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海洋和冰雪圈特別報告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在昨日發布,這是去年IPCC發布的第二版報告,針對海洋以及冰雪圈的部分,台灣身為海洋國家,這份報告當然至關重要,但還是讓我們繼續抗中保台,或是檢討國民黨。
下面文字取自報告新聞稿:https://www.ipcc.ch/srocc/home/
#融冰海平面上升
極地和山區的冰川和冰蓋的冰量正在損失,這促使了海平面加速上升,同時擴大了海洋變暖的範圍。報告顯示,20 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 15 厘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快了兩倍多 - 每年 3.6 毫米 - 而且還在加速。
海平面將在未來幾個世紀繼續上升。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 2°C,到2100 年它仍可能達到 30-60 公分左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強勁增長,則可能達到 60-110 公分左右。
“近幾十年來,由於格陵蘭和南極洲冰蓋的水輸入量不斷增加,加上冰川融水以及升溫海域的擴大,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已經加快,” IPCC 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說。
“這項新的評估還上調了在溫室氣體高排放量的情況下,到 2100 年南極冰蓋對海平面上升的預測貢獻。 ”她說。“對 2100 年及以後的海平面的大量預測與南極洲等地的冰蓋將對變暖如何反應有關,這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
–
#更頻繁的極端海平面事件
海平面上升將增加漲潮和強風暴等期間產生的極端海平面事件的頻率。有跡象顯示,不論額外升溫幾度,到本世紀中葉,許多地區過去百年一遇的事件都將每年發生一次,許多低窪沿海城市和小島嶼將面臨風險。
報告顯示,如果不在適應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它們將面臨不斷升級的洪水風險。報告稱,由於與氣候相關的海洋和冰凍圈的變化,一些島嶼國家可能變得無法居住,但可居住性閾值仍然極難評估。
熱帶氣旋造成的風和降雨的增加加劇了極端的海平面事件和沿海災害。特別在溫室氣體排放保持高水平的情況下,熱帶氣旋引發的風暴潮的平均強度、幅度和降水率的增加將進一步加劇危害。“各種適應方法已經開始實施,通常是應對洪水事件的,而本報告強調了為每種情況提供的各種不同選擇,以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全面規模,制定綜合對策,”Masson-Delmotte 說。
–
#不斷變化的海洋生態系統
報告稱,升溫和海洋化學變化已經在干擾整個海洋食物網中的物種,對海洋生態系統和賴之生存的人們產生了影響。到目前為止,海洋已吸收了氣候系統中 90%以上的多餘熱量。到 2100 年,如果全球升溫限制在2°C,海洋將比從 1970 年到現在多吸收 2 至 4 倍的熱量,而在高排放情況下,將多達 5 至 7 倍。海洋變暖減少了水層間的混合,因此減少海洋生物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自 1982 年以來,海洋熱浪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強度也在增加。預計其頻率、持續時間、範圍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若升溫 2°C,其頻率將高出 20 倍。如果排放量繼續強勁增長,其發生頻率將增加 50 倍。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海洋已經吸收了 20%到 30%人類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了海洋酸化。到 2100 年,海洋的持續碳吸收將加劇海洋酸化。海洋升溫和酸化、氧氣損失和營養供應變化已在影響著沿海地區、遠海和海底的海洋生物分佈和豐度。
魚類種群分佈的變化已減少了全球捕撈量。未來,有些區域,特別是熱帶海洋,將進一步減少,但其他區域,如北極,將會增加。高度依賴海產品的社會可能面臨營養健康和食物安全的風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對那些為我們提供食物、保障我們健康和塑造我們文化的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IPCC 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 Hans-Otto Pörtner 說。“降低污染等其它壓力將進一步協助海洋生物應對其環境的變化,同時使海洋更具韌性”。政策框架,如關於漁業管理和海洋保護區的政策框架,可為社會提供機會來適應變化及盡量降低我們的生計風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新版)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太平洋的澳洲東北海岸,它縱貫於澳洲東北昆士蘭州外的珊瑚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約南緯10°至南緯24°),綿延伸展共有2600公里左右,最寬處161公里。約有2900個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分布...
不斷變化的海洋生態系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新版)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太平洋的澳洲東北海岸,它縱貫於澳洲東北昆士蘭州外的珊瑚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約南緯10°至南緯24°),綿延伸展共有2600公里左右,最寬處161公里。約有2900個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分布在約344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4][5],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遊船在此間通過,船下聯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大堡礁是由數十億隻微小的珊瑚蟲所建構成的,是生物所建造的最大物體,就算從外太空也能看到。因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也曾被CNN選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觀。大堡礁大部份區域都在大堡礁海洋公園的保護之下,這減少了人類對此區的影響,像是漁業、觀光業等。但依舊有其他的環境因素影響大堡礁,如因逕流或氣候變化造成的珊瑚白化及棘冠海星週期性增加。對澳大利亞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峽島民來說,從約一萬五千年前以來,他們就與大堡礁共同生活至今,無論是文化或精神都深受其影響。大堡礁支持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其中包括有許多易危和瀕危物種,還有一些是大堡礁的特有種。珊瑚骨本身的顏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藍色和黑色。寶石級珊瑚為紅色、粉紅色、橙紅色。紅色的珊瑚是由於在其生長過程中要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鐵,黑色的珊瑚是由於其含有有機質所導致。珊瑚的表面擁有繽紛色彩的能夠調節光線的螢光色素,對珊瑚共生海藻的影響以及對珊瑚適應明暗不同的環境有重要作用。氣候變化、污染、棘冠海星和漁業是對大堡礁生態系統健康危害最大的因素。其它的威脅還有海運事故、油外泄和熱帶氣旋。骨骼侵蝕帶是一種發生在骨狀珊瑚上的由原生動物Halofolliculina corallasia引起的疾病,可以感染31種珊瑚。根據一項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自從1985年來,大堡礁已經因為上述危害因素損失了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其中三分之二的損失是發生在1998年以後。一份2016年三月的報告顯示,因為海洋暖化引發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導致中北部的珊瑚礁可能全數摧毀,佔據大堡礁整體40%以上。大堡礁也是個相當熱門的觀光景點,特別是在降靈群島(Whitsunday Islands)及凱恩斯地區。觀光業是這裡重要的經濟活動,每年約有十億美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