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發電 #照亮金門
【塔山電廠第9、10號發電機組】正式啟用
阿牛昨天參加塔山電廠第9、10號發電機組的啟動典禮,很開心見證金門電力供應的量能再擴大,讓金門在未來的發展上更可以邁開步伐,大步向前。
金門地處兩岸間重要樞紐,受惠於小三通讓地方經濟逐年興盛,但接踵而來的就是電力需求量的大增。 #穩定的電力供應 攸關著金門的發展,阿牛很感謝台電看見金門的發展需要,在整體電力建設上協助金門 #建置智慧電網 #推動新設發電機組。
第9、10號發電機組小檔案🗒:
柴油引擎發電機組單機容量1萬瓩,兩部機組年發電量達7000萬度,可供應約金門一半用戶,且機組高燃燒效率每年可減少316.2公噸二氧化碳排放、150噸油耗。新機組可用最低僅3%的低負載運轉維持熱機待命,發揮每秒420瓩的升載能力,能確保金門地區未來10年穩定供電無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葛洲壩水利樞紐,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是長江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峽水電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區約6公里。因壩址處江中原有一小島葛洲壩而得名。」大壩位於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距宜昌市鎮江閣約4000米。北抵...
竣工發電 在 跟著領隊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電最美築蹟創意合照競賽 #賺萬元獎品
朋友啊!你知道台電公司擁有超多歷史古蹟嗎?
而且很多都超過百年呢!Sky合照的粗坑發電廠,
就是臺灣第二座水力發電所、現役最老的水力發電廠,
1907年日治時期興建,1909年三部德國AEG製800瓩橫軸發電機竣工發電,
雖然沒有開放參觀,但是繞到旁邊的土地公廟,
從制高點一樣可以一覽電廠的建築之美喔!
現在只要在指定的台電古蹟創意合照,
就有機會帶萬元手機回家喔!
活動網址 :
http://www.taipower-monuments.com/public/web/index.html
粗坑發電廠介紹
https://taiwantour.info/taipower/
竣工發電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葛洲壩水利樞紐,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是長江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峽水電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區約6公里。因壩址處江中原有一小島葛洲壩而得名。」大壩位於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距宜昌市鎮江閣約4000米。北抵江北鎮鏡山,南接江南獅子包。長江水流由東急轉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擴寬到壩址處的2200米。由於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島,把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工程上游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300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15.8億立方米(三峽大壩水庫393億立方米)。安裝發電機組21台,總裝機容量271.5 萬千瓦(三峽2,250萬千瓦),投產後,通過擴建一台機組和實施兩台機組改造增容,現裝機容量為277.7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度。 工程自1970年12月30日動工,1988年12月10日竣工,1989年1月3日,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宣布建成。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常簡稱三峽工程或三峽大壩,是中國長江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右岸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相當於計熱電發電效率後燃燒標煤0.319億噸的發電量,年直接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而它在發電、防洪及航運方面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附帶引起的移民、環境等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繁雜的各種爭議相伴。三峽工程的總體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工程共分三期進行,總計需17年,目前已經全部建成。
一期工程從1993年初開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島,圍護住其右側後河,築起土石圍堰深挖基坑,並修建導流明渠。在此期間,大江繼續過流,同時在左側岸邊修建臨時船閘。1997年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實現大江截流,標誌著一期工程達到預定目標。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泄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到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游的圍堰先後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誌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泄洪壩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閘開始通航。7月10日,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導流明渠截流後就開始了,首先是搶修加高一期時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圍堰,並在其保護下修建右岸大壩、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電源電站,同時繼續安裝左岸電站,將臨時船閘改建為泄沙通道。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部分完工。2009年年底全部完工。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佈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4日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與青城山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竣工發電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一直有困境,目前再生能源技術最成熟且發電效益最高的風力發電,鄭麗君表示,台灣西岸擁有最好的風力發電條件,但發展的成果卻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有著天壤之別(例如蘇格蘭、丹麥、德國北岸),經濟部總以台灣多颱風為藉口。
2011年,經濟部宣布啟動「千架海陸風機計畫」,在西岸架設離岸風力示範發電廠,示範廠商為台電與兩家民間業者,2015年底前應完成示範機組之建置、測試與竣工,2020年底前完成示範風場之建置、測試與竣工,並取得電業執照開始運轉,鄭麗君表示,該計畫為示範計畫,若前瞻型計畫有風險,可以有容錯的空間,但若不是技術問題,政府只是維護台電優勢,把再生能源當成花瓶政策,台灣的再生能源無法發展,全民也需付出代價。

竣工發電 在 耗资千亿中国又一超级能源工程竣工!发电超越三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耗资千亿中国又一超级能源工程 竣工 ! 发电 超越三峡,老外直呼不可思议. ... <看更多>
竣工發電 在 埔里影像故事館-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竣工紀念銀盃日大正6年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竣工紀念銀盃日大正6年(1917年)10月,台灣總督府為籌措台灣工業用電,提出當時亞洲最大的「日月潭水力發電計劃」。但因逢景氣不佳計劃暫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