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恭喜 @卓映宇、@雪月野楓,兩位獲獎,請私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手機,由出版社為你們寄書。
🤤【抽書活動】--《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柿子文化
。
上一本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作者談的是,他如何面對受創傷的兒童、青少年,他們受了什麼心理創傷,身為助人者又該怎麼與之相處,除了個別治療,友善環境及背後的家庭功能都很重要。他發現,這些心理創傷都源自早期的虐待(暴力或性侵)或被疏忽照顧(不回應情緒,類似遺棄),才衍生了發展後期的扭曲行為。
本書《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談的則是「倖存至今的大人」。先問自己,是否曾因一件無關緊要的小過失,卻突然進入災難化的被遺棄感,陷入後無法自拔?而你還一頭霧水…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有五大常見的創傷症狀:
「情緒重現」:突發的、被痛苦的情緒影響,但不像PTSD有視覺重現現象,意思是只有痛苦,卻沒有畫面…。情緒主要是恐懼、焦慮、絕望、恐慌、羞愧、無助。「毒性羞恥」:覺得自己很爛、無價值、自我厭惡。有被拋棄感,自我批判認為不值得被幫助。其他三項為:「自我拋棄」、「惡性的內在批判」、「社交焦慮」
。
CPTSD是學習而來的反應,來自過去重要發展任務的失敗。各種成因交互構成,也影響了未來成人各種做自己的阻礙。
早期經驗被虐待或遺棄時,生理系統感覺到危險,孩子本能反應求生,共有四種型態:戰、逃、僵(類似解離)、討好對方,以求度過當時的威脅。但由於長期被威脅,於是本能反應成為「制約」,只要有相關的誘發物,情緒就會重現當時的恐懼,身心並自動反應(大腦當機中)出現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被杏仁核綁架」的意思。
正是這些不定時的地雷埋藏著,才會讓我們「感覺發展停滯」,人生混亂,常自我批評,關係經營困難。情緒上最明顯的是,會強迫性地逃避不被接受的負面情緒,或者乾脆壓抑情緒。
要療癒CPTSD,要從認知面、情緒面、靈性面及生理面四處著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將之視為「一種依附關係的問題」,類似重新養育內在小孩一樣,稱為「治療性關係療癒」,在夠好的關係依附裡,重新被撫育,從大量的傾聽、滿足最初自戀性的要求、練習發表各種情緒感受、從助人者身上學習軟弱、修復衝突,到最後雙方逐漸像成人般平等地對話。
助人者要同時提供母育與父育(愛與保護)原則的平衡,讓案主的內在小孩繼續成長,並在關係中復原與成長。
。
CH8管理情緒重現
十三個具體步驟(如圖)。主要教導應對情緒重現時的自我接納與處理。例如要預前辨識自己正在被誘發:「找到無助、脆弱、自我批評或批判他人等現象」、「原因和反應不成比例」、「突然高漲的渴望」…有了前兆,就能預先為那個連鎖動作有所準備。
。
CH13以關係性的取向來療癒遺棄
與心理師的依附關係提供了「修復性的關係經驗」或「矯正性情緒經驗」:有人能提供反饋、認同和指導,有人夠安全讓他尋求安慰和幫助,想哭時有人找,需要保護、受傷或被背叛時有人能提供憐憫,有成就時有人可以替其驕傲,有人讓他練習親密關係怎麼建立…。
要特別留意的是,CPTSD會有信任感突然消失的狀況(試探),被情緒重現而關掉感受,心理師必須一再地安撫疑慮並修復信任。太多案主在療程中失望而離開,多是心理師被這現象而生氣案主為什麼不信任他們,結果開啟惡性循環,誤解加深而結案。
。
本書比較像是理論概念書,作者是過來人,會穿插自己的故事作說明。
我覺得本書所提的創傷概念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明白情緒重現是其來有自的,因此不必自卑、自我批評,只是解鈴仍須繫鈴人,過去的關係、情感受傷,如果要治療,當然也是靠關係與情感重來一遍並成功發展,面對這類案主,助人者/心理師自己就必須涉水、以身示範,真心換感情,攜手共進。如果讀者非助人者,本書也有自我照顧的作法,也有如何與朋友培養類似的信任關係並請求協助,蠻實用的。
。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關係性療癒: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
。
活動日期:110/6/18(五)18:00~6/21(一)12:00截止喔,6/21(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噓!星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修復信任」的推薦目錄:
修復信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些孩子只是代罪羔羊。有些家長堅稱自己的孩子是「問題兒童」,或是將孩子視為婚姻問題的根源,將過錯都推到孩子身上以逃避現實,導致孩子逐漸認為自己是造成家庭混亂的罪魁禍首。
自責傾向也常見於在特定家庭類型中成長的人。這種家庭一心營造出和諧完美的表象,父母可能相對注重美好的外在形象,卻不太在意實際情況是否如此。維持完美形象的壓力可能使孩子從小就認為,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都是不適當的,所以總是對自己不滿意。
如果你經常自我責備,找出其根源能幫助你更加了解,並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這並不是要你回頭怪罪父母或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所有問題。已經成年的你應該做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起適當責任,而深入了解核心信念和習性的形成緣由,可能是創造正向改變的重要關鍵。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直播談到我們如何看待自責,說實話,我們常常因為過去的制約,習慣性地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並且進行自我處罰。當觀照更全面,我們會發現,我們個人的影響力不一定有想像中的那麼大,我們當初能進行的選擇,也相當有限。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631693847426669
我常帶著容易自責的朋友,回到第一次被責備的時候,這通常是童年。責備我們的人,通常是父母。
重點不在怪罪父母,重點是看到我們那根深蒂固的自責,現在對我們的重要性。不是父母所說的,就是合適的。很多父母對我們所發的脾氣,是在轉嫁他們所受到的壓力,或者把內在的遺憾寄託在我們身上,又再次失落的挫折感。
我們可以透過敘事的角度調整我們內在的自責自貶,把自己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那般說話,讓內在有正向的力量,拿來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我們也可以透過真誠的道歉,跟對方修復關係,讓愛能再次傳遞。
今天下午在臉書版面會有直播,從家暴案件處理的角度來談伴侶溝通,歡迎參與。
祝願您,學會肯定自己,這能讓我們用更正向與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
*********************************
【文/ 艾美・莫林】
改變敘事角度
我們很容易在理解事情時,把自己當成始作俑者。可是別忘了,一件事有很多種不同的敘述方式,你認知的只是其中一個版本。
其中一種敘述方式可能是這樣:你失業、抑鬱,努力度過每一天,迫不得已而開始在網路上賣女用皮包,卻只能勉強餬口,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你一無是處,到哪裡都找不到工作。但是如果改變敘述方式,這個故事也可以變成這樣:由於經濟不景氣,你專長領域的市場需求量下降,儘管處境相當艱難,你依然不願就此放棄。於是好勝又上進的你自行創業,在網路上賣起了女用皮包。事情經過完全相同,只是稍微改變了你應為最終結果承擔的責任多寡,也將你在故事中的形象從被動受害扭轉成了主動迎戰。以下提供這幾個故事當作範例,說明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
●舊版:我真是個不孝女,竟把自己的媽媽託付給安養中心。
●新版:我判斷最能對媽媽表達愛與關心的做法,就是找專業照護員來照顧她。
●舊版:我應該早點發現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我真是個失職的母親。
●新版:我並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士,但我不吝付出我的愛,也會盡心盡力養育我的孩子。
●舊版:要是我能早點叫醫生就好了。要不是我那麼蠢,爸爸可能還活著。
●新版:也沒有辦法證明早點叫醫生來就能改變事情的發展。我確實已經根據當時掌握的資訊做到最好了。
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就能改變你的感受。只要你別再對自己說「都是我的錯」,就會降低對個人處境的愧疚感。
***
日常應對:家庭
如果你已經自責成性,回溯這個習性是因何而起可能會有幫助。很多人的自責傾向都是根植於童年時期。
有些孩子只是代罪羔羊。有些家長堅稱自己的孩子是「問題兒童」,或是將孩子視為婚姻問題的根源,將過錯都推到孩子身上以逃避現實,導致孩子逐漸認為自己是造成家庭混亂的罪魁禍首。
自責傾向也常見於在特定家庭類型中成長的人。這種家庭一心營造出和諧完美的表象,父母可能相對注重美好的外在形象,卻不太在意實際情況是否如此。維持完美形象的壓力可能使孩子從小就認為,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都是不適當的,所以總是對自己不滿意。
如果你經常自我責備,找出其根源能幫助你更加了解,並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這並不是要你回頭怪罪父母或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所有問題。已經成年的你應該做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起適當責任,而深入了解核心信念和習性的形成緣由,可能是創造正向改變的重要關鍵。
***
請求原諒
自我責怪並不一定是幻想或誇大的結果,有時是適當的反應。例如,如果你傷害了別人或是不作為(沒有展現仁慈,或沒有採取行動防止別人受傷),出現自責的念頭相當合理。但是默默痛斥自己並不會為任何人帶來益處。
是你傷害了別人,就道歉吧;承認錯誤並表達歉意。當然,如果你不打算改變行為,那麼道歉也於事無補。嘴上說:「媽媽,對不起,我都不曾回來探望你。」事後依然不登門拜訪,這樣就毫無意義。但是如果你了解到自己行為錯誤並有意調整,不妨大方坦承。
道歉並不容易。說聲「對不起」是需要勇氣的,但是負起責任請求原諒可以修復雙方的關係,並避免你重蹈覆轍。
如果希望你的道歉能有效發揮作用,其實可以善用道歉公式。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探究為什麼有些道歉能修復信任感,而有些不行,他們發現最能有效修復彼此關係的道歉,包含了以下要素:
1. 表達懊悔
2. 解釋錯誤
3. 承認責任
4. 表明悔過
5. 提出希望修復關係
6. 請求原諒
下列兩個道歉的範例都包含了這六項要素:
●對不起,我沒有再回你的電話,因為當時工作和男朋友佔據了我所有的時間。是我害我們失聯了好幾年,真的很抱歉。我很想念你,也希望能恢復彼此的關係。如果你願意原諒我的話,我會很樂意與你重建友誼。
●很抱歉,我當時說我不在乎你的感受。那時我又生氣又難過,但也不該對你說這麼惡毒的話。我需要更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再因為自己不開心就傷害到你的感受。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我保證這次絕對不會再打斷你了。你願意原諒我嗎?
如果你的選擇傷害到別人,請道歉。道歉不能合理化你的過錯,但是能更有效地改善你和對方的關係。
如果沒辦法親自向對方道歉,例如對方已經過世或與你失聯,可以寫封道歉信。就算無法順利將這封信寄出去,而是用文字表達出你的歉意,依然能幫助你認知自己為行為負起了適當的責任。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拆解性別枷鎖,為女性客製化的13堂心智重訓課
大 塊 ► http://bit.ly/37EWyBO
博客來 ► http://bit.ly/37KVDQb
誠 品 ► http://bit.ly/2SJNSWA
金石堂 ► http://bit.ly/2VbeH7M
讀 冊 ► http://bit.ly/2Pam4Z8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6/7 13:30~16:30 「伴侶間的善意溝通」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twrf.org/photos/a.125616890827425/2864797280242692/?type=3&theater
已額滿 6/14已額滿_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修復信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只一位案主這麼說過:「和媽媽講話,就像是提供軍火給敵人。我說的任何話,都可能會被用來對付我。難怪,人們總是告訴我,我好像很少為自己說什麼。」
有CPTSD 造成依附疾症的人,從沒學到能帶來親近和歸屬感的溝通技巧。至於建立關係,他們常常充滿了削弱力量的社交焦慮,一旦他們在CPTSD 光譜嚴重的那一端時,就是社交恐懼。
很多來尋求我協助的案主,從未有過足夠安全的關係。強迫性重複驅使他們成年後,無意識地尋求重演童年主要照顧者的虐待或遺棄創傷的關係。
取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們常在新的關係中,療癒過去的傷口。除了治療關係之外,我認識有些當事人,是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遇到有愛且能深刻信賴的另一半,慢慢啟動自我修復。
不過,不是所有這種關係,都會有讓人滿意的結果。所以如果不是由專業人員來面對,關係中的狂風暴雨,常會把當事人與對方好不容易建立的基礎,再次翻攪得支離破碎。
關係性療癒有四個關鍵特性,因篇幅受限,在此篇摘文先把「同理心」的部分摘出來。
即便是面對一般性關係,同理心都是維持關係的重要能力。很多時候,父母就是沒有能力同理孩子的感覺,所以傷害才停不下來。
這篇與下篇摘文,不只對自幼受創的當事人有幫助,對相當正常的親密關係,也能有些啟發。祝願您,能透過自我同理,學著接納自己!
************************************
以關係性的取向來療癒遺棄
【文/ 彼得‧沃克】
心理治療的關係層面
很多CPTSD 倖存者從未有過「夠安全」的關係,而要療癒我們的依附疾患,通常需要一個修復性的關係經驗,無論是和治療師、伴侶或信任的朋友(這個朋友必須能夠和他自己痛苦與煩躁不安的感覺慈悲地共處)。不過,他們要能自在地感受和表現自己的悲傷、憤怒、恐懼、羞恥、憂鬱,這是很重要的。
當一位治療師有這種程度的情緒智力,他就能帶領案主漸漸放下自動排斥自己感覺的習得習慣,而這也會幫助案主免於失落在反應性的循環中。
當一位治療師有「夠好的」情緒智力,與這位治療師安全且有同理心的眼神和聲音連結時,便能夠為案主示範如何接納地與自己所有的情感同在。
丹尼爾‧席格(Daniel Siegel)稱之為「情感的共同調節」,蘇珊‧瓦根的工作則說明了「情感的共同調節」能促進神經迴路的發展,而這是我們代謝令人難以承受的痛苦所必須的。
此外,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證據顯示,這個歷程是透過鏡像神經元而生理性地達成。在一個實驗中,測量兩隻猴子的神經活動,當一隻猴子看著另一隻剝開堅果,最後兩隻猴子的神經活動會完全一樣。因此,當案主學會像治療師一樣,對痛苦的感受沒有反射性的反應時,也許鏡像神經元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
***
CPTSD 的關係性療癒
很多創傷專家把依附疾症視為CPTSD 的關鍵症狀之一。協助受創的案主時,在心理教育的階段,我通常會把依附疾症解釋為:在主要照顧者身邊成長的結果,常常使得案主感到危險。他們的危險感受,來自於貶抑的聲音、粗暴的高壓,或是較隱晦的危險,像是疏遠和不在乎。
反覆發生的虐待和忽略,會使孩童習慣地活在恐懼、交感神經系統亢奮之中,那使得他們很容易被誘發拋棄感,充滿令人難以承受的恐懼和羞恥,與遺棄性憂鬱交纏著。
父母無法或不願提供夠安全的依附給孩子,孩子就無法把發展中的自己,完整地交予任何人。
沒有人能提供反饋、認同和指導,有麻煩時,沒有足夠安全的人能讓他尋求安慰或幫助。想哭時,沒有人;遇到不公、需要保護時,沒有人;受傷、犯錯、發生意外、遭受背叛時,也沒有人可以提供憐憫。
沒有足夠安全的人可以一起發光發亮、一起「展示和介紹」,並且被當成驕傲。甚至沒有人可以讓他練習非常重要的親密關係建立技巧——也就是對話。
不只一位案主這麼說過:「和媽媽講話,就像是提供軍火給敵人。我說的任何話,都可能會被用來對付我。難怪,人們總是告訴我,我好像很少為自己說什麼。」
有CPTSD 造成依附疾症的人,從沒學到能帶來親近和歸屬感的溝通技巧。至於建立關係,他們常常充滿了削弱力量的社交焦慮,一旦他們在CPTSD 光譜嚴重的那一端時,就是社交恐懼。
很多來尋求我協助的案主,從未有過足夠安全的關係。強迫性重複驅使他們成年後,無意識地尋求重演童年主要照顧者的虐待或遺棄創傷的關係。
對很多這樣的案主而言,我們是他們第一個具安全且滋養關係的正當嘗試。他們要開始發展夠好的信任感,就需要某種程度的安全感,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技巧,去創造那種安全感,便可能會是他們最後一次的嘗試。
因此,當我們在安全的關係中教案主情緒重現管理時,他會更有力量。案主需要對治療師有安全感,能讓他們訴說自己的羞辱和不知所措。同時,治療師也必須能夠滋養地提供同理和鎮定的支持,那是案主早期經驗中所缺少的。
同樣重要的,CPTSD 很典型地會出現信任感突然消失的狀況,而治療師需要能夠包容並療癒性地處理它。
由於信任開關常常自動地被情緒重現給關掉,而創傷倖存者又無法自己主動開啟信任開關,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必須能夠一再地安撫疑慮並修復信任。我聽過太多案主失望的故事,都是關於治療師因案主不易信任他們而感到生氣。
隨著這個體悟的重要性在心中越來越發酵,我也越來越能擁抱共同主觀性的取向,或是關係性的取向。這表示,我相信案主與我的關係品質能提供矯正性的情緒經驗,把案主從終身注定膚淺的連結(或更糟的社交孤立和疏離)中解救出來。
我還注意到,如果沒有對我發展一點點的信任感,CPTSD案主對於我的指導接受度會非常有限,對我的同理心助益也是如此。
因此,以下我將介紹建立關係的四個關鍵特性,我相信它們對發展信任非常重要。我也會介紹隨之而來的關係性療癒,它們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
同理心
我總以為同理心的價值是眾所皆知的,但是我卻很難過地聽到太多缺乏同理心的療程故事。因此,我必須說,如果治療師對案主很嚴厲且沒有同情心,便會誘發他們的危險和遺棄感,就和他們從父母那裡所經歷的一樣。
至於定義,我特別喜歡寇哈特(Kohut)說的:「同理心是感覺你進入了他人的經驗,從而把自己浸淫在他人的心理狀態中。」
無論案主的經歷一開始看似多令人困惑或過度反應,當我對它探索夠深時,我會無可避免地發現其中有心理學的道理,尤其當我辨識出它的情緒重現部分時。事實上,我可以誠實地說,透過移情和創傷的觀點來看時,我從來沒有遇過一種感覺或行為是沒道理的。
當然,透過仔細傾聽和完全引出案主的經驗,還有使用歷史悠久的「鏡像模仿」與「複述技巧」,向案主顯示我們有多懂他,同理心將會更深。
注意主觀的自由聯想,常常會提升我的同理協調,以及提升用情緒精確且認同的方式反饋案主。當案主情緒上處在自己的世界中時,在適當的時候,我會和案主分享關於我自己的自由聯想。我這麼做是要讓他知道,我真的同理他的分享。
同理心的許多好處中,最大的好處或許是它示範了「自我同理」,也稱為「自我接納」。我們有多麼和案主的經驗合拍,有多麼歡迎案主的一切經驗,案主就有多麼能夠學會這樣地在內在中歡迎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修復信任 在 噓!星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修復信任 在 和前任的信任感完全破裂了,应该怎样才能修复? 複合丨挽回 ... 的推薦與評價
和前任的 信任 感完全破裂了,应该怎样才能 修复 ? 複合丨挽回丨分手丨戀愛wechat:fengai667 line fengai777官方网站:http://m.aifengqinggan.com/微信 ... ... <看更多>
修復信任 在 破裂的信任修補得回來嗎? -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屆時賠上時間、精神一點都不划算...... 真正懂得珍惜、愛你的人,不會等到信任瓦解時才跟你說:來吧我們需要修復。 ... <看更多>
修復信任 在 原諒出軌先生卻犯疑心,三帖藥找回信任感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修復 之路攜手共行3帖解藥找回信任. 欲療癒背叛的傷害,單靠忠誠的誓言和時間良藥還不夠,以下3帖解藥提供正走在信任修復之路的伴侶們參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