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x3本
📈為什麼市面上充斥著 #技術分析、#讀懂財報、#選股技巧…等,令人目眩神迷的投資手段?散戶和大戶們為什麼投注許多心力,試圖打敗市場大盤賺取超額報酬?
🏆金融界重量級作者彼得.伯恩斯坦寫了這本書,分享金融界頂尖的理論與實務家,勇闖打敗大盤之路的心路歷程。
📝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capital-ideas-evolving/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就是《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作者是已故的金融界重量級人物彼得.伯恩斯坦,另外兩本投資經典《投資革命》與《風險之書》也是出自他手。這本書曾以《投資觀念進化論》書名出版,三本都是財務學的經典之作。
延續前作《投資革命》拋出理論型的觀念「風險是所有投資決策的核心」、「分散投資是成功投資的要素」、「個人難以擊敗市場」,作者發現許多學術界的學者,陸續進入投資市場,試圖將理論轉為實務工具,獲取超越大盤的報酬。
作者總結金融財務界1950~2000年一路走來,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的四個要素,全都著眼於「風險管理」:(1)均數/變異數、(2)資本資產定價模型、(3)效率市場假說、(4)選擇權定價理論。
在這本書裡面,你會讀到這些頂尖的金融財務專家的思考脈絡,他們如何管理風險、追求超額報酬、增進市場的效率與公平性。身為投資散戶的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何樂而不為?
【什麼樣的散戶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完全沒接觸過投資,或對股債是什麼還一竅不通,這本很「硬」的書不會是你的首選。作者親訪許多金融財務大師,對談中用到的財務術語、理論學派、追求報酬與風險管理的探討,絕對會先把你嚇跑(投資入門建議先讀另外一篇)。
如果你已經稍有經驗或自認資深,以個人身分交易過股票、債券、基金與衍生金融商品,我們就是所謂的「市場散戶」。如果你還想要追求超過大盤的額外報酬,例如打敗台灣0050的方法,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視野和入門磚。
作者訪問當代最頂尖的金融財務專家,包含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基金經理人、避險基金管理人,鉅細靡遺地披露他們如何思考,把心中的理論和想法實踐到真實世界的市場上。這些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除了體會過打敗大盤的滋味(有些人甚至長年獲勝),更深知管控落後大盤風險的重要。
身為散戶的我們,仔細聆聽他們對於市場的敬畏,將有助於建構一個務實且健康的投資組合。尤其2020年市場遭逢新冠疫情影響大幅下挫,對於散戶投資人的心態更是一大考驗。有多少人忍受不了下跌,已經畢業出場的?
以下是我讀完這本書後,重新思考報酬與風險的關係,整理出自己學到的五件事。
【1.散戶是市場上明顯的輸家】
舉股票市場為例,這場散戶之間的選股大賽,說穿了就像擲飛鏢,總會有人一路連勝,最後成為幸運兒。然而,鎂光燈就是聚焦在這些幸運兒身上,你難道認為自己只要複製他擲飛鏢的方法,就會獲得類似的結果?這恐怕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眾所皆知的印象「散戶在市場上總是賠錢」,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書中有一個章節特別舉「台灣前仆後繼的散戶」為例,金融專家分析了1995~1999年台灣市場的每一筆交易資訊,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這段期間,企業、券商、外資和共同基金的整體投資組合,其年度獲利比隨著市場整體沉浮操作的報酬「高出1.5%」。相對的,散戶投資人透過股票操作所獲得的報酬,比直接採用「買進且持有」策略的報酬「低了3.8%」。
也就是說,在台灣,機構是明顯的贏家(大戶),不那麼老練的投資人則是明顯的輸家(散戶)。當你整天在市場殺進殺出,換得的卻是明顯落後大盤的表現,這麼辛苦為的是什麼?我們自以為擁有別人不知道的資訊,其實不然,因為市場其實很有效率。
【2.資本市場是很有效率的】
經濟學家尤金.法馬時常被抨擊的「效率市場假說」,做出一種假設:效率市場是能充分處理資訊的市場。任何一個時間點的證券價格,都是以當下所有可取得資訊的正確評價為基礎。「在一個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中,價格一定充分反映所有可取得資訊」。
主動投資者則認為,市場是沒有效率的,因為人們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來收集資訊,這也顯示價格從未完全正確,也就是「價格並沒有充分反映所有可用資訊」。但於此同時,收集資訊的所有努力,通常會把價格推向均衡水準。
另一群人則透過行為財務學,分析「人類不理性決策」進而套利,但這種方式也會把價格推向均衡水準。批評市場效率概念最帶勁的團體,卻是對「讓市場效率成真」最有貢獻的人。許多證據不斷顯示,市場越來越有效率。
因此,散戶看到的股票價格,已經是充分反映所有好消息、壞消息後的價格。尤其是資訊高度流通的現在,想取得額外的折價、溢價,只會越來越難。有一半的人願意買、另一半的人願意賣,你知道坐在你對家的是何種豺狼虎豹嗎?
【3.只有極少數人能打敗大盤,但不會是你】
作者訪談「耶魯大學校產基金」投資總監史雲生,他管理超過140億美元的校務資產、20年期間創下高達16.1%的年化報酬,不但超越大盤也跌破眾人眼鏡。在《耶魯操盤手:非典型成功》這本書裡記載著這段傳奇故事。
但是讓我訝異的是,接受訪談的史雲生卻非常謙虛地表示,他只是遵循了這三個原則:(1)資本市場是有效率的。(2)妄想打敗大盤指數的機會很小。(3)未來絕對是不確定性的。
不同於散戶的地方在於,他讓校務基金投資在「較無效率」的「類股票」市場,例如房地產和私募基金。這些市場中的大量無效率定價,讓擁有真材實料且願意努力的投資經理人,得以藉由優異的資訊處理能力,創造出超額的報酬。
同時他堅守分散投資、管控風險,說道:「畢竟我們耶魯有二十個專家,將他們的生命投注在投資流程上。」散戶該知道的事實是,市場上有那麼多聰明的人管理著那麼大量的資金,小型投資者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在積極行管理方面取勝。
【4.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
許多散戶投入市場時,抱持著錯誤的心態。例如,我可以藉由技術分析、讀懂財報、選股技巧,做出優於別人的投資決策,取得超過大盤的額外報酬。當你一心只想著報酬,很可能忽略了投資最重要的事情:「風險控管」。
學習金融的歷史,是瞭解風險控管的最佳管道。最年輕的中研院院士當選人暨避險基金經理人羅聞全說過:「經濟學不是一種科學,要瞭解與運用經濟學,一定要瞭解歷史。」從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
每個散戶都必須瞭解到「投資一項資產類別」與「選擇個別證券(個股)」的差異。資產類別的選擇(股票、債券、房地產…),等於是選擇系統性的風險;選擇個股,等於是承擔個別公司的風險。
從歷史的經驗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分散投資」有助於維持合理報酬,同時降低風險。例如投入50%股市、30%房地產、20%債券的投資組合,就有機會帶來資產增值的動能,同時用低風險債券保護資產的效果。
【5.指數型投資是散戶最好的朋友】
延續風險管理的討論,散戶的資本不大,該如何分散持有不同的資產?這時候被動管理的指數型的投資工具就派上用場。例如常見的「台灣0050ETF」,就是彙整台灣前五十大市值公司的指數型基金,對散戶而言一次就能將風險分散於這五十家公司。
巴菲特在2016致波克夏股東信裡這麼說道:「投資人 — 無論大戶或散戶 — 都應該堅持於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被動管理型的指數基金也能創造市場報酬,而切收費極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何苦為了獲取市場報酬而花大把銀子?
追蹤大盤表現的指數型基金,直接提供投資人幾乎等同於大盤的報酬。對於試圖打敗大盤的投資人,諾貝爾獎得主保羅.薩謬爾森調侃道:「大多數投資組合決策者都應該停業,改做水電工、交希臘文,或者擔任企業主管,這樣多少還能貢獻一點年度國民生產毛額。」
【後記:散戶投資最難的是務實和謙虛】
薩謬爾森長年以來,堅持採用廣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的策略。他說:「沒有任何書籍可以讓你致富,少有書可以讓你保持富有狀態,但卻有很多書加速你的財富虧損。」我認為,讀《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這本書能讓散戶保有基本的財富。
投資最困難的是務實:當世界頂尖的財經專家掏心掏肺地跟你說,打敗市場報酬非常困難的時候(例如某個時期的股市大盤7%年化報酬),你是否還會相信隔壁老王告訴你,他可以每年創造出18%年化報酬的方法(順便跟你收學費)?
投資第二難的是謙虛:比起自以為掌握了別人不知道的資訊,那些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的人,更顯得謙虛也更務實。我們喜歡以最近的發展來推斷長遠未來的情況,但卻未質疑近期的發展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而言究竟重不重要。
最後,我很喜歡書中對於金融市場的譬喻:「金融市場是一部時間機器,讓賣方投資者可以將未來壓縮為現在,而買方投資者則可以將現在延展為未來。」只有抱持謙卑之心、掌握風險管理之人,能夠妥善駕馭這部時間機器。
【抽獎辦法】感謝 @[186593071836:274:商業周刊(http://xn--zsrzt.com/)]
1、抽出「3本」《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留言並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即可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要讀這本書?例如:「我想學習控管投資風險的方法!」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5/11(一)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5/13(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共變異數變異數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傳統投資組合理論主要的是以變異數來衡量風險,而其中又以 Markowitz(1952)提出的「平均數-變異數投資組合模型」最為著名。
在此模型中,由於共變異數矩陣的計算上較為困難且複雜,因此,Konno 及 Yamazaki(1991)另外提出了平均數-平均絕對離差模型,這個模型不但節省了計算時間,並且在求解最適投資組合時,也不需要共變異數矩陣,所以降低了計算上的困難度。
除此之外,亦有許多學者分別提出不同的風險測量方式,如Markowitz(1959)又提出了半變異數(semivariance)的觀念,而 Estrada(2008)即以此半變異數為損失風險的觀念發展出一種較簡易的平均數-半變異數模型;
其次,Bawa及Lindenberg(1977)以左偏動差(lower partial moment)做為損失風險的觀念而發展出平均數-左偏動差模型;
另外,Rockafellar 及 Uryasev(2000)則以條件風險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為損失風險的觀念發展出平均數-條件風險值模型。
綜觀上述不同風險測量之投資組合模型,《不同風險衡量下效率投資組合之比較分析》這篇研究以半變異數、左偏動差、平均絕對離差、條件風險值來衡量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利用變異數來衡量風險作比較,分析其所求解出的最適投資組合之差異與進行相似度分析。
《不同風險衡量下效率投資組合之比較分析》文中發現在樣本內資料分析部分,MLPM 與 MSV 之間的相似度指數位居第一,而 MV 與 MMAD 之間的相似度指數較高。
https://pgfinnote.com/comparative-analysis-of-efficient-portfolios-under-different-risk-measurements/
共變異數變異數 在 共變異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簡介:介紹 共變異數 之觀念與定義課程難度:□□□□□ 適合對象:修過微積分同學授課教師:李柏堅製作單位:中華科技大學遠距教學組製作人員:林 ... ... <看更多>
共變異數變異數 在 [問題] 共變異數與變異數的差異... - 看板Statistics 的推薦與評價
樣本共變異數Sxy,樣本X變異數Sx^2,樣本Y變異數Sy^2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Sxy不叫共標準差??
原本以為是因為XY有平方的效果,可是從公式來看
Sx^2=sigma(X-Xmean)^2 有平方
Sxy=Sigma(X-Xmean)(Y-Ymean)
為什麼不是Sxy^2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31.112
r=Sxy/SxSy,結果共變異數不用開根號...無法理解@@"
※ 編輯: saber102 來自: 118.160.18.178 (05/21 12:32)
但是這時候Sxy就不用開根號,讓我覺得真的很奇怪...
S就是標準差呀,變異數變成標準差不就要開根號嗎...
為什麼共變異數要標Sxy呢...如果有共標準差,那又該如何標呢?Sxy開根號??
※ 編輯: saber102 來自: 220.136.116.95 (05/22 15: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