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府城歷史區風華再現了!✨
圖/文 魚夫
臺南州會的修復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了,建築的立面終於重現風華😍。臺南的古蹟和歷史建築,在中央與地方的努力下,歷經十餘年,整個舊城歷史區的景觀為之丕變,我來台南住了十餘年 ,幾乎每年都得再畫一棟修建後的建築😅。
這讓我想起有一陣子日本的首相更迭頻繁,東京鐵塔的お土産店(紀念品商店)出了一個杯子,杯縁印有歷屆首相的漫畫肖像,但是因為任期實在太短,美國《Time》雜誌還刊出了一張政治漫畫,諷刺全世界兩種生命最短的動物除了孑孓外,就是日本首相😅,那杯子我連三年去東京都買了一個新的回來,外側卻肖像越畫越小,因為擠進許多短命的內閣總理,最後杯子裝不下了,居然改成紙一張來紀念🤔。
如今畫臺南歷史建築也一樣,整張圖面快擺不進去了,不過往日這府城歷史街區也彷彿躍然於紙上,臺灣沒有一個城市能像臺南那樣瞬間走進時光燧道,來到了日治及其以前的時代👏。
如今又有臺南州會修建即將完工,在修建過程中2020年的3月份,修繕單位發現一枚長約98、厚約1.5、寬約24公分的棟札🧐,棟札在日式建築裡等於是建築的履歷書,所以其上載明落成時間為1935年(昭和10年)的12月24日,並記錄了上棟式祭是由臺南神社的宮司(神社的最高負責人)松本賴光來率領眾人祭祀,而總體設計係由當時的臺南州土木課技師住谷茂夫總其事,工程則由「請負」(うけおい,相當今之營造商)負責。
松本賴光因係臺南神社的宮司,所以重要祭典能請得他來主持,便也是一種榮幸。現已整修完成的「鶯料理」創辦人天野久吉因為生前經常寄付(捐款)神社且熱心公益,因而與宮司關係匪淺,又因熱愛台灣,遺言死後骨灰帶回台南埋葬,此後天野家庭院右側建立天野久吉紀念碑和銅像等儀式,松本賴光都義不容辭的主持。
臺南州會的基地,過去是州廳的停車場,採鋼筋混擬土的結構,樓高三層,外牆為黄褐色溝面磚,即俗稱的「國防磚」,另一方面,也配合整條今之中正路林百貨等街區顏色,使其看來整齊劃一。
日治時期,最初州設置州協議會作為州知事的諮詢機關,所以互動頻仍,乃在建築設計上,搭有天穚和隔鄰的州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互通,修復後的州會,市府計畫,原與文資處使用同棟建築的中西區圖書館將搬遷到二至三樓,至於二二八紀念館則將設在一樓。
州會的建築設計師住谷茂夫還有棟在歷史建築區的重要作品,即1940所興建的「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辦公廳舍,戰後改名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外表簡潔,柱頭裝飾力求簡約,屬近世復興式風格,其次,興築於西元1935-1937年間(昭和10-12年)的臺南神社事務所,也就是今天的忠義國小圖書館也是由他所督工。
住谷茂夫來臺南之前,曾任新竹州內務部土木課技師,1934年(昭和9年)峻工的「新竹信用組合」,即今「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營業部」就是由他負責設計。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位置在現在孔廟文化園區。日本時代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至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重要的治臺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臺南神社事務所約建於日昭和10-12年(西元1935-1937年),同一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尚有御本殿、拜殿、神苑庭園植栽、神橋造景、武德殿及其附屬大弓場射屋等。
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獲得建立許可的臺南神社⛩,設計者爲當代知名的技師森山松之助(西元1869-1949年),神苑為留學德國博士本鄉高德(生卒年不詳) 規劃,工務由總督府住谷茂夫(生卒年不詳)技師負責,內苑爲臺南神社之主體建築及參拜神道,外苑則設立臺南神社神苑,於範圍內依照地勢改鑿參道,區內林樹青翠🌳,間有神泉水池,整體日式庭園風格,與孔廟半月池與海東書院遺跡南側低濕之地,架設神橋,相互呼應增添雅趣☺️。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設立於外苑之西南角,其位置遠離御本殿,經研判應為「神苑休憩所」,按社務所通常應配置於御本殿左側,且其建築形式亦有規範,但目前所見與傳統配置不同,而所謂的休憩所為日本皇族代表天皇外出巡視之臨時行館,亦在此接見臣民。
農田水利會對面的原「臺南警察署」👮則為梅澤捨次郎的作品,1930年2月3日梅澤擔任臺南州地方技師,1931到1933年之間兼任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所以是住谷茂夫的先輩,其次在府城舊歷史區裡,「林百貨」及附近(中正路,當時稱為末廣町)的連續性住商統一建築風格都是出自於梅澤的總體規畫。
一代建築大師森山松之助在這個區域裡也有兩座傑作,一是原「臺南地方法院」(1912,今司法博物館),另一則為臺南州廳(1913,今臺灣國家文學館)這兩座都是臺南的鎮市之寶✨,其實社格僅次於臺灣神社(圓山飯店)的臺南神社,興建於1923年,也是由森山松之助所設計。
說來說去,好像文章裡的人物應該都是互相認識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的風華再現,也讓我們隱約看到了那個世代的生活😀。
影片分享:
來歷史老城怎麼玩?不但畫了很精緻的地圖,還景點一個個畫出來,對你夠好了吧!
https://youtu.be/mkEPiKOxqE0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明石總督陵寢在臺灣的遭遇- 精華區TSU 的評價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唯一總督葬台鳥居竟與900戶違建共存半世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帝國の臺灣- 1997明石元二郎棺木出土影像前幾日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明石元二郎的原因和症狀,DCARD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墓地上的眷村聚落】 #康樂市場
康樂市場得名於康樂里,原址位於今南京東路、林森北路口的康樂公園與林森公園,舊時屬三板橋一帶,日治中期劃分為三橋町,是當時日本人的共同墓地,比如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就曾安葬於此。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大量軍民湧入臺灣,但本地沒有足夠空間可供收容,無法獲得安置的底層移民只得自力救濟,任意尋找空地搭建平房、依群而居,逐漸形成了非列管眷村,其中有一批人便在當時的三橋町共同墓地住了下來。
勉強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後,居民為謀生便開始擺起各式各樣的攤販與生意,而隨著臺北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康樂里搖身一變成了都市中心,並在外地尋求發展機會的人不斷加入下,聚落規模日漸擴大,康樂市場也愈見繁華,據1996年市政府統計,共有一百七十四戶攤商。
然而早在1956年,臺北市政府便依日治後期的都市計畫將此列入公園預定地,雖有居住事實在前,但雜亂、缺乏規劃、不符法規的康樂市場終不免被認定為違建,基於公共安全及城市發展,自1980年代起便不斷傳出市府有意拆遷的消息。
1997年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終於下定決心拆除康樂市場,同時也引發了臺灣首次大型的反迫遷運動,但在市府的強力執行下,康樂市場最終在一個不斷失火的夜晚後被拆除,而部分攤商則轉往欣欣百貨鄰近巷內的金財神大廈,繼續以康樂市場的名義營業,但如今已漸沒落。
康樂市場曾是導演萬仁在《蘋果的滋味》、《油麻菜籽》、《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等電影的取景之地,反映了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它記錄了來臺軍民的顛沛流離,也接納了北上打拼的中南部民眾,最後卻在都市發展的名義下,使這些居民不得不再次離開。
#都市發展史 #城鄉遷移史
#聽說有些屋子裡就有墓碑
#現在已完全看不出原樣了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7-02-23/聯合報/16版/台北人】
超級市民 前途茫茫覓家園
面對即將拆遷 十四、十五號公園地上
千餘戶居民 面臨著「天人交戰」的惶惑
【記者楊金嚴】農曆年剛過,一般市民還沈浸在過年氣氛中,不過年初五市府一上班,社會局社工就開始調查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居民的安置意願,隨著公園開闢時間日益逼近,兩公園預定地上居民都知道,這次是真的要離開這個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
走在林森北路上,兩邊不少商家都貼出結束營業大拍賣的海報,希望在地上物拆遷前將存貨出清,因不少商家是租的店面,對公園拆遷大都沒有意見,像在林森北路南京東路口賣仙草的老闆就說已準備搬了,否則能怎樣?
陳才根故事 引發共鳴
曾被電影「超級市民」當做題材的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進入兩側低矮的巷內,有的住戶已在打包,一些高齡的老人則仍坐在室內,面對將被拆除的房子,及未來要開始的新生活,頗有前途茫茫之感。
目前兩公園內有一千零八十九家住戶,住戶中有高齡的榮民,也有三四十歲由中南部到台北打天下的本省人,因為戰爭、婚姻,讓這群人聚集在這裡,近五十年來,這群人歷經時代的大變動、兩岸的變化,目睹了台北的成長,早年台灣仍有省籍情結時,這兒早已默默的進行著省籍融合。
過年前關心兩公園拆遷的都市計畫學者,在十四號公園外的人行道舉行守歲活動中,放映以十四號公園內老兵陳才根由大陸至台灣轉戰一生經歷紀錄片,引起不少人共鳴。
其實在兩公園內,五百多名七八十歲的榮民,都有和陳才根類似的經驗,每人都經過了戰亂,目睹了生離死別,在九死一生中輾轉才到台灣,不過在離開軍中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或是學歷不高,只好在社會底層中求生存,睡在日本人的墳墓上活了下來。
生活雖貧苦 彼此照顧
最早到林森北路左側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的山東人,從小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長大的康樂里長禚淑雲說,她父親以前是國軍五十軍的尉官,卅八年大陸逆轉,五十軍經海南島轉進來台,眷屬隨部隊撤退到台北時,在舉目無親下只好住在當時只有墳墓和草叢的「郊外」。
稍後不少離開軍中自謀生活的老兵,在互相聯絡下,以山東人為主的卅二軍、五十軍的長官、部屬,不少人都住入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稍晚到的江蘇、福建籍老兵,則住在對面十四號公園預定地內。
老兵們開始新生活時,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大都以拉三輪車或是賣饅頭為生,生活都相當辛苦;禚淑雲記得小時候,家裡地面是黃土,下雨時雨水潑進來,地上滿地泥濘,雖然生活辛苦,但彼此相互照應,共同度過艱苦的歲月。不過這群人生活雖不富裕,在中美斷交,各界舉行捐款購機運動時,康樂里是中山區各里中,捐款最多的。
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巷內做包子的呂作雲太太說,和呂結婚時丈夫身上只有六百元,如果有錢早就搬走了,誰想住在這種地方,已八十多歲的呂作雲也不反對公園更新,不過擺在眼前的也是房子拆後,不知要住那裡,只好向市府求助。
七十二歲的丁學故說,不少鄰居曾回鄉探親,但發現在相隔數十年後,不只兩地生活、觀念已差距太大,加上他們在台的生活不是很好,大陸親人也不見得歡迎,想回大陸的不多。
十四號公園預定地新生北路二段二八巷內的李金方,民國四十二年在離開部隊後,進住當地時,周圍到處是草叢,旁邊還有豬圈,他太太說,後來因為見到鄰居沒有住的地方,把門牌給對方搭房子,他們再重新申請門牌,想不到這次公園要拆遷時,因為門牌是七十九年設的,無法領取拆遷費,變成領不到一毛錢。
雖然有五十年交情的老戰友鄰居,自動要將拆遷費分一半給他,不過李金方認為,沒有必要為此傷了卅年的交情,也不想要錢,只是眼見拆遷將屆,仍沒有住的地方,他也不禁著急。
李金方對面的施三妹,已八十多歲又是素食,雖然在區內住了卅年,也有類似李金方情形,領不到一毛錢,這陣子他試著找房子,但同樣因為每月租金都要上萬元,讓每月只領一萬多元榮民津貼的施三妹,愈來愈急,在社工員上門時,又不知道說明自己情形,只有乾著急。
居住四十年 補償無著
原籍桃園的營業戶自治會會長吳坤明,因為姐姐嫁到當地,在退伍後到十四號公園預定地上打拚,早年他以手工彈棉被為生,他的棉被店開張時,林森北路只有三家商店。他說林森北路開發前叫九台街,底下是一條大水溝,路拓寬及欣欣大眾百貨開張後,林森北路才開始繁榮。
他記得早年區內還有本省人、外省人打架的情形,不過到民國六十年以後打架已很少,六十五年以後居民已打成一片,沒有本省外省人之分,這幾年對面十五號公園住戶有幾次火災,還是他們十四號公園一側的住戶協助撲滅的。
吳坤明很早就支持民進黨,在黃信介選立委時,康樂里只有三票投民進黨,其中一票就是他的;在陳水扁選市長時,陳在里內拿一千七百多票是歷來之冠,不過對陳水扁沒有履行先建後拆承諾,民進黨中央也沒有表示意見,讓他覺得很沒有意思,他說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家鄉在彰化的賴文筆,退伍後在朋友介紹下,到在康樂市場賣雜貨,一晃廿七年,賴文筆說,他到康樂市場時,就聽到市府說要建公園,但說了廿七年都沒有動靜,這次居然真要幹起來了,由預算通過到要執行拆除,前後只有一個多月,中間又卡著過年,拆遷戶怎麼來得及應變,對市府的作法,賴文筆直說太過分。
住宜蘭的林飛龍在區內住了廿年,也是到台北打天下的類型,他說有錢的人早走了,眼見家園即將拆遷,他擔心的是市府是否真的能做好八十多戶高齡單身住戶安置工作。
盼做好安置 免於恐懼
卅歲的韓鴻順,從小生活在這裡,是區內的第二代,父親早逝,母親又失明,負起家庭重擔,面對拆遷他已開始另找房子,但問到的房子幾乎每月的房租要兩萬元上下,讓他也覺得壓力很大,不過因為年輕,他也認為整個地區改建是時勢所趨,早晚他要搬出去,只是對市府沒有讓他們有太多的搬遷時間,讓他覺得很不平。
在兩地預定地上待了近五十年,不少人將這兒當作第二故鄉,大多數的人也同意這個人鬼雜居民的地方,是需要拆除改建,只是面對茫茫的未來,都希望市府在拆遷前能作好安置工作,讓他們能免於第二次的流離失所。
就像一名高齡榮民在市府說明會中曾激動痛訴的,他在大陸的家已被共產黨毀了,想不到臨老,又遇到市府要拆他房子,大半輩子居然要兩次被「掃地出門」的情況,第一次是戰爭,他無可奈何,不過這次只是為了「建設」,就要拆他房子,真是情何以堪。
五十年來,台北已由農田、水道遍布的地方,變成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之地,在這個城市的核心,這群見證台北成長的人,隨著公園拆遷將離開這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以往市府在公共工程進行時,對拆遷安置往往說的多作的少,或是存有霸王硬上弓的心態,這次在學者和外界一直要求市府拆遷前一定作好安置工作下,市府正全力進行老弱的安置工作,希望市府能交出一分讓市民一新耳目的成績單。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先說個笑話:「台人是中華民國的敵人」
一「獨/出大包!國民黨小編PO「小叮噹」 嬌喊:好想抱抱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4729471000457&id=584986081641475
【烏山頭拼圖˙八田與一的24個小故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374952626241&id=394596846240
蔡英文 Tsai Ing-wen: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460157371065&id=46251501064
黃偉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88610627857407&id=203598423025335
陳吉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80921519065312&id=519374705219999
林宜瑾: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20445736111350&id=100044377781300
文化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928245113922062&id=306276709452272
聚珍臺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75413512628458&id=193577570812069
臺灣古寫真上色:
https://m.facebook.com/oldtwcolor/photos/a.815108782003907/1624992561015521/?type=3
【回顧】
一「年初蓄水最危急水庫現況曝光 鄭明典大讚:超前佈署成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9323203207749&id=584986081641475
【另】
一「[HI-ON] | 從日本時代到「十大建設」,臺灣鐵路是如何蓋成的?」
一「[日本時代台灣建設] 原住民開鑿中橫; 日本建蘇花公路 - 台灣控」
一「臺灣總督府與三大州廳的建築師:日治時期臺灣建築界翹楚「森山松之助」」
一「馬英九挺慰安婦要日本道歉 學者諷:也應設軍中樂園銅像」
一「馬英九:「慰安婦」和國民黨「軍中樂園」不一樣」
先說個笑話:#國民黨倒了台灣就會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7241896749213&id=584986081641475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唯一總督葬台鳥居竟與900戶違建共存半世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才發現「鳥居」和違章建築共存了半個世紀,底下甚至還埋一個棺材,原來這是 葬在台灣 唯一一任 日本總督 「明石元二郎」。《 台灣 大搜索》中天新聞... ... <看更多>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帝國の臺灣- 1997明石元二郎棺木出土影像前幾日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14.01.05台灣大搜索/唯一總督葬台鳥居竟與900戶違建共存半世紀 ... 明石元二郎總督最感人的在日本逝世遗言運回台灣安葬,在任内致力台灣建設投入 ... ... <看更多>
日本總督葬在台灣 在 明石總督陵寢在臺灣的遭遇- 精華區TSU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a-bian 看板]
※ 引述《maozhuxi (羞恥!輸給魔術師)》之銘言:
: 統派媒體則以"趕走貧苦住戶,留下殖民總督墳"這種煽動文章來挑撥
: ,當然廣受高水準的台北市民認同。
支那暴民如何踐踏明石的陵寢....
兩公園預定地廢棄物清除順利 日人骸骨,擬遷往富德公墓
記者楊金嚴/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昨天繼續清除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內廢棄物,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內的廢
棄物清除順利,再一天可以全部清理完畢,對十四公園預定地內日據時期第七任駐台總
督明石元二郎積墓,市長陳水扁說,如果明石家人願將明石骸骨領回日本最好,否則市
府將把明石骸骨遷往富德公墓。
陳水扁說日方曾向市府反映,希望能將明石墓安置到較寬闊的地點,讓明石後人能在春
秋兩季來台祭拜,不過沒有說要原地保存。對兩預定地內兩千五百座墳墓,公園處說,
如果有日人的後代出面認領,則骸骨由日人領回,不然將集體遷至富德公墓。
公園處官員指出,在拆遷前,他們曾和日本交流協會、亞東關係協會,甚至日本時代管
日本人檔案的醫療機構連絡,希望能了解在區內墳墓內的日本人資料,結果除了知道公
園內有一座明石的墓外,其他的資料都不清楚。
官員說,依以前留下的資料,兩公園預定地在日本時代是墳墓用地,區內約有兩千五百
座填墓,但不知道這些墳墓到底葬了誰,再加上在過去四五十年間,上面蓋滿違建,一
些居民將墓碑挖下當作建材或是道路的踏板,一些墳墓到底在那裡,要試挖後才知道,
依公園處估計,未來處理這些墳墓的費用約一千萬元。
附近居民說,明石墳墓的位置原在林森北路一六七巷三六弄內,幾年前曾有日本人到當
地希望挖開填墓,不過挖到混凝土外棺後即無法挖下去;居民因為常有外人前往「參觀
」不堪其擾,後來在上面蓋了房子,旁邊還加蓋了廁所,整個墳墓外觀已看不出來,在
外面的「鳥居」,也陸續被居民拿去作為搭房子的材料,只剩幾根石柱。
居民指出,中山區近來盛傳有旅行社要赴日招攬日人到兩公園憑弔,也有一說是有日本
人將組團到區內祭拜。
【1997-03-08/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臺灣的人民日報如何激化仇日情緒...... 翟所祥告別式氣氛哀戚,一片批扁聲
記者羅曉荷/台北報導
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拆遷戶,昨天組成一列長長的隊伍,慢慢走回化為廢墟
的舊家園,看老家最後一眼,住戶代表並手捧花圈,紀念在拆遷前夕上吊自殺的翟所祥
;不少人都哭紅了眼。隊伍走到廢墟中唯一完好的日本總督墓時,高聲叫罵指「中國人
不如日本鬼」,現場氣氛哀戚。
十四、十五號公園旁的林森北路紅磚道上,昨天舉行翟所祥的告別式,告別式中致詞的
市議員、住戶代表,都大罵陳水扁違反「先建後拆」的承諾;國民黨市議員秦慧珠說,
如果國民黨執政,就不會有拆遷逼死人的事,唯一出席的民進黨議員林瑞圖說,兩三年
後又有選舉,屆時「大家要投給誰,眼睛擦亮一些」。
在國民黨、新黨市議員主導下,林森北路紅磚道上搭起簡易的靈堂,昨天上午進行翟所
祥的告別式。國民黨市委會主委詹春柏、立委潘維剛、新黨立委郝龍斌、李慶華等及多
名議員到場致意,拆遷前曾到場關切的政務委員馬英九送的花籃,高掛在靈堂門口;門
口兩旁並貼著「願上天懲扁」的對聯,批扁的政治意味濃厚。
靈堂內坐著數十名拆遷戶,由於各自搬到不同的地方,久未見面,大家開始聊天,並掏
出紙筆,留下連絡電話、地址,互相勉勵「不要讓陳水扁拆散我們」,隨著告別式的進
行,多名議員上台致詞痛罵陳水扁,秦慧珠並難過流淚,部分拆遷戶也傷感得頻頻擦拭
眼角。
公祭完畢後,拆遷戶代表排成一列長長的隊伍,走回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隊伍前
列的代表並手持紀念翟所祥的花圈,口中輕聲念阿彌陀佛,要帶翟所祥「回家」,台大
城鄉所學生則在一旁高喊「大家慢慢走,不要哭,這是我們的家」。隊伍走到日本總督
明石元二郎的墳墓「鳥居」時,住戶紛紛拆下胸前的紅花,貼在墳墓石柱上,抗議市府
只保存日本人的墓,卻剷除民眾的房屋。
【台北訊】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拆遷戶中,卅九戶弱勢照顧戶雖有意願承租國宅,但
經市府國宅處審查,四戶並不符合承租國宅規定。
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有三百六十戶弱勢照顧戶,部分由社會局安置安養院或平宅。未
安置者有的自行搬遷,另有些人具優先承購(租)國宅資格。
【1997-03-14/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高貴的臺北市民情緒如何被撩撥.......
●吳先生來電:本人是帶日本團的導遊,對於十四、十五號公園內的日督墓去留問題,
認為絕對不可留在現址。理由是,居民都被強迫遷離,為何獨厚日人墳墓?且將來市
民高高興興遊公園,裡面有一座墳地,豈不敗興?再者,明石元二郎是以台灣總督名
義埋葬,因來勢有爭議產生。
【1997-06-24/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泛藍市議員來鬧場了.........
十四號公園日本總督棺木 遷離
記者楊金嚴/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公園處昨天進行十四號公園預定地內,日據時代日本第七任駐台總督明石元
二郎填墓遷葬工作,下午一時多順利將完整的槍木棺材吊出運離,暫厝在第一殯儀館,
將等找到適當地點再安放。
公園處昨天同時發放十四號公園預定地上原康樂市場一百七十四戶攤商的救濟金,共九
千多萬元,這筆救濟金市府上月十九日向市議會覆議成功,昨天一天下來發出七千多萬
元,每個攤商可領五十三萬餘元,另外公園處昨天也將明石墳墓的拆遷補償費八十四萬
餘元,交給明石孫子。
公園處指出,在明石填墓開挖遷葬後,接著將發包進行兩公園的簡易綠化工作,在年底
前供市民使用。
昨天上午十時,明石的孫子明石元紹在日本交流協會人員陪同下到十四號公園預定地,
在填墓前獻花、上香、鞠躬後,公園處雇用的怪手開始開挖。
開挖時,一名自稱明石元紹的友人,在填墓邊講述明石元二郎事蹟時,引起到場關切的
市議員楊鎮雄不滿,認為對方對明石大過歌功頌德,彼此發生爭吵,經人勸導爭吵才平
息。
怪手先將上方的水泥和旁邊的石塊一一挖開,為了怕損及棺木,開挖時相當小心,先挖
出一個ㄇ字形,在棺木周邊挖出不少大小不一的石塊,有的重數百公斤,下午一時多,
挖到離地面近兩公尺處,挖到一片銅牌,表面還相當光亮,上面有大正八年及記述明石
生平事蹟的文字。
【1997-07-18/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偽中立的高貴臺北市民...........
送走明石的墓 留下三峽老街
林參/工程師(台北市)
日據時代台灣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生前「深愛台灣」或許是可信的,而其墓園如能續
留台灣將是其「最大幸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筆者認為明石墓園宜遷回日本。其理
由如下:
一、台灣並不是心甘情願被日本人所愛,這種強迫性的「深愛台灣」,無法與馬偕博士
等外國傳教士之「深愛台灣」相提並論。
二、明石之死於日本再回葬台灣「願為台灣魂」,仍令人感受其「據台」之心態。
三、明石墓園如續留台灣,恐為日本軍國主義留下火種,讓他們可像朝拜靖國神社般繼
續來台祭拜,對當年台灣抗日志士情何以堪?
四、總統府、監察院、博物館、公賣局等日據時代古蹟已不少了,以台灣有限的預算及
空間還是規劃多留些像三峽老街、湖口老街吧。
【1997-07-20/聯合報/11版/民意論壇】
鳥居悽慘的下落......
十四十五號公園 日夜皆美 完成綠化美化 今開放
記者楊金嚴/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十四、十五號公園簡易綠化工程昨天完成,今天開放使用,市民可以利用假
日到這個新完工的公園優遊一番。
今天公園啟用時,市府不舉辦任何儀式和活動,公園在綠化美化後,除景觀宜人外,公
園的照明糸統也不錯,夜間到公園時,可以看到公園另一番風貌。
位在南京東路和林森北路口的十四、十五號公園,園內原有一千多戶住戶,市府今年三
月四日,對公園預定地內一千多戶住戶強制拆遷後,開始對園內進行簡易綠化、美化工
作。
市府配合公園位在中山北路、林森北路及附近有晶華酒店,外國人常出入等特性,將公
園規劃為國際文化廣場,希望讓公園未來成為國際交流活動的中心,正由公園處繼續辦
理後續的計畫。
配合公園綠化,公園處除將埋在十四號公園內的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的棺木遷葬外,墓
前鳥居遷到二二八和平公園內,在十四公園內明石墳墓的原址地面上,市府埋了一塊小
石碑,簡述明石元二郎生平及曾葬在當地的經過。
昨天園內的植栽、草皮、園路和各種指標、告示牌都已完成,青綠的草地,各式的草花
,加上開闊的空間,昨天已吸引不少市民到公園遊憩。
【1997-12-21/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他媽的白痴記者,末代總督是安藤利吉啦.....明石最後安葬三芝
日殖民時期末代總督 明石元二郎 三芝新墓落成
本報東京二十七日電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的末代總督明石元二郎的新墳墓昨天在台北淡水三芝鄉落成,明石的
後代、日本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台灣方面提供協助者舉行祭拜。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明石元二郎的屍體是於埋葬後七十八年的一九九七年七月陳水扁
擔任市長任內,因建公園需要被從日本人共同墓地中挖出,經火葬後選定新墓址興建落
成。
明石出身日本陸軍大學,因精通歐洲語言,長年擔任情報軍官,日俄戰爭時,以在俄國
後方從事敵後工作而立下大功,成為日俄戰爭的英雄,後來晉陸軍大將,擔任台灣總督
,授男爵。
明石的新墓地坐落於三芝鄉店子村的福音山基督教墓園內,昨天有他的孫子明石紹等人
參加落成典禮。
【2000-02-28/聯合報/9版/綜合】
還有很多是在地方版.....資料庫搜尋不到.....抱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24.213
※ 編輯: wetteland 來自: 219.68.24.213 (07/11 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