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練習 ◎林儀
ㄅ是不,ㄅ很輕
妳說不安、不識字
但ㄅㄆ是不怕
不怕字寫得像蛇
在爬,ㄆ是爬
ㄇ是陌生,是祕密
妳偷偷練習讀字
妳慢慢瞇起眼是貓
ㄈ在發亮
ㄉ是弟弟、讀書
還有對不起
所以ㄊ是他不是她
她要被跳過
她要幫忙貼補家用
ㄋ是妳,接著ㄌ
妳是接著老去的她
妳說工廠是ㄍ
持續發出ㄎ
喀喀喀喀的聲響
妳撫摸舊針車
ㄏㄐ是痕跡
是很靜
ㄑㄒ是情緒
讓情緒棲息
婚後,ㄓ是煮飯
ㄔ是炒菜
ㄕ不是食譜
妳說看不懂食譜
ㄕ是生小孩
妳熟記每個ㄖ
每個熱鬧的日子
ㄗ是子女成群
沒人知道妳不識字
ㄗ是字的空白
是自強號,探望孩子
是坐過頭是走失
所以ㄗ是漬,妳說
ㄘ是藏起
歲月ㄙ的過去
聲母就到這裡
妳背誦剩下的注音
還難以被聽懂
像一串咒語:
ㄧㄨㄩㄚ(以後、獨立、去、搭車)
ㄛㄜ(我、可以)
ㄝㄞㄟ(別擔心、矮人一截、累贅)
ㄠㄡㄢ(考駕照、郵寄、看書剪報)
ㄣㄤ(今天起、想這樣)
ㄥ(哼著夢想就像哼著哼著)
ㄦ(兒歌)
--
◎ 作者簡介
林儀,1991年生於台中,在醫藥大學開始學習寫詩,成立了籠鳥詩社,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沒有當醫生。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等。
--
◎小編淵智賞析
此詩為第十四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使用第二人稱,將文字的形構退回更基礎的注音符號,並以中間轉銜的用詞和文字,巧妙地建立出一名不識字母親的一生。
臺灣的紡織業於1950年代興起,由於有大量的勞力供給,加上政府補助優惠利多,短短十年內便成了大量外資挹注資金的產業,而在前線大量工作的,便是當時的年輕女工。然而這樣的經濟前領,卻使得這些前線的女工們,成為經濟外其他方面的犧牲者。許多女孩可能尚在就學的年紀,便被送往工廠做工,若家裡有著其他兄弟,為了要使男性好好讀書出人頭地,尤其如此,因此詩人寫下:「所以ㄊ是他不是她/她要被跳過/她要幫忙貼補家用」;也因為失學,母親往往無法識字,「ㄅ是不,ㄅ很輕/妳說不安、不識字」,只能在日復一日的失語中,成為「接著老去的她」。
而在工作裡度過了年輕歲月後,她們卻又被迫步入家庭:「婚後,ㄓ是煮飯/ㄔ是炒菜/ㄕ不是食譜/妳說看不懂食譜」,母親的生活從工廠的舊針車,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卻連記載步驟的食譜也看不懂,過去對於女性地位之輕忽,便成了母親終身的痛。接著,隨著孩子的出生、長大、離家工作或唸書,母親的所有情感依附便都隨著孩子們四散各地。
但家總是容易淪為孩子被輕忽或遺忘的一部分,因此,隨著交通建設的發達,母親開始試圖學會搭乘火車,在自強號上往返各地去尋找孩子,彷彿外人造訪,將家鄉移動至孩子眼前,卻又因為不識字,而在不熟的異地裡坐過頭,甚至於走失,於是詩人寫:「ㄗ是字的空白/是自強號,探望孩子/是坐過頭是走失」。那些來自異地的抑鬱彷彿衣服上的漬一般,她們總試圖隱藏這樣的卑微,無論是走失的羞恥,或是對孩子的思念。而在終於能與孩子相逢時,便將一切傷痛盡化烏有。
然而,歲月的那些痕跡真的是如此容易被掩蓋的嗎?
母親的願望是什麼,過去是什麼,從來沒人過問,每個人都在詢問她有沒有辦法從老舊的歲月裡,重新適應現代的生活,她只能當個被期待著的堅強女性,就像過去幾十年的歲月那樣,回答著所有的疑問「ㄧㄨㄩㄚ(以後、獨立、去、搭車)/ㄛㄜ(我、可以)/ㄝㄞㄟ(別擔心、矮人一截、累贅)/ㄠㄡㄢ(考駕照、郵寄、看書剪報)/ㄣㄤ(今天起、想這樣)/ㄥ(哼著夢想就像哼著哼著)/ㄦ(兒歌)」。或許母親過去的夢想有著許多可能,但到了如今,她唯一的寄望,卻只剩下好好帶著兒女,甚至是孫子們,度過剩下的歲月。最後,她還是失去了所有成為自己的機會。
--
美術編輯:宇君(ig:dj00716)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sewing-machine-foot-yarn-sew-1375795/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林儀 #注音練習 #林榮三文學獎 #鄉土文學 #女工
ㄙㄘ造詞 在 黃琦勝的劇場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黑色的正義》劇組
試評17屆花漾年華【勇氣之舟】
中正高中《黑色的正義》與新莊高中共製
很高興,也很驕傲看到兩間我所指導的高中話劇社,一南一北相互合作完成了一齣戲。
劇組裡頭有曾經參與表演課程計畫的學員,也有即將擔任下一屆幹部的小社員。看到你們在台上一身黑,專業而俐落的換景、就位、演出,我心中是無比的開心。
坐在我身旁的,是我的學弟、我課堂中的學員,也是你們的指導老師羅靖,我一邊看戲一邊詢問他工作的狀況。我很高興你們都盡了全力。
到了結束的影片時,羅靖還掉了眼淚。
這一切都不是僥倖。
恭喜你們。
以下是我以觀眾的立場寫下的心得:
本劇以寫意手法構成,由時間流動貫穿。
戲的一開始,演員們穿著學生服站成一排,呈現校園日常,死板,繁複,一成不變,就連霸凌也是如此稀鬆平常。
隨後,則是兩位女性主要角色反覆對話,墨淺(茅瑜紋飾)與若晗(黃郁晴飾)的相識過程,兩人對於「正義」認知上的差異。
整段戲不斷出現的是viewpoints觀點表演技巧當中的Repetition,透過內在、外在或者是聲音的反覆來呈現。
並透過畫面流動呈現出時間、空間的轉變。
整齣戲的處理經由時間切割,眾角色又再次分割成角色內心中的異聲,直到戲的三分之二處,觀眾才依稀知道原來是玲玲(陳詠淳飾)帶頭霸凌慶祥(馬千順飾),墨淺難以接受,離開這個群體,也背叛了她的好友若晗,而心儀若晗的仲廷(張育瀚飾)不知道該從何選擇。
最後人們只能堅持自己心中所謂的「正義」:保護自己愛的人;站在人多的那一方;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繼續生存下去。
導演在畫面營造上是用心的,但稍嫌平穩無奇,控制了表演與台詞的重複性,卻忽略了節奏的掌握,大量的燈暗破壞了情感的渲染,導致前半段的戲觀眾難以投入,只能聽見演員不停說著「叛徒」、「正義」等意識性的詞彙。
而每次約莫五句台詞,大約兩到三分鐘的表演就出現燈光變化,顯得手法凌駕在故事與表演之上。編導對於議題探討的企圖心是足夠的,也表現出對於拼貼手法的興趣。但仍舊必須回到觀眾的位子,以導演身為第一個觀眾的立場來與演員一同完成作品。否則這齣戲只能淪為角色在台上的自我辯證,觀眾卻難以投入更遑論思考。
在表演上,高中生最常發生的咬字不清與音量不足在這次的演出當中算是可圈可點,訊息都能清楚傳遞,但在捲舌音的部分還需要更多加油。ㄕ、ㄙ;ㄓ、ㄗ還有ㄔ和ㄘ,幾乎沒有分辨。
演員在舞台上身體顯得是自在的,但缺乏表演性,尤其在負擔大量的寫意式表演,舉手投足間少了張力與情緒,使得表演顯得薄弱。
聲音表情也需要更多著墨,在表達情緒只有大小聲和語調上揚,這就可惜了。
講了這麼多,好像漏洞百出似的,但其實是個不賴的作品,以一群第一次進到大劇場的演員,合力完成劇本、排練、演出各個面向的工作,已是十分不容易。
寫這些無非是想替他們澆一點點冷水,期待他們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產生。
希望到時候大家也能多多支持他們。
剩下的,我們有緣在課堂上聊吧。
寫於17/7/6凌晨3:50
ㄙㄘ造詞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母語都還沒學好來,千萬別急著大量學第二外語!
2:大隻雞晚啼,是不實際也不時髦的說法!
語言發展真有「黃金期」嗎?
談到發展與學習,我們常常聽聞有「黃金期」存在,那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是否也如此呢?「寶寶的語言學習的確有所謂『黃金期』存在,但家長往往過於在意第二語言的學習,反而忽略母語的重要性。臨床經驗上,孩子學習母語的奠基關鍵在5歲以前,若在此之前未能把握時機好好學習母語,日後的母語學習成效便會受到限制。」
因此在孩子滿5歲前,母語詞彙尚未累積充足、說話發音仍不清晰,無須刻意著墨在第二語言的教學上。想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家長應提供給孩子更充分環境刺激,讓孩子有空間自在揮灑母語能力。
學習外語真的要趁早嗎?
不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就讀「雙語幼兒園」或「全美語幼兒園」,希望從小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孩子在母語根基穩固前,若貿然進入不熟悉的雙語、全美語環境,有可能對日後的學習造成影響,臨床上經常遇到貿然進入全美語環境讀書的小男孩,結果小學一年級時反而發生國語程度不及同齡者、不會造句、閱讀能力落後等問題,回頭追究根本的原因,發現竟是幼兒時期的全美語教學惹的禍。
學習模式及開不開心才是重奌!
對於學習外國語言,大家一直存有從小學習成效越好的迷思,其實學者曾經做研究過,一群從小乖乖待在補習按照課本學習英文的孩子,與另一群從繪本、歌曲、遊戲中學習英文的孩子相較,等國小四年級再來看他們的英文成績,會發現第一組孩子的英文成績竟不如第二組孩子。
主要原因在於填鴨式教育提早抹煞掉孩子對語言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反而讓孩子對學習語言極為反感。11歲以前孩子對外語的接觸經驗是否充足,未來將是能否學好語言的關鍵,在此之前多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學習語言自然會變成快樂的事。
語言趣味小遊戲,學習語言動一動
(1)發出聲音──適合滿2歲的小朋友
是一個訓練專注力並且使用聲音玩語言的活動,可以先替各種動物設定聲音,比方說公雞是咕咕咕、小鳥是吱吱吱、貓咪是喵喵喵、小狗是汪汪汪,而當爸爸媽媽說出動物的名稱,此時孩子就要喊出該種動物的叫聲,譬如媽媽講了「貓咪狗狗」,此時孩子就要回答:「喵喵喵汪汪汪」,聲音和順序都不能有錯誤。
(2)請你跟我一起說──適合3~4歲的小朋友
爸爸媽媽念出一段文字,比方說「我要去買早餐,早餐有吐司和牛奶……換你!」接著孩子要照樣造句跟著說:「我也要去買早餐,早餐裡有麵包和果汁……換你!」講過的品項不可以重複,這個遊戲一方面可以訓練孩子口說,一方面也能促進孩子的聯想力和記憶力。
(3)連接詞說故事──適合4歲以上,已有邏輯的小朋友。
再大一些的孩子,開始學習將「因為」、「然後」、「再來」等連接詞放入句子中,在孩子講故事的過程裡,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建立使用連接詞的習慣,例如像這樣的情境:
孩子:「我是一個小廚師,我在家裡煮菜。」
媽:「然後呢?」
孩子:「然後我放了番茄和蛋,好好吃喔!」
媽:「再來你要煮什麼?」
孩子:「再來還要煮濃湯,要放玉米……」
媽:「最後呢?」
孩子:「最後裝到盤子裡,大家就可以吃了!」
嬰幼兒語言能力檢測
1歲
*開始明白簡單的字義,如:「不可以」、「謝謝」、「再見」。
*開始了解話語和東西的關聯性。
*會用手勢或動作進行簡單溝通,例如,指東西、點頭、搖頭。
*牙牙學語,開始發出一串聲母和韻母結合的聲音,而且有語調的變化。
*樂於模仿簡單的聲音。
1歲半
*聽懂50~75個詞彙。
*會用手指身體一些部位,如眼睛和鼻子。
*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如去睡覺、穿鞋子、坐下來……等。
*能使用約3~20個詞彙,例如:爸爸、媽媽、抱抱,但發音不大清楚。
*常會重複他所聽到的語彙。
2歲
*聽懂約300個詞彙。
*能聽懂較複雜的句子。
*能遵循兩個相關的指令,如:「去客廳拿衛生紙」。
*能說出約50個詞彙。
*能將已會說的詞彙組合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媽媽開」、「爸爸抱」。
*會回答簡單問題或輪流對話。
3歲
*可以了解複雜句子,且能正確反應或回答。
*日常簡單對話大多可以理解及回應。
*可以使用簡單句子來表達意思,且發音更清楚。
*會回答以「誰」、「哪裡」、「什麼」開頭的簡單問句。
*大多使用話語來表達感受,較少哭鬧。
4歲
*日常對話大致沒有問題。
*聽得懂簡單情節的故事。
*能說出合乎語法的句子。
*能認識一些顏色,並說出顏色的名稱。
*除了ㄓ、ㄔ、ㄕ、ㄗ、ㄘ、ㄙ的音仍有些模糊外,大部分構音均可正確發出來。
5歲
*會遵循3個步驟的指令。
*可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圖片,或描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且口齒大致清晰。
*會正確使用代名詞,如:他、她、你、我、他們。
*說話流暢,不太會有重複、結巴的情形發生。
6歲
*詞彙量增廣,能將新學的詞彙用於對話當中。
*發音更精準,句子結構與選擇詞彙的能力完整。
*能重述故事,更有連貫性和次序感,並能說出自己的經驗。
*能精確的描述出過去事件的細節,也能自己編故事。
(From聽力語言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