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模範國也認輸!紐西蘭難回歸零確診,衛生部長坦言:追不上Delta】
提到抗疫有成的模範國家,紐西蘭絕對是公認指標之一。紐西蘭死守一年半,至今累計4,205例確診,僅佔台灣的4分之1。但當紐西蘭遇上傳染力超強的Delta病毒,照樣跌落神壇。
紐西蘭曾因「一例確診、全國封鎖」登上國際各大報,然而終究慢了病毒一步,3週共傳染1,000多人,確診潮爆發後過了一個半月,奧克蘭每天都還是有數十例確診。
衛生部長坦言,恐無法再回歸零確診…紐西蘭為什麼不再緊踩「清零底線」?專家怎麼看?⬇️⬇️⬇️閱讀全文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阻斷傳播 快速清零 在昨天,我們處理一個鳳山的大樓群聚感染。 網路說,高雄是因為一個疑似確診的個案,然後整棟樓都封起來。 實際的狀況是怎麼樣呢?向大家詳細說明: 原來仁武地區的群聚感染個案,是從恩主公來的感染源。 昨天早上,鳳山地區有一位女性發病,當她因症就醫時,我們疫調人員很快就發現她和仁...
清零目標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已經習慣每天出門戴口罩了😣😣(#日青編)
#Delta #變異株 #病毒 #解封 #口罩
清零目標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elta來了怎麼辦:台灣緊守高規格的「無差別入境檢疫」,為什麼愈來愈多社區疫情找不到源頭?】
9月初,長榮機師遭Delta突破性感染,讓台灣社會氛圍再度微緊張,台灣的邊境管理政策還不夠嚴格嗎?病毒為何有可趁之機?
除了長榮航空宣稱機師隱匿症狀的問題外,《報導者》訪問多位曾參與檢疫政策討論的專家和官員發現,為了減少對航空公司與經濟衝擊,之前指揮中心允許航空公司讓機組人員在長程飛行後的檢疫期間內派飛短程,這次長榮機師2位個案,即是在短程航班上被剛飛完長程航班的同事傳染,這個檢疫「小門」才是真正的風險,同時還可能讓第一時間疫調失準。
此外,台灣今年多起機師染疫事件,後續調查都證實,同一時期發生的社區群聚感染源頭都非來自染疫機組員,甚至近日原本鎖定是境外移入的埃及男子個案,還改判定認為應是本土病例。這再再凸顯,台灣自7月1日起所有入境者一律集中檢疫14天、「無差別」式的嚴格入境檢疫,仍擋不住Delta漫入社區,防疫思維和政策必須調整。
事實上,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提升,許多國家已陸續面對「#與病毒共存」之道。以機組員防疫為例,歐美日韓多數國家已沒有特殊檢疫規定,而中國祭出「14+7+7」超嚴隔離規定,機場以致社區也同樣被Delta攻陷。
「一個都不能放」的「清零目標」已是不可能的任務,包含「#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在內,多位專家都呼籲台灣必須承認病毒存在社區內的事實。除了提升疫苗覆蓋率與篩檢量能,邊境政策應該滾動調整、差異化,如:Delta變種病毒帶原風險高、未接種疫苗的入境者可強化;低風險地區入境、完整接種者可適度放寬;並強化社區監測,為可控管風險之下的「與病毒共存」生活及經濟運作做準備。https://bit.ly/2YOu61u
#延伸閱讀
【致死率變化教我們的事:加強防疫韌性,檢測與醫療量能如何長期備戰?】https://bit.ly/3tnXFC9
【台灣COVID-19第二役|病毒的逆襲──斷鏈防線下的社區焦土戰】https://bit.ly/3l5yIIh
★以獨立報導,堅守新聞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機師 #邊境管制 #居家檢疫 #入境 #社區感染 #delta #疫苗 #報導者
清零目標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阻斷傳播 快速清零
在昨天,我們處理一個鳳山的大樓群聚感染。
網路說,高雄是因為一個疑似確診的個案,然後整棟樓都封起來。
實際的狀況是怎麼樣呢?向大家詳細說明:
原來仁武地區的群聚感染個案,是從恩主公來的感染源。
昨天早上,鳳山地區有一位女性發病,當她因症就醫時,我們疫調人員很快就發現她和仁武案14415是同一棟大樓。
14415,位在七樓,有兩確診個案;而這位女性住在三樓,昨天我們當場詢問後,兩位同住家人也因為有症狀,送醫後於今天確診。
也就是說:整棟大樓,不同樓層,149位住民內,總共有五個確診個案,盛行率是3%。
同個大樓為什麼會有不同樓層,而且不同戶的傳播模式?
疫調同仁問過兩家人,彼此之間並不認識;到現場檢視,發現鳳山這棟大樓,屋齡將近30年,共用電梯及出入口,通風不良,走道狹窄。
我們研判整棟大樓有共同的感染源,基於防疫快速,我們立即召開專家會議,並請感控專業的長庚林孟志教授,立刻在昨天12:30趕到現場,和病毒賽跑。
我們的警察同仁也重看一次監視畫面,在6/21,也就是14415發病的當日(發病日象徵症狀最明顯、可能病毒量也最高),兩個人曾前後搭乘過同一台電梯,可能透過接觸,在密閉的空間裡面,被殘留的病毒造成傳染。
我們研判:
因為武漢肺炎不只有飛沫傳染,也有可能接觸感染,如果沒有立即掌握跟清消,很有可能整個大樓會變傳染窩。基於大樓群聚在不同樓層已經有5個確診個案,所以我們採取很快的清零計畫,以最大利益、最快時間做完採檢,讓住戶有可信賴的安全環境。
昨天中午,長庚醫院林孟志醫師,是國內的感控專家,在現場回報消息,並當下聯絡醫院採檢大隊做PCR。林副市長在現場,也指揮局處組織前進指揮所,做環境清消、清空,將需要採檢的人員趕快造冊。經過清查知道有將近兩百位住戶,因為我們沒時間再做遲疑。
這對防疫團隊而言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但是基於整個環境的污染、接觸傳染的風險,我們認為一定要先把整個環境快速處理乾淨後,才能來進行後續相關的防疫工作。
從中午忙到晚上8點多,團隊長達8小時馬拉松式作戰。
大概在昨晚7點45分,整個大樓公共空間的清消完成,醫療團隊也完成181人的PCR採檢,並也已將住戶送防疫旅館,完成整棟大樓清零目標。
在晚間大概12點時,接獲檢驗室初步報告,檢驗都是陰性。
我要特別感謝長庚醫院,尤其我們林孟志副院長率領的團隊,昨天六線採檢大隊直接就到現場支援。
染疫不是染疫的人的錯誤。
感謝所有居家隔離的朋友,因為他們的犧牲,才能夠換來社區的安全。
我要向所有被居家隔離的市民表達感謝,配合合作、互相體諒、請大家不要獵巫,我們的防疫工作才能落實。
.
今天全國55例本土個案,高雄2例。
📢 公佈今日(6/30)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noqAdX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
打疫苗 │ 免預約 │ 上網查 │ 更健康
⭐️ 長輩7/1(四)起開始分流接種【莫德納疫苗】!
💉 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補打】
➊ 7/1(四)下午1點~6點
➋ 7/2(五)-7/4(日) 下午4點~5點
💉 72-74歲(原住民55歲以上)【接種】
7/2(五)-7/4(日)
🤔 我是75歲以上補打族群,該在什麼時間、哪個地點施打呢?
🔎 全國首創查詢網站,免預約,又快又健康: https://vaccine.kcg.gov.tw
✔️ 72-74歲,請依【通知單】指定時間及地點前往施打
✔️ 原住民長輩 65歲以上可以補打
✔️ 長輩均須攜帶【身分證、健保卡】
━━━━━━━━━━━━━━
☎️相關疑問請撥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清零目標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t7p_NOd-6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針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月煽動暴徒衝擊國會的彈劾案,在參議院中未能定罪,令特朗普成為美國史上唯一兩次避過彈劾的總統。在參議院本月13日的投票中,有57張贊成票,未達到定罪門檻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67票),有7名共和黨議員倒戈贊成特朗普有罪,引發了共和黨內部的爭議。而仍有43名共和黨參議員反對彈劾特朗普,反映美國社會的黨爭撕裂依然嚴重,特朗普的基本盤仍穩固,美國政治要走出撕裂的死局還遙遙無期。
蘋果頭條
警方周一(15日)拘捕一名男子,指他在去年7月1日「港版國安法」生效後,涉嫌觸犯分裂國家罪,暫未被落案起訴。據了解,被捕男子被指涉及早前協助12港人離開香港,去年10月已經被拘捕過一次;有消息指涉及被捕男子的指控包括提供資助及安全屋。12港人去年底被深圳鹽田人民法院判刑後,內地官媒報道指「偷渡案」涉及「上家」的安排,策劃組織從香港偷渡台灣,香港警方表示會繼續調查。案中廖子文及黃臨福兩名未成年港人,已押解回港,其餘10人正在內地服刑。
東方正論
鼠去牛來,疫情似有放緩,昨日新增8宗個案,連續兩日確診單位數,政府隨即宣布有條件放寬抗疫禁令,惟需要裝設「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多個行業可以重新營運,對商戶無異是難得的好消息,然而委實來得太遲。百業經過一年疫情摧殘,經營慘淡,部分行業更被勒令關門多時,錯過了聖誕新年旺季,然後又糟蹋了農曆新年黃金檔期,預計新春過後將出現倒閉潮。社交距離措施實施超過兩個月,政府終於肯「放生」商戶,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宣布,明日即年初七起,食肆可放寬至4人一枱、晚市堂食延長至晚上10時,其他限制維持不變。
星島社論
港股牛年首個交易日牛氣沖天,因本地疫情受控,買盤不斷湧入藍籌地產股,一度推升恒指六一九點至三〇七九三點,刷新二〇一八年六月中以來新高,收造三〇七四六點,勁升五七三點,六日累升一六三三點;科指紅盤高收兼破頂,收市漲百分之二點七報一〇六九四點。雖然北水要本周四(18日)才回歸,港股交投依然活躍,總成交額二一九七億元。投資界對後市樂觀,料上半年有望挑戰三萬三關。投資者憧憬本地疫情受控,「清零」目標更進一步,年初七起港府將放寬社交限制措施
經濟社評
在港府正籌謀下月開始接種疫苗之際,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昨建議緊急使用科興疫苗,意味下月將有兩款疫苗可接種。政府當前急務是盡快全方位做好疫苗宣傳工作,讓市民掌握疫苗正確資訊,提供誘因,並將接種安排的每個環節做得到位,務求高效和清晰,才有望增加市民接種的信心。在專家委員會要求下,科興過去幾天向港府提供進一步資料,委員會昨天再開會研究這些新數據,指科興推薦在接種第一劑疫苗,28天後再打第二針,製造抗體情況較好,令有效率由50.7%增至62.3%。
清零目標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CZ2zPHsAb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洋洋灑灑數萬字,多達200項措施,能否為香港帶來藍天和希望,卻是見仁見智。民生方面,除了向輪候公屋基層家庭提供津貼等個別措施,未見太多新意新猷,部分措施流於「濕碎」。行政長官表示已覓地330公頃,足以應付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現實是短中期土地供應缺口依然巨大,當局並未填補多少。港府提出要積極參與國家內外雙循環格局、融入大灣區發展,中央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便,可是香港能否好好把握機遇,加快創科發展、提升航空樞紐地位,還須拭目以待。香港社會撕裂,政治對立嚴重,《施政報告》在修補裂痕方面着墨不多,如何團結港人「重新出發」,仍是一大問題。
蘋果頭條
至少250人感染武漢肺炎的「歌舞群組」,仍然輻射式擴散,未有遏止迹象。最先爆疫的灣仔舞廳Starlight Dance Club,學舞者非富則貴,為何釀成數以百計人染疫,且不論平民抑或上流名人,齊齊中招?《蘋果》翻查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發現該「疫廳」牽涉多條傳播鏈,其中數名患者懷疑是「播毒」的關鍵人物,連環引爆舞廳疫情、名媛遭殃。首位關鍵人物是第5547號病人、居於九龍塘大廈的64歲女子。她11月19日發病,報稱病毒潛伏期間,曾到過新蒲崗越秀廣場新光宴會廳,該場所的第5568號病人、住元朗七星崗村的61歲女子,早於11月2日發病。
東方正論
傳聞被中央打回頭而需重做的《施政報告》,拖延逾月後昨日發表,奈何仍然不脫炒冷飯本色,重中之重的拓土建屋毫無寸進,遑論突破思維,不過是重複過去推出的措施,拋出一堆數字自我貼金而已。唯一德政算是工商舖終於撤辣,為救市行出正確一步,但住宅物業何時減辣或撤辣,仍是遙遙無期。工商舖撤辣的消息,本報早在本月初已有獨家報道,現在終於落實,反映港府總算順應民意。事實上,金管局今年8月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意即減辣,但做一半不做一半,救市作用輕微,始終都要全面撤辣。
星島社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她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首先交代月初赴京向中央爭取惠港政策的七大成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空樞紐、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同時打通大灣區交通經脈,落實「港車北上」、支持優化落馬洲/皇崗口岸「一地兩檢」等;消息透露,除了皇崗口岸外,羅湖口岸亦會推行一地兩檢,使大部分陸路口岸未來過關都會更為方便。《施政報告》亦推出青年就業計畫,由政府資助二千名近兩年畢業的大學生到大灣區工作,月薪高達一萬八千至二萬六千元。林鄭月娥強調,內地經濟快速反彈,香港享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可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經濟社評
第4波疫情失控大爆發,特首林鄭月娥繼公開宣稱應對疫情是頭等大事,昨在施政報告中也確立清零目標,惟落實措施卻欠奉,還否定全民強制檢測,形容為口號式。既然已將清零列為控疫目標,社會期望,亦要求林鄭特首及她所領導的政府,上下一心,盡快交出路綫圖和時間表,並全力探討研究,推出具體及有行動的計劃,切勿只講不做。在施政報告公布前,市民都期望林鄭會提出具體振興經濟、紓民困和控疫措施。可惜昨日所見,內容欠缺石破天驚的新猷,中央的惠港政策,可為香港帶來新機遇,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香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但這些措施都屬遠水,難以救爆疫近火。
清零目標 在 清零政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據路透社報導,實際上2022年中國高級官員和醫學專家一直在提出計劃,結束新冠清零政策,並打算在2022年底前擬定好逐步重新開放的政策,目標是2023年3月份時宣布。而媒體均 ... ... <看更多>
清零目標 在 什麼是淨零排放?中小企業邁向零碳排的因應之道 - 永豐銀行 的相關結果
2050淨零碳排4大目標,9000億台幣積極推動淨零轉型 · 安全能源:提升自產能源比,降低國際能源價格對台灣能源市場的影響 · 強化產業:滿足全球產業對綠色共應鏈的要求,加速 ... ... <看更多>
清零目標 在 臺灣2050淨零排放 的相關結果
當前物價穩定措施 · 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 延長3年 · 加速投資臺灣專案會議(自108年5月起改稱「推動經濟發展專案會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