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構投資人談募資?怎麼談。
電影裡很常演在咖啡廳聊兩句,投資人就說「好!我投你兩百萬!」的夢幻戲碼,這種情境劇在現實生活不是沒機會發生,但在跟機構投資人聊募資時,近乎不會發生。
機構投資人必須向他們的股東負責,盡受託人之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 (Fiduciary duty),因此決策要經過縝密的調研與思考,不可輕忽隨便,所以幾乎不可能一瞬間決定。到底向專業創投募資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有哪些關卡?過關斬將前,不妨先了解一下。
#接觸投資人
募資最常的起手式不外乎就是見投資人,如上次提到的,創業者需要先分辨適合自己的創投,然後再去接觸,會有助於提升一點成功機率。而要與投資人搭上線,除了自己主動開發外,透過其他創業者,或者是既有投資人推薦其他案子合作過的創投,都有助於提升信任感。當然,許多時候是創投主動出擊來開發案源。
#投資人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DD) 與內部投資決策會議
經過幾次了解後,如果團隊與投資人有意願往後談,就會進入到 DD 階段。在這個階段,投資人會極力去取得評估所需要的資訊,不單只是包含產品或服務在數據上的表現,也會對團隊成員、市場...等諸多資訊,評估後多數時會產出一份投資評估報告,在創投內部的投資決策會議討論,決定參與與否以及期望放入的條款。這個期間可長可短,如果時間拉得較長,小秘訣是與投資人保持聯絡,並且將最新的更新讓投資人同步知道,避免才不會產生資訊上的落差,造成誤會。
#投資合約
在投資人回覆想要參與本輪增資後,故事大概進行到一半,也開始進入創業者較不熟悉的階段。於此同時,有個關鍵角色會加入,就是一位 #好的律師。從製作合約開始到完成,需要依賴創業者、律師以及投資方密切的溝通。如果負責案子的律師,對於投資案的熟悉程度不夠,或者溝通的不夠到位,都可能造成案子的延遲。談投資合約時,除了了解字面的條約意思,團隊可以多多想像這些條約對於未來公司發展的影響,同時也試著從投資人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需要者些條約去保護他們投入的資金。
#簽約打款與Closing
假如你一路過關斬將走到簽約,故事也到了尾聲,不過就像做投資一樣,現金落袋之前,一切都還說不定,務必要神經繃緊到最後一刻,確認資金已經進到銀行。在投資人打款後,團隊也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後續的文件處理,如股東登記以及章程變更等等。
談募資的過程,在以上任何階段,都可能發生你預料之外的事,來延長募資的時程,所以團隊在準備募資時,也務必預留給自己充足的時間 (一般來說建議還有 9 個月跑道時啟動下一輪募資,最遲不要低於 6 個月跑道),避免落入現金即將耗盡,下一輪資金卻尚未到位的窘境。
系列回顧
募資這件事,除了錢以外,你了解了多少:https://bit.ly/2FDVaHw
找投資人前,先知道投資人怎麼分: https://bit.ly/3o2Etaf
By Ching Tseng, AppWorks Associate
Search
簽約打款與closing 在 #簽約打款與closing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簽約打款與closing at Faceboo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