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上次介紹了西台與埃及之間的戰爭:Battle of Qadesh。這場戰爭的細節、以及埃及方面的統帥:拉姆西斯二世,我們在埃及旅遊的時候會再介紹。
我們這幾天都在乘坐熱氣球欣賞Cappadocia的奇特風光。
大家讀歷史的時候一定聽過西台、巴比倫、邁錫尼、亞述等等文明,似乎只存在於傳說當中。
現在Dr. Shu告訴您,這些文明加上埃及不但真實地存在,而且彼此之間貿易的旺盛程度不輸今日。
不但如此,除了埃及於亞述之外,他們集體消失,並且就在BCE1200到BCE1150這五十年之間。埃及與亞述在這段時期之後也一蹶不振。
這些文明的集體消失大概是人類史上最大的謎團,可能還不是“之一”。
我們認為的很多謎團,例如外星人、或是消失的文明像是吳哥窟、Nazca Line,他們不是無法證實,就是相對確定來龍去脈。
但對於西台等文明的消失,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至今仍然沒有定論。
這些文明的消失,學者給予一個名詞:後青銅器時代崩潰(Late Bronze Age Collapse)。
當然,文明向上的趨勢是肯定的,但是這絕對不是一條筆直的線。
在歷史上的很多階段,人們的生活未必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落後,反而不輸今日。
例如BCE312年前開始,羅馬共和國的水利網路就開始建設。共和國以羅馬城為中心,遠及不列顛島都有公共浴場。在「五賢君」時代,浴場達到一千座,而規模有16萬平方公尺的不在少數。龐貝城的古蹟也顯示,當時的生活型態與今日不相軒輊:市場、圖書館、公園、妓院,應有盡有。而浴場幾乎就等於是大型娛樂中心,不只為了洗澡或是聊天。
而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在青銅器時代的近東地區,生活水平也基本富庶。
1982年在土耳其西南海岸Uluburun打撈的一艘沈船上,就發現十噸重的銅磚、一噸重的錫。甚至還有數百公斤的塊狀玻璃(glass ingots)。
大家可能以為玻璃是近代製成品,但其實在青銅器時代的近東地區就已經有技術製成。
而中國一直到1709年乾隆十八年才有第一間由「洋匠」組成的玻璃工廠。
(這種說法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商代就有玻璃。而中國的玻璃技術很晚才開始,主要是因為瓷器技術太過於先進。)
我們今天聽到錫礦可能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但錫是不折不扣的稀有金屬。
由於青銅器的製成需要錫,對錫礦資源的交易與掠奪幾乎就可以解釋青銅器時代近東地區的歷史。就等於今日對於石油的依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一埃等於幾公尺」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公尺、公分與毫米的換算 - YouTube 的評價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比起森蚺、司馬懿如何?
學不起來,那就--能滾多遠就多遠】
5/15(五)晚上八點,柳豫Vs.許榮哲,與你聊三國!!!
關雲長的口頭禪是:
「你比起顏良、文醜如何?」
意思是--
我關雲長刀起刀落
顏良、文醜的人頭立刻落地
如果你的武力比不上他們
那就能滾多遠就多遠
現在你可以換一句口頭禪:
「你比起森蚺、司馬懿如何?」
意思是--
有一種驚人的生物叫「森蚺」(音同「然」)
「蚺」是蟒蛇的別名
一種活在叢林裡的巨蠎
牠的體型很驚人
長可達12公尺
體重近150公斤
更驚人的是牠的獵食方式
牠會找個水源地
然後在附近的樹蔭下
安安靜靜的待著
像地上一截不起眼的樹幹
一動也不動的待著
你以為不動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眼睛沒瞎的動物都看得出來
那是大蛇啊啊啊
沒有哪個白目敢靠近水源地
雖然大家都需要水
森蚺依然動也不動
任樹葉一片片落在牠身上
任麈埃一層層覆在牠身上
直到大蛇看起來
真的有那麼一點像木頭了
你以為化個妝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鼻子沒壞的動物都聞得出來
那是蛇是蛇是蛇啊
沒有哪個笨蛋敢靠近水源地
雖然大家都需要水
森蚺依然動也不動
任朝露落在牠身上
任雨水打在牠身上
任各種味道在牠身上滋長
直到蛇的腥味被其他味道蓋住了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於是小鳥來了
小鳥在枯上跳來跳去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於是小兔子來了
小兔子在枯木面前
喝水、覓食
順便放個屁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慢慢的,羊啦、鹿啦、班馬統統來了
牠們若無其事喝水、覓食
偶爾跨過枯木
順便大坨便
最後,連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都來了
陸地的霸主,獵豹來了
水裡的霸王,鱷魚也來了
這時根本就是木頭化石的森蚺
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撲向鱷魚
緊緊把鱷魚纏住
你以為鱷魚是弱者嗎
不,鱷魚足足有兩公尺長
但被森蚺纏上
等於被幾噸重的汽車壓在身上
給你一組參考數字
人類身上一共有六百多條肌肉
但森蚺身上有一萬多條肌肉
被森蚺纏住
等於被十幾個館長緊緊抱住
連鱷魚這種看似無敵的霸主
都會被纏到斷氣
飽餐一頓的森蚺
可以撐著十天不進食
然後進入另一輪的等待
等待,等待,再等待
守在最好的地點
等待最好的時機
等待最豐厚的食物
彷彿一輩子只吃這麼一餐
有這樣的生物叫「森蚺」
但有這樣的人嗎?
有,這樣的人叫「司馬懿」
他從二十二歲就開始裝病
當年,為了拒絕曹操的徵召
(是的,他不屑曹操)
他偽裝成行動不方便的風濕痛
而且是只能躺在床上的那種
一裝就裝了九年
天啊,九年
後來,曹操的堂弟曹洪
想找司馬懿來當他的軍師
(是的,他更不屑曹洪)
他又裝病
他拄著柺杖說:
「I am殘廢,I am sorry」
最後的最後
曹操死了
繼位的曹丕也死了
再繼位的曹睿也也死了
這時的司馬懿終於等到了曹芳
年僅八歲的小皇帝曹芳
司馬懿總共等了三十幾年
此時的他已經六十九歲了
終於可以行動了吧
不,再等一會兒
魏明帝曹叡臨死前
把八歲的兒子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
曹爽是曹家自己人
為了獨攬大權
他一步一步剝奪司馬懿的實權
於是司馬懿故技重施
他又開始裝病
甚至不上朝
為了試探司馬懿是不是裝出來的
於是曹爽派自己人李勝
在前往荊州擔任刺史之前
故意去向司馬懿辭行
目的是為了探一探
司馬懿是真病,還是假病
從年輕演到老
演技精湛的司馬懿
一邊跟間諜李勝說話
一邊喊渴
一邊由婢女扶著餵粥
司馬懿一邊喝粥
一邊嘴角流粥
一邊假扮成失智老人
阿勝,你要去并州喔
不,是荆州
阿勝,是并州對吧
不,是荆州
阿勝,沒錯,是并州吧
司馬懿的演技實在了得
簡直可以得奧斯卡獎了
至此,對手曹爽已經完完全全相信
司馬懿廢了
完全鬆懈了心防的曹爽
開開心心的陪著小皇帝曹芳
去祭拜祖先時
司馬懿這隻驚人的森蚺
終於睜開眼睛
張開血盆大口
以閃電突襲的戰術
發動政變
一次就打趴曹爽
隨後一口吞掉了曹魏
開啟了司馬一家的時代
作為動物,要學森蚺
作為人類,要學司馬懿
花長時間布局
用大智慧思索
只做最省力
最有效率的事
但這實在是太難了
完全違反人性
我非常肯定,我做不到
我十分相信,你也做不到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
永遠學不起來的我們
只能一邊讚嘆森蚺(司馬懿)
一邊離他們遠一點
再遠一點,再再再遠一點
不對,是能滾多遠就多遠
※直播平台:
采實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cmebook01/
大豫言家-說書人柳豫
https://www.facebook.com/willowm4/
天下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
許榮哲×小說課
https://www.facebook.com/Godstoryteller/
Ps1.
5/15(五)晚上8點鐘
準時一起線上聊聊小說
三國的故事!
收看當天直播
就有機會獲得許榮哲《小說課之王》
及說書人柳豫《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
Ps2.森蚺的故事,詳見古典《躍遷》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一毫就是1 milli, 是10的負三次方, ... 阿那時說的1 埃就是10 的-10 公尺, 就是0.1 奈米, ... 叫做一"塵米" ! ... <看更多>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一毫就是1 milli, 是10的負三次方, ... 阿那時說的1 埃就是10 的-10 公尺, 就是0.1 奈米, ... 叫做一&quot;塵米&quot; ! ... <看更多>
一埃等於幾公尺 在 網路上關於1埃米等於幾公尺-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一毫就是1 milli, 是10的負三次方, ... 阿那時說的1 埃就是10 的-10 公尺, 就是0.1 奈米, ... 叫做一"塵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