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那是一個走在路上不用戴口罩、想內用就內用的美好世界。同時也是創作歌手あいみょん發行了 《ハルノヒ》這張單曲的溫暖春天。
⋯⋯⋯⋯⋯
《ハルノヒ》這首歌是あいみょん為了《蠟筆小新:新婚旅行風暴〜奪回廣志大作戰〜》電影而專門寫的主題曲,曲名「ハルノヒ」也能寫作「春の日」,剛好與小新一家所居住的春日部相互呼應。
歌詞以我們熟悉的一家之主 —— 野原廣志的視角出發,回憶過去與美冴相識、相戀到結婚,最後生下小新與小葵、還養了一隻叫做小白的狗,組成現在野原一家的經過。
第一句歌詞出現的「北千住車站的月台」,正是當初廣志與美冴求婚的地點,あいみょん在歌中敘述兩人回到了北千住車站,坐在剪票口旁的長椅上回憶起過去的種種。
而陪伴大家長大、永遠五歲的小新,至今也推出了29部電影版。當中讓不少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我猜一定會有《大人帝國的反擊》中廣志的回憶。
騎在腳踏車上,從還是小孩子的廣志,一路到自己變成了爸爸、帶著一家人的模樣,這一路以來我們雖然都沒有實際參與,但卻都感同身受。
因為看著這平常吵吵鬧鬧的一家人,不管有再怎麼樣大的摩擦、再怎麼樣的不愉快,最後回過頭來發現,擁有的只有彼此、想保護的也還是彼此。
就如同あいみょん寫的歌詞一樣:
「不知道正在偷看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未來」
「從曾經的獨自一人,到不知不覺的兩個人」
「一起讓重視的事變得更多更多吧。」
⋯⋯⋯⋯⋯
對あいみょん來說,北千住車站的求婚不只是廣志與美冴的愛情故事
更是野原一家故事的起點。
⋯⋯⋯⋯⋯
後記:あいみょん第一次唱這首〈ハルノヒ〉時,是2019年2月的首次武道館演唱會,也正好是我第一次去あいみょん的演唱會,同時也正好是我第一次去武道館後台見あいみょん的演唱會。
那時的世界還沒被疫情所影響,這幾天又回憶起了那段可以出國的日子,想想就如同〈ハルノヒ〉歌詞所唱到的:
「當回想起過往的燈火時,」
「才會發覺要好好珍惜吧。」
最近疫情又升溫了,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
⋯⋯⋯⋯⋯
#あいみょん #ハルノヒ #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Warner Music Taiwan - JPOP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100種理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100種理想 ▶ http://pics.ee/1slz 訂閱100種理想生活 ▶https://pse.is/CRB77 Facebook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100Really/ 追蹤IG ▶ https://www.instagram.com/100i...
「一家之主 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普雷] 一家之主-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一家之主Reclaim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一家之主| 正式預告| Netflix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一家之主】正式預告(2022.5.6 帶媽媽進電影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家之主 電影 在 (新片)(國片)一家之主-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有給父親擁抱的記憶嗎?
還好、我有。
小學一年級、在寒冷的冬日裡,
父親總會用他的鐵馬載我去上學,
我小小的身體、總會被他的大衣包裹在腳踏車的前座裡,
那個在我身體裡的溫馨記憶、溫暖了我一輩子。
.
很多父親、在家裡像個「局外人」。
跟孩子的關係疏離,鮮少跟孩子說話、談心、聊天,
更不用說一個「擁抱」了。
然而,
父親的擁抱、卻是多少子女一生的渴望、
(我們都渴望跟自己的父親連結)
--------------
電影「火箭人」是英國國寶級音樂家艾爾頓強(Elton John)一生的故事。
電影裡,童年的他一天到晚盼望、長年出差在外的父親回家,
有一天,聽到父親要回來了,他好興奮、好期待,
但回家的父親、卻從來沒有踏進他房間一步,
甚至連一聲問候都沒有。
一個禮拜後、當父親又要再度離去時,
小男孩望著父親、怯怯地說:「#你何時要抱我?」
父親冷冷地看著男孩說:「你別那麼孬。」然後轉身離去,留下小男孩孤單的身影。
.
一輩子得不到「父親的愛」的艾爾頓強(這也是他一輩子的創傷與陰影)。
長大以後的他、渴望親密、渴望愛,
這就是他後來性愛成癮、毒品上癮、酒精上癮的原因。
在親密關係裡、他栽了很多跟斗,情感一直不順遂、
這一切、都跟他的童年、原生家庭、跟他「缺乏愛」有關係...
(未完、全文請點入: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939830 )
--------------
一位男性個案告訴我,
他每天工作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拖著疲憊的身軀、每次走進家門、回到家卻都沒人理他、沒人跟他說話。
每次看到孩子跟妻子在客廳裡聊天、一家和樂融融的畫面,
他都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感覺自己像是這個家裡的「局外人」,
他只是一個「賺錢的工具」而已。
.
無法跟家人親近,
這是很多男人、很多做「父親」的心聲。
就猶如、
很多孩子會怨嘆:「我無法跟我的父親親近」一樣。
.
這是誰的錯?
這不是男人的錯。我們的文化要負大部分責任。
傳統文化對男人的「錯誤扭曲教導」、你應該不陌生:
「你是男人、你是一家之主、你要勇敢、要堅強、要賺錢、不能軟弱。」
一個身上有千斤重擔的男人,
他怎麼可能柔軟的起來呢?
.
或許、連他自己小時候都沒有被抱過、
現在、他怎麼有能力去擁抱自己的孩子呢?
.
想要打破框框、
#男人必須覺醒。
想要跳脫世世代代加諸在男人身上的「軛」、
你就得打破傳統對男性的限制,
勇敢覺醒、不然你永遠跳不出傳統給你設好的「局」。
.
如何覺醒?如何打破?
請看看最近的「麟洋配」吧,
這對年輕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
#親密關係、身體的接觸與愛的擁抱、
是每個孩子衷心的渴望。
.
男人、請練習看看、多去抱抱你的孩子、你的老婆,
不要太嚴肅、不要一直板著臉、多笑笑,
孩子是喜歡看到一個「溫柔有笑臉的父親」的。
.
願天下所有父親、#父親節快樂。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夢想之地 Minari》(2020》的預告片釋出之後,史蒂芬.連(Steven Yeun)將之傳給了一位同樣在美國生活的韓裔朋友。
.
不過對方看見預告片之後的反應,並不是為自己族群的經驗有機會搬上大銀幕,而是帶著猶疑地態度回他:「我不確定我看不看得下去,因為這兩分鐘的預告對我來說太『準確』了,太接近我已經埋葬的記憶。」
.
在《瘋狂亞洲富豪 Crazy Rich Asians》(2018)之中,我們看見亞洲人豪奢、性感的一面,這與過去美國亞裔總是在中餐廳與洗衣店工作的形象可說大相徑庭。這部作品也在美國獲得出色票房成績,尤其受到亞洲觀眾的歡迎,畢竟美國亞裔實在悶太久了,好萊塢幾乎沒有非關刻板印象的亞裔電影。
.
但片中富麗堂皇的場面,究竟不過也只是關於某一小部分富有亞洲人的故事,終究不具有代表性,甚至離寫實性都有距離。所有關於新一代美國亞裔的共同經驗,無疑是隨著上一輩移民而來的歲月。現在美國共有兩千萬四百萬亞裔人口,其中1950年代到2000年,就有超過一千萬名亞洲人移民美國。
.
但關於亞洲的移民故事,長期以來卻付之闕如。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亞裔故事,真要舉出一部,就屬譚恩美小說《喜福會 The Joy Luck Club》,也在1993年被王穎搬上大銀幕。
.
「在90年代長大時,譚恩美是我唯一知道的亞裔美國作家,她厚厚的平裝書擺在每個人的書架上。但我討厭她的作品,她的書都是在寫一些關於勤勞、有尊嚴的移民,體現了美國人對亞洲人期待的那種東方智慧⋯⋯」史蒂芬.連坦率地說:「如果當時有人問我打算寫什麼,我可能會說我想寫披頭族、海洛因或爵士樂,可以確定的是,我絕不會去寫《喜福會》。」
.
史蒂芬.連的父親是一名首爾的建築師,一次去明尼蘇達州洽公的時候,愛上了當地風光,當聽到有招募韓國移民的計畫時,他賣掉了自己在首爾的房子,在1988年帶著全家人追尋美國夢。剛過去時,小史蒂芬不諳英語,當他第一次去上學回家的時候,問了他的父母「Don’t cry」是什麼意思。
.
事實上,在當時的首爾擁有一棟房子,家境算是相當富庶。史蒂芬的父親原本希望能夠在美國更上一層,但很不幸的是,他們投靠的叔叔身處在龍蛇雜處的工人社區,而他雙親第一份工作──是把筷子塞到紙套之中。史蒂芬說他的父親後悔了,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居然放棄了一切充裕的生活,現在必須重新開始。
.
史蒂芬依然難忘有次他與父親去一間車行退貨一個零件,老闆卻不讓他退貨,謊稱這不是他們家的商品。他看見父親當場把零件摔在地上,對店家大吼,不過他的英語程度卻很勉強,無法很清楚表達自己的不滿。對於父親所失去的尊嚴,小史蒂芬全看在眼裡。
.
在史蒂芬五年級時,他們全家在底特律郊區定居,他的父母開設了一間服務黑人顧客為主的美容用品店,同時也加入了當地的教會,與那裡的其他韓裔孩子參與主日學(在《夢想之地》也有類似情節)。史蒂芬說,在學校時,他必須表現成安靜與友好的形象,唯有在教堂,他能夠真正地展現自己。
.
與多數韓國人父母一樣,他們期待史蒂芬成為一個醫生。他遵循雙親期待,獲得了心理系學位,專研神經科學。不過他真正感興趣的卻是戲劇演出,為此開始參加了由亞裔美國人組成的喜劇團體。父母起先對史蒂芬的決定感到失望,但最後還是全力予以支持。
.
不過當時的史蒂芬沒有太多亞裔的模範給以參考,在這過程中,他慢慢意會到一個道理,他在受訪時曾提到:「這或許是一個文化差異,作為韓國人,我的直覺就是得要散發出一種謙卑的氣息。但這種態度其實對你的演藝事業毫無幫助。在表演當下,謙虛不是必要的,它甚至會削弱你的能量。」
.
以《陰屍路 The Walking Dead》(2010-)中的格倫一角揚名,史蒂芬一下躍升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美國亞裔演員之一。在劇中,他甚至與一名白人角色瑪姬約會。許多人說,這代表亞洲人也可以跟白人交往了,有亞裔粉絲寫信給他說「謝謝你,你是我們當中第一個成功辦到的人」史蒂芬卻覺得啼笑皆非。他認為這好比要求亞裔男人得與白人交往才能證明自己獲得了認可,「這種想法是可怕的」。不過史蒂芬不諱言,這些針對種族的爭論,許多亞裔美國人天天都在面對。
.
這種對身分的焦慮,一直到他去韓國為奉俊昊拍攝了《玉子 Okja》(2017)之後,又有了新的轉變。從小與父母說韓語的他,回去韓國,發現語言溝通無礙,不過他卻無法適應在韓國的生活。他說許多一同工作的外國人,都將他視為韓國文化大使,但史蒂芬卻根本對韓國一無所知,也沒有歸屬感。到了《燃燒烈愛 Burning》(2018),李滄東讓史蒂芬的角色像是被孤立般存在,也許正是因為他查知了他身分上的特殊性。
.
當《夢想之地》的導演鄭李爍(Lee Isaac Chung)找上他出演片中的韓國父親時,史蒂芬身為最知名的美國韓裔演員,或許是理所當然的人選,但他第一時間卻猶豫了。畢竟他離開韓國才四、五歲,他無法想像自己如何去詮釋一個剛離開韓國的父親,更擔心自己的韓語不到位。
.
這個故事以1983年為背景,史蒂芬飾演的雅各從韓國移民至加州,但作為一家之主的他,卻有著更強烈的企圖心,他希望能夠自己開墾農地種植韓國農作物。於是他帶著妻小來到阿肯色的鄉下,自己尋找水源、開墾、播種。只是這個過程實在太過於艱難,品質低落的生活環境迫使夫妻經常吵得不可開交,同時兒子大衛又患有心臟疾病,隨時可能需要動刀。到底這個追逐夢想的旅程,會成就奇蹟,還是以枉然作結?
.
故事取自鄭李爍的童年經歷,即便當他試圖去訪問父母當時在農場開墾的經歷時,他們三緘其口,與多數沉默的亞裔移民一樣,不願喚起當年艱苦的記憶。史蒂芬也有相同感受,雖然經驗不一,但他很快從片中的雅各看到了自己父親的身影,他說:「雖然我沒有把我自己的父親投射在主角身上,但令我不安的是,某方面來說他的確就像我的父親。而我則像是他的意志、慾望與精神的延伸。」
.
《夢想之地》2020年初在日舞影展首映,獲得了美國劇情片競賽單元觀眾票選獎及評審團大獎。在首映會時,史蒂芬也帶著父親來到了現場觀影,他倆就緊坐在一起。他說自己想讓父親知道的是:「我也成了一個父親,現在我能理解你們所經歷的一切。」
.
史蒂芬說,父親在放映完之後拋給了他一個眼神。他敢說,父親感受到了。
.
在2021年奧斯卡獎,《夢想之地》獲得了最佳影片等六項提名、飾演外婆的尹汝貞榮獲最佳女配角獎。而史蒂芬.連則成為了奧斯卡92年歷史上第一位提名最佳男主角的韓裔演員。
.
各位,你最喜歡史蒂芬.連的哪一部作品呢?
.
《 #夢想之地》現已可於 CATCHPLAY+ 觀看:https://bit.ly/3xcQ36R
除了 #史蒂芬連 #StevenYeun,同樣在歐美影壇發光發熱的韓裔演員還有在《 #追殺夏娃》中扮演中情局幹員的 #吳珊卓 喔!之前的專文介紹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328496428633273
.
.
註:
Steven Yeun被長期被翻譯為「史蒂芬.元」,然而基於他的韓國本名「연상엽」,「연」姓比較合適的是對應到韓字「連」姓,「元」事實上是基於音譯產生的誤譯。故本文採用「史蒂芬.連」為名。
.
此外,史蒂芬.連經常被誤解為首位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亞裔演員,但這也是誤會,在他之前至少已有蒙古族裔的尤.伯連納(Yul Brynner)、印度裔的班.金斯利(Ben Kingsley)與敘利亞裔的莫瑞.亞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等多名亞裔演員入圍(上述三人也都獲獎)。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100種理想 ▶ http://pics.ee/1slz
訂閱100種理想生活 ▶https://pse.is/CRB77
Facebook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100Really/
追蹤IG ▶ https://www.instagram.com/100idealife/
幫我們上CC字幕 ▶ https://reurl.cc/V6XdxY
上一支影片 ▶ 理想先生回來了【理想先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73I5IJ3Pc
--------------------------------------------------------------------------------------------------------------
#理想先生
#婚後要不要跟爸媽住?
雖然是個老掉牙的問題,
但這真的是 #男人 進入婚姻是否能成長為 #先生 的關鍵決定!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 2:24
#離開 是為了 #真正的獨立。
但怎樣才算獨立?怎麼做?
來聽聽我們相信的觀點+實際的經歷,
互相交流、一起學習be a better man💪🏻
#先生就是先把自己放生(誤)
#獨立才能學習做一家之主
#先生好太太就好全家就更好
———
🎬回顧理想先生talk系列
#1《孩子比較愛媽媽怎麼辦?》👉🏻 https://youtu.be/3pJIy0yE5Q8
#2《上班族到自由業,學到什麼?》👉🏻 https://youtu.be/quWBNFfrC38
———
★懷孕日記追起來👉🏻 理想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V3ArtZu
★100%小狼人電影票抽起來👉🏻 https://reurl.cc/o97d6g
🤘🏻回顧嘻哈娘
《媽媽火大》 https://youtu.be/6lFrWai2ahk
《給媽媽錢花》 https://youtu.be/PV99jB6Axcs
《黑臉媽》 https://youtu.be/4I00l5vpuLU
《最厚大丈夫》https://youtu.be/H8vEUGpqAIg
《大姨媽》 https://youtu.be/nGDXGPmnIhE
【嘻哈娘】 首張EP《100種YA配》
KKBOX | https://goo.gl/a1ps2G
MyMusic|https://goo.gl/i2XugA
friDay音樂|https://goo.gl/qs3x1M
QQ音樂 | http://bit.ly/2Ln2Izr
酷我音樂 | http://bit.ly/2LqE6FQ
酷狗音樂 | http://bit.ly/2mx83Go
Spotify| https://spoti.fi/2zW4inl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故事中,年輕人妻羅娜與丈夫的學生來諾,兩人間產生了曖昧情愫。
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猶疑地,正要踏出下一步。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羅娜的故事。
正當羅娜陷入與來諾曖昧的隱密心事,家中卻來了個不速之客──
堂姊玻莉出現了。
玻莉沒比羅娜大幾歲,但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羅娜其實根本就是被玻莉帶大的。
對於羅娜而言,那是個亦母亦姊的存在。
玻莉來找羅娜,帶了個行李箱,就此住下,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
羅娜大概猜得到怎麼回事:
她自己出身底層,父親和母親現在都過得不好;
而玻莉的境況也不遑多讓。
她是走投無路才投奔到羅娜這兒來的。
因為親族們總認為羅娜過得比他們好些──她嫁得好。
藉由美貌與婚姻,她兵不血刃地實現了自己的階級流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羅娜在這個家能有多少自由呢?
她畢竟不是一家之主。她能夠自作主張讓玻莉賴著這個家不走嗎?
就算她很願意,老公布壬登也不會同意吧?
所以羅娜和玻莉狠很吵了一架。
不巧的是,就在玻莉為此崩潰大哭之後,羅娜和布壬登一家四口出門進行了一趟家庭小旅行。
他們將玻莉獨自一人留在家裡──
這使得羅娜在整整兩天一夜的度假行程中一直提心吊膽。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當他們到家時,將會看見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為了玻莉自己無解的困境,也為了控訴羅娜的無能為力。
於是整個漫長的回程,焦慮不已的羅娜在心中持續看見玻莉在門後上吊的幻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他們就要回到家裡了),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她終於受不了了,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
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如果,如果能讓玻莉一切平安,她願意拿什麼去換?
作者孟若這樣描寫羅娜的內心掙扎:
不能是小孩。她一把抓住那想法丟掉,好似把孩子們從火裡抓出來。不能是布壬登,為了相反的理由。她不夠愛他。可以說她愛他,到某一程度,而她要他愛她,然而和她的愛平行有點恨的微鳴,幾乎總是在那裡。因此以他來討價應該受譴責──也沒有用。
她自己?她的容貌?她的健康?她想到也許她的取徑不對。在這樣一種情況,可能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你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答應。
可是和孩子們無關。
伊格言說,我們或許都做過類似的事吧?
向神許願。求神應允。和神討價還價。
或者,這根本也稱不上「討價還價」,而僅僅只是交付自己的一些什麼──
向神示弱,向神表達自己獻祭的意圖。
向命運臣服。誠心誠意。
美麗的羅娜心中千迴百轉;
在此,她的恐懼重合疊上了童年時期,那寒冷雪天裡,對廣播劇裡小人物們的擔憂──
同時也是對命運的擔憂。這是同一主題的再次顯現......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類型:紀錄電影
片長級數:96分鐘\未定
國別語言:法國\斯瓦希里語、法語發音(2017)
上映資訊:2018.4.27台北|光點台北電影館 台中|萬代福影城 台南|真善美劇院
陣容:
製 片:尼可拉.安東梅(Nicolas Anthomé)
導 演:艾曼紐.葛哈(Emmanuel Gras)
人 物:卡比塔.卡松戈(Kabwita Kasongo)
劇情大綱:
當低微卑下的苦勞 凌越了生命本身
貧賤夫妻只有百廢待舉,哪有閒找事哀?非洲的貧窮國度裡,處處藏著令人永難翻身的「貧窮陷阱」。不論有無外力幫忙,脫貧對這些人彷彿好幾世之遠。除了過勞走一回,根本沒有所謂「更好的選擇」。本片聚焦在28歲的賣炭男子,以紀實手法捕捉他的養家大作戰。透過鏡頭的凝視,年輕的一家之主捱餓砍樹,並以營養不良的肉身推運破腳踏車上的炭堆,步步搖搖欲墜。渺小的存在,被生存的殘酷猛烈灼燒。這樣的生命,真的有所謂「價值」?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一家之主Reclaim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台北为背景的城市家庭故事,华人文化圈的女性(妈妈)(稀缺)话题。 要说起上次看到类似主题和背景的电影,可能是那部红遍中国的《妈妈再爱我一次》 ... ... <看更多>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一家之主| 正式預告| Netflix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節奏繁忙的台北一角,住著臨屆退休之年的女子葉蘭心。她如一只陀螺般里外轉著,總希望自己能面面俱到,解決家庭內外身邊所有人交付予她的任務。 ... <看更多>
一家之主 電影 在 [普雷] 一家之主-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部片的劇情就那樣 在預告片就能看完大綱
電影中也沒什麼爆點
那感覺就像是你的朋友跟你講了他家的事一樣的平淡
片中各個角色的口音 用詞 令我很有距離感
講話太捲舌 有很多地方的用字很像是在看教科書
但攝影真的不錯 這算是少數可以呵咾的地方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葉蘭心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家庭主婦
家裡的各種東西的擺放 打掃 葉蘭心都能處理到好
但緊接而來的女兒回家 兒子打算回來 媽媽要回來住
讓家裡的空間一直被占據
投資又遇上冠廷捲款而逃
還好最後葉蘭心想到他的自我
the end
故事就是這麼平庸
基本上這是一部20分鐘就能講完的電影
就算有強大的攝影的加持還是會顯的很無聊的一部片
英文片名reclaim有著重新找回自我的感覺
但現在是2022年了 相關議題的電影小說故事己經至少有3萬人講過
卻又再講了一次了無新意的故事
片尾找回自我的轉折也很容易猜到
甚至那樣的轉折有一種前面的故事變的很故意的感覺
然後片尾找回自己的轉的力道也不夠大
做了一個夢就突然找回自己了?
其中有很多地方也有點像導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例如葉蘭心的畫畫班呢?葉蘭心賠的錢呢?這二個後來怎麼了?
然後台詞的部份
為什麼柯佳嬿講話有很多地方會像拿教科書起來唸?
例如第一次登場在講都更的個體__ __(實現還滿足)
那裡我都在想教授在上課都還會把教科書翻成白話文了
妳講話怎麼可以這麼令人聽不懂....
其他有些橋段也會覺得這群人的講話用詞/語氣很像是參加演講比賽
若是想看攝影的話還值得去看看
其他地方倒是很普通的一部電影
====
只要是2022/1/1後首映 到 2022/12/31 23:59:59 的由台灣人出資51%以上的電影
我都會去看和PO出簡短的影評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來這粉絲專頁喔
https://www.facebook.com/%E6%9D%B1%E5%B9%B4%E8%A8%88%E5%8A%83-1090446249929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142.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2073739.A.DD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