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結者設計,反思當代是否已經失去對機器人的想像力了?】
圖文版 :https://21furu.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7.html
這週看了期待已久的魔鬼終結者續集,作為忠實粉絲,我相當滿意這部作品。雖然我原本更期待的,應該是哪個導演願意將創世紀的世界觀延續下去,而不是又再一次打掉重來。不過這次的成果也算不錯了,只希望票房好一點,讓電影能夠有個完整的三部曲故事能敘述。所以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進戲院看一看吧,你會滿意這部電影的。
不過呢,這並不是這篇文章想要討論的主旨。我想討論的是,我們對於未來機器人的想像,是否已經缺乏想像力? 還是人類這數十年來,哲學及藝術思維沒有新的風潮,才導致終結者的設計,始終走不出那套既定的框架。
經典的阿諾型號T-800終結者。這種類型的機器人視覺概念,應該可以回朔到立體主義、構成主義和未來主義,用單純的方塊和幾何模型,用單純的方塊和幾何模型,打造出一個可動的機器人骨幹,再披上人類外皮,就是我們所熟知的T-800終結者。這種類型的機器人,也應該是最常在各類科幻作品出現,較為老派且硬派的機器人。甚至當代人類所研究的人型機器人樣貌,也最接近於此種。
而後的T-1000或TX,液態金屬終結者,他們本身由液態金屬所構成,固可變換成各種形體,擬態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其中T-X甚至可以用液態金屬還原成精密機械。這類液態金屬人的設計尤其受到超現實主義及未來主義影響深遠。不管是恩斯特對於不同種類物體的拼接,影響了機器人手部的變體;液態金屬人遭重創時的變形,則直接受到達利畫作中液化時鐘的影響。而液體金屬人的外型,則與未來主義雷捷筆下的人物形象極為相似,同為銀色、同為幾何橢圓,並且同樣充滿難以言喻的未來感。
魔鬼終結者第四集的馬可仕,作為型號最老舊的終結者,他只是被天網改造成終結者的人類,部分人體、部分機械。這概念若要追溯,怎樣也擺脫不了超現實主義,尤其是恩斯特的機械拼接大象。人體與機械的拼接概念,早已在現代各類的科幻作品中出現,算是魔鬼終結者系列中,最普通也最不出色的設計。
至於創世紀裏頭的反派T-3000約翰康納,除上述概念之外,影響其設計的最重要思維,則是解構主義藝術。這類藝術強調去中心化,打破骨幹、支架、道德、框架,可以解構再重新結構。就是我們在大銀幕看到的T-3000。他沒有任何實體,全身由微小的奈米機器人組合而成,任何的打擊、攻擊、爆破都無法造成傷害。受困時可以分解自我再重新組合,應該是銀幕中所出現過最強的終結者了。雖然解構主義是建築史上的一門學說,但在藝術上則應該探究回畢卡索對於人體的幾何分解。
而在今集黑暗命運中的新型終結者REV-9,在設計上並沒有太多新意。因為過去我們知道T-800過於硬派,若有足夠強的打擊,是絕對能將其摧毀的,而液體金屬人雖然強悍,卻發現其極為懼怕高溫低溫及腐蝕性強的液體,今次設計則是將硬派骨架與液體融合,算是一台終結者,但卻可以骨肉分離成為兩台性能截然不同的終結者。乍看之下很新穎,但比起首次見到T-1000時的震撼,或是看到T-3000的強悍,REV-9的概念並不突出,整體設計在這科幻創作眾多的時代,實在是有些老套了。好在劇情讓其有不少發揮空間,其戰力也不容任何人小覷,算是不會讓觀眾懷疑其強度吧。
不過我想說的是,難道當代的藝術家們,沒有任何新穎的機器人概念嗎? 若不是走硬派的T-800路線,要不就是走T-1000的液態金屬人路線,就算是T-3000的去中心化奈米機器人概念,也早已在其他科幻作品中存在已久。今天即便是作為科幻機器人的鼻祖,終結者系列電影,莫非也失去了對未來機器人的想像力了嗎? 確實如今想來,尤其近二十年人類似乎不再有任何對未來的幻想,所有有關於未來的科幻電影,總脫離不了賽博龐克的影子,而偏偏魔鬼終結者的電影概念從來就與賽博龐克相牴觸,也難怪幾次電影下來,人們已經不再對終結者的設計有所期待,而對終結者電影的期待也是一次不如一次。
終結者電影是我最愛的電影系列,我喜歡裏頭對於命運的描繪、科技的省思以及母性的堅毅。可惜的是這系列電影,似乎已不被當代影迷們所喜愛,或許對現代人來說,還想著未來機器人回到過去來追殺母親或小孩,這樣的概念過於老套吧。
對我來說,只祈求能看到下一部終結者電影就好。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説到歐洲建築,自然會想起童話中的小鎮、古典的教堂或氣派的城堡、充滿複雜精緻的花紋和手工超凡的裝飾;而現代的新建築卻不見舊時的繁複,更見簡約摩登。如此大的演變,包浩斯(Bauhaus)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的學院將藝術和設計分得很開,許多建築和産品華而不實。戰後的德國急須從戰敗的...
解構主義藝術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説到歐洲建築,自然會想起童話中的小鎮、古典的教堂或氣派的城堡、充滿複雜精緻的花紋和手工超凡的裝飾;而現代的新建築卻不見舊時的繁複,更見簡約摩登。如此大的演變,包浩斯(Bauhaus)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的學院將藝術和設計分得很開,許多建築和産品華而不實。戰後的德國急須從戰敗的頹況復蘇,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就創立了包浩斯學校,課程將美學和技術結合,務求做出更多實用、適合大量生産、同時不失美感的設計。包浩斯風格主張摒棄繁瑣而無用的細節,崇尚簡約主義及形式跟隨功能的「功能主義」。建築以外,包浩斯對産品及平面設計亦有深遠影響。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包浩斯 #德國 #建築 #功能主義 #Gropius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解構主義藝術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説到歐洲建築,自然會想起童話中的小鎮、古典的教堂或氣派的城堡、充滿複雜精緻的花紋和手工超凡的裝飾;而現代的新建築卻不見舊時的繁複,更見簡約摩登。如此大的演變,包浩斯(Bauhaus)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的學院將藝術和設計分得很開,許多建築和産品華而不實。戰後的德國急須從戰敗的頹況復蘇,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就創立了包浩斯學校,課程將美學和技術結合,務求做出更多實用、適合大量生産、同時不失美感的設計。包浩斯風格主張摒棄繁瑣而無用的細節,崇尚簡約主義及形式跟隨功能的「功能主義」。建築以外,包浩斯對産品及平面設計亦有深遠影響。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包浩斯 #德國 #學校 #美學風格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解構主義藝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擎耀以扮裝攝影聞名,其出道作《張飛戰岳飛,泡泡滿天飛》,由祖父的戰時故事轉化得來,再結合大頭貼的日本元素,以詼諧的姿勢、拼貼藝術,闡述臺灣認同問題與後殖民現象。
自身入鏡的陳擎耀,最初只是因為自己是最好用、方便且無酬的工具,隨時都可以拍攝。後來自我定調為搞笑藝人的陳擎耀,乃一發不可收拾,幾乎所有創作都要移形換影到作品裡。
《後庭開花》將臺灣人想像中的日本與韓國,圖像化,意圖探討文化混合的奇異地帶。《天公開勿》系列,重新詮釋明朝產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加入東南亞移工在畫面裡,呈現臺灣社會的現狀。
《野餐》則是在美國紐約做跨種族合影的作品,經由刻板印象的製造,偷渡帝國主義的傷害性。在保安宮進行拍攝的《國家地理頻道》,陳擎耀喬扮歐洲人,在東方庭園進行荒謬的探險,既演繹西方獵奇觀點,也反思自身的文化視角。
扮演與認同是陳擎耀攝影創作的要素。他一方面追探臺灣光怪陸離的雜食性,一方面以悲喜劇的精神完成藝術。陳擎耀以為,作品必須先有趣,才有可能將觀眾帶入作品的世界,進而激發討論與思索。
小檔案
陳擎耀,1976年生於台北,2006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曾榮獲台灣藝術新貌獎及台北獎首獎殊榮,並與2009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ACC獎助計畫赴紐約進修。作品表現題材廣泛並以攝影及繪畫為主,創作關注權力符號的解構。以詼諧與滑稽的包裝方式探討國家集體主義與人民潛意識特殊文化,受到國際關注。曾獲邀至東京、紐約及洛杉磯等地駐村,近年來展覽遍及台灣、韓國、日本、中國、德國、美國、以色列等地。
解構主義藝術 在 解構主義藝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解構主義藝術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解構主義建築、解構主義英文、解構意思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解構主義藝術 在 解構主義藝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解構主義藝術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解構主義建築、解構主義英文、解構意思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解構主義藝術 在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創作論述 的推薦與評價
達認為解構閱讀與傳統閱讀方式不同,他將對文本的閱讀比喻為對本. 文的敲打,是一種增殖、增添過程,也是文本自身解構,造成的意義. 播撒。因此解構主義理解藝術作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