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怎麼修剪
#如何判斷樹木是否有危害
#樹木也能照超音波
🏡科管局為增進園區相關人員認識樹木維護管理相關知識及技能,特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邱志明前組長及森林經營組彭炳勳助理研究員擔任講座。
🙋♂️講座將從樹木修剪認識、樹木健康安全管理及評估等觀念,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並帶大家走出戶外進行「實習教學及樹木應力波檢測儀器操作示範」相關課程。
🌳時間:108 年11 月18 日(星期一)上午9 時至12 時
🌳地點:本局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新竹市新安路2 號管理局後方)
🌳報名方式:
請至本局網站首頁(http://www.sipa.gov.tw/index.jsp)→訊息公告→研習活動 進行線上報名。
🌳報名期間:
即日起至108年11 月13 日(星期三) 17 時前或額滿為止,
本課程為免費參加,報名人數以120 人為限,請儘速報名,以免向隅。
✨✨歡迎園區廠商、參與園區開發工程(含建廠)之建築師、景觀專業人員與本局人員等踴躍參加! ✨✨
#SIPA_LA
上森景觀實習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國57年(1968年)的台灣,各項建設突飛猛進,不僅是亞洲最堅強的反共保壘,也是亞洲最安定富足的地方,正朝著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邁進。這段由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在民國58年(1969年)出版的《今日台灣》影片,介紹當時台灣的重要政策與建設,以及社會進步的景況,其內容共包括14個單元如下:
(1)推行九年國教
民國56年(1967年)6月27日,蔣總統召示加速推行9年國民教育,於1年內實施。台灣各縣市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來推行這項政策。在政府和民眾合力之下,各項工作進展迅速,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更到各地督導各項工作與巡視興建中的校舍。
新的國中校長和教師須要大量人才,台灣省政府展開審慎的儲備和訓練計畫。教師訓練特重實習和工藝等科目。新的教材也是經過很多專家的編纂研定,如期完成。
民國57年(1968年)9月9日,全省四百多所國民中學,同時舉行開學典禮,九年國教正式實施。第一屆的國中生依著學區的劃分免試分發,就讀附近的國民中學。
台灣省共新建了144所國民中學新校舍,甄選了208位國中新校長,訓練了兩千多位新教師。第1學期開設了一年級新生3,969班,容納新生21萬8千多人。
新制國民中學教學原則,是升學與就業並重。有職業訓練的課程和生活教育的科目,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為國民中學的特色。
台灣省政府也補助各縣市,興建國民小學教室,並推展電視教學,使小學生可在教室裏視聽兼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也加深學習的印象。
為了給發育中的孩子足夠的營養,國民小學特別供應營養午餐。
總統夫人宋美齡特別關切兒童福利,經常探望兒童的教育生活。可看到蔣夫人和華興育幼院童歡渡耶誔的畫面。
(2)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培養國民良好的品德和現代化生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特別倡導推行國民生活規範,台灣各地掀起一片熱潮,到處舉行國民生活示範觀摩表演。把這個運動從學校、社會、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使每一個國民的生活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3)交通建設
航空方面。國際機場(松山機場)每天都有各國的飛機起飛和降落。
鐡路方面。觀光號火車整潔舒適,深得中外旅客稱讚,每天客運量達45萬人次之多。為配合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台灣鐵路設施正在進行更新計畫,以適應日益增加的客貨運輸量。
公路橋樑方面。公路客運四通八達,每天客運量達250萬人左右。公路建設亦有良好的發展,宽廣的高級路面和橋樑在台灣各地不斷地興建,公路的營運量在民國57年(1968年)大幅增加到9億4千7百萬人,貨運量達26,342,000噸。馳名中外的東西橫貫公路,有很多新的建設,觀光旅客欣賞到壯麗風光。北段橫貫公路的完成,使台灣的公路建設再向前邁進一大步,南部橫貫公路也開工興建了。興建中的澎湖跨海大橋和中部大肚溪橋對日益擴張的工商業和不斷增加的交通流量將負起更大的使命。影片中可見華江大橋、長虹橋等畫面。
港務方面。為配合遠洋航業的發展和港口輪船的停泊,台灣的高雄港、基隆港等港口都在擴建中。台灣的各港口貨物吞吐量每天都在4萬噸以上。
(4)水利建設
廣建水庫。各型水庫已建有20多處,多數具有灌溉、防洪、發電、公共給水等多目標功能。後龍水庫和曾文水庫工在積極興建中。曾文水庫完成後,可灌溉農田85,464公頃,每年可增產糙米14萬公噸,砂糖7萬公噸,供水人口可達925,840人,發電能量平均每年可達2億5千6百多瓦特,將是台灣最大的一個水庫。已完成的水利灌溉系統密佈田間,適當供應著農業和工業用水需要。
(5)農業建設
農地重劃。是綜合性土地改革的一環,意義在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改良農業結構、結合水利及農業技術,配合農業金融與地政,以促進土地的高度經濟利用,達到減低成本,增加生產的目的。經過重劃以的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經過重劃以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了,原來畸零不整的農地都整齊畫一了,許多原來的旱地廢水溝廢路也都變成良田。
糧食增產。台灣今日的農業已邁入機械化和科學化,民國57年(1968年)生產總值高達新台幣477億4千多萬元。尤其是水稻的產量高達251萬公噸,刷新歷年的生產紀錄。
(6)海埔地開發和山坡地的開發
海埔地的開發。為了適應台灣工業發展和農業增產的需要而推行,開發極有成效,原來满佈泥沙的海灘,現在都成為有用之地,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積,也增添了沿海居民的財富。
山坡地的開發。原來一片片的荒山,也都開闢成一層層的良田,種植各種果類。在政府技術指導下,品種改良,生產增加,大大改善了山地居民的生活。現在台灣製造的農產品加工罐頭極為國際人士所歡迎,外銷數量極為可觀。
(7)漁業
發展漁業是近年省政施政重點。民國57年(1968年)的漁獲量高達50萬公噸,超過了美、法、西德、日本。遠洋漁船在政府貸款下,還在大量增加,近海漁業產量亦不斷地提高。
(8)畜牧業
畜牧是本省農村主要的副業,在台灣省政府有計劃的輔導下,發展快速。對家禽家畜的飼養和疾病防治都採用最新、最科學的方法。
(9)林業
政府為保護森林資源,涵蓄水土,不斷從事林相改良,績效卓著。最近台灣省政府計畫要擴大林地25,500公頃,預計將來林木成長,每公頃的集材量可以比目前增加4倍。同時可增加1萬3千人的就業機會。
(10)工業建設
開發工業區。在農工業的相輔相成下,各項經濟建設都有輝煌成果,台灣的經濟結構正快速走向工業化,新型的各種工廠像雨後春筍一座座地興建起來,也成立了新型態的加工出口區。可看到高雄加工出口區等畫面。
發展中的各項工業。介紹包括肥料工業(氮肥工廠)、機械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造船工業等發達的現況。
(11)社會福利
設立就業輔導機構,解決民眾失業問題。
廣建國民住宅和平民住宅。以長期低利貸款方式分配給低收入的國民購買,解決國民住的問題。
社區發展。在市郊和鄉間不斷地新建和改建社區,目前為止已完成3百多個社區的整建工作。國軍在整建社區工作亦出了極大的貢獻。社區整建特重環境衛生和家戶衛生,使居民生活舒適健康。
低利農民住宅貸款。政府進一步以最低利息貸款給小農蓋自用住宅,一幢幢堅固實用的住宅,不僅提高了農友的工作情緒,並帶農村一派新氣象。
建設離島及偏遠地區。政府為照顧及改善離島及偏遠地區居民的生活,在這些地區做各種建設,包括建漁港、國宅、水庫(大河水庫)、闢建風景觀光區等。
(12)衛生保健
公立醫院及衛生機構偏佈各地,經常為民眾服務,依時令實施各種疾病的預防,國民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70歲左右。
(13)政治建設
戶口普查。釐定國家經濟建設計畫、推行國民教育、施行國民衛生保健、和實施地方自治、人口資料非常重要。台灣的戶政工作是由基層做起,並定期舉行全面普查,保持人口統計數字的正確。
兵役。服兵役是國民的義務。凡役男經身體檢查合格、抽籤決定兵種,就到各訓練基地服兵役。
推行地方自治。台灣從民國39年(1950年)起實施地方自治,已辦理了多屆的各項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長的選舉。當選的代表們也都能為民喉舌,協助政府造福地方,樹立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14)結語
今天的台灣到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青春的活力,民生樂利社會繁榮,不但一天天接近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並且成為復國建國的基地和世界反共的前哨。
上森景觀實習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大農場春之頌組曲─插秧、智慧丶休閒─田園之樂】
臺大校長管中閔下田插秧 體驗城市田園之樂趣
遠眺臺北101的臺大農場,除了是臺大學生的教學、實習農場,中小學、幼稚園同學學習食農教育、環境教育的場域,更是都市人體驗農耕之田園秘境。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吹響臺大農場春之頌組曲。3月24日上午由臺大校長管中閔率領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盧虎生、臺大農場場長葉德銘與生農學院師生,一同體會農業六級產業。盧虎生院長表示:「今天是雨天,對農業來說是最好的天氣,春雨代表豐收的季節。我們南部也在等待春雨的到來。」
🌾臺大農場春之頌組曲─插秧
管校長在致詞時表示,過往我們都稱敬天畏地,今天想改為敬天愛地。敬天,表示尊重大自然;愛地,愛大地賜給我們的培養出來的所有東西。他也非常高興能看到生農學院不再只是一個傳統的學院,而是能夠跟現代的科技結合,這是未來很重要的一步。
臺大農場,提供生農學院師生之教學與研究,在寸土寸金的臺北市仍然保有一片純淨農村景象。春天萬物更新,是農忙插秧的日子,管校長捲起褲管和大家一同體會踩在泥土中的踏實感,體驗下田插秧、回歸農業之根本,彎腰、插秧體會「退步原來是向前」。
🛩臺大農場春之頌組曲─智慧
自古以來,臺灣以農立國,農業可以很傳統但也可以很新穎。臺大農場融入最新科技於教學研究中,成立「智慧農業教學試驗場」,與「經緯航太」產學合作,現場演出ALPAS II 神農無人直升機農噴示範,並由農藝系蔡育彰助理教授說明作物影像應用於作物栽培管理,徹底掌控農場的風吹草動、蒐集即時作物生長資訊;與「阿龜微氣候」產學合作的是目前國內最完善的數位農業管理系統之一,在水稻田旁架設田間感測器、氣象站與縮時攝影器,再藉物聯網裝置回傳即時偵測數據,並於實驗室顯示器將資訊以視覺化平台呈現出來,劉力瑜教授說明如何即時掌握數據,及早作出管理決策,更有助於後續資料分析與作物模式建立,預測作物生長與生產。農業不再是過去的苦力活,加入智慧管理將能為農業社會帶來嶄新契機。
🍚臺大農場春之頌組曲─休閒
農業也可以很時尚,臺大農場不只生產農作物,也從農作物加工生產精油、健康茶飲,也扮演著在地消費與旅遊,實踐農業六級產業:一級的生產X二級的加工X三級的消費與旅遊。臺大農場「綠房子」一樓的訪客中心,推廣生農院教師之研究成果結晶,農藝系主任林彥蓉教授與臺南改良場合作的良質米「臺南16號」於2016年獲得全國名米總冠軍米,臺大農場以「臺南16」與壽米屋企業共創品牌「鹿鳴米」榮獲精饌獎,晶瑩剔透、口感Q彈的米,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臺大實驗林管理處以「臺南16號」精釀「森の源」清酒米,酒質清澈透明,入口圓潤清香,酒湯落喉之後栗香湧出,不僅能嚐到溪頭水的甜美,也能喝到瑞田「臺南16號」米的清香,是為全臺第一純米吟釀清酒,此加工製成的高檔「森の源」清酒將米的價值拉抬到另一個境界。
來一趟訪客中心,除了可以享受臺大農場無私地與臺北市民分享在都市獨一無二的田園景觀外,臺大農場不定期舉行特展,闡述農業如何提升生活品質,如淨化室內空氣植物特展,清新、多采多姿的植物提升居住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此次則是「鹿鳴米」和其他精緻米特展,原來,米是很好的伴手禮,也是臺大贈送嘉賓、貴客的禮物。
臺大農場肩負著臺灣農業教學、研究與產業的重責大任,兼顧傳統農耕的學習,也導入智慧農業,翻轉聽天由命的農業型態,事先預測最終產量,更重要的是提倡農業提升生活品質,從食農教育著手,讓飲食與休閒豐富美滿人生。
#臺大 #NTU #農藝系 #生農學院
#春雨解旱 #天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