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好日子
〈橘子或檸檬〉
.
本來我已經要睡了,卻發現她在一個多小時之前傳來簡訊:
「我離家出走,可以借妳家住一晚嗎?」
離家出走?午夜一點已過,窗外還有冬日的冷風冷雨,這可不該是一個女人孤身在外晃蕩的時刻。我趕緊回電,問她在哪裡?她幽幽地說,就在前往妳家的路上,快到了。那頭的聲音沙沙的,可能是雨聲,也可能是線路不清。我還想多問什麼,訊號倏忽中斷。
我決定到巷口去等她,一開門,卻見她一身濕淋淋的站在那裡。
她竟然從她家走到我家,除了手機什麼也沒帶,就這麼在深夜裡淋雨走了將近兩個小時。
發生什麼事了嗎?我的心裡充滿問號,但看她的神情並沒有悽惶,反而相當平靜,也就不急著問了。
待她泡完澡,吹乾頭髮,換上乾爽的睡衣,我把暖爐前的沙發讓給她,再遞給她一杯紅酒,等她自己開口。反正她想跟我說的,我一定會知道,從少女時代到現在的閨蜜,該有這樣的默契。
她望著角落裡的盆栽,若有所思。「我十八歲生日那天,妳曾經送給我一棵小樹苗,還記得嗎?」
我當然記得。為了慶祝好友成年,我專程到某個苗圃去買了一株橘子樹的盆栽,包裝成禮物送給她。她很開心地收下,細心地照顧,但小樹苗始終長不大,更別說結出果子;直到多年後她結了婚,有了自己的院子,把它從盆子裡移植到土地上,它才漸漸長成有模有樣的一棵樹。
我點點頭。「我們都期待著它會結出香甜的橘子,沒想到……」
「沒想到它是結果了沒錯,卻不是橘子,而是檸檬。」她微笑著接口。
那真的讓我們都嚇了一跳,多年來以為是這樣的,沒想到是那樣。這件事從此成為我們之間有趣的話題,同時還隱含著一些各自延伸的啟示,例如眼見為憑,例如種瓜得豆。
每回收成,她都會送來一半的檸檬給我,裝在漂亮的竹籃裡,開玩笑地說,喏,妳的橘子。
她很喜歡那個有院子的房子,但她的先生沒那麼喜歡,而她一向不是在婚姻生活中作主的人,只好在婚後第四年跟著他搬進另一幢水岸大廈,把那棵檸檬樹留給下一任屋主。
然而搬進新家之後不久,她先生的外遇就爆發了。
就像最通俗的肥皂劇,那個女人找上門來,吵著鬧著要她讓出妻子的主權。但她搖頭。
背叛她的那個男人本來一心只想逃避,兩邊都不理,然而那個女人到他的公司去撒潑,逼得他對妻子提出離婚要求,說房子車子都歸她,只要她放他自由。情急之下,他甚至對她動手。但她還是搖頭。
那段日子她過得相當慘烈,我在一旁看著她所受的百般委屈,深深為她不值,幾番勸她放手。但她依然搖頭。
也搞不清楚這件事最後是怎麼解決的?還是一直沒有真正解決?總之後來那個女人就漸漸銷聲匿跡了。她的婚姻又回到原來的狀態,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但事實上,一切已經不一樣了。
「我還是照常洗衣煮飯做家務,可是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心飄在很遠的地方,而眼前這一切彷彿是我誤入的次元,有一種說不出的荒謬。」她曾經這麼對我說過她的失落。「有一天,我透過夜晚的窗,偷看他映在窗上的身影,只覺得這個人好陌生,他真的是與我同床共枕的那個人嗎?當我發現他也在看我的時候,我立刻站起身來走開,因為我沒辦法和他的視線接觸,即使是這樣間接的接觸。」
此刻,她依然若有所思地望著角落裡的那株馬拉巴栗,開始緩緩敘述來到這裡之前的事。
「其實就只是一個很平常的晚上,他先睡了,但我忽然覺得,我再也沒有辦法躺在他身邊了。在這一刻,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已經不愛他了,一點也不愛了。而他是早已不愛我了。我們怎麼可能還有愛?我們甚至無法凝視彼此。」
這個當下,她不顧一切地只想離開,於是拿了手機就出門。她心裡很明白,踏出了這個屋子,她就再也不會回去,而她沒有一絲猶豫。
在路上,她一直在想,如果當年她接受了他的離婚條件,她會有房有車,會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展開另一段人生,也許還會遇到另一個真心愛她的人;可現在是她自己要離開的,她什麼也不會得到,只是多了一些年歲,多了一些滄桑,還多了一個失婚的人生標籤,但她並不後悔。
「當年我以為我可以承受並寬恕,但我現在只想離開,就像一棵樹要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結果一樣,我也需要一段時間來確定自己是不是還能在這場婚姻裡繼續下去。而我終於確定我不能。親密關係裡最重要的是信任感,這是一旦破裂就無法再修補的東西,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我總算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一段關係若失去信任感,還能留下什麼呢?表面上看來的復合,內在其實一直在悄悄產生裂痕,直到某天完全碎裂為止。「若是沒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我不會清楚地知道,我要的是什麼,不要的又是什麼。」她說。
許多事情都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就像種下一棵樹,除非它終於結出果子,否則你不會知道,答案究竟是橘子或是檸檬,還是意想不到的其他。在時間未到之前,誰也不知道那會是什麼。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失去,其實是得到。她終於得到了時間給她的答案。
此刻,她微笑的臉看起來很美,那是我很久沒有在她臉上看見的篤定與安寧。
──摘自彭樹君作品《花開的好日子》
.
🌹《花開的好日子》
博客來|http://goo.gl/CWcyA0
金石堂|https://reurl.cc/9Z9X8d
誠品|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6992512968
#朵朵手寫體
#彭樹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兔子加糖-佐藤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手上路一個月,還未購入收音設備請見諒。// 目前住的地方, 對於沒有車又要帶小孩的我們,超級方便的! 徒步15分內; 有台鐵、捷運、各大超商、五金雜貨店、寶雅、光南、百貨公司、公園、河堤步道、獸醫、寵物店、各種小診所、盆栽店、傳統市場、電影院…等~~ 公車30分內; 移民局、Outle...
一才桑 盆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甜蜜食間 / Ying’s Sweet Time] Makito Hiratsuka平塚牧人的甜點工藝 : akeru E x Bar Mood Taipei 吧沐
陽光還亮晃晃的,這時候就開始吃甜點配雞尾酒會不會太開心了?
哎呀,本來就應該是這麼開心的呀!Bar Mood Taipei 主理人吳盈憲(Nick Wu)雖是在 2016 世界調酒大賽(Diageo World Class)的兩項冠軍得主,Bar Mood 卻一點也不高冷,他本人更是親和。對他來說,能夠讓客人賓至如歸、像在自家客廳裡一樣放鬆,在酒精之外享受開心時光應該是最開心的事。他和平塚主廚(Makito Hiratsuka)的合作也是如此,調酒與甜點既是「pairing」,就不是競爭彼此的個性表現,而是協調、互補、1+1 大於 2。
Nick 與 Makito 主廚相識四年,雖然他說「時間不長」,但我們都知道,「投契」比時間長短更重要。他與 Makito 主廚也非第一次合作,私底下是會一起去喝酒的哥兒們,合作辦活動難不倒他們。原本已經定好五道甜點搭配三杯飲品,但前一天晚上 Makito 主廚做好開胃前甜點(pré dessert)的「Olive Candy from Roca」的時候,忍不住發出「應該要有杯飲料搭配」的感嘆,Nick 沒花多少時間,就決定用冷萃金萱琴酒的奶香襯托綠橄欖與鯷魚的鹹鮮,另外加入西瓜延伸橄欖外糖衣的甜蜜滋味,最後再以檸檬馬鞭草的隱味提升清新感,而這時候 Makito 桑甚至還沒完成他的mise-en-place 呢!
為了慶祝 Makito 主廚出新書,時間又是春天,本次餐會就以此萬物萌發的此刻為題。三道主要的甜點分別是「Edamame Pudding」(毛豆布丁)、「黄鶯睍睆 うぐいすなく」與「Sakura Bonsai」(櫻盆栽),搭配的調酒全部都是以冷萃茶琴酒為基底,茉莉花茶、大吉嶺紅茶、四季春,以茶特有的清新、微苦及丹寧的澀感降低多道甜點可能疊加的負擔,同時以新鮮與醃漬的水果增添圓潤度,考量面面俱到。
「Edamame Pudding」是有多元文化背景的 Makito 主廚懷鄉之作。父母皆出身於日本東北宮城縣的小鎮石卷(Ishinomaki),毛豆是當地盛產的農產品之一,經常被用來取代紅豆泥、綠豆泥製作甜點。毛豆泥的布丁潤滑可口,加上白味噌香緹(White miso Chantilly),原本應該是溫婉的日式風情,但 Makito 桑卻撒上了黑胡椒、辣椒薄片,再點上以羅勒、蒔蘿等香草製成的「森林油」,瞬間染了一絲台式煙火氣。搭配名為「青」的調酒,在茉莉花茶琴酒、羅勒糖漿以外,還有柚子、荔枝果泥、蒔蘿,輕輕的在酸、甜、苦等面向多了鋪墊,讓毛豆與味噌的溫厚多了輕盈感。
「黄鶯睍睆 うぐいすなく」是日本劃分節氣季候的「 72 候」之一,黃鶯在枝頭啼鳴,梅花還開著,但已經可以見到綠意逐漸覆蓋大地。如果蕎麥鬆餅、大吟釀香緹(Daijinjo Chantilly)更偏向冬季的沈穩,青豆甜點奶餡(pea pastry cream)與梅子雪酪則表現出即將過渡至春季的輕盈。這一道甜點搭配的調酒「分」口味較甜,大吉嶺紅茶琴酒中調入芭樂果泥、鹹楊桃、蘋果,醇厚風韻彷彿蘊藏了萌發新芽的能量。其中鹹楊桃呼應了甜點中的日式醃梅(ume),與紅茶、芭樂、蘋果的搭配意外引出煙燻龍眼乾的風味,令人驚喜。
重頭戲「Sakura Bonsai」是春季慶典的高潮,Makito 桑用了開心果與山茼蒿(Shungiku / Crown Daisy),以堅果和綠葉蔬菜烘托並平衡櫻花淡雅、但過多時可能稍顯人工的香氣。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一點,是竟然同時使用了當日與前日製作的微波櫻花戚風蛋糕體,不僅增加細緻的口感變化,還在概念上反應了重視「時間感」的日式美學。搭配的「春」調酒,是以怡人的四季春琴酒為基底,加入檸檬汁與自家製通寧糖漿,茶的單寧感明顯但溫柔,完全不搶戲,卻極富存在感,突出了甜點中櫻花香氣裡的木質調,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杯。
最後的小點(mignardise)是小巧精細的天鵝造型泡芙,一黑一紅,上桌時人人驚呼可愛。而我在廚房中看到 Makito 桑靈巧地用他的大手一一組合天鵝的頸脖、翅膀,不由得再次感歎,甜點確實是由精確堆疊出的美感。最後 Nick 親自為我們沖泡碳焙烏龍茶,分享他在南投茶世家中長大的童年回憶。熱茶一下肚,濃釅的碳焙香氣安頓了適才上演的種種絢麗煙花,確實是完美的句點。
大部分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實每次參加餐會都是兵荒馬亂,大部份時候也總是精神緊繃,需要同時錄影、錄音、拍照、訪談,記下所有細節。大部份時候「工作」的意識遠遠大於享受,但此次的餐會卻難得讓我真正感到放鬆。工作還是工作,但藉著品嚐每一道甜點與調酒、認識更多在專業領域努力付出的職人,我由衷感到世界變得更為寬廣。
甜點(尤其是盤式甜點)與調酒都不是生活必需,而是帶來樂趣的加值品,然而在「享樂」的當下,人生確實更有滋有味。Makito 主廚用「Eureka」與「akeruE」作為食譜書名、分享頓悟的喜悅,這次的餐會帶給我的意義也同樣如此。
🔖 延伸閱讀:
Makito 主廚的食譜書「AkeruE」重磅上市:https://tinyurl.com/fb9z76m6
#yingspastryguide #yingc #YingsSweetTime #taipei #平塚牧人 #MakitoHiratsuka #吳盈憲 #NickWu #BarMoodTaipei #吧沐
一才桑 盆栽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摘錄自不愛出名,只愛付出的女朋友臉書》
她寫下來是提醒自己。
她曾經是人人稱羨的美女,她已投入至少二十五年志工。
她曾罹患重病,某位醫師甚至告訴她頂多兩年壽命。
她的養生之道,就是付出,愛別人,不抱怨。這篇文章是她跨過了五十之後,她寫下來提醒自己的文章。
⋯⋯⋯⋯⋯⋯⋯⋯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中介紹日本的凍齡美魔女,明明是五十多歲的中年女性,舉手投足和相貌卻徹底粉碎了「歐巴桑黃臉婆」的刻板印象。相關的電視節目和書籍也引發大家熱烈的討論。
如果是因為有錢、有閒可以靠醫美的方式塑造出美麗的輪廓,當然不足為奇,但這一些擁有明星般美貌的家庭主婦們分享的美容資訊,卻是在生活中隨手可得又容易找到的素材,讓普羅大眾覺得原來老的漂亮是如此簡單可以達成的夢想!
在我印象中有一位靈氣逼人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她24歲時以「羅馬假期」裡的「安娜公主」一角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演過的電影包括:「龍鳳配」、「甜姐兒」、「修女傳」、「第凡內早餐」、以及「窈窕淑女」等許多膾炙人口的著名影片。
有一天從網路上看到一張她未施脂粉,身旁圍坐著非洲兒童的照片。甜美的笑容和炯炯有神的一雙大眼睛,實在是好美好美!
我發現~原來美可以由這麼多不同的樣貌呈現!
39歲的赫本化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特別大使,貢獻了她的餘生給許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貧苦兒童。64歲的她因腸癌病逝於瑞士,結束了燦爛的一生。當她在為那些孩子奔走時,絕對沒有心思去考量腰圍和胸圍的數字,當她在烈陽下摟著那些非洲兒童時,也不會在乎哪一個牌子的隔離霜防曬係數比較高吧!
還有一位義大利影星蘇菲亞羅蘭在她72歲時,被選為全世界最具「自然美」的女人,打敗了當時34歲的卡麥蓉狄亞茲、37歲的凱薩琳麗塔瓊斯等時下美女級巨星。媒體問她保持自然美的祕訣,她說:「我熱愛人生、義大利麵,以及橄欖油!」多麼簡單、可愛啊!
俗話說「女人40一枝花」,這一朵花和18姑娘的那一朵蓓蕾確實不一樣!
年紀成熟的「女人花」好似盆栽,需要泥土和大自然的滋養,人生中積累的智慧和朋友如肥料,適時地灌溉,花色自然鮮美。
經過時間淬煉,不一定相信人性本善,但總是可以用正面能量去思考。
雖然覺得惜福、知足是老生常談,但你不得不相信,就是這樣的人,對生命特別有活力也比較容易快樂!
我問朋友們:怎麼樣才能老得漂亮?
綜合了大家的意見,我發現「老了」之後的「漂亮」從形容詞變成了動詞。它不再侷限於脣紅齒白,它不只是玲瓏有緻的曲線,而是很多需要實際付出執行的動作~像分享、傾聽、負責、享受人生喜樂的部分、接受生命中不完美的缺陷…….。
「老了」之後的「漂亮」也變成了句末語助詞:
和別人吃飯付錢要爽快~漂亮!
看到別人的需要願意提供支援~漂亮!
不比較、不計較~漂亮!
自信認真愛自己~漂亮!
需要朋友的時候一呼百應~漂亮!
時時存著感恩的心~漂亮!
原來老得漂亮是一件挺容易的事,需要的生活保養品隨心所得,處處皆是!
歲月雖然帶走了青春,卻用人生豁達的智慧相抵,其實還是挺公平的!
<<發現FB中的網誌功能不見了,所以貼在這裡(20120814)>>
一才桑 盆栽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新手上路一個月,還未購入收音設備請見諒。//
目前住的地方,
對於沒有車又要帶小孩的我們,超級方便的!
徒步15分內;
有台鐵、捷運、各大超商、五金雜貨店、寶雅、光南、百貨公司、公園、河堤步道、獸醫、寵物店、各種小診所、盆栽店、傳統市場、電影院…等~~
公車30分內;
移民局、Outlet、衛生局 、區公所 、IKEA
到台北市區捷運紅線、黃線、藍線
一小時以內😳一班車
這比我老家方便很多www還比較快
雖然有各大留言說我們適合哪區,
都是台灣相信都各有優點!
目前我們住了一年,滿足度很高😁
這才最重要~~~
初期改造:
https://youtu.be/8gDJz3ja7l0
樓梯間改造:
https://youtu.be/9OC5CG4lVL8
//
#日台夫婦 #日本台灣 #台湾生活
關於我們✨
日本皮革職人;佐藤(🦊砂糖) +
台灣廢物老婆 ;佐藤 安(🐰兔子)= 兔子加糖
女兒;佐藤 澪(🐹豆子)
2018年只來台灣一次的佐藤桑,
在完全不會中文的狀況下!為了自己、家庭!
決定踏出日本😆2019年1 月開始台灣生活!
//
🌠 Facebook 🔎兔子加糖 x 佐藤 安➡️
https://m.facebook.com/an.sato64
🌠 Instagram :
🐰🔎 An.sato ➡️
https://instagram.com/an.sato?igshid=1y03ei2g13r9
🐹 🔎Mio.sato ➡️
https://instagram.com/mio.sato?igshid=16t0129innyrd
🦊🔎 micchi.sato ➡️
https://instagram.com/micchi.sato?igshid=1xxmj5zd6wmpf
🌠手工皮革&日本服飾 FB or IG 🔎 SATO STUDIO➡️
https://instagram.com/sato_studio?igshid=ftexlnxqdehm
🌠工作邀約 : uim0604@gmail.com
//
一才桑 盆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一才桑 盆栽 在 桑葚種一棵長千顆,大豐收的關鍵分享| 阿星種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盆栽 、移植換盆過程一一分享| 阿星種植. 瑞星的一畝田•14K views · 12:36 · Go ... 桑果种植经验分享,从没有果实到有果实只需6个星期。Mulberry planting ... ... <看更多>
一才桑 盆栽 在 源藝-盆栽- 日本一才桑椹“一才“取自於日本盆栽用語 的推薦與評價
“一才“取自於日本盆栽用語,意指一歲(一年)即能結果,且一年數次。 此棵從根盤到主幹延伸到樹冠的收縮比例極佳,目前結實累累,實為果樹小品好材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