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210330 沒掃過的墓
因為是女生,家裡沒讓我掃過墓,故也不知道家裡的墓在山上還是平地,是骨灰還是墓園。
A很突然地問我:「你們家有幫你買地給你以後葬在那裡嗎?」我說沒有,從來沒想過。況且也不想要被葬在土裡。A說他的朋友最近才知道他家有,他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說我最近才讀了一個幫自己買墓地的小說。妻子懷疑老公有外遇,剛好殯葬業者誤打誤撞打電話到她家宣傳,於是就順勢買了。因為她不想跟她老公葬在一起。她買的地很奢侈,是很適合拿來蓋房子,可以看得到山和海的地方。她以前從沒想過墓地可以在這種位置。殯葬業者說,買了墓地的人,不管先前狀態為何,只要是買了,臉上都會突然顯露出一種很安心的表情,因此他很喜歡這一份工作。我讀到這裡不禁開始想著很久很久以後死掉的樣子,但還是決定把我的骨灰灑在海邊之類的地方就可以。可是才沒幾年前只能想像自己活到三十歲,是什麼又讓我開始想很久很久以後的事?
雖然沒掃過墓,但墓地倒是常常看見。以前小時候經過山邊的時候,我問母親那些一個一個的墓園是什麼,她說是房子。我心生懷疑,哪裡有這麼小的房子,人都跑去哪裡了?又很後來才聽國小同學說,那是死人墓地,我才意識到被敷衍,自己後知後覺,太晚發現。再更之後,我一次長大到台東旅行,在火車上看見在水稻裡面的墓園,那時水稻尚未結穗,但綠油油的飽滿一片,圍繞著單獨一塊墓地,感覺很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陰森的形象被瓦解了吧。我不由得開始想像土底下這塊墳與植物們是否有某些作用正在發生。我把這件事也告訴了A,A對居然有人會想要把墳蓋在這種常常可以看見的地方感到比較驚訝,但我想了想,說,可能是沒有錢買墓地。
與墓發生過最荒謬的經歷或許是去波蘭的一次。前兩天抵達,想說到華沙晃晃,最後一天前往墓園看看,一方面是因為沒看過西方的墓園,一方面想也許可以看見一些名人的墓碑。可是我不斷迷路。當天原本預計下午抵達,我瘋狂搭錯車,傍晚才到那裡,還笨重地拖了一個超大的行李箱,卡在石子路上結果兩個輪子都壞了。到了墓園時天色早已變黑,我不敢進去。我望著那一整片黑色的,看起來沒有盡頭的墓園,想像裡頭的樣子,裡面有著平緩的、無盡的死。我向他們的靈魂致意,最後搭車折返。到了十一月,諸聖節時,波蘭老師說他可以帶領我們去墓地,那有點算是他們的清明節。鮮花與蠟燭是波蘭消費物品的前三名,超市、雜貨店與街頭到處可見這種物品。他們樂於弔念。據老師說在諸聖節時,整片墓地的蠟燭火光甚至亮到可以照耀天空。可惜那時我前往了布拉格,去看沒有在二戰時被炸毀的城堡。A又說我提著一個大行李箱到墓園裡沒有進去實在是太好笑了。我沒有說中間迷路時,還有幾個波蘭少年還想協助我扛行李箱去公車站,那時正好遇到上下坡路,但被我婉拒了,我告訴他們我可以看google map。他們若是知道我要去墓園,不知道做何感想?
唯一比較接近弔信的,只有在拜家裡的神主牌位的時候。阿嬤說這是家裡的祖先,我都跟那個我從未見過也不知道葬在哪裡的祖先求平安,但總是相信期許會靈驗。雖然不知道祖先們葬在哪裡,但我倒是曾經親手下葬過幾隻寵物鼠。雖然還有養過魚,可是牠們的死都沒有葬禮,直接到馬桶裡了。我記得手指間碰到的肉體僵硬的觸感,冰冷、空洞,沒有了靈魂的感覺。這些我知道他們如何終結也將在哪裡終結的生命,卻沒幾次弔念過,幾年後甚至忘了牠們的存在。我懷疑這會不會是我演練去面對死亡的一種方式,當時我才十歲,但長大後我亦理解從沒有哪一次的悲傷是可以真正演練,不如說可以演練的悲傷不但虛偽,更顯得不莊重。死亡帶來的撼動是如此不可知,且毫無防備,說適應這個詞也許顯得太過殘酷。
因掃墓的時日將近,前陣子經過木柵那裡,才看見了好多輛通往陽明山公墓的接送巴士。多半是空的,偶爾零星幾個。「可能因為才三月吧。」我不禁想像著這些抱著一袋金紙的,手拿著成綑香柱的人們都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前往墓地。他們會在那裡和死去的誰說說話嗎?還是只是儀式性地做好工作?看著這些前往去掃墓的人們,無不是充滿一種懷念的面孔。我觀望著他們的懷念,一個個上了公車,前往墓園。或許在數十年後我也會有那種面孔,但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在北投中央北路小巷內,有一處小山坡可以靜靜遠眺大台北美景,這是幽靜的嗄(音同,沙)嘮別公園。 早期這裡曾為公墓地,經過改建後成為社區公園。公園的入口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土地公小廟,也是當地的守護神。這座石砌的小廟,印證這一帶的開發史,表示很早期...
陽明山公墓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悼念導演、作家陳俊志※
分享導演、作家陳俊志(1967-2018)紀念亡姊的文章,並寄我們對於作家亡故的傷悼之意。
※
陳俊志〈姊姊〉(節錄)
我十七歲讀建中二年級那年姊姊過世的。那一整年我大概把一輩子所有的眼淚都流光了,常常半夜痛哭驚醒。我從來沒有真正原諒過父親,我一直認定是爸爸嚴格霸道的管教把姊姊害死的。姊姊死去的那年,迷上迪斯可舞廳,和一群少女姊妹淘浪跡西門町,嗑藥跳舞,那是我沒趕上的迪斯可年代。
借住三姑姑家的姊姊高中聯考什麼學校也沒考上,隨便念了間商職,也搬回新店跟我們同住。重男輕女觀念很強的阿嬤,要姊姊下了課還去通用電子公司打工。每天坐末班車回來,總是我去站牌接她。姊姊因此比較願意讓我看見她慢慢變化的世界。她會秀給我看剪成鬚鬚的太妹書包,裡頭藏著她去各大舞廳騷包的法寶。她一路哼唱歌詞背不全的英文歌,floating from the sky, lovely angel queen is you……一邊問我floating 那個單字是什麼意思。
高職畢業之後,姊姊在西門町奇奇西餐廳穿好短的裙子當服務生,沒有顧忌地揮霍她的青春。我高中有次要和女校聯誼,臨時去找她惡補熱門的迪斯可舞步。她和要好的同事小迪,一起教我怎麼扭腰擺臀。小迪一直抱怨,「小敏啊,你這個弟弟這麼會讀書,怎麼跳起舞來這麼笨啊!」姊姊還帶我去新生北路一家開在地下室的餐廳叫做銀禧,要我幫她看她偷偷喜歡的圍事小弟長得帥不帥。底下煙霧彌漫又暗得不得了,我根本看不清那個男孩的長相,卻發現桌上有槍,大概明白了這是幫派做生意的地盤。
後來,爸爸回台灣之後,姊姊不可能那麼自由了。本來和小迪一起租小套房的姊姊被強迫搬回家中同住。爸爸禁止姊姊跟她的狐群狗黨來往。爸爸會在姊姊刻意壓低聲量、快樂講電話時對她大吼,「你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太保太妹混,免得帶壞你弟弟妹妹!」爸爸規定她天天煮飯做家務。姊姊沒有抗辯,沉默服從,只有兩件事仍然無論如何偷偷的做:在廁所偷抽菸和半夜溜出去林森北路戴安娜舞廳和朋友混。她小小的娛樂卻總是被嚴厲的父親發現。
(我多麼希望此生能有機會再看到當時錢只夠買黃色長壽的姊姊在陽光斜射的小小廁所中忙著撲打煙霧不被爸爸發現的那個逃過一劫的滿足笑容。)
去迪斯可舞廳是更大的罪惡。爸爸後來乾脆晚上就把門反鎖,讓姊姊沒法回家。姊姊幾次借了對面公寓管理員的樓梯,好危險的從窗戶爬進房間睡覺。父親發現後,大發雷霆到對門把管理員老先生罵得狗血淋頭,然後怒氣沖沖回家動手揍了姊姊一頓。大聲咆哮數說她怎麼那麼不要臉,怎麼教也不聽,半夜還是偷跑出去到舞廳和流氓鬼混。
安靜認命的姊姊終於再度離家出走。
那一年的建中校慶,姊姊和小迪到我的教室拿媽媽寄來的生活費。園遊會喧鬧幼稚的各式攤位間,打扮亮眼的姊姊在男孩們的口哨聲中尋找我,我把美金交給姊姊,告訴她媽媽拿到綠卡的好消息。我跟姊姊說,她得搬回來住了,因為移民有很多手續要辦,要翻譯戶口名簿,要去台安醫院做健康檢查,要去台北市警局辦良民證。姊姊看著我並沒有回答。我說媽媽等我們團圓那麼多年,終於你們三個可以去美國了,只有我要等當完兵才能去。姊姊看著我,她沒有說什麼,拿走了媽媽寄來的美金和小迪一起走了。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姊姊。
姊姊十九歲那年因服用過量紅中白板意外致死,這麼多年來,夜深人靜,我總幻想姊姊的靈魂會出現,告訴我她生命的秘密。姊姊如果活著,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當年她最好的姊妹淘小迪,陪我們一起料理姊姊後事所有細節,我已經在心裡認定她是另一個姊姊了。我考上大學搬家後,小迪姊姊和我失去聯絡。
後來我才知道,二十年來,小迪試過各種方式找我,卻總也找不到。一直到二○○三年張國榮去世那天,小迪姊姊在深夜的方念華現場節目看到我,她立刻打到TVBS求工作人員給她我的電話號碼,「陳俊志是我弟弟,我找他找了二十年了。」小迪在電話裡哭著問我,「你有沒有忘記你姊姊?」我嚎啕大哭出聲,心底好委屈,小迪小迪,我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姊姊啊。我好想她。
二○○四年春寒,陽明山公墓冷風襲人,我和爸爸,小迪一起上山看姊姊陳慧敏。小迪摸著姊姊十九歲的照片對她說話。「小敏,妳四十歲了耶,都還那麼漂亮,妳看我都老了,都有皺紋了,妳在這裡冷不冷,俊志有沒有來看妳?」
小迪姊姊下山後,來到我和小男朋友建立的溫暖的家。一路從舞廳小姊做到酒店媽媽桑的小迪姊姊,充滿憐愛地看著攝影機後她努力找了二十年的弟弟,不厭其詳地告訴我所有我想知道的秘密──她和我姊姊陳慧敏一起度過的嗑藥跳舞的少女時代。
小迪好有義氣地找到一卷錄音帶給我,沒有完全脫磁我好激動居然還聽得到當年她和姊姊的聲音模糊地鬼吼亂唱。那是迪斯可年代,舞場響起旖旎的春光,我們扭啊搖啊擺啊,我們忘掉煩惱,忘掉父親,忘掉創傷。我們是健康的,我們是美麗的,我們不再脆弱。
姊姊的死亡,是我告別父親的開始。如果陽剛如日、陰柔似月──父親形象(father figure)從此在我心中如太陽墜地,我生命中月亮堅定的力量冉冉升起。我對抗太陽,選擇父親不認同的歧路走去,從不回頭。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陳俊志 創作
#陳日瑒 手書,Instagram寫字帖:theway2017
※交給日瑒的檔案為發表時的版本,收錄文集時略有改動。
※全篇收錄於陳俊志散文集《#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時報出版,2011年)
陽明山公墓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清明掃墓是台灣重要的傳統,但隨著喪葬觀念的改變,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再土葬或是火葬入塔,改以花葬、樹葬或是海葬替代,以不立碑不佔地為訴求。
從文化傳統來說,這的確是一種很大的轉變,但這種改變如何發生?背後的社會條件為何?也還需要討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說,土葬往往反映人、土地與親屬網絡的相綁,這在火葬流行之後已經逐漸鬆綁。而今日的改變彷彿也告訴我們,或許在未來網路的時代裡,這三者的關係會越來越淡?可能重要的反而會是在網路上看到自己親人的數位遺產?
這則來自【公視】新聞的報導,帶我們看到這個喪葬趨勢的改變,是否如殯葬經營團體所說未來清明節將會消失,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種變化值得我們去追問背後的原因為何?
各位讀者未來的選擇是什麼呢?請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喔!
---------------------
台灣地狹人稠,近年來,政府推動樹葬、花葬等環保葬,民眾接受度越來越高。不過今天有殯葬經營團體刊登廣告,反對政府推動環保自然葬,並質疑會讓清明節消失。內政部以新聞稿回應譴責,相關說法是在扭曲環保葬。
清明時節,帶著鮮花素果,到陽明山花葬區,和在這裡長眠的親友說說話,彷彿就像在公園裡聊天那樣的愜意,近年來台北市政府力推環保葬,陽明山公墓裡的花葬區,成了不少往生者家屬的首選。
「她在的時候也喜歡花,那時候問過她,她自己也講我不要進塔。」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陽明山公墓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在北投中央北路小巷內,有一處小山坡可以靜靜遠眺大台北美景,這是幽靜的嗄(音同,沙)嘮別公園。
早期這裡曾為公墓地,經過改建後成為社區公園。公園的入口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土地公小廟,也是當地的守護神。這座石砌的小廟,印證這一帶的開發史,表示很早期就有漢族在此居住。
沿著步道往上走,設置有櫻花步道及賞蝶步道,在置高點處有一座涼亭,沿著步道系統剛好可以環狀走完一圈。
山坡上就能飽覽整個關渡平原的景觀,就連台北市區、台北盆地周邊山系也清晰可見。
來這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必上到陽明山,就能觀賞台北夜景,幾個重要的地標,像是101大樓、新光摩天大樓、北投焚化爐、捷運北投機廠及社子大橋,都能一一映入眼簾。再告訴大家一點,每年的大稻埕煙火節,在這裡也能看得見,不過只有無聲畫面,低空的煙花會被阻擋,如果不想人擠人,這裡也是很浪漫的選擇。
陽明山公墓 在 陽明山第一公墓靈骨塔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陽明山 第一公墓靈骨塔 ... 亂也會有壓力(尤其是夢到過世親人),今早10點我出門去閒逛散步,走到麟光站看到中 ... ... <看更多>
陽明山公墓 在 陽明山公墓的女鬼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男友有天吃飯時和我聊到幾年前他和朋友們常常騎車去夜遊朋友之中有個長的像混血兒、還滿帥的朋友代稱為A 某一天一行人約去夜遊路經陽明山公墓並在那稍 ... ... <看更多>
陽明山公墓 在 陽明山臻愛樓-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陽明山第一公墓陽明山臻愛樓112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20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