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來到一家很酷的店,大推
生蠔現撈現開現吃
-
店在一個很邊的小路,
從我來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很像人行道那種觀海的橋,
很莫名其妙,感覺是給人走的,
但其實可以騎車,因為我看到別人也在騎。
我騎到一半還停下來,看了一下海拍了幾張假掰網美照。
騎完橋就會看到招牌了,
然後右轉進一條騎車會摳摟摳摟那種路。
雖然位置很特別但不會找不到,
Google地圖很準的不要怕我幫大家測試過了。
餐廳旁邊就是海,
建築本身看起來很像小工寮,或土雞城那種感覺(圖8)
-
我到的時候完全寂靜無聲,
只看到桌上有吃過的龍眼殼、一把龍眼,
門口爐子旁邊放著鍋碗瓢盆,牆上貼著簡單的菜單。
嗯,有人生活過的痕跡,但是沒有人影。
繞了兩圈完全空無一人,
但我又很想吃,都來了不想放棄直接離開。
只好打了Google上面的電話問老闆有沒有營業。
老闆:有啊24小時營業,我看到妳了啦,妳自己坐一下吼,等等我們就相見了。
-
⋯不是,我周遭沒人啊。
從哪看到我的啦😨
喔原來海上那個人就是老闆,
沒事了七月不怕不怕。
-
老闆:生蠔確定只要一斤齁?只給妳一次機會喔😎追加我就不理妳了喔
然後,
就跑跑跑下去撈生蠔了(圖4)
乾太屌了吧,原來是直接下去撈。
-
第一次吃到直接在眼前從海裡抓出來的生蠔,
新鮮度不用說完全沒毛病,最新鮮大概就這麼新鮮了。
老闆直接開始磨刀在我旁邊開生蠔,
開一顆吃一顆。
老闆還把刀遞給我讓我自己開開看。
不是我在說,超級難開欸。
我當年去朋友的餐酒館還有學過開生蠔,
也自己買過生食級生蠔回家吃自己開。
但這個現撈版完全不一樣,
我開一個差點把自己的手給開了。
我點一斤生蠔/150元,大概有8.9顆。
鮮度沒話說,只是海裡直送真的蠻鹹的。
很需要喝水喝飲料,
但冰箱感覺只有滿滿的啤酒。
-
我是選生吃啦,我熱愛生食,無生不歡。
不過也可以選擇蒸或烤。
建議大家還是選擇有烹煮過比較好,
畢竟直接撈上來就吃,
跟我們平常在日料店餐酒館吃到精緻處理過的不一樣。
盤子裡會出現一些泥沙什麼的,
比較嬌生慣養的可能會無法接受。
但我沒烙賽,胃也沒痛,什麼不舒服都沒有。
吃完完全沒毛病就是了。
我回來10天了,除了喝早餐店奶茶之外都沒有烙賽,
肚子不痛,屎呈條狀。
-
我覺得蠻值得一來的欸,
是個很特別的體驗。
海味滿滿,跟坐在餐廳吹冷氣吃飯完全不同。
在馬公市區吃到的海鮮新鮮歸新鮮,
海產店頂多就看看水族箱,
跟保麗龍盒裡面還在跳動的海鮮。
但是氛圍跟環境就沒有這麼海,跟這麼直接而坦率的淳樸。
-
其實我真的沒有特別喜歡文青、網美餐廳,
整間店可能只有一個角落、某個角度好拍,
一堆人排排隊等著拍那個位子的美照。
然後要我花著800、1000吃著普通至極的食物。
我寧願花80元吃傳統的麵攤便當店,
或是花8000元直接吃星級料理,
而不是卡這種不上不下吃了不知所云的餐點。
當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也有很多網美餐廳是好吃的不可否認,
只是更多是吃裝潢擺設。
我很喜歡這種小店,
也許髒髒舊舊一點不起眼,卻充滿歲月與生活的痕跡。
對我而言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旅行有趣的地方,
就是會挖掘到很多不一樣的人生、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不同的風俗民情。
對旅者而言是新奇,對居者而言是生活。
-
從IG點進打卡在阿家生蠔地標的文章,
就可以發現文章並不算多,
但是每一篇發文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店家的隨性跟熱情,
大都是讚賞的。
老闆很好客、很Man,講話很霸氣。
啊還一直對我下指令,
然後我不小心就都聽了非常順從完全沒有反抗之意😳
就喜歡這味啦怎樣,我是M也要跟你說?
-
阿家生蠔
澎湖縣馬公市880威靈殿廟口右轉
營業時間24小時
去沒看到人的話就打電話0932-972-946
#澎湖生蚵 #澎湖宵夜 #澎湖24hr #澎湖 #澎湖美食 #澎湖之旅 #澎湖旅遊 #澎湖秘境 #澎湖景點 #澎湖必吃 #生蠔 #poptour澎湖 #타이완 #타이완여행 #대만 #대만여행 #여행스타그램 #타이완맛집 #레스토랑 #맛집 #회 #굴 #해안 #해물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看這集所有討論的問題跟影片的時間點~ See all questions and time codes below! Q1: 0:17 最近煩腦的是在考慮要換工作單位,但是不知道怎麼跟主管開口? 開口又換失敗的話就尷尬了…不換又做的不是很開心! Q2: 1:39 拉拉:在寫情歌時候是...
不小心 撞 到 別人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人會說:[我開車很慢、很小心的],但你能保證別人跟你一樣很慢很小心嗎?NCAP車輛撞擊測試,在YouTube上搜尋可以看到針對各種車種的測試,看完後你怎敢不給孩子一張安全的汽座!
不小心 撞 到 別人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少講出來的負能量 #當我目睹了有個孩子叫Jivan滾......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到現在還是耿耿於懷,不知道自己是否處理得恰當。
我認為,自己是個不怕孩子去碰撞的母親,過去我寫過文章,在公共遊樂空間,若是孩子不覺得他人的行為對他造成了負面影響,譬如在插隊、拿走玩具,而能夠迅速轉換自己的焦點和心情,不一般見識,去找其它讓他快樂的事物的話,只要沒有動手,那麼我是沒有必要介入孩子的遊戲天地的。硬要孩子去「面對」,去為自己伸張正義,對某些內向的孩子,反而會製造他更多心理上的壓力。
畢竟,在玩的是孩子,倘若孩子真的感覺不好了,他也要學著反抗,生性害羞不敢替自己出頭的話,至少要體悟到自己已被侵犯,試著和信任的大人說明,尋求幫助。這是我相信的,不需要強迫孩子在「大人劃定的界線」上作出反應,他必須在引導與規範的學習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感知。
_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傍晚,我帶Jivan和Mira在遊樂區玩,那裡有一艘超大的海盜船,船身是一個開放無門的房間,約是一個車庫的大小,還有三個圓形的洞作為窗。因為我們來過多次,所以我坐在草地上,保持距離地看著孩子。
「媽媽!」Jivan已經鑽進船身,從洞口開心地向我揮手,笑很甜。我投以微笑說聲哈嘍,然後視線轉走,看向爬著繩索的Mira。一會兒,Jivan哭著跑回來我身邊。
「媽媽……那個哥哥說我不能進去船的裡面」,他說。
「但是你不一定要聽他的啊,這裡是屬於大家的,大家都能玩」,我回。
「可是他很兇說『最後一次機會,出去』,然後就把我推出來」,他重說一次時,聽起來好傷心,還說了有另外一個小女生也被趕出來。
這時候,我肯定Jivan會求助,和皺眉對方推人之外,心境上沒有太大的起伏,確認Jivan沒有做出不當的行為後,我問他:「那裡面有其他人了,你為什麼還想要在裡面玩?」他說:「因為我也喜歡在船裡啊!」我又問他:「那,現在還想進去玩嗎?」他點點頭,我說:「那就去吧,我跟你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
那個哥哥(給他起個G吧)和其他兩個同夥,大約是九歲十歲的年紀,已經出了船身,靠在一旁玩沙。Jivan先是指認推他的人,然後我示意他「沒事,進去吧」。我站在約一公尺半的距離看,他們沒有注意到我。
G發現了「自己的基地」又被同一個男孩進入,直接從窗戶做出不舒服的聲音和瞪大眼睛,「恐嚇」地要Jivan離開,Jivan僵住在裡頭沒動,接著,G就把頭貼至窗口,伸出指頭,除了比劃「weg(滾)!」的手勢外,我清楚地聽到他同時也兇狠地說了這個字。
這個舉止,瞬間點爆了我……又氣又想哭,憑什麼我的孩子要被這樣對待!如果我放任不管,我的孩子就有可能會成為在非母語國家的被霸凌者!當時我是這樣擔心受怕的,我自己沒關係,對於他人的輕蔑態度,我可以視為是對方的不成熟和心理狀態問題,但是對於會在這個國家受教交友的孩子而言,他是否能心態健全地成長、未來在班上群體生活的應對,我是萬萬不樂見孩子忍氣吞聲,被迫地要「消化」他人的不公平對待,甚至逐漸失去快樂的能力。
我沒有多想,一句「為什麼!」就脫口而出,很大聲。一方面氣憤填膺,一方面是腦袋理智地意識到接下來我要用不熟稔地德文替自己的孩子辯駁。手幾乎是顫抖的。
G和夥伴們抬頭看見我站在一旁。我再問了一次:「Warum muss er weg gehen? (為什麼他需要離開?)」我想起了自己教學時氣起來的模樣,是很難得很難得的板起臉孔了。說得如此大聲,我也很希望G的父母「聽聲現身」,至少來看看怎麼回事,然後我們可以談開來,機會教育之類的,因為,我完、完、全、全不想直接面對他人的孩子,這是權力的不對等,就像在教學時處理孩子們的衝突,是絕對不會讓孩子單獨面對另一個孩子的家長的。
好的,這幾個孩子是沒有父母看管的……。我等了幾秒鐘,G收起幫派氣息的臉色,扯謊說:「我沒有說」,我說:「我就站在這裡,我全部都看到也聽到了,你叫『我兒子』離開。」他不說話,意識到原來我是「the mother」,夥伴們趕緊澄清:「我沒說」,我說:「我知道你們沒有,是他(G)。」
我看著G嚴肅地說:「這裡是屬於大家的遊戲空間,我們都能夠『一起』享用,不是嗎?」天殺的,我頭腦當時超忙的,要說明立場,又要想單字想句型,還不能詞窮卡彈……G還是沒說話,夥伴們則是點點頭,最後我說了一句:「Sei nett, bitte(請善待他人), Dank!(謝謝)」
謝謝孩子們的理解與合作後,我便離開了現場,對於剛剛發生的一切既尷尬(因為周圍也有不少人,然後還聽到我的破德文),又感到氣憤(自己孩子被欺負,對方家長放縱)。沈澱下來之後,我甚至很矛盾地覺得,自己既勇敢(總算挺身而出),卻又太不理性(怎麼腎上腺素突然飆那麼高地大聲說話)……我為我的情緒而糾結著,怎麼到了德國,會慌了剛剛好的教養。
如果我當時真的好聲好氣地走到G旁邊,蹲下和他說明,他是否能意識到他的行為已經過分而停止對比他小的孩子「霸凌」?他對於這個膚色不同、德文說起來怪怪的女子又有幾分不以為意?又或者,我如果直接「說服」Jivan別進去船裡頭玩,不也是在助長G的霸道?然而,以G熟練地手勢和角頭老大式的口吻,我想這不是他第一次對他人無禮。
晚上我和Ra說時,Ra安慰我說他覺得我處理的很好了,這樣父母不管的孩子,只能由社會來教育,但問題就是,現在的社會,許多人已經不想插手去管他人的孩子,因為在荷蘭,就曾經發生過多起,父母因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而訓斥他人孩子,然後被他人孩子的親友圍毆的事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會霸凌人的孩子原生家庭就已有狀況)(另外,指出他人錯誤時的態度和說話方法也不易控制得宜)。所以,Ra最後是跟我說,他也怕我必須承擔風險,對於面對不理智的、無法做好家教的父母來說,這很有可能是惹禍上身。
Jivan睡前,我特別把他叫來,跟他再說了一次傍晚發生的事:「媽媽跟你說,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像G那樣對其他小孩說話,還有,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和爸爸都會保護你,但是,你也要記得,要保護你自己,懂嗎?」
說這句「媽媽會保護你」的話時,我也是在安頓自己的身心的。
_
在異鄉生活容不容易就不用多說了,為了另一半的職涯發展願意放下過去的自己,為了孩子也願意勇敢,更願意為了未來而虛心學習。文化上的差異,語言上的隔閡,和風土民情衍伸的社交障礙,即便到了德國快兩年了(一年全關在家就是了……),我還是會心灰意冷,有時就是不免會陷入「為什麼要到這裡被別人當次等公民呢?」「就因為語言問題所以要被狗眼看人低?」「我的孩子怎會跟著傻傻的媽媽一起吃虧」的情緒裡……
即便這次事件並非歸因於「歧視」,但很多時候遇到類似事件,我是那種會想要避開衝突,而把苦往心裡吞的人。這樣,孩子將來該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不被人軟土深掘呢......
我很少動怒或失望的,相信只要努力總會豁然開朗的,而那些沒說出口的難受,也真的只有在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信心喊話中,能稍微掩飾掉一些些。我不避諱地給孩子看到我的恐懼、不知所措和眼淚,但只要孩子求援了,做母親的,當然也就堅毅地捍衛這個家。比起學科上知識的學習,更期許自己,能扶植孩子的道德素養,使他們的小小心靈,長成一顆柔軟卻又強韌的麥粒。
#思考對孩子最適合而非最好的教養
#照片紀錄了幾種簡單好準備的居家小活動
不小心 撞 到 別人車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看看這集所有討論的問題跟影片的時間點~ See all questions and time codes below!
Q1: 0:17
最近煩腦的是在考慮要換工作單位,但是不知道怎麼跟主管開口? 開口又換失敗的話就尷尬了…不換又做的不是很開心!
Q2: 1:39
拉拉:在寫情歌時候是怎麼樣的心情? 妍熙:為何會選上導演這條路?
Q3: 4:33
最近有點煩躁,所以想一個人去旅行沉澱一下,但是之前的經驗一個人旅行時錢都像用燒的,住宿方面通常花最多,且開車有時停車也是個問題,但是不開車交通上又不方便,所以想問妹娃依妳們旅行的經驗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推薦台灣適合一個人旅行的地方嗎?
Q4: 9:17
不太懂她到底為什麼反覆的態度,捉摸不定,到底在她想什麼呢?
Q5: 10:51
最近朋友們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我來安慰,如朋友遇到錢債問題、朋友不小心撞車受傷、朋友家人患重病入院等,但可能是自己沒有相關的經歷,往往不知該說什麼話來安慰,所以想請問妹娃們會有一些怎樣安慰別人的建議嗎?
-------------------------------------------------------------------
Subscribe to Our Channel for More Videos
每週創作新影片,請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NUjsLN4sbQHIfFclaK6qQ
Official Website: www.meiwamedia.com
Like us on Facebook 請按讚~!
妹妹娃娃多媒體 Meimeiwawa Multimedia
https://www.facebook.com/meiwamedia
Twitter
http://twitter.com/meiwadiarie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wadiaries
妹妹娃娃多媒體 Weibo微博
http://weibo.com/meiwa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wamedia
Lara梁心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laraliang
Lara梁心頤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lianglara
Esther梁妍熙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sther.veronin
Esther梁妍熙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u/liangesther
不小心 撞 到 別人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究竟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是怎樣呢,今日請來脫北者Sunny Kim為大家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
Q:有韓劇看嗎?
A:我第一次看的韓劇是《浪漫滿屋》,是走私到北韓的光碟,那時候我在家把燈光調到最暗,然後把電視的聲音調到最小,很小心地看。因為經常都會發生鄰居向警察舉報的情況,所以就算鄰居跟你的關係再好,也切勿相信對方。
Q:平時人們穿甚麼?
A:我在北韓曾有過一件adidas衣服,那是南韓人的二手衣服,因為走私商人會在南韓收集大量的二手衣服,然後運去北韓賣給我們,這些衣服會比北韓的新衣服便宜。
Q:戀愛觀如何?
A:在北韓跟一個人開始戀愛就不會分手,別人聽到你分手會很驚訝。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北韓 #白飯 #餓死 #脫北 #走私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不小心 撞 到 別人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