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聽不清楚,配戴助聽器要注意什麼❓耳鼻喉科醫師告訴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患有聽覺損失人口約超過5%,其中65歲以上長者聽覺受損的比例更高達1/3!
從工作、人際關係到情緒健康,嚴重的聽力損失會對生活帶來重大影響,此外,許多研究也發現老年人聽力缺失若未經治療,將和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癡呆症的風險增加相關。不過,只要透過配戴助聽器或適當治療,仍然可以維持一定的聽力、參與對話,有助預防認知功能的下降。
⭕生理退化、接觸噪音,都會讓聽力退化
老年聽力障礙又稱「老年性重聽」,是因年齡增長而產生的生理退化現象,大多是感音性、神經性聽力障礙,其中對高頻聲音的聽力變差是常見症狀。也就是說,假如我們為了讓長輩聽清楚而提高聲音說話,聲音變得較尖較細時,長輩反而更難聽得清楚。
老人家的聽力除了會受到聽神經和耳蝸退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和他們腦部的語音辨識力比較差也有關係。比方說,可能會出現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懂內容,這時不僅牽涉到聽覺神經,也與大腦中樞的辨識能力密切相關。
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聽力便隨之退化的原因,目前醫界歸納出內在和外在兩大因素。
✅老化原本就是自然的生理趨勢,然而有些人退化速度快、有些人退化速度比較慢,目前認為是" 遺傳基因"
的影響所致。不過,單純因老化引發的聽力障礙的情況並不多,老年性聽力障礙大多與外在因素有關。
✅外在因素包括娛樂、職業性與一般環境噪音,例如演唱會、職場噪音、造勢晚會等,都會讓耳朵受到傷害的機率跟著變高。
此外,假使長輩有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聽神經瘤或病毒感染造成內耳發炎,或者是服用了耳毒性藥物,也會加重聽力的惡化。
⭕避免聽力損傷惡化,留意5大警訊
當銀髮族聽力下降到某種程度,一般來說是中度以上、聽力損失高於40分貝的人,就需要搭配助聽器來延緩聽力退化的狀況。然而,臨床上卻碰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配戴助聽器,提醒家中長者若有以下情況,應盡快尋求耳鼻喉專科醫師的診斷
評估。若確認聽力變差是因退化造成,就要認真考慮配戴助聽器來改善生活品質。
1. 與人溝通時常發生困難
2. 經常請人重複說話內容
3. 看電視機或聽音樂時,音量很大聲
4. 常常聽錯話,造成誤會
5. 因聽力關係已對社交、生活造成影響
除了上述日常生活中可發現的徵兆之外,有疑慮的人也可以透過「線上聽覺自評問卷
(https://goo.gl/forms/gE0qOvVFyMhewQTk2)進行初步的聽力篩檢。
⭕選購助聽器前,耳朵及聽力檢查不可少
當家中年長的父母有聽不清楚的困擾時,先別急著購買助聽器!建議第一步必須先前往具備" 聽力檢查項目"的耳鼻喉科門診就醫,接受耳部的檢查以排除耳垢填塞、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積水等疾病導致的聽力損失;並從聽力檢查進一步判斷是屬於傳導性聽損或是感音神經性聽損。
透過聽力檢測,不僅能得知聽力損失的程度,對於選配合適的助聽器更是一項最重要的依據。由於現在的助聽器大多為數位式設計,需根據患者的聽力損失圖形和損失程度,透電腦軟體將數據輸入到助聽器內。這樣一來,助聽器才能因應不同患者的個人狀態,給予客製化的調整。所以挑選助聽器之前,務必先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並取得聽力檢查圖。
⭕第一次配戴助聽器,良好適應的4個技巧
助聽器是一種戴在耳朵裡的小型電子設備,它能將聲音擴大使其更響亮、更清晰,幫助聽力缺失的人聽見;但無法讓已經受損的聽力恢復正常,也不能原本健全的耳朵功能。因此,呼籲不要對助聽器有過多的期待,以為只要配戴上去就可以回到年輕時的聽力水準。
除此之外,就算是功能頂級的助聽器,剛開始配戴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助聽器和它所傳輸的各種聲音,所以要有耐心讓自己慢慢習慣,直到可以舒適地配戴助聽器為止。
以下是幾個適應助聽器的小技巧:
1. 早期先短時間配戴,習慣之後再逐漸加長配戴的時間。
2. 先從安靜的環境開始使用,待適應變化後再逐漸轉移到餐廳、賣場等嘈雜的環境。
3. 不妨多試驗幾次,找出助聽器在何時、何地、什麼情況下和自己最適合,能達到最佳的助聽效果。
4. 若有任何問題或疑慮,應加以記錄,最好能將你在不同環境中配戴助聽器的經歷寫下來,後續可以讓驗配師進行必要的調整。
配戴助聽器後通常還需要多次的微調,所以記得要挑選一家可以提供全方位檢查與規劃、助聽器樣品種類齊全,且售後服務良好的助聽器公司,才能真正提供保障!
⭕「蛤?」配戴助聽器後,為何還是有聽沒有懂?
助聽器可以把聲音擴大,但同時也會放大背景噪音,所以建議可選擇配有「抑制噪音功能」的助聽器,效果較佳。如果出現配戴助聽器突然有效果不佳問題時,應回到助聽器公司檢測助聽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若助聽器正常,則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檢視使用者是否有聽力下降的狀況。
另外,有些長輩「雖聽到聲音,卻有聽沒到」,還有一種原因是聽損時期拖得太久或因為老化之故,造成大腦的語言辨識能力變差。儘管助聽器可以將環境中的聲音放大並傳送到耳膜上,但是無法改善大腦的語言辨識功能,此時應配合專業人員的指導,進行語言辨識能力的復健,以逐漸改善溝通。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正確配戴助聽器,不但不會傷害聽力,還可以在持續帶給腦部語言刺激之下,減緩銀髮族退化的速度。要注意的是,助聽器屬於醫療器材,應在耳鼻喉科醫師及專業聽力中心的協助下選配,要是使用效果不佳,既傷了荷包,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聽力損傷喔!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台中耳鼻喉
#每周三午診跟周五早診有聽力檢查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3:05 基本評分(無雷) 00:16:39 劇情討論(有雷) 00:48:33 推薦或退件時間 【梗你評電影】《哥吉拉 奇異點》Godzilla Singular Point 看完腦漿爆發的怪獸影集 || PODCAST XXY + Jericho . ▶ ...
上 引 娛樂 徵 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老闆銷假上班了
│不用再猜了,新歡是 Universal!Christopher Nolan的下一部導演作品將由 Universal 發行│
• 幾天前 Deadline 才獨家報導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的下一部電影將以原子彈之父 J. Robert Oppenheimer 為主角,並且正在尋求 Warner 以外的發行商合作。今天 Deadline 再度爆出獨家消息,指出 Universal Pictures 確定將投資並發行 Nolan 這部明年春天即將開拍的新片。Nolan 和他的長期製片夥伴也是他的妻子 Emma Thomas 將透過他們的製片公司 Syncopy 的名義繼續擔任製片。
• 雖然 Christopher Nolan 和他的經紀公司仍然有向 Warner Bros. 的主席 Toby Emmerich 和執行長 Ann Sarnoff 討論過這個製作案,但最後進入決選的只有 Universal、MGM 和 Sony 這三家片廠。如今確定由 Universal 勝出,也意味著2000年的《Memento 記憶拼圖》以來 Nolan 與 Warner 長達20年的緊密合作關係終於畫上休止符。雙方之間的嫌隙是從去年疫情發生以來關於《Tenet 天能》的上映日期和上映形式有不同想法開始。Nolan 對於稍後 Warner 對2021大片採行與 HBO Max 同步上架的發行方式非常不滿,甚至還公開說出 HBO Max 是世界上最爛的串流服務之類的氣話。外界早就在猜測 Nolan 最終會與 Warner 分手,投靠更信仰電影院體驗而非串流經濟的片廠。結果還真讓他千挑萬選找到了。
• 有趣的是 Universal 其實是去年疫情之中好萊塢第一家甘冒電影院產業抵制的風險打破發行空窗期的公司。首波受到疫情影響的電影《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後來被 Universal 直接上架到 VOD 數位平台上零售,同時也在電影院同步上映(但當時美國已經有大量電影院因為疫情停業,所謂的「上映」其實是象徵意義地發行)。Universal 因此在去年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但後來包含 Warner 和 Disney 等片廠陸續採取了更激進的同步上架到自家串流平台的做法。於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現在 Universal 又變成好人了。
• 巧合的是 Universal 的母公司 Comcast 的財務長 Michael Cavanagh 正好在另外一場訪問中說明了他們的串流策略。Universal 的母公司也有經營串流服務 Peacock ,只是 Comcast 沒有採用像 Disney 那樣激進的做法——將自家影片版權全部收回,新片也一律 Disney+ 專屬。即便目前為止也有2部 Universal 電影曾被採用同步上架串流,但他們的做法比較是實驗性質,從未大規模採用。Comcast 的財務長說他們對於空窗期採取更「創新」的做法—— Universal 新片從電影院下檔之後,會在 Peacock 上架4個月,緊接著會下架影片並授權給 Amazon 或 Netflix 上架,去外頭打工賺錢。Comcast 這種做法完全是出自財務上的動機,要讓 Universal 電影盡可能賺更多錢。然而看在 Christopher Nolan 眼中,至少他們守住了電影院的專屬發行窗口。
• Universal 也是努力在疫情中賣出最票房最成功的電影《F9 玩命關頭9》的片廠。過去年度票房總結時, Universal 經常是少數能與 Disney 爭冠的強勁對手,而且他們的勝利甚至完全不仰賴漫畫超級英雄。他們手上有實力不輸給超級英雄的超級恐龍——侏羅紀世界系列以及快要跟超級英雄一樣荒謬的玩命關頭系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Universal 在製作預算上有比較節制的歷史,不像 Christopher Nolan 的前任交往對象 Warner 那樣隨便哪部電影都花超過2億美元。因此 Nolan 這一次可能需要省吃儉用一下,至少不能再隨便召喚昂貴的 Leonardo DiCaprio 或是波音747之類的昂貴道具。
• Observer 則注意到 Universal 片廠主席 Donna Langley 已經在A級創作者和明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讓 Universal 成為許多人的合作首選。Steven Spielberg 和 Universal 數十年如一日的合作關係一直是好萊塢的傳奇。而有 Spielberg 接班人架勢的 《Get Out 逃出絕命鎮》導演則是在最近幾個禮拜才從 Amazon 轉移到 Universal 旗下。而對 Christopher Nolan 來說更有吸引力的是 Universal 早先發行 M. Night Shyamalan 的新片《Old 詭老》更採用了長達75天的空窗期才上數位平台,而且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會上架自家串流平台 Peacock(而是去了別家)。
• 當然如果 Christopher Nolan 最不希望未來的合作對象太重視自家串流服務的話,沒有自營串流服務的 Sony 原本應該是首選。短期內,至少 Nolan 的下部新片之前 Sony 不會突然轉向自營串流。問題是 Sony 有直接以高價拋售未上映影片給那最有錢的串流平台比如 Netflix 或Amazon的記錄。
• 無論如何今天的新聞都是 Warner 的壞消息。他們不僅失去一個長年的台柱,而且連另一個當家台柱《沙丘》導演 Denis Villeneuve 都意有所指地暗示他對於整個沙丘宇宙的發展規劃並沒有全然得到 Warner 的支持。Villeneuve 可能沒有別的意思,但也可能只是顧及電影未上映而把感情裂痕包裝成輕描淡寫的禮貌說法。如果後者成真,Warner 和創作者之間的關係真可能在2021年的發行策略實驗之後像骨牌一般連續倒下。
◇ 新聞來源:
Christopher Nolan Chooses Universal Pictures For His Film About J. Robert Oppenheimer & The A-Bomb(https://flip.it/jl4-bq)
Comcast CFO: This is Why NBCUniversal Films Won't Always Remain Peacock-Exclusive(https://flip.it/mK3Ygd)
Why Chris Nolan’s New Movie Is Heading To Universal(https://flip.it/uaatmn)
Christopher Nolan’s J. Robert Oppenheimer Film Lands at Universe—Here’s Why It Matters(https://flip.it/6Mf70s)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Comcast 財務長 Mike Cavanagh 也順便澄清他們沒有打算併購機上盒業者 Roku │
◇ 新聞來源:Christopher Nolan’s J. Robert Oppenheimer Film Lands at Universe—Here’s Why It Matters(https://flip.it/IATH6t)
│剛剛代表黑石集團買下 Reese Witherspoon 製片公司的 Kevin Mayer 現在正在洽購 Will Smith 的製片公司│
◇ 新聞來源:Kevin Mayer’s investment firm eyes Will Smith’s Westbrook Studios(https://flip.it/voh7Jz)
上 引 娛樂 徵 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
這陣子有讀者私訊問我,到底該如何讓「創作」成為主業呢?真的能光靠寫字養活自己嗎?
我認為絕對可以的,但問題是,成功的創作並沒有明顯的模板可以模仿,所以很多人在剛開始時,往往會經歷「寫了很多,但是沒人看」的挫折,久而久之就心灰意冷地放棄了。
我也曾經歷過那種孤獨的自取其辱感,也因此無數次地懷疑過自己,但是,因為我對文字有莫名的熱情,無論如何還是撐下來了,沒想到卻因此誤打誤撞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路。對於「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 不斷地寫,但不要埋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想以創作為業,持之以恆地練習非常重要,但那只是基本,如果想讓作品更上層樓,一定要找到方法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公眾批評的眼光下。
在自己的社群網站上發表作品,雖然是一種「公開」,但是在經營初期讀者只有寥寥數人(而且一半以上是自己的親友)的情況下,這種公開還不算真正的公開。
建議平常多觀察網路或平面媒體,將自己的作品主動投稿到看對眼的平台,同時關注喜歡的媒體有沒有在徵 Freelancer 或專欄寫手,有機會就投稿看看。當你的作品進到更大的系統裡去,就有可能獲得免費的編輯建議與廣大群眾的回饋反應,跳脫自身與同溫層的侷限,在不斷的調整之中慢慢掌握創作的方向。
除此之外,也建議建立個人的「軍師團」。軍師團就是你身邊那些書看很多、觀點犀利、品味不錯的朋友。把作品拿給他們看,請他們誠實給你意見。另外,也可以加入一些寫作團體,或是主動把作品張貼到特定社團裡,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交流。
2/ 多觀察那些成功的創作者,一一做 case study
創作沒人看,有時候單純是因為作品本身就是不夠好,不夠打動人心。想要進步,我建議可以多觀察成功的創作者。我發現許多短時間內就引起關注的創作者,往往有以下幾種:
1/ 本身書寫的主題很受大眾喜愛,例如巴黎的生活誌、名人娛樂故事等等
2/ 很跟得上時事話題,而且觀點犀利又說服人,讓人看了忍不住點頭稱是
3/ 本身文筆好到不容忽視,寫什麼都有人要看
4/ 和某些當代議題習習相關的權威性內容,關注該領域的人都會追蹤的主題性帳號
5/ 平易近人的療癒內容,例如搞笑插畫、社會現象諷刺、心靈愛情雞湯等等
6/ 負面爭議性的內容,例如靠罵人、酸人博贊,或是扯入某些爭議事件
7/ 實用性內容,例如經營社群的實用小技巧、心理諮商相關等內容
這些人會有他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光憑運氣,而是一定有他厲害的實力。綜合以上觀察,我認為創作要成功吸引到人,以下幾點很重要:
1/ 基本功力(不必是大文豪等級,但至少行文流暢能讓讀者看得懂,文章架構完整,邏輯不自相矛盾)
2/ 時事敏感度(不一定什麼都要貼著時事創作,但是創作時可以把時事考慮進去。假如你要寫十年前的一部電影,前提要怎麼設,才不會讓人覺得你莫名其妙很突兀地在炒冷飯?平常要多接觸不同事物,打開資訊雷達)
3/ 實用性(實用性不限於功能性的實用,還有心靈上的共鳴、人生各種方位的運用)
4/ 故事本身或觀點的新意和犀利(同樣一個觀點已經幾十個人寫過了,你如果想寫一樣的主題,有什麼新的切角可以切入?你有什麼理由去重複一個已經被講到爛的東西?)
平常可以多觀察喜歡的創作者,就像在做 case study 一樣深入研究,看看他平常都在做些什麼?為什麼讀者會愛?也可以回去翻他的舊文(如果他還沒刪掉的話),看看他究竟是從什麼時候作品開始成熟起來?關鍵轉捩點是什麼?前中後期的作品不同在哪裡?而這些觀察又如何運用回你自己的創作中?哪些地方是你可以模仿的?哪些是你應該學習前車之鑑避免掉的?
3/ 可以在意流量,但不要太在意流量
創作者在意流量很正常,因為流量本身就是一種認可,也是變現的基礎。但是,我認為創作者在意流量之餘,也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被流量要脅。
很多年前,我看到一位剛萌芽的創作者發了一篇文,文中他自己寫說他這禮拜發了兩篇文章,但是粉絲人數卻掉了五個,這讓他感到非常驚慌沮喪,「請告訴我你們想要讀什麼?我保證未來一定會照著這個方向寫作」,哀求之意溢於言表,讓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憐,甚至有失一個人的格調(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感)。
我認為好的創作一定要忠於自己,如果完全只為他人而寫,會失去個人創作的「根」,那樣的驚慌、虛浮、討好與虛假,最後一定會在創作中表現出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又回去看那位創作者的粉專,發現他後來又發了些文,但行文之中充滿虛假的樂觀語調,給人一種很不真誠且虛弱的感覺,而且粉絲人數也沒因此變多。
創作者過分在意流量,有時候反而失去自我和方向,越寫越差。如何拿捏自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期待、如何在他人目光之中游刃有餘但又不被綁架,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功力,其實也是人生必修的智慧。
4/ 主動標記他人,播送自己的創作
想讓創作引起關注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將自己的創作傳送出去。
這個接觸不必是人與人實際的接觸,可以只是網路上互相標記。例如,最近你讀了一本新書,可以主動寫書評,分享的時候順便標記該書的作者和出版社,如果文章寫得好,搞不好還會被出版社或作者本人分享出去,這樣你的讀者可能又往外拓展了一些,甚至在一些重要人士的心底留下印象,或許就這樣悄悄開了一個未來的門。
總之,創作剛開始乏人問津的感覺,真的是滿煎熬的,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放棄努力,也不要害怕丟臉,至少逼自己認真堅持個一兩年再說。可以參考以上建議或其他創作者的建議,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我想時間一拉長,終究會慢慢摸索出來。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創作 #少女A #寫作 #文字工作
上 引 娛樂 徵 才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3:05 基本評分(無雷)
00:16:39 劇情討論(有雷)
00:48:33 推薦或退件時間
【梗你評電影】《哥吉拉 奇異點》Godzilla Singular Point
看完腦漿爆發的怪獸影集 || PODCAST XXY + Jericho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XfPibnFKvJo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uksu3t5sul081861g7tbod/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影集《哥吉拉 奇異點》;這是日本東寶所製作哥吉拉系列作品裡第一部動畫影集,於2021年4月1日起於日本東京都會電視台首播,並於六月全球Netflix上架。故事以2030年的近未來為時空設定,採兩條主要故事線進行:分別描述一位專門研究非現實存在生物的天才女研究生 神野銘,以及滿腹理想卻不善交際的少年 有川潤,兩人各自在工作領域中發現一種未知來源的神秘訊號,關係著威脅世界各地正發生的怪獸攻擊事件。
.
本部影集由吉卜力工作室出身的導演 高橋敦史所執導,以及日本科幻小說家 圓城塔操刀劇本,劇中充滿大量的科學理論,以及致敬過去哥吉拉系列作品的怪獸,讓科幻或是怪獸迷相當著迷。以象徵「破壞神」的哥吉拉,和理論科學中的「奇異點」概念結合,闡述了人類世界面臨重大災難,及探索未知領域時的反應和態度,讓《哥吉拉 奇異點》的整體調性有別於過去追求聲光娛樂效果的怪獸題材作品。
.
不論你對《哥吉拉 奇異點》這齣影集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歡迎你一同來與我們討論唷!
.
你也有看過《哥吉拉 奇異點》了嗎?
你對這部影集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哥吉拉 #奇異點 #哥吉拉奇異點 #godzilla #godzillasingularpoint #tvseries #drama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fPibnFKvJo/hqdefault.jpg)
上 引 娛樂 徵 才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患甲亢 有很多原因,最大機會是情緒緊張引起,導致壓力爆煲,情緒失控,「現在已停藥,沒什麼事,所以我盡量跟自己說要冷靜,其實我以前情緒高低起伏更犀利,這一年我覺得自己已轉好了,當然遇到什麼事,不能太激動和緊張。患病時有很多病徵,如心跳加速、走兩步無氣,雙腳無力、失眠和出汗,因為有很多病徵才去看醫生,發現有甲亢。那時樣子腫到很恐怖,其實我現在也未能回復病之前的樣子,以前兩邊面形很明顯,現在仍然有點腫,慶幸沒有眼凸和不舒服,是不幸中之大幸。」雖然患病時,對工作沒太大影響,但 #葉凱茵 會很討厭自己,很想打自己,不敢看自己的作品,因為腫到不得了,自己都覺得好趕客。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ES6JUwJf1c/hqdefault.jpg)
上 引 娛樂 徵 才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SmartTravel #鄧成波離世 #傳奇舖王 #享年88歲 #霓虹光管學徒 #百億地產王國 #鋪王鄧成波 #生財之道 #藝人 #肺癌 #終年38歲 #2021年11位演藝界名人離世 #是日娛樂名人新聞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資深投資者鄧成波家族公布,鄧成波於2021年5月14日中午,在一眾家人陪伴下於養和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8歲。家人將秉承鄧成波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鄧成波的家人今日發聲明,指鄧一直奉行「高瞻遠矚,刻苦勤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處世及營商哲學,重情義、講信用,深受敬重。家人將秉承其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聲明又提到,感謝各界友好的懇切關心及慰問,以及養和醫院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有關喪禮安排詳情,家人將適時公布。
鄧成波在高峰期於香港持有逾200項工商舖物業,因此獲得「舖王」之稱。
根據他家族旗下的陞域集團官網資料,該集團與鄧成波家族共同管理總值約730億港元的房地產組合,集團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酒店及餐飲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以及社會創新業務The STILE所推動的安老服務及創業創新平台,旗下營運超過40個品牌。
不過喺疫情重創香港經濟之際,鄧氏頻頻沽貨套現,去年底傳出他計劃出售達1/4的集團投資物業組合套現,當中不乏以低市價沽出。
他與有關人士最近亦招標出售九龍城聯合道2至18號一籃子物業,意向價約25億港元,整個項目共涉及18個地段,總地盤面積約兩萬方呎,買家可選擇購買全部或部分物業。
他膝下育有5名兒子,由於近年退居幕後,業務多由孻仔耀昇打理,現為陞域集團行政總裁,亦被外間視為接班人。據悉,鄧成波的次子耀文亦有協助打理地產業務,三子耀輝於1995年創辦連鎖眼鏡店品牌尊貴視力,四子耀邦近年逐漸參與家族事業。
不如我哋一齊睇下 鄧成波 一生點樣創造佢嘅傳奇
香港地少人多,亦都擁有龐大旅客團,擁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本地人,締造了一個零售業發達的大都會。
過往香港擁有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着高昂的租金,商鋪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物業。由此,又誕生出一批職業工商鋪炒家。
香港有很多位「鋪王」,鄧成波是名頭最響亮的一位。其縱橫樓市近40年,持有遍佈港九新界200多項工商舖物業,人稱「波叔」。
2016年以來,香港投資物業市場興旺,鄧成波亦表現得愈來愈積極。至今兩年內已投資超過160億港元換貨,重組資產。
2018,就有港媒作了一筆統計,表示波叔的目光已抵及新界東部西貢,短時間在當地重注了14億港元投資工廈及商鋪。
其中包括今年2018 3月份向購入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全幢,作價2.5億港元;2017年斥3.65億港元購入實惠集團大廈,以及3.68億港元購入的四洲集團大廈全幢。商鋪方面,有2017年花費4.5億港元購下西貢花園一間巨型鋪面。
另一方面,2018 5月24日,鄧成波向佳源國際出售了位於新界葵涌、屯門的新合里物業,成功中心,以及菁雋住宅項目共三個物業,再籌得26億港元銀碼。
更早之前,在2017年9月份,波叔就曾將觀塘THE WAVE、銅鑼灣波斯富街多層巨鋪及鰂魚涌東滙中心地庫三處項目打包予中銀國際,估計一次轉手賬面賺約20億港元。
生財之道
「我叫啲鋪作靚女,每日都想睇,買唔買都睇。」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身體狀況雖然轉差,Jeff仍然保持正面心態,他指去年病發初時好積極學氣功,每晚9點入睡,清晨5點前起身吸取陽氣,令身體變得更健康。談到年初時咳到見血,情緒會否變得困擾?他堅定說:「我都盡量令自己舒服,我成日都覺得其實係控制唔到,可能轉頭擴散呢度,又擴散去嗰度,無嘢控制得到,學習接受嘅心態係好重要。但痛苦同辛苦始終係無可避免,當佢(痛楚)攻擊你,當佢(痛楚)嚟時候,盡量去學習點樣放鬆,有信仰就祈多啲禱,盡量令到自己心情平和放鬆,就已經係好止痛方法之一。」
咳到瞓唔到,但係睡眠係好重要,而家呢兩個禮拜就係個腸胃痛。」
患難見真情,好友孫慧雪及謝珊珊不斷支持、幫手,馬浚偉也於阿雪IG呼籲後第二晚,在網上開Live演出為Jeff籌集醫藥費。
建議啲歌手 我一個Zoom, 幾位歌手一齊湊錢
之前跟女友同住梅窩,平靜生活有利好好休養,但自從身體變差,Jeff的哥哥叫他跟女友搬到自己家住,好讓一家人多點相處時間,Jeff也可以多點陪伴年屆84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他說:「當然一家人感情更加好,但變相亦對哥哥、佢屋企人係一個負擔,因為本身要照顧一個長期病患者,多一個癌症病患者,係一件唔容易嘅事。」
受訪前,Jeff獲中醫師教導用按摩紓緩身體痛楚,他說:「感覺係舒服好多,但每日按摩,講緊每次要按40分鐘,咁係咪親人每日都可以花呢個時間呢?確實有難度,唔係願唔願意,係環境許唔許可,又要照顧你三餐,因為我隻手郁唔到,我煮唔到嘢食,洗碗都做唔到,想幫都幫唔到。」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肺癌是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新症超過4,000宗。2017年全港有3,89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27.1%,高踞本港致命腫瘤的首位。由1981年至2017年,本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雖間中有輕微下跌,但大致呈上升趨勢,從每年約2,000人,增加至每年約4,000人。
患上肺癌的存活率,因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若能在肺癌第一期時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未來5年的存活率可達50%,但若在肺癌發展至第三期時才發現,未來5年的存活率便會降至約15%。
一般而言,肺癌對男性構成較大威脅。以每十萬人計算,2017年男性患肺癌的死亡率為76.5,女性死亡率則為32.4,相差超過一倍。若以年齡劃分,男女患肺癌的死亡率均由40歲起上升,當中男性的增幅比女性更高,85歲以後,男女的死亡率同樣相差超過1倍。
肺癌病徵
肺癌常見症狀
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病徵,但隨著病情惡化,周遭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產生各種病徵,包括氣喘、持續咳嗽、痰中有血、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深呼吸時感到肺部疼痛、胸肺反覆受感染或久未痊癒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容易疲倦,雖然並非出現在呼吸系統,卻都是肺癌的症狀。
然而,癌細胞有機會在體內擴散,屆時患者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核腫脹、腹脹、骨痛、頭痛,或者頸、面及手部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診斷是否患有肺癌。
尋找癌症原因
肺癌風險因素
患有肺癌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吸煙習慣
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0倍。吸煙人士當中,約10%都會患上肺癌;而男性肺癌患者當中,則有約90%是煙民。
吸入二手煙
除自身的吸煙習慣外,二手煙也是肺癌的元兇之一,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患有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兩倍以上。
吸入化學物料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等,或者吸入大量廚房油煙、燃燒香燭的煙霧或累積在建築物的氡氣〔註1〕,都有機會導致肺癌。
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其他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經常進食經燒烤或醃製的食物,都是引致肺癌的原因。
家族遺傳
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家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樣患有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
針對以上各種引致肺癌的原因,預防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從未吸煙的人應該拒絕染上不良嗜好,而已經有吸煙習慣的人則應該從速戒煙;同時應勸籲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戒煙,或者減少前往酒吧等較多人吸煙的地方,避免吸食二手煙。至於有害物質方面,員工在工作場所應該遵守安全指引,例如配戴具保護功能的口罩,亦應定期檢查家中的氡氣是否超標。另外,如果從飲食習慣著手,可多吃大量蔬果,但避免服用過多維他命丸,以免對身體引致反效果。
身體影響
肺癌併發症及擴散風險
倘若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患癌,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釀成更多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可能會堵塞氣管,同時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周圍,令患者在吸氣時,肺部難以全面伸展,呼吸出現困難。癌細胞可擴散至肺部內膜或身體其他部位,令患者感到身體疼痛、噁心、頭痛等。一旦肺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則變得難以治療。
常見檢查方法
肺癌診斷方法
如發現懷疑肺癌的病徵,應先向醫生求醫並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胸肺X光片檢查
透過肺部的X光片,觀察肺部裏面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的物質。
痰涎樣本檢查
利用顯徵鏡觀察病人咳嗽排出的濃痰,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利用軟管插喉,檢查支氣管內黏膜的情況,有需要時會切下有異常的組織作進一步觀察。患者在檢驗前須經麻醉,亦可服用鎮靜劑,方便軟管進入體內,過程約數分鐘。
除上述檢查外,醫生亦可能要求進行下列跟進檢驗:
縱隔鏡檢查
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於頸的底部、胸骨上方開兩至三個小口,伸入內窺鏡,觀測肺部和心臟鄰近的淋巴結和胸腺。如果發現淋巴結腫脹,就會從另一個小口伸入手術刀,將其切除。手術需時約一小時,患者一般須繼續留院一至兩天。
電腦掃描
患者須注射或飲用造影劑〔註2〕,然後利用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
超聲波內窺鏡檢查
醫生將附帶超聲波探頭的軟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心肺反彈回來的聲波會經電腦形成影像,從而令醫生得知胸腔內的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脹大的情況。同樣,如有需要,醫生會切一小片淋巴結作檢驗。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會為患者的肺癌分類及分期。肺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小細胞肺癌
佔所有肺癌個案的15%,大多由吸煙引起,增長及擴散速度快
非小細胞肺癌
鱗狀細胞
常見於氣管內壁,一般由吸煙引致。腺癌
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的細胞變異導致。大細胞癌
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
間皮瘤
出現於胸腔和腹腔內壁,多由接觸石棉引致,但病例罕見。
在進行檢驗後,醫生會為患者的病情分期,大致可分為四期: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xkmkbrAKa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