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似乎不婚當道的年代,我這個資深已婚女子要來推薦一本好讀療癒的小品《兩個女人住在一起》。這本書乍看是探討特殊家庭樣貌,鼓勵不婚女性在各種生活模式中找到幸福,但我細讀後發現這本書不僅適合正猶豫是否結婚和已選擇不婚的人,我更想推薦給所有正處於一段關係中的男女。如果你是單純有貓就給讚的人,那也千萬不能錯過,因為她們正是兩個女人、四隻貓的多元成家。
作者對婚姻制度的犀利批判讓我印象深刻,她認為與其說結婚是愛情的最終曲,倒不如承認有時結婚根本非關愛情。只不過是年紀到了,怕和其他人不同,不得不的選擇。很多人也沒想過自己的個性根本不適合婚姻,貿然跳進去後才諸多抱怨。比如說,假日還得被老婆、小孩綁住,不能打電動,有多想念單身生活。
而面對眾人對她不婚選擇的惡意質疑,好比「條件不錯的女人才不可能單身 」、「經濟獨立的女人太自私,挑三揀四不戀愛」,她的回應也從辯解「不結婚不代表沒男人愛」進化成自信地說「我的人生價值不需要靠結婚證明」。她更直言,在韓國不婚的最大好處,莫過於不用從備受疼愛的女兒、職場上的強人,降階成底層的「小媳婦」。
對照台灣,這類攻擊也從未少過,社會總習慣用魯蛇、剩女、難搞毛病多或眼高手低來污名化過了「特定」年紀的單身男女。逢年過節,許多人更愛熱心催婚,肆無忌憚地質疑人生選擇不同的親友。看完這本書後,我很想建議這些被逼急的男女馬上滑開「靠北婚姻」給對方看,再反問一聲,請問婚姻的枷鎖真的適合所有人嗎?
作者也透過她們獨特、非關愛情的同居生活,去反思自己與伴侶的各種互動。尤其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常讓我眼睛一亮。好比當廣播發出噪音時,兩人因聽力的差異,一個人覺得很吵,另一個人則完全無感。作者因此感慨到,光是一個看似「客觀」的分貝,因從不同的耳朵來接收,實則非常主觀。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事,還會受到個人成長背景、生命歷程所影響,唯有包容尊重個體差異,關係才能持久。看到這邊我馬上自我檢討,不要再質疑我先生的味蕾,每次都要強迫他吃不愛吃的水果(芭樂、櫻桃、鳳梨、、、族繁不及備載)了!
韓國社會大多,男主外,女主內比例高。主外的人因在外工作有受薪,主內的人從事無酬的家務工作,鞏固了傳統男尊女卑不平等的思維。這麼剛好,作者他們其中一人工作性質是天天外出,另一人則是居工作,即使都有領薪水,也差點陷入這個傳統框架,主內的人就曾開玩笑的質疑,難道在外面跑的就一定是「當家的」,在家的那位就一定是賢內「助」?家事就得她「順手」包辦?
當然後來她們也是平等溝通,當居家工作的作繁忙時就以家務外包方式請鐘點阿姨,不忙碌時則自己做,但是有「受薪」!
看到這邊我不禁會心一笑,這個情境簡直就是將了韓國大男人一軍,我也好奇馬上問我先生,我們家到底誰當家?我是不是很強勢?他則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家裡為什麼一定要有人當老大?妳強勢是工作需求,應該的。」想想也是,兩人相處本該是平等溝通,為什麼一定要誰聽誰,一定要以夫(妻)為尊呢?
沒有婆媳、翁婿這種傳統關係,她們面對彼此長輩反而更輕鬆更親近,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其中一人送了對方媽媽昂貴的眼鏡,對方的媽媽猶豫再三,收下好意後感激不盡。她們也假定若送禮物的不是女兒的朋友,而是女婿,是否就會被視為「理所當然」、「女婿的本分」。那麼人與人的善意,年輕人對長輩的照顧,長輩對年輕人的提攜愛護,是否就會在家庭關係、責任義務壓制下變得越來越淡薄、扭曲呢?
回想起很多靠北婚姻的內容,似乎也常是夫妻陷入了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架,忘記彼此當初相愛的那份初心。好比男人就該買大鑽戒、辦隆重婚禮、下定高級月子中心,女人就該幫夫家生孩子,煮飯洗衣,各種忍讓以夫為尊。ㄧ旦一方達不到,就會吵架抱怨,進行各種情緒勒索。
而身邊許多人的婆媳、婚姻關係,也常常是毀在毫無道理的一句老話
「做人媳婦,妳這是應該的!」所以我說這本書,不該只有自己看,應該趁著母親節買一本送給婆婆讀。
從書中關於買房貸款、裝潢搬家、跨年小爭執、養貓的各種生活大小事,可以真切感受到她們的關係,輕柔的好像檸檬舒芙蕾,甜而不膩、鬆軟而有彈性。其實關鍵就在於尊重差異,不試圖改變彼此,各自獨立平等,不過度依賴。而以她們的關係當借鏡,檢視自己十年婚姻相處。這才發現我和先生無需容忍也極少吵架的秘訣剛好和她們吻合。
比如說,當我書櫃已經爆炸還一再買書、美工刀用完忘了收刀片就丟在桌上,先生也只是不帶情緒、幽默地傳了一句「一個人到底多廢,才會忘了收刀片」,從未企圖改變我的生活習慣,也不會為此生氣罵人。
每當兩人出遊時,他忘情拍照時,在理解這就是他旅遊的樂趣之一時,我也能自得其樂,不要求當下他一定要專心陪我,反正要在一起一輩子根本不急於一時。先生知道我不愛應酬,也從不曾要求我以「太太」身份陪他出席任何場合。不過事業受挫需要安慰、生病等關鍵時刻,彼此也絕不缺席。我常默默覺得,當年沒遇到彼此,我們應該都不是適合進入婚姻的人。
不過我也要強調一點,這絕非我們兩人多會經營關係。只是運氣好,遇到價值觀相似的人,也沒有看旁人都生孩子就盲目跟風,因而少了許多得與對方摩和、妥協的衝突。
總結來說,這本書的兩個作者善於運用各種生活化的例子和譬喻講述性別、婚姻、價值選擇等嚴肅議題,文筆好到令我嫉妒,也讓我忍不住不斷翻拍內容分享。相信不管妳有沒有走入婚姻,一定都能從中得到撫慰,看得會心一笑、頻頻點頭。
最後我要再雞婆的建議妳,書的編排是採用兩個作者視角交替,因此第一次閱讀時可以順順讀下去,不要細分是哪位寫的,劇情發展會更流暢。第二次再跳著從單一作者視角閱讀,人物的個性會更加鮮明。一書二讀,可體會不同的閱讀經驗。
#所以不要跟我借要自己去買喔
生命歷程觀點阿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中生閱讀心得6之3
「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中,竟然有六篇是在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中生對本書的領悟,太令人感動了!!!希望這樣「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能夠一直擴散下去~
「活著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善終是留給自己最美的祝福。」
天啊!這篇太催淚了~
=====
我深深的覺得:活著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善終是留給自己最美的祝福。看完這本書是項挑戰,看書時是種煎熬,一則是書中描寫的場景,二則是防佛看到五年前的自己,每每書中情節與回憶發生共鳴,我的眼淚就會一邊看一邊不聽使喚地掉下來,心想如果能早一點看過這本書…我們的悲傷和遺憾或許就能少一點、阿公的痛苦是不是就能少一些。
猶記得意外發生在我小學生日的隔天,那晚我眼巴巴地看著時針指到了九,卻沒有看到半個人影來接我放學,我開始有點心慌,卻又有點期待,心想家人是不是正忙著為我準備生日驚喜…媽媽跑來告訴我阿公發生車禍,阿嬤跟阿姨都很難過,你不要哭你要安慰她們,我在心中吶喊:不可能,不會吧! 我跟阿公過馬路的時候,他總是牽著我、告訴我要看左右的來車、要小心要注意安全,可是他怎麼自己沒有做到!我以為這就像電視劇播的那樣,大家哭一哭、等待奇蹟,然後奇蹟就會出現,阿公就會好起來。可是並沒有,夢中的阿公對我笑,叫我照顧好自己;我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只是笑笑的,什麼也沒有說…。
小小年紀的我都沒有哭,但是到現在,其實我 真的很難過。阿公在台電前過馬路被高速行駛的重機衝撞,如演出動作片般,人離地翻騰數十圈後墜地,從腦部爆出大量鮮血。如今新竹火車站台電前的車道分隔線上,新設許多黃色立柱,阿公用他的犧牲換得後人的用路安全,然而對我來說,那些卻像是一隻隻扎入胸膛的劍,刺穿每幕怵目驚心的過往。
一、死亡套餐
救護車把倒地的阿公送到最近的急診室,啟動「插管、電擊、心臟按摩、心肺復甦、注射藥物…」這些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書中的全套急救程序,這就是醫界俗稱的「死亡套餐」。在阿嬤聲嘶力竭請醫生全力搶救之下,人終於救回來了;我到醫院看阿公,ICU裡頭住的全是命懸一線、處境危急的病人,看到全身插滿管路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的阿公,我忍不住埋怨:阿公為什麼你這麼不小心,快點起來吧,別鬧了好嗎…出乎醫生預期高齡的阿公睜開了眼睛,他有呼吸、有心跳、有血壓,只是再也沒辦法與這個世界有所回應與連結,但我依然堅信奇蹟會再度降臨。
阿公在脫離呼吸器拔管時併發敗血症血壓一路狂跌,再次啟動醫療「死亡套餐」,升壓劑讓他再度回到我的身邊。病情穩定,媽媽立刻安排轉院,從這家ICU轉到另一家ICU,接受全台最好的醫療資源期待康復,阿公從這個「鬼門關」進到另一個「鬼門關」;為了降低肺炎奪命的風險、為了續命,決定讓阿公「氣切」,看到阿公抽痰整臉漲紅、肌肉緊繃痛苦的神情,雖然於心不忍,但我依然選擇相信,這是阿公恢復清醒必經的歷程,痛苦會有代價的。幸運地,阿公踏出「鬼門關」轉到一般病房,再出院到具醫療等級的護理之家療養,等待甦醒的那一刻。無論颳風日曬爆雨,我們全家總動員, 365天不曾停歇,日日夜夜分梯輪番上陣跟阿公說話(醫生說他的聽覺功能是好的)、勤幫阿公翻身拍背做被動關節運動,讓他醒來時可以有靈活的四肢使用,我想對他而言家人的陪伴是最大的幸福。
二、救與不救都是問題
好景不常,重傷的阿公病情起起伏伏,因長期臥床反覆感染肺炎,也因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用到沒有抗生素可用,縱然肺炎的致死率高達9成以上,好幾次都在鬼門關前徘徊,也都安然過關,到了後期進出醫院越顯頻繁,從這家ICU再轉那家ICU,之後因呼吸過喘轉入呼吸照護病房,醫生及醫療團隊不只一次的提醒著:阿公的狀況很不樂觀,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可能熬不過這個禮拜,大家討論一下如果血壓往下掉、心跳停止時,還要不要「急救」。忐忐忑忑下,病情又穩定下來,只是身上又多了幾條洗腎的管子,阿公被維繫生命的機器包圍,只是人依舊不曾醒來。醫生再次發出病危通知,要我們做好最壞的打算,趕快告知是否「放棄急救」,在醫療團隊殷殷的晤談引導下,表達不讓他臨終受「凌遲」的心意。原以為這次會像以前一樣僥倖沒事,沒想到剛看完阿公,半夜就接到通知說阿公血壓直掉。
「插管、電擊、心臟按摩、心肺復甦、注射藥物…」醫界俗稱的「死亡套餐」,這套標準急救技術對溺水、車禍、高血壓、異物賭塞呼吸道…等情況的急救確實有它的功效,然而有些患者是救回來了,但人卻也回不到原來的樣子,需靠著儀器維繫生命,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在書中可以發現,醫病雙方經常為了病人是否需要進一步救治,而兩難、衝突;之前我在ICU最常聽到醫生和家屬討論的問題是:病人這樣的情況,要不要救?九成以上的家屬,大都因為無法負荷病人長期臥床的費用與人力,而選擇放棄。我說,選擇沒有對與錯!對家屬來說,每一個決定都是天人交戰,經歷過的才知道箇中甘苦;「氣切」不會變成植物人,氣切代表的是需要長期照護的未來,需要繼續投入高額的醫療資源、時間與人力成本,媽媽曾說縱然傾家蕩產也要把阿公救回來,然而回顧過往數百萬的養護支出,確實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拔管」不是放棄急救,而代表放手,終止造成患者痛苦的無效醫療,準備迎接可能的死亡;我明白醫療有它的極限,透過安寧醫療積極減少患者的不適,同時增加患者與家人陪伴的時間,讓患者走得有尊嚴,讓家屬了無遺憾。
三、善終
接到醫院通知火速趕到ICU,阿嬤哭喊請醫生救命,不停質問有沒有做「CPR」,護理長安慰地答:有,我們剛剛都有輕輕地按壓心臟。沒有了大大小小的管子,躺在床上的阿公顯得額外的輕鬆快意,我們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道別,「謝謝你把我們把這個家照顧得這麼好」、「阿公,我們愛你」、「請原諒我頂嘴、任性,對不起,而你始終愛我、包容我,謝謝,我愛你」、「你病都好了,請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自己」、「阿公,你要往有光的地方去,菩薩會來接你」;向阿公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之後,心跳緩緩終止輕鬆安詳地長眠。慶幸來得告知醫生:如果救不回來,放棄電擊、放棄壓胸!
人生是無常的,悲歡離合在所難免,但真正遇到該放手的時刻,任何人都需要時間作心理準備,阿嬤在阿公過世後依然自責、懊悔著:都是因為氣切讓阿公醒不過來,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病人是要延續生命才氣切,如果原本的疾病是無法治癒的,氣切後本來是昏迷的,大部分還是維持昏迷。病人是因為重大傷病而死亡,並不是因為拔管;對於近期內死亡已是無法避免的病人而言,維生設備與反覆的「死亡套餐」,不過是延長無效醫療、延長痛苦死亡的過程,無效醫療延長了生命,也延長了痛苦,只是陷在當下的我們任誰也聽不下去,不計一切代價延長生命。面對至親的意外與離世怎麼可能不難過,只是天下沒有不散得宴席,生老病死在所難免,如今阿公無病無痛,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這本書讓我如釋重負,跳脫親人過世後因為悲傷無助,而無理性的歸因與自責,請讓我們一起珍惜活著的當下,少滑幾分鐘手機,有空多陪陪家人,讓人生多點愛與溫暖。
=====
新竹香山高中高二 林X翎 「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43229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
生命歷程觀點阿摩 在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最完整的歷屆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考古題、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題庫,都在阿摩線上測驗!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與生命歷程的觀點- 新書出版- 書籍館. ... <看更多>
生命歷程觀點阿摩 在 一位慢性兒童型腦硬化症兒童母親的生命歷程 的推薦與評價
關鍵詞:罕見疾病、慢性兒童型腦硬化症、生命歷程觀點、生態系統、. 敘事探究。 Page 9. v. Researching life course on a mother of children with. Pelizaeus ... ... <看更多>
生命歷程觀點阿摩 在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最完整的歷屆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考古題、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題庫,都在阿摩線上測驗!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與生命歷程的觀點- 新書出版- 書籍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