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形 #北海岸 #野柳女王頭
#差異侵蝕 #風蝕地形 #蕈狀岩
自然風化 v.s. 防礙風化
監察委員張武修上午表示,北海岸野柳地質公園中的女王頭,是台灣引以為傲天然奇景,因逐年風化,頸圍從民國95年136公分,至106年125公分,面對野柳每年約200萬遊客人次且逐年增加之際,觀光局應朝野柳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對地景現況進行監測與建立資料庫,觀光局應朝野柳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對地景現況進行監測與建立資料庫,以落實維護與監督之責。
張武修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對野柳女王頭存續現有兩派說法,保育派被認為是「自然斷頸派」,即以岩石自然演育、地球是動態的角度來思考;另有保存派,主張以人工保護來延緩斷頸,即以地景珍稀及文化角度思考,如以加上玻璃罩、塗藥劑來維持。
女王頭差異侵蝕 在 女王頭,蕈狀石,是台灣野柳地質公園的一個知名的差異侵蝕 ... 的推薦與評價
女王頭 ,蕈狀石,是台灣野柳地質公園的一個知名的差異侵蝕地形景觀,外型宛如一個凝視遠方的女王,其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在 中華民國51年時,被當時是大學生 ... ... <看更多>
女王頭差異侵蝕 在 Re: [請益] 野柳女王頭是哪種侵蝕作用- 看板EarthScienc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ydrasmith31 (或許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脫)》之銘言:
: 想請問一下野柳的女王頭實際上是哪種侵蝕作用造成的
: 網路有些資料寫海蝕
: 有些資料寫風蝕
: 究竟是哪種呢 拜託了
差異侵蝕準確來說有三種形式
因作用的不同如原作者講的風、或水的作用
或是因作用時間長短不同造成的受蝕程度的差異
而野柳絕大多數的岩石都是屬於第三種
因為物質本身性質的差異使抗蝕強度不同
如所謂蕈狀岩頭部岩石的抗蝕性相對於頸部佳
因此外型上保存好也相對於頸部的岩石突出
才有所謂上大下小的岩石形貌
若論及岩石性質則可細分
物理(孔隙度、透水性、微結構等)
化學(內含各類離子的種類和濃度)
礦物組成(礦物種類及顆粒大小)
此三種岩石性質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很難獨立論述何者於風化作用過程中誰最重要
如蕈狀岩典型如女王頭
頭部岩石內的方解石含量相對於頸部要多(以XRD和FTIR的實驗結果)
特別是在表面的部份
但頭部岩石的表面並非初始即是如此狀態
是因風化過程中離子於岩石內部移動最終於表面堆積形成
離子的移動與岩石內孔隙密度及透水性有密切關係
當然產生何種離子也與初始的礦物種類有關
此同時就牽涉到三種性質間的互動
較為特殊的是透過特殊的化學分析方法檢驗二的部位岩石的鹽離子含量
頸部岩石的鈉離子、氯酸根含量是頭部的十倍至二十倍之間不等
中間作用過程如何進行還不清楚
但就結果論來說頸部岩石受到鹽風化作用程度的確是高的
鹽的作用在風化研究的領域中又有其獨特性
再談下就非原作者所欲談論的課題
謹此打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51.1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