,接受的人變弱,而變弱是他最不需要的選項。
結論是,這班級沒人關心他。獵奇的人把他當怪咖,同情的人把他當病體,就是沒人把他當成「只是個戴口罩的同學」。一旦他拉下口罩,那些人就完成各自的任務,既然如此,那何必讓他們稱心如意。
因此,等到主治醫師覺得他能夠在開放空間摘下口罩時,他已經決定把口罩留在臉上。賭氣也好,厭世也罷,至少他不用去滿足誰。
那片口罩,就是他對這世界的不信任票。
少年的爸媽原本想用自卑或害羞來解釋整件事,但等到他一回家就躲進房間,甚至刻意不讓父母看見自己的臉時,兩人才驚覺事態嚴重。少年升上國二那年,在主治醫師的建議下,他被爸媽拖去看身心科,目的很諷刺:盡可能摘下他的口罩。當時少年正被青春期的彆扭所支配,敵意貫穿了整個看診過程,醫師擔心少年可能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礙症」前兆,因而轉介給臨床心理師進行會談。
根據心理師的說法,妄想型人格障礙症(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是屬於A群人格障礙的一種,主要出現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核心症狀是容易對旁人產生「懷疑」。譬如:
● 從他人善意的舉動中,解讀出貶意或威脅(少年不確定同情是否帶有善意)
● 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懷疑別人會欺騙或利用自己(同情本身就是種利用啊)
● 持續心懷怨恨(少年真的超恨那些當年在他口罩亂畫鬍子的屁孩)
● 擔心旁人會利用假訊息傷害自己(這什麼啊,假新聞比較恐怖吧)
「你是討厭這世界,還是害怕這世界?」
「嗄?」少年還沉浸在剛剛心理師說的那些診斷準則,一臉茫然。
心理師是個看起來有點隨便的大叔,「如果你討厭這世界呢,你不需要口罩,只要站遠一點就好。如果你害怕這世界,你也不需要口罩,你比較需要面罩。」
「什麼啊,最好是有這種東西啦。」少年的不屑直接穿透了口罩。
心理師悠哉地拿出之前尾牙表演的搶匪面罩,然後套在頭上,「透氣不透光,造型高大上,要不你試一下。」他摘下頭套,一把往少年的胸前丟去。
「才不要咧,超白癡的,欸你真的很奇怪耶。」少年的表情彷彿拿到的是內褲。
「奇怪是當心理師的國考條件,所以呢,那種太正經的心理師都需要重考。」
由於眼前的傢伙實在太靠北了,靠北到少年相信自己只是個「戴口罩的國中生」,而不是某個怪咖或病體,於是他斜眼睨著大叔,然後毫無保留地,把人生前十四年的故事全部清倉一遍。
心理師很確定,少年沒有妄想型人格傾向,也不需要再多一條臨床診斷。他只是個敏感脆弱,正在跟世界賭氣的孩子,至於要不要把口罩拿掉,得看他何時消氣。
那次會談之後,情況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少年不需要再多吃一些和妄想有關的藥。但壞消息是,媽媽意外懷孕了。打從妹妹出生之後,他就得自己坐車去醫院打針,自己買護具,爸爸很少帶他看棒球了,媽媽也時常忘記參加罕病聯誼會的活動,就算把自己關在房裡,也像是幫了爸媽一個大忙。從那時起,少年真的被家人當成一個只是戴著口罩的正常孩子。
但麻煩的是,他好像開始懷念被當成病人的日子。
少年的功課並不好,他只喜歡畫畫,尤其擅長素描,經由特色招生與身障加分後,他進入高職美工科就讀。這幾年爸媽的心思都在妹妹身上,看到妹妹起身走路的那一刻,少年居有點想哭,但不是因為感動,而是他從父母臉上找到久違的笑容,那是他給不起的東西。
他依然感到很孤單。總覺得自己活著,好像只是為了給爸媽交代,但他又不希望妹妹消失,於是十七歲生日那晚,他許了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能陪我一起戴口罩,一直戴下去。
半年後,這個願望實現了一半。
拜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所賜,人類又開始不信任空氣,口罩再度回到人臉,這次少年終於能和群眾一起離場,他大概是唯一在這時候還能笑得出來的人。一個多月之後,當少年的尿液開始出現茶色,兩星期掉了五公斤,腹瀉到脫水,然後瞬間暈倒在學校走廊時,他知道自己的願望完全實現了。
他得了膽管癌(Cholagiocarcinoma),末期。
這是個刁鑽的病,之前掃腹部超音波都沒能把它揪出來,醫師判斷少年的壽命大概還剩三個月,最多半年。而根據疾管署的預測,這波疫情半年內都不會停止,意思就是,全世界會陪他一起戴口罩,直到他走進歷史那天。
每次想起這件事情,少年都不知道該做何反應。他並不意外,而且照理說應該要開心,因為整個城市都是他的隊友。他趴在捷運站的欄杆旁,看著戴口罩的隊友們走出車門,行色匆匆地錯開彼此的動線,行伍起伏,語言退散,人流展現出一種被病毒鍛鍊出來的默契。沒有誰被孤立,每個人都理解彼此的處境,被口罩隔絕的世界很公平。
然而,當醫師宣判病情那天,他看見媽媽在哭癱在診間外,他又變得有點難過。從以前到現在,他總是刻意忽略別人臉上的表情,無論是捷運乘客嫌麻煩的臉,喜歡的女生露出同情的臉,還是醫師看數據時皺眉頭的臉,那些表情,都在提醒自己的人生不會太順遂。因此一旦人們戴上口罩,那些表情就會被掩埋,只是為何媽媽明明戴上了口罩,自己卻還是感到難過呢?
願望實現了,但自己居然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他不想帶著這個問號入土,於是再度找上心理師,然後把這個羞於啟齒的願望告訴了對方。
「所以你的意思是,當你走進一個舞會,發現裡面每個人都嗨到爆,只有自己被當塑膠,因此你許了個願,希望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邊緣,然後讓這個舞會成為有史以來最讓人窒息的派對?」
「應該是吧。」
「你課表給我。」
「幹嘛?」
「你的許願課應該要重修。」
少年又開始覺得眼前的傢伙很靠北了。
「世界變得更無聊之後,有讓你比較好過一點嗎?」
「一開始有,後來好像沒有,不知道為什麼?」
「你覺得呢?」
「我一直以為,只要大家一起戴上口罩,去掉表情之後,我們就是同一國的。但我發現,媽媽哭的時候,好像才是跟我同一國的。」
心理師點點頭,「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只要看起來跟別人一樣,就等於被接納。但事實上,只有透過交流,我們才有可能被接納。但別人不會沒事跑到你面前跟你交流,你得主動做這件事,才有機會去認識這世界。
「不巧的是,你的病會給人一種無法輕易觸碰的刻板印象,這不是誰的錯,只能說我們都太小心翼翼。然而被人刻意保持距離,誰都受不了,所以你會開始胡思亂想,以至於到最後,你搞不清楚自己是想被接納,還是享受孤獨。
「只不過,真正享受孤獨的人,並不會許這種『希望全世界和我一樣孤獨』的願望。」
「為什麼?」
「因為不管在哪裡,他都能和自己相處,所以你這個願望超不酷!」
「哈囉這位先生?我命都快沒了,你講話還這麼直是怎樣!」
「那是因為我沒把你當成癌末病人,而是一個有人際困擾的高中生。」
心理師頓了一下。
「十年後,我的孩子就跟你一樣大了。講到這裡,我其實不太敢再往下想,為什麼人的生命會停在這個地方,這長度究竟是誰算出來的?這完全不公平啊。但對你媽媽來說,她沒辦法跟誰討價還價,只好哭,這是她唯一能表態的方法。」
此時少年落下眼淚,淚水慢慢浸濕了口罩的上緣。。
「如果能再許一次願望,你知道我想做什麼嗎?」
「做什麼?」
「開畫展。因為按醫生的說法,我應該撐不到今年的畢業展了。」
「你想畫什麼?」
「不知道,反正畫什麼都來不及認識這世界了。」
「畫人臉吧。」
「為什麼?」
「因為這是你一直在逃避的東西啊。先看清楚人臉,才能認識這世界。」
「那我可能要再提醒你一次,按醫生的說法,我大概也撐不到疫情結束了,請問是要怎樣看到人臉?」
「誰說,隔著口罩就不能畫人臉?」
少年一臉狐疑地望著大叔。
「在那之前,記得有空交一份自傳給我。」
這兩人從此沒再見面。那天下午他們聊了很久,他不知道計畫能否成功,也不知爸媽是否同意,但那是他人生最後的幾個月裡,少數不感到絕望的時刻。
出發前,少年把畫具重新清點了一輪。他不想讓身體的出入口插滿管線,於是放棄化療與手術,爸爸也辦妥留職停薪三個月,全家整裝待發,陪少年環島一周。
計畫很簡單,透過社會局與罕病聯誼會的協助,少年在全台各縣市的市集定點,免費為當地民眾進行素描。但這份素描的特殊之處在於,被畫者不需要脫下口罩,只需要接受一段訪談作為自傳。由心理師擬定的問題進行引導,少年沿著這份自傳的生平脈絡,順著被畫者的面紋肌理,推敲出口罩後那張臉的真實面貌。
這份工程遠比少年想像得繁瑣,但如心理師所說,想認識眼前的世界,不能作弊。
可惜,病變速度比預期猛烈,持續發癢導致少年無法專注,食慾不振直接影響他的握力,由於黃疸開始破壞手上的畫,少年只能放棄剩下兩個城市,提前打道回府。但他沒有遺憾,他腦中塞滿了故事,就像一張等著上色的地圖。回到臥房,看著凌晨的天光,他有時會恍惚,有時會在劇烈的腹痛中想起某段訪談情節。他很慶幸,在閉眼之前,可以在明滅的視線裡,看到妹妹接手自己的畫具,看到爸爸整理自己藏在鞋盒的塗鴉,看到媽媽溫柔地梳理自己的頭髮。對他而言,
這就是他的世界。
以上這份自傳,是在少年過世幾周後,經由父母潤稿,連同畫展邀請函一起寄到心理師手上的。畫展辦在主治醫院的一樓迴廊,這是心理師當初向少年父母提議的地點,邀請函特別註明,請心理師一定要看到最後一幅畫。
現場總共展出三十五幅畫作,每幅畫都是一張人臉素描,畫作下方則附上被畫者的自傳,以及他們戴上口罩的相片。這當中有人是遠洋船員,輪廓硬挺得像歐陸的海岸線。有人是新住民,笑容閃爍著南海的風光。有人是導遊,眼神映射出北極的荒原。有人是水腳仔,臉上堆滿對在地食材的自信。這些自傳,讓畫展不再是亡者的遺志,而是歷史的集散,世界的縮影。
但最後一幅畫是個例外。
那是一幅唯一沒有露出真容的畫作,沒有人知道它被擺在壓軸的原因。因為主角一個穿著身心科白袍,臉上卻罩著搶匪面罩的傢伙,下面還附了一行短語。
看著畫,覆誦著短語,心理師想起少年,笑著笑著眼眶就紅了。一個大叔,對著一張搶匪畫像若有所思地泛淚,在旁人看來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不過管他的,他只希望少年最後能活得痛快,但願回歸塵土之前,他看待這世界的視野,不會被口罩侷限。就像那行短語:
把自己變得跟別人一樣,不等於被接納,你必須透過交流。
— 世上最靠北的男人
#高免疫球蛋白M症候群
#妄想型人格
m傾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侶途:同性婚姻上路後,這世界發生了什麼?」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首部以社會學、經濟學研究方法,
訪談、統計及探討各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後,
社會與人民產生了什麼思考、生活與價值;
而臺灣同婚通過後也在世界發展的脈絡中。
★本書榮獲第44屆美國心理學會傑出書籍獎!
★獨家收錄2019年臺灣版作者序!
同婚通過後,對同性伴侶們來說無疑是邁入平權的一大步,
終於是時候可以正大光明地表達兩人的「愛」與「誓約」。
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擔心社會漸漸邁入瓦解、崩壞的年代了。
「天塌說」甚至在各地此起彼落,揚言同婚通過之後「爸爸媽媽不見了、爺爺奶奶消失了」!
同性婚姻,到底是彰顯平權的價值?抑或是殲滅家庭傳統?
同性婚姻上路之後,會帶來怎樣的生活影響??
「婚姻」的定義,會因此改變嗎?
同志是否會因為進入「婚姻」這個古老的制度,反而改變同志圈自身的特有文化呢?
臺灣身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又能透過西方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脈絡找到什麼相似或可借鏡之處呢?
在這本理性調查與探討的書中,你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以及嶄新的理解。
為了找到同性婚姻對社會的影響,經濟學家巴吉特到了於2001年、也是全世界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荷蘭。她訪問了許多對同性伴侶,找出同性婚姻通過後對他們生活上的影響。我們透過巴吉特的研究了解到,同性婚姻通過後對於伴侶之間的關係、家人、以及職場同事的影響。另外巴吉特也對於公家機關的影響特別感興趣,因為同性婚姻通過之後,公家機關要受理更廣大的群眾,這也是巴吉特積極探討的範疇。
本書將帶給讀者對於「同性婚姻」議題一個完全嶄新的面貌,針對現今同婚議題之辯論,以及對於政治、社會和個人不同觀點的啟發,給讀者一個看待同婚議題的不同視角。
作者介紹:李‧巴吉特(M.V. Lee Badgett)
經濟學專家。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之經濟學教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威廉姆斯性取向法律與公共政策研究所(Williams Institute for Sexual Orientation Law and Public Policy at UCLA)研究主任。
巴吉特擅長領域為家庭政策議題、勞工歧視議題(包含性傾向、種族與性別)、勞工經濟、同性婚姻。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m傾向意思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會會議 - 《幫助中產》
張超雄議員:代理主席,葛珮帆議員提出的這項"幫助中產"的議案頗有意思。議案開宗明義指出,中產"交稅多,福利少",相信很多中產人士對此均有同感,但從實際數字看來,有時卻未必盡然。當然,感覺是十分真實的,例如我們真的沒有甚麼福利可言。代理主席,不知道這是否需要申報,因我相信在座各人均以中產人士居多。我當然亦會自認是中產,因我在大學任教,現在身兼立法會議員,賺取一定的薪酬,但我們的擔子亦很重。中產的承擔涉及多方面,當中以房屋是主要的負擔。樓價有如脫韁野馬,極度高昂,租金亦然。
我現時只是租住單位,因我對香港的地產現況心心不忿。我們要以畢生積蓄購買這種"磚頭",雖然表面上聲稱有數百平方呎面積,但實際面積卻要"縮水",在"發水"後再打一個七折。我們要窮一生之力為這種物業供款,實令我深感不忿,但很多中產人士卻只能從中找到一種穩定的安全感,並以之作為積累財富的主要渠道,但這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這其實是香港的最大稅項,但其最大受益人卻不光是政府,實際上還有地產商。所以,令中產這麼痛苦,如此缺乏安全感,感到努力付出的一切並無回報的原因,正在於此。我們除了沒有甚麼福利,很多東西也沒有我們的份兒,這感覺是如何造成的?正是香港的地產霸權,正是政府容許地產商牟取暴利,容許這些財團壟斷市場,才造成這種令中產人士如此痛苦的情況。
談到中產,當然不得不提呂大樂,而他的看法是不應只從收入着眼。如按一般經濟角度衡量,月入達2萬元至5萬元已可稱為中產,但呂大樂認為亦須視乎職業、學歷、生活和消費模式或價值觀。我相信他所指的是一般從事行政、專業工作的人士,他們的生活模式較傾向中產階級享受,而且學歷相對而言亦較高。呂大樂就這項研究作了二十多年的跟進,發現香港的中產人口原來變化不大。如果按上述模式進行研究,尤其是在收入流動、階級流動方面,他發現過去的變化不算很大。
至於有否出現M型社會的現象,暫時似乎不太明顯,但中產卻出現一種向下流動的憂慮,亦即梁繼昌議員剛才提及的問題。因為日本研究中的M型社會現象雖尚未出現,但中間那一部分人口卻確實呈現向下流動的趨勢。如果回顧過去的人口調查統計數字,當可發現只有收入最高的兩成人口,過去10年的家庭入息出現真正上升的趨勢,其餘基本上均向下流動,這是一種令人非常驚心的情況。如撇除經濟不活躍的住戶,單看經濟活躍住戶的情況,亦只有最高收入那兩成人口有超過20%的升幅,其餘均沒有那麼顯著的升幅。由此可見,過去雖有一定的經濟發展,例如在過去10年間,整個"餅"已造大了超過三成半,但家庭收入卻沒有顯著上升,而且以國際水平而言,我們的家庭整體收入基本上是偏低。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既要供養下一代,希望他們能維持類似中產的生活,又要面對教育開支、剛才提到的房屋開支,而且基本上現時的工作穩定性、薪酬、福利,所指的不單是社會福利,還有職業帶來的福利,各方面均正在倒退,而這些倒退均是政府容許的。
例如在社會保障方面,過往在大公司或一般較具規模公司服務的員工,往往可在退休時享有ORSO的福利。當員工的服務年資達到某一年期,僱主不單以1︰1,而是2︰1甚至3︰1的比例為他供款,以便員工在退休時擁有一筆積蓄,可以安享晚年。然而,在推行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後,這制度已告取消。所以,在強積金計劃下,大公司其實是節省了金錢,而對於大財團,政府更容許其進行壟斷。
試看本地的公用事業,無須詳細說明,也可知道無論是電力、煤氣、公共交通,港鐵更是一個明顯例子,全都可以不斷加價。有一種說法是加價未必會對中產造成即時的壓力,但一直累積下來,這也會變成一種很大的壓力,因為無論是日常開支和工作均有欠穩定。我們現時要走的那條所謂新自由主義的道路,其實已被以往奉行這一套的國家棄用,但香港卻遲了10年,到了今天仍繼續奉行這一套,鼓吹零散化、合約化,令工作穩定性不斷下降,進而加重了中產的危機,呂大樂也因此稱之為"中產之痛"。
日 期: 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
時 間: 上午11時
地 點: 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m傾向意思 在 m傾向意思、m屬性、m底特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m傾向意思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ppor999也提到大家好由於疫情期間有兩份工作機會都有蠻大的機會上的A工作是朋友內推,但較無發展,離家近,南方,在 ... ... <看更多>
m傾向意思 在 薩德傾向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讨论S·M之前,你要知道的心理学真相- 知乎2015年11月5日· 萨德是一位家族没落的贵族侯爵,一位法国作家。 他一生追求性爱与暴力,主张极端自由主义。 把性虐投射在作品和 ... ... <看更多>
m傾向意思 在 m傾向意思、m屬性、m底特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m傾向意思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ppor999也提到大家好由於疫情期間有兩份工作機會都有蠻大的機會上的A工作是朋友內推,但較無發展,離家近,南方,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