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論壇回顧🔥「漫畫產業」第一回
◾史奴比租書店負責人沈俊源:「我為何開漫畫店?因為我喜歡看漫畫。」
在「漫畫大爆炸:從漫畫實務看博物館的多元可能」論壇中,我們盡可能網羅籌備小隊所關心、也想繼續發展的議題之相關領域人士。論壇共有六個精彩場次,每個場次將分成數次陸續分享,敬請期待!
🔥場次簡介:
你對「漫畫產業」的想像是什麼?有哪些從業人員呢?漫畫家、編輯、出版社?在「漫畫產業」這個場次,邀請的講者們在漫畫創作及出版領域都十分活躍且特別,他們扮演的角色,可能是大家熟悉卻未曾注意過的:帶給我們重要童年回憶的租書店老闆、獨立插畫經紀人,以及在漫畫推廣與跨業合作有很多成功案例的出版人。本場次由深耕動漫社會學研究多年的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佩迪主持,並從臺灣漫畫產業發展史及社會學角度,與每位講者的分享主題對話。
------------------------------------
🔥論壇內容:
◾主持人 #王佩迪 開場
主持人王佩迪本身為社會學背景,研究主題與動漫有關,博士論文題目寫的是動漫御宅族的萌系文化。回臺後,持續進行動漫及性別相關研究,並在臺大社會學系、交大通識中心開設動漫文化與社會、動漫御宅學、動漫歷史、動漫文化與性別等課程,也編輯出版一系列動漫社會學著作:談御宅文化的《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有關同人活動及其文化的《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以及採訪臺灣漫畫產業相關從業人員的《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
在教學及主編上述系列書籍過程中,王佩迪發現臺灣有很多很好的漫畫家、同人創作領域相當活絡,臺灣漫畫在這幾年變得很活躍。政府的關注及補助為重要原因之一,但也因著大家長期扎根努力,才有今日逐漸開花結果。王佩迪感慨,剛學成歸國時還沒什麼人在談臺漫,動漫甚至被當成是沒用的、小孩看的東西,這十幾年下來變化真的很大。而由本場次三位講者的分享,正可帶我們看到臺灣漫畫產業幾十年來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
◾講者1:史奴比租書店負責人 #沈俊源 現職小農
「史奴比漫畫屋」是大新營地區民眾耳熟能詳的老字號租書店,老闆沈俊源現在的身份是農夫,2018年因為租書店經營不易,忍痛結束這個陪伴他三十幾年的行業。
退伍後1990年便投入租書店生意的沈大哥,與人合夥或獨資,先後在臺南鹽水、六甲等地開設租書店,1997年回到老家新營創立「史奴比漫畫屋」。沈大哥表示,早期的租書店大多沒有營業登記,而他辦理營業登記,就是為了能安心經營、免受臨檢干擾。
「我為何開漫畫店?因為我喜歡看漫畫。」說起開設漫畫租書店的契機,沈大哥充滿熱情地說。憶起童年時去的租書店空間:很小很小的屋子裡,有個阿姨在顧店,漫畫都放桌上,大家就坐在桌邊的小板凳看漫畫,時而開心大笑、交換心得;但由於當時租書店被視為不良場所,孩子們去租書店不敢讓父母知道,有時還得躲避學校訓導主任的突擊檢查,這是早年在租書店看漫畫的情景,而「偷偷看漫畫」的經驗,是沈大哥和五年級生共通的兒時回憶,但也是種樂趣。
沈大哥談起自家租書店最大的特色,就是講究「人情味」,和讀者間的密切互動,是早年租書店重要的經營策略。在那個還沒有電腦、全靠人工的年代,租書店經營者要了解讀者喜歡什麼,沈大哥會把每位讀者對書的喜好及習性都記住;爾後才引進電腦,從286電腦開始慢慢將作業電腦化。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同業中能獨樹一格、不能一成不變,沈大哥更將租書店內、外設計佈置得十分溫馨,讓客人可以很舒服地看漫畫。但隨著生意逐漸衰退,後期租書店也得兼賣飲料苦撐。
由沈大哥老家改建而成的史奴比租書店,內部空間保留老屋既有的飯廳、灶腳(廚房)和家具,沒太多裝潢,不大的空間內卻藏書量豐富,除了大量的漫畫以外,還收了許多頗具年代的老書,像是臥龍生、柳殘陽的武俠作品等等。幾乎所有臺灣老屋都難逃的白蟻問題,是史奴比租書店特有的困擾;曾有一套沈大哥珍藏不賣的《小甜甜》,就這麼硬生生被白蟻吃掉。也因此,當店面結束生意、臺史博向沈大哥收書時,雖然不捨,但也很高興「我的書可以放在更好的地方、更能享受它該去的地方」。
.
◾開漫畫店的甘苦談
因為從小就喜歡看漫畫,沈大哥決定與其花錢租書,不如長大後自己開漫畫店。沈大哥與人合夥開的第一間租書店位於臺南鹽水,沒想到開店第一年就慘遭水災,水淹到肚臍高,「對一個青年人來說,五萬塊已很不簡單,但那一年(淹水)就把我的書毀滅快一半!整個鹽水街頭都漂流著我們的書,漂去哪、有沒有被拿走都不知道!」雖然難過,仍勉強涉水撈回一些書,能撈多少算多少,還拿到嘉南大圳的圳溝洗書再風乾,繼續進書、繼續營業。
「每個鄉鎮都開一間店」、「希望每個地方都有我的據點」,是沈大哥最大的理想。繼鹽水之後,沈大哥又到六甲、麻豆、新營開店,並辦理營業登記。沈大哥表示,在新營開店時,生意已沒那麼好,整個新營有16家租書店在競爭;當時漫畫不算便宜,每一本漫畫對他來說都是種負擔。1990年開業、1997年登記,開業三十餘年於2018年吹熄燈號,沈大哥說來仍覺感傷。
.
◾租書店內的消費型態
租書店的讀者都愛看什麼書?租書店又進哪些書呢?
沈大哥表示,在鹽水開的租書店以小說為主,因附近有南榮工專;而新營店就以女性喜愛的作品為多,因為八成的客人是女孩子。當時漫畫店也是學生約會的場所,「從監視器裡,打啵的都看過。」但總體來說,女性讀者為沈大哥租書店主要的消費族群。
租書店生意最興隆時進書量相當大,店裡《少年快報》一次需進書50本以上,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每週購書,很肯花錢買漫畫。免費送書給一個帶頭的學生,透過他揪更多人來買漫畫,沈大哥笑說這是他的經營策略。當時還有很多公仔等周邊產品,是店家收入來源之一;像是小說旁的書籤就常被小女生偷剪走收集,讓沈大哥不得不想些遏止此行為的方法。
藝豐、東立等出版社和盤商是沈大哥的進書來源,其中藝豐是嘉義地區規模較大的盤商,距離進且方便;但由於當時漫畫出租店數量眾多,高人氣作品不易一次拿到需要的數量,沈大哥也尋求其他書商管道以因應客人需求。由此可見當年租書店這一行有多競爭,卻能維持生計;然而,「今日連要賣幾本書都很難,小朋友已經幾乎不看紙本、都在網路上看漫畫了,」沈大哥感慨道。
.
◾漫畫店榮景不再
店內「看書先付款上人,看後後付款完人,看書不付款下人」的警惕標語,反映了租書店經營上必須面對的困擾情況。此外,沈大哥說「偷書」也曾經是租書店的場景之一,但到後期「連偷書的都不來,就是這個行業已經生存不下去」。
漫畫店為何生存不下去?沈大哥認為電腦和遊戲的普及是對租書店業最大的打擊,從生意最好時每天營業額20萬、到後期每天只收200塊,必須去外面打雜打工來維持租書店和生活,而不得不將書店收起來。但沈大哥也表示,從早期租書店被視為不良場所,到今日可以討論漫畫博物館;租書店雖永遠打烊,卻也還是為大家留下一些老書做為博物館館藏,保存了讀者們的記憶。
.
◾主持人王佩迪回應沈俊源之分享
對主持人王佩迪來說,無論是童年過年親戚聚會時,為了打發時間去租書店租漫畫看,或是長大後到巷口的租書店看言情小說,還有熟記讀者喜好的老闆,都是很美好的回憶。
王佩迪將沈大哥開設租書店的年代,對照臺灣漫畫和漫畫產業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正是臺灣漫畫的一個輝煌時期,聽說受歡迎的書甚至一本一次會印30萬本的量。但在更早之前的60、70年代,武俠小說、漫畫單行本、或更早如《諸葛四郎》等從漫畫雜誌連載開始的作品,其實是臺灣漫畫第一個黃金時期;現在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的原因,在於1966年漫畫審查制度之後,臺灣漫畫就產生了斷層,好不容易才在80年代開始另一波的臺灣漫畫風潮。
雖然日本漫畫從70年代盜版時期便大舉進入臺灣,但在90年代之後,臺灣原創的作品就非常多,王佩迪認為當時真的是很特別的情況;而在《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的訪談中,更聽說全盛時期漫畫租書店全臺有6000多間,但2000年以後數量慢慢減少,現今連1000間都不到。最後,王佩迪建議,漫博館的籌備不妨思考納入「回憶」的收藏,透過博物館,保存大家對租書店的共同回憶。
------------------------------------
◾延伸閱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線上展覽 https://reurl.cc/Kjm5vp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29期:奇幻租書店 https://reurl.cc/R1pgQZ
🔸王佩迪主編,2018,《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臺北:奇異果文創。
🔸吳尚軒,2019,〈漫畫出版生死戰:從4000家倒到剩490家!租書店瀕臨絕種,對出版社最大衝擊是…〉。風傳媒,網址: https://reurl.cc/D6R7Le
🔸陳怡如,2018,〈那些年我們一起租書的日子〉。TLife,網址: https://reurl.cc/q8x24E
------------------------------------
🎉🎉漫畫產業的分享尚未結束!還有連載中的「毛豬漫談」專欄的插畫經紀人 #毛豬;及以社團及商業視角推廣漫畫未來數位有限公司總編輯 #韓京岳,帶領大家認識漫畫的生產、流通與行銷,敬請期待!
#漫畫論壇 #臺史博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學士學程 #感謝文化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小論文甲等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朝貢中國|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一本馬來文連環畫通俗讀物“Di mana bumi dipijak : Sejarah rakyat tanah Melayu”(1987),繪圖敘述馬來半島是一個季候風交匯的地方,其中一幅漫畫是說滿剌加的建國,中國使節到來(胖胖的模樣,相信畫的是鄭和),宣讀明朝皇帝詔書:「大明天朝賜福、庇護你們,但是你們要每年向我朝貢。」在旁的滿剌加子民思量著:這真是“pemerasan”,把鄭和下西洋,滿剌加與明朝建立的宗藩朝貢的不對等關係,視為是種剝削、勒索、敲詐的行為。
該書是一本強調馬來西亞人民自主性的本土歷史論述的通俗讀物,頗具批判性,但亦有其偏頗之處。讀史縱能「古為今用」,卻不應輕率地「以今度古」。讀史還是需要回到歷史情境。600年前的「馬中關係」,誠然是不對等的宗藩關係,那畢竟是歷史的格局。所謂「朝貢」,有著中華帝國統領天下的意識思維和規制。
在古代,漢民族常自稱「華夏」,稱四周異族為「東夷」、「西戎」、「南蠻」和「北狄」。這原是一種以中華思想為依據的傳統華夏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的淵源,來自古代以中原為中心,向四周不斷擴大的天下觀。
天下觀,取自於《詩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王土」、「王臣」觀念。早在周朝和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國間已有冊封、會盟、朝貢、從征、奉正朔等「國際事務」。朝貢,原只是中原地區的中央王朝政權與四周地方諸候所保持的一種君臣關係的形制。後來,才逐漸演變成中國王朝與周邊藩屬國之間維持政治、經濟關係的紐帶及中外交涉的主要形式。
古代中國的帝王,自視為天子。天子統治天下,理想上是以「王道」來治理。「王道」是具有天、君、民三者一體,擁有領土無限和臣民無限的意念。其對國家的涉外關係,不是國與國之間對等的觀念,而是統御天下的「王道」理想的無限延伸,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的建立。
「王道」的中心思想,就是「德」。因此,天下是天子的「德化」或「王化」所及的範圍。這種「王化天下」是為中國傳統的朝貢體制的理想境地。因而,近代以前的中國涉外朝貢事務,主要是由禮部來統辦。而且,務實的統治者都知道,「王化」、「德化」只是理想的呈現,實際上,國威和經濟利誘,亦是朝貢體制背後重要的支柱。
換句話說,用現代的術語來講,古代中華帝國的朝貢體制,其理想的「王化」、「德化」,是一種「軟勢力」的展現。背後支撐這個理想的,則是「威」,也就是所謂的「硬勢力」了。如果沒有強盛的國勢以及雄厚的經濟基礎,欲示和平友好的鄭和下西洋壯舉,不會成功。
中國皇帝招諭天下,除了盡講一些「視四海如一家」的華麗辭令之外,強盛的國勢,甚至還要有能力去保護弱小的朝貢藩屬,是宗主國的政治義務。此外,在經濟的利誘上,朝貢貿易帶來的商機,亦是朝貢體制得以維繫的重要因素。鄭和下西洋期間,滿剌加之所以殷勤地向中國「事大」,不外乎這兩個實際因素。
政治方面,滿剌加借助大明天朝的威信,有效減緩了暹羅的南壓。在經濟上,朝貢貿易則是滿剌加經營海外中轉貿易的其中一途。滿剌加朝貢中國,除朝貢使團的船隻之外,往往都至少有三艘商船尾隨而來。其貢船常是先到廣州。滿剌加的使節團從廣州北上進京朝貢中國皇帝,來往通常需要一年的時間,結果那些跟隨而來的滿剌加商人就在廣州做貿易,滿載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先乘原船返回馬六甲。等到第二年他們又以接載朝貢使節之名,再次到來廣州,並又滿載商貨在廣州交易,最後才與朝貢使團一道回國。
朝貢貿易讓滿剌加獲得商利。明朝規定,滿剌加進貢的貨物,除「正貢外,附來貨物皆給價,其餘貨物許令貿易」。根據《明會典》收載滿剌加的貢物,計有43種之多。除番錫等少數物貨是滿剌加的土產之外,大多是出自外地的轉口商品,包括爪哇和摩鹿加群島出產的胡椒、印度的布料,以及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香藥等貨品,盡顯滿剌加商品的國際性及其轉口貿易的特質。也就是說,滿剌加通過朝貢貿易,把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的商品,轉販於中國市場,交易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再轉賣到各地去。如此交易,獲利頗巨。
滿剌加還是中國明朝的「最優惠國」。朝貢貿易的貨物,通常是由中國官方給價採辦的。或許由於滿剌加的誠信,明朝竟給予滿剌加「特厚」的給價優惠。例如胡椒,明朝對其他海外國家的進口給價一般僅是每斤三貫,滿剌加卻享有每斤二十貫的特厚給價。
明朝皇帝要求海外藩屬要朝貢中國,奉明朝為正朔而至少在禮儀形式上必須事大中國,並且還要奉獻貢物。但在對中國朝貢貿易之中,滿剌加實是獲利連連。這絕不是什麼「剝削」、「勒索」、「敲詐」的行舉。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小論文甲等 在 兩個太陽的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黨國教育的老師~王洲明
威權時期,老師被視為形塑黨國教育的工具。但台中有位王洲明老師,他的學生會主動砸蔣介石銅像。教書法的他,給學生習帖的文字是「鄭南榕是建國烈士,焚而不燬」。也教学生「選舉用買票,當選必貪污」。
王洲明老師是在教到蔣介石的歷史時,除了課本上「人類的類星」、「世界的偉人」…等八股教材外,也告訴學生,蔣介石被歷史學家視為「二二八的元凶」、「被共產黨趕到台灣的歷史罪人」。想不到,他所服務的梧棲永寧國小的蔣介石銅像,因是FRP(玻璃纖維)材質,一再被學生砸破。學校在修不勝修下,先是拆下銅像,進而拆下基座。使永寧國小在1990年代初期,成為全台灣唯一沒有蔣介石銅像的國小。
王老師教書法,給學生的臨帖用字,曾引發學生家長到校抗議,因為他的習字是「鄭南榕是建國烈士,焚而不燬」,「陳婉真是當代女傑,建國先鋒」。但他跟抗議家長說:「我是書法老師,這些字體筆劃,很適合臨帖,你們要相信老師」。他還將寫得漂亮的書法,挑出來在學校公告欄張貼,把意識形態對立的老師氣得牙癢癢,卻拿他沒辦法。
他同時教社會科,他上課雖以課本為主,但會兼顧社會時事,考試也會有部份時事考題。如「下面那個政黨候選人買票最嚴重?1.國民黨。2.民進黨。3.新黨。4.勞動黨。5.青年黨。」郝柏村當閣揆時,他的題目是「依憲法規定,什麼人不能當行政院長?1.軍人。2.農人。3.工人。4.教師。5.商人。」也出填充題,如「立委一任三年,選舉花費一億,一年需撈多少錢才回本?」
王洲明當年把該校校長搞得身心俱疲,但他教學認真,廣受學生歡迎,考績年年甲等。他後來專注反賄選,退休後以反賄選論文,取得東海大學碩士。目前他出任台中市選委會選監小組召集人,宣傳反賄選是他最著力工作。但我最稱道他的,還是在威權時期,勇於衝撞僵化的黨國體制。他,當然是我們書寫威權時期台中20位基層民主志工之一,11月底可望出版。我10/4(日)上午10時至11時快樂聯播網節目,也將在空中分享,保證精彩。屆時點以下網址即可收聽:
http://www.happyradio.com.tw/....../stream_taichung......
HAPPYRADIO.COM.TW
快樂聯播網-台北台線上收聽
小論文甲等 在 小論文甲等-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小論文甲等at Facebook. ... 商三甲湯婉翎、江子妤同學,榮獲第1100310梯次,讀書心得寫作甲等!獲獎率100%,感謝指導老師:杜則銘老師的付出。 #小論文甲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