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关于濒死体验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它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理念上的争议,其核心就是人在死亡之后意识会不会在脱离肉身的情况独立存在。其实你仔细一想啊,这不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所论的,这世上有没有小飘飘的问题。两派都很顽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无边无际意思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无边无际意思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聊天,是指没有明确目的、随时随地即兴式的交谈。 聪明人往往利用聊天的机会,跟不同职业、不同辈分的人闲谈,可以扩大接触面,获得许多新的信息,甚至触类旁通,使有的人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
聊天,还可以联络友谊,协调关系,调节心理,愉悦情怀,使你愁闷不快的心情在一吐之中得到开释,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一个聊天的习惯,他与秘书爱克曼每天工作之余都要闲聊一会儿,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他作品中那些天才的机智语言大多是从闲聊中得来的。 他嘲弄丑恶,讥讽世俗,用那喷玉吐珠般美丽的语言,写了一部《歌德咏叹录》,令世人惊叹不已。
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与好莱坞女明星英格丽. 褒曼的一段近乎争辩的闲聊也十分有意思。
一九四八年夏天,萧伯纳在伦敦的寓所里与造访的英格丽. 褒曼聊天。 闲聊中,萧伯纳听说英格丽. 褒曼主演过一部关于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戏,居然不是他写的那个同一题材的剧本,颇为不快,以近乎咄咄逼人的口气质问英格丽. 褒曼:
「你为什么不演我写的剧本?」
英格丽. 褒曼一笑,端起茶来,说:
「先生,我可以喝茶吗?」
「当然可以。 可是你为什么不用我写的剧本呢?」
英格丽. 褒曼又一笑,说:
「因为我不喜欢它。」
萧伯纳一听,惊呆了! 这是他在各种正式场合的谈话中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对他所写剧本的评价,过去他所听到的都是恭维和赞叹。 想不到在聊天中,这位女演员竟敢当其面如此唐突。
萧伯纳心平气和地问英格丽. 褒曼为什么不喜欢他写的剧本。
这位只有三十三岁的女演员在九十二岁高龄的文学大师面前,纯真得像个女孩子,她娓娓地申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萧伯纳的剧本把贞德写得太过聪明了,剧本中贞德的一些独白和对话不像历史上那个法国姑娘能说得出来。
萧伯纳哈哈大笑,故意刺激褒曼说:
「你这个大名鼎鼎的明星没演过我写的戏,证明你还没有入门呢!」
不料,褒曼更认真了,说:
「我真想演您写的戏,不过,您这个剧本的台词固然才华横溢,却是剧作家腔调,并不符合贞德的身分;您刻意地把贞德的精神世界描绘得那么尽善尽美,反而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褒曼的坦率真诚和独到见解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文学大师,一场聊天竟聊出了互相理解,使萧伯纳看到了自己剧本之不足,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这是在其他场合所得不到的。
从以上两个典型事例可以看出,聊天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什么目的的,可以海阔天空地闲扯。 但闲扯未必就闲。 聪明的歌德和萧伯纳则能从「闲」聊中聊出感情来,把无目的的聊天,变成有目的的语言交流和感情交流,终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聊天不同于庸俗低级甚至的说笑,一些无意义、无价值的话题最好不要谈,更不能搬弄是非,贬低他人,更不要随便炫耀,导致别人反感。
声东击西,本为军事术语,意为表面上声张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是攻打西边。 它用在说话的技巧上,是指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突出次要问题,隐藏主要问题,让对方产生错觉,从而在有利的时机,以最好的方式解决要说的主要问题,达到预定的目的。
日本的DG公司经理山本村估与美国一家公司谈生意。 美国这家公司已经知道DG公司面临破产的威胁,就想用最低价格把DG公司的全部产品买下来。 DG公司经理山本村估面临两难抉择:如果不卖,公司的资金就无法周转;如果以最低价格卖给对方,公司就会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当时,山本村估的内心非常矛盾,但他是一位善于言辞的人,知道怎样去战胜对手。 当美方这家公司利用在洽谈中提出这些要求时,山本村估却若无其事地对随员说:
「你看一看飞往韩国的飞机票是否已经买好了,如若机票已拿到,明天我们就飞往韩国,那里有一笔大生意在等待我们。」
山本村估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谁都会理解,那意思就是:对美方这家公司的这桩生意兴趣不大,作不作都无所谓。
山木村估的这一招很厉害,使美方这家公司如同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由于急需这些产品,最后只得下决心还是以原价买了下来。 DG公司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个故事里山本村估把急欲与对方成交的本意隐藏下来,而故意把对方引向自己对成交不感兴趣的错觉,终于战胜对手,达到目的。 这就是声东击西的妙用之处。
无边无际意思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关于濒死体验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它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理念上的争议,其核心就是人在死亡之后意识会不会在脱离肉身的情况独立存在。其实你仔细一想啊,这不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所论的,这世上有没有小飘飘的问题。两派都很顽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因为即使是那些经历过濒死又再复活的人亲自站出来描述所经历的一切景象,依然可以被解释成人体的一种机能。就是我们拥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身体,当它感受到死亡临近时,为了减轻大脑的痛苦会非常大量的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在这种物质的安抚下才有了那些意识脱离身体、看到奇幻景象、没有病痛折磨、感受平静安详的“幻觉”。我们可能会没完没了的争论下去,因为真正的谜底永远是自己到了那一天才会揭晓答案。但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没法回来告诉我们真相,如果他真的奇迹般的回来告诉我们,那又变成濒死体验而不是真正的死亡,他依然有可能被解释成“幻觉”,所以这个争论就永远在这个圈圈的循环里绕来绕去。我个人当然是属于相信的那一派,诶!不然多没劲啊…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关闭结束,这个世界就不好玩了!
所以在这个主题中,影响我最大的两个人。第一位就是雷蒙德穆迪,也被称为濒死体验之父。其他的细节不说,他最令我信服的是他做的实验。因为他是个医生嘛,所以经常有抢救垂危病人的经历。这些病人被抢救回来之后很多都跟他描述,自己有意识脱离身体逐渐升空的感觉,而且可以俯视抢救自己的全程全景,雷蒙德穆迪就暗中在手术的大灯上摆放了一些棋子、火柴盒、记事本等等物件,随后就开始有一部分抢救生还的患者描述说:诶!升空之后看到了这些奇怪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实验非常说明问题,而且实验的方法也很聪明很科学。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主题人物“木内鹤彦”,名字一听就是“寿司国”人!首先它是一个有过不止一次濒死体验经历的人,然后在2014年把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成了这本书叫做“濒死经验的启示”!为什么这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木内鹤彦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位呢?因为他本身的职业与他濒死体验中的所见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很早就入职加入了“日本航空自卫队”,从事航空航天的相关工作,中年以后兼职做“彗星猎手”,就是观测寻找那些人类尚未发现的彗星。这个职业最大的回报就是,世界上多了一颗以你名字命名的彗星仅此而已!所以我们翻开人类已知的彗星列表,其中就有两颗分别叫做“木内中村彗星”和“土屋木内彗星”。稍微联想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场景,为什么叫做木内中村呢?一看就是俩人,木内和中村!他一定是木内发现了之后,哎…赶紧叫中村过来确认!说你看这个是不是?中村过来一看“我靠,真是”!俩人几乎同时发现!后来一颗为什么叫做土屋木内呢?就是这个剧情正好反过来重演一遍。再有就是他还重新找到一颗常年行踪成迷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所以这颗彗星又被重新命名为“斯威夫特塔特尔q7(木内)彗星”。也是因为这三次发现,使得木内鹤彦在天文观测届小有名气。所以前面所说的经历与职业之间的微妙联系,并不是说他在业内的地位有多重高。而是他在经历濒死体验的当时和之后,可以用相对专业、相对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宇宙、空间、时间、纬度、因果等等事物之间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就是鹤彦22岁的第一次死亡,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十二指肠受到脊椎与动脉压迫引发的 “重症肠阻塞”此前全世界仅有120个案例且无人生还!刚刚开始上班,还是意气风发的阶段。在茨城县百里航空基地负责塔台调度,这一天呢正好夜班。在即将下班旭日东升之际起身凝望彩色的朝霞…哇,突然一阵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昏迷。周围的同事就立即呼叫救护车,把他送到邻近的医院。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腹部就在不断的膨胀,又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还得转院。他就这么一路苏醒、疼痛、昏厥再苏醒、再疼痛、再昏厥反反复复,终于被安顿在土浦市东京医科大学医院。医生就开始给他紧急抢救,插管导出肠胃中聚积的各种血液、胃液、胆汁、胃内容物,接下来面临的就是身体极速大量的脱水,刚刚送到医院的时候还是72公斤,第二天体重就下降到42公斤,心肝脾肺肾脏也开始急速衰竭,通知父母来到医院看到这种情况就彻底崩溃了…医生也是束手无策,跟父母说最多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吧。父母就痛哭哀求说请无论如何都要再帮他想想办法,就在这样的混乱之中鹤彦开始逐渐失去意识,就像一切都关闭了一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他开始逐渐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趴在一个非常陌生泥泞的环境!四周一片黑暗,只是远远的地方有那么一束微弱的光亮,是不是很熟?跟潘博文的事件好像,所以当人处在黑暗的时候,就是会很自然的被光亮吸引。他就开始匍匐着向光的方向爬行,在这个过程中还很好奇的的抓起一把泥浆,想感觉一下这是什么东西,然后也有非常明确从指缝滑落的感觉。只是此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前方那一抹光亮,继续向前爬行所处的空间就开始逐渐放大,能让他站起来行走。回头看看刚才的地方好像是一个类似洞穴的隧道…但是他此刻完全没有,自己是不是穿着衣服的意识,只是明确的记得没有穿鞋,因为地面踩上去的触感是一片草地,有那种刺刺的感觉…他就这样孤身一人在黑暗之中继续朝着光亮行走。逐渐,这一抹光能朦朦胧胧的照亮四周,走着走面前就出现了一条大河!他心想我靠,真的有忘川河?然后继续沿着河岸的芦苇荡四处搜寻,仍然一个人都没有。但是非常令他惊喜的是,诶!发现一艘破木船!然后他就把船向河内推了几米之后跳上去,上去之后又发现没有桨!所以就手动刨水,这船还真的能往前行进。划了很久很久非常疲倦的回头看看四周正好处在这条河的正中央!就很奇怪说,诶!如果以光源方向作为参照,我划了这么大段的距离河水流动的方向应该会把我斜着推向下游,我在这样的水流中不可能笔直的前进啊!怎么目测这个光源没有改变位置呢?大家知道他的职业啊,他是负责塔台调度的,所以最专业的物体之间相互移动的位置关系。他就开始在大河中央的船上满面疑惑测算,说这个不合理呀,就是日本人那种执拗的性格啊。他就一边疑惑着、一边测量着、一边继续划船。终于来到对岸,已经精疲力竭的扑通趴在草地上。
再抬头看着前方隐隐的火光中,影影绰绰的映出四五个人影朝自己走来。领头是个穿着丧服的陌生女人,看着他惊讶的说:鹤彦?你来这干嘛?木内鹤彦这时候才意识到,对呀!这是哪呀?我来这干嘛?所以一时间语塞无法回答对方,只能反问说:嗯,你猜?这个女人就带着他走近其他人,两位老奶奶一位老爷爷一位年轻人。当他看到那个年轻人的时候简直惊呆了,突然喊了一声“堂哥”,你怎么?你怎么会在这里呀?木内鹤彦的堂哥几年前被推土机夹住意外死亡!这俩人一见面就非常开心亲切,开始家长里短的问现在叔叔婶婶怎么样啊?七大姑八大姨俩人聊起来了!那个穿着丧服的女人就走过来说你跟我来,就带他来到一个完全没有树木的小山丘,两个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走着,山坡的另一面也越来越明亮,但是整个世界没有太阳,只是天空中散发着一种金灿灿光芒。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开始仔细搜寻自己的记忆,诶!好像我从小到大做的任何一场梦境之中真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太阳。当他走到山坡顶上,看到山丘的另一面是一望无际山坡连绵的花海,只是这些花都叫不上名字,但能迎着微风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紧接着天空中有一团气流盘旋而下飞到不远处,凝结成一张散发光芒的人脸。看上去是一个面向非常温润高贵的女性。于是他环顾四周搜寻那个穿着丧服的女人,但早已不见了踪影。当他继续向前行进的时候,意识开始涣散。就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突然回到自己的肉身,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看到身边检测的仪器,上面挂着的点滴瓶,天花板的电灯,他还在想刚才那是一场梦吗?诶?又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所有的病痛都消失了,然后看看身边的母亲。母亲突然对他说了一句:啊,死了!父亲也赶紧过来站在床边,鹤彦疑惑的看着母亲说:“说什么呢?再回头看看父亲说,放心吧我没事了!已经不疼!于是起身坐在床上,但是他发现父亲的眼神跟他没有交集,还盯着床头沉默的看着,于是他也回头一看自己竟然还躺在床上。然后他就努力的尝试跟父母对话,但是两个老人完全没有仿佛完全听不见。他再次对着父亲用力的叫一声“爸”,嘣!突然就变成了父亲的视角,然后他继续尝试着与父亲对话说我没事了,我好了!紧接着冲进来很多医护人员,他的意识也很自然的从父亲的视角中独立出来,还条件反射礼貌的给对方让路。他就这样跟父亲并排站在床边,看着几位医护人员抢救给自己的肉体抢救。他突然看看四周,心想…诶?我妈呢?啪,一瞬间来到医院门口的电话亭,就看着他妈颤颤巍巍的拿着电话簿,连续几次拨错号码。他还是拼命的想跟母亲对话,但是母亲依然毫无反应。他突然就想,诶!我姐姐不在…就这么一闪念的功夫,自己又突然出现在车里,看着姐夫一边开车一边跟姐姐聊着葬礼的事情。他就突然反应过来,哦!原来只要自己起心动念,就可以瞬间移动。于是就尝试着想一想医院的病房,诶!就真的瞬间回到病房。他想说如果空间可以跳转,那时间应该也可以喽?他就开始在记忆中寻找过往生活的某个时间点,突然回忆起来一件事儿…六岁那年跟家人一起出去爬山,山顶滚落下来一块石头!突然有一个喊声,危险…他猛然回头看见石头一把推开姐姐,两个人都没有被石头砸到,但是姐姐跌倒受伤手指夹翻开,家人都在责怪他,所以他对这个事件记忆很深,他当时就在四下寻找无人,所以一直想知道那天提醒自己小心的人是谁!于是开始起心动念,就来到六岁那年千曲川河边的陡崖,正好看到六岁的自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爬山,于是私下周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再抬头看看山顶一块大石摇摇欲坠,说话间就滚轮下来。他心里一惊对着条件反射的对着几个兄弟姐妹大喊一声“危险”…话一出口,自己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在提醒自己,木内鹤彦的濒死体验咱们下集继续。
无边无际意思 在 seeker大师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这个世界,最神秘,也是最强大的存在!那就是-宇宙!别看我们住在宇宙里面,但是他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未知数!宇宙到底有多大?又为什么会有宇宙大爆炸,在爆炸之前它又是怎么样的?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对于未知的宇宙,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觉得最确切的一句话那就是:不可描述!它大到不可描述,未知到不可描述,强大到不可描述!
而熟悉我频道的朋友,对“不可描述!”这句话肯定不会陌生,因为经常在讲神的影片中,都会提到这句话!不过就是这么碰巧,在某些神话中认为,神就像宇宙一样,未知,神秘,无边无际的强大!对于神和宇宙的描述,总是惊人的相似!
特别是在伊斯兰教中,就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主神,“安拉”,他就和其他神话中的神就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其他全球各地的神话中,每个神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神像!比如:女娲,太阳神拉,羽蛇神!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包括在可兰经中,其他的神,也都有外形。但是,唯独安拉就不一样!他/她是唯一一个没有神像,没有外形,甚至没有性别的神!因为在可兰经中就说,安拉是一切的真理,他独一无二,没有实体,不可描述!所以,伊斯兰教坚决禁止,把真主安拉形象化、人格化。
如果非要用什么来代表安拉,最多只能用这样的文字代表他而已,而这个文字的意思,就是-世界的主宰!
另外关于神和宇宙一样的共同点,那肯定就是人类的起源了!
古兰经认为,真主安拉造化了人类,赋予了人类理智,思维!
而有意思的是,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出现,似乎不是那么偶然的,有太多的巧合,似乎就像是证明,宇宙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他/她也有自己的意识,而我们人类,正是在宇宙的精心策划之下,才产生的!
当然这个想法也不是空虚来风,接下来,就我们用三个不同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
无边无际意思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精灵渡劫天雷,造就雷击枣木!七种民间吉祥法器,镇宅、开运、纳福、消灾、辟邪、驱晦,寓意详解。
封面源自网络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我们看道士用的五雷号令、天蓬法尺和法印绝大多都是这个材质。所以它跟任何木头在价值上没有可比性,做文玩家具行业的确实有南檀北枣一说,是因为檀木和枣木本身的质地都非常密实稳定,也因此特性生长周期极为缓慢,可能要几十年才十几公分粗细。再经过好的工匠精雕细琢之后,都可以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子孙且不易虫蛀。但是一提到小叶紫檀尤其还带着金星的,在市面上的认可程度一定是小叶紫檀完胜枣木。但是被天雷击中的枣木性质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种云雾缭绕的山巅之上或者一望无际旷野平原的一支孤木,它所处的这种生长环境看起来就通天地之气收日月之精。我们经常在玄幻小说中看到那种独自修行的精灵依附于数百年的枣树之下,借枣木的灵性跟着吸收一些精气,像是借助天线一样。如果正巧赶上此物渡劫,咔嚓一道天雷打下来,记住一定是这精灵死了但枣树还活着那就是它了,那些云游四海有缘经过的道士看到,也会做一个非常复杂的仪式“取其为材”,这个细节我不方便细讲。所以这里面都包含了什么呢?天雷的力量、枣树的灵气和这个精灵被打散的惊魂。那其他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看到这东西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估计五里开外躲着走完全不愿意近身。当然这都是故事传说,我们只是了解他发展的历史和寓意,我是不会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然后它有什么禁忌,当然那种事儿肯定不要带在身上,另外很重要的是别沾水,好的木头都尽量不要沾水、然后自己带过一段时间就不要送人了,最好带几个月放几天。家里有红色黄色的锦囊或者就棉布包一包,身边有出马弟子或者清明祭祖不要带,这其中的原因你一定想得明白。有小伙伴评论大概意思是说:壮哥你是不是最近生意不好,所以做两期节目带货。还真不是,承蒙各位信任关照小小店铺流量还算稳定,我跟寺姐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东西,有机会看一下我们家里的存货你就明白。另外一点雷击枣木完全不用考虑出,真正愁人的是进。找400年以上的好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他不像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印度老山檀已经形成一门稳定的生意链条,虽然一直在涨价但只要你去市场它一定有料。这够年岁的雷击木去哪弄呢?就没有原料市场,你总不能跟上面商量说:嗯!我们家没料了,你帮我劈一个呗…你猜它劈谁?只能去找道士淘,因为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们在收。可是道士真的是全世界最难沟通的群体,他不跟你谈生意,又沉默又横!完全看他心情…所以这种物件,当生意做形成不了稳定的流转就做不大的。
好,跑太远了说回到民间吉祥法器的第四位:文武双全且上得庙堂下得澡堂的如意,如意这个名字有多土你们知道吗?国产电视剧有一个史上最土影视剧角色名,冠军就是杨幂演的“如意”,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你这样单独拿出来可能感觉没什么。所以咱必须拉出第二名陪衬,就是闫妮在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中扮演的“牛鲜花”,诶!牛鲜花都比如意洋气?第三名是迪丽热巴《三生三世》里的白凤九,就可见如意二字在现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是土到多么的掉渣。但又不得不承认吉祥如意、万事如意、称心如意还真都是那些贺岁祝寿成婚得子最最常用的好词。为什么我开头说文武双全,文大家可以理解高僧高道讲经说法四海云游手持如意,在明清两代的朝堂之上,要么是臣子献于皇室的寿辰之礼,因为如意有权力的象征。要么是皇帝赐予臣子这个厉害了,有授权与臣的意思,表示皇帝对你有着充分的信任与期许…所以有仕途中人或者在大公司奋斗有志向向上升迁的,你要想到他有权力的象征。那为什么如意还有武的一面呢?可能从外形上看你永远想不到,它曾经是一门兵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为黄帝所制,站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骨朵是个什么兵器,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吗?里面有一个崔器用的就是骨朵也叫铁如意有点像锤。这是后世为了进一步增强“如意”的攻击力,演变的结果。那么之前形制的如意在战场就变成了挥动三军调兵遣将的执令。所以如意又多了一层“外柔内刚、深藏不漏”的性格,静如菩萨低眉动则雷霆万钧。那为什么又说上得庙堂呢?因为顶端“骨”雕刻的是云纹灵芝,云彩的纹路和灵芝的形状代表天地之气,侧面的弧形是北斗七星所以整体有慧通天地星辰之意,所以古代但凡新帝王登基礼部一定会准备如意以表君权神授。这么庄严神圣的物件,我怎么会说它下得澡堂呢?因为如意在民间还演变出了痒痒挠…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名字就是从这来的。可大家一想?这痒痒挠多脏啊!可不是,因为它寓意着随时随地有贵人出手相助。所以也助人缘、也促姻缘。
第五位:八卦镜,我们平时很容易看到私人住宅的门梁、窗梁挂着一面镜子。有普通的就一块裸的玻璃镜、还有那种土土的塑料边框的镜子,更讲究一点的有八卦镜甚至八卦铜镜。不用去我店里找,我没有!上集说过打麻将啊,这集也加点赌料。说东南亚,缅甸越南的地下赌场都会在赌厅专门空出一个房间养小鬼,用来干嘛呢?拍赌客的肩膀压他们运气,经常过去的常客如果身边有高人指点,就会让他随身带一只小镜子,贴在赌桌下面的桌沿。有小鬼四处玩耍,接近的时候路过镜子,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而且面目青灰溃烂,看到镜中自己突然一吓就再也不敢接近这周围。所以天师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万物之老者,其精系,能记人之形惑人,唯不能易镜中之真形。就是这天下万物老到成了精,就能记住其他人的面目形态,按着记忆变化蛊惑他人。但是它能变自己本体,却不能改变镜中反射的真形。道士入山,常背铜镜“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就是邪魅接近在铜镜之中看到自己的鬼样子,把自己都吓跑了。大家一定要分清,八卦镜除了中性的平面镜、之外还分凸面和凹面,两者不太一样…你只要记住,凸面是反射驱赶凹面是化解吸收。那什么情况我们需要反射驱赶呢?当然是冲煞之气!比方说路冲就是门对路口,角冲就是一开窗正好对面一栋楼是角对着你的。在比方说庙煞对着寺庙、阴煞对着医院墓地、火煞对着电线杆烟囱这都不好,需要给他射回去。那什么时候要化解吸收呢?情况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了,比方说开门开窗见水,这有财气但是周围地面又有些沟坎,比方说水塘的旁边有台阶。就是把该化解的化解掉,把该吸收的吸收回来。但是门窗之外的情况,我觉得每家每户不一样,无论你是求个安心,还是真的相信风水,如果要用最好还是请一位先生来给你实地看一下。
第六位:三清铃,也叫帝钟!所以说手把帝钟,执火万里。也是佛道两家共用的一种法器,我们只要去寺庙一定会在屋檐的尖角上看到。但最早源自于萨满巫师的一门乐器,人闻其声安神喜悦,却令鬼魅心惊胆寒。而且在一定范围之内,声音是有穿透力了,所以使得飘飘无处躲藏且不可在此停留。这个我不讲太多,什么情况比较适合?就是你发现你的居所不干净无论是买房、租住、酒店。还有就是经常睡不踏实,体弱、多梦、心慌慌或者压床。第七位:各路神兽,这个真的是需要给大家秀秀实物了!给大家介绍这三个吧,先说我们最熟悉的上古瑞兽貔貅,相传因犯天条,玉皇大帝惩罚其以八方之财为食,凶猛威武有口无肛,所以寓意八方之财只进不出,镇宅、招财、化太岁。因为我跟寺姐都是那种非常容易漏财、破财的人,所以家中摆放收藏、随身佩戴有各种材质,有青铜、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当然一定会有雷击枣木,才算开始存了一点点钱…我看过很多人,在念珠或者手链上带一只黄金貔貅,我就说:貔貅很好,你知道他的寓意吗?对方说知道啊,招财呀!嗯,为什么招财?有口无肛只进不出…非常正确!那您带的貔貅前后打通穿在手链上,您觉得还能只进不出吗?对方被我说愣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家一定记住了,这个设计非常不好。所以有些时候呢,我甚至觉得并不是对方骗人,是他也不懂!无论从设计、寓意、内涵和原料,因为文玩类的市场水太深了!其实我跟寺姐的店铺做的东西真的很少,大部分是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就宁愿不做。接下来跟大家简单的说说独角兽的寓意是独占鳌头,所以稍微联想一下就能明白特别适合学生尤其是升学、考试。还有什么呢?竞技类、竞争类,就是你所处的职业是运动员需要参加比赛。或者做一线的销售卖车、卖房、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就是有业绩的考核“独占鳌头”都是好彩头…再接下来“威震四方”也叫四方神兽,是在东南西北刻着饕餮纹。特别适合创业者尤其是那种有门面的有独立品牌的生意,你开一个餐厅、酒吧、武馆、健身房,哦!物流!你要知道这个行业在古代就是镖局…总之你想你的这份事业是以名声为基础的,那当然演员、歌手、导演、设计师、广告人这种追逐名利,名在前利在后的行业,都有很好的寓意。嗯!一定会有小伙伴有这样的疑问,壮哥!你说了这么多,真的有效吗?我觉得别这么想问题,你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物件,然后是他背后的故事和寓意。它与你相伴的日子能令你略感心安就很好,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
无边无际意思 在 汉典“无边无际”词语的解释 的相關結果
【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 ... ... <看更多>
无边无际意思 在 无边无际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沪江网校 的相關結果
无边无际 wú biān wú jì ... 成语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成语造句:《霹雳》 ... ... <看更多>
无边无际意思 在 無邊無際- 教育百科 的相關結果
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廣闊。 【例】出航後,船員們日日所見的,便只有無邊無際的海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