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之死 崛起中國的痛 #世界日報社論 #劉曉波
圖說:挪威首都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中心前,民眾向劉曉波獻上鮮花與蠟燭悼念。 美聯社
1989年從美國回北京參加天安門民主運動、2008年參與草擬「零八憲章」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病逝。無論贊同或反對他的主張,劉曉波之死,必然成為崛起中國的痛。即使擁護中共體制的人說,新聞再熱鬧幾天,劉曉波就會被人們漸漸遺忘,但劉曉波為崛起的中國烙下深深的傷痕,也反映「中國夢」的重大缺陷;寄望當局從此放鬆管制言論可能不切實際,走了這個劉曉波後,可能還會有更多劉曉波,中國何時才能克服,走出這種循環?
北京當局認為,是西方世界刻意塑造劉曉波,用以干預中國內政;2010年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發給劉曉波,就是刻意羞辱中國。其實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前,劉曉波早已繫獄,是誰製造出這種「敵人」和象徵,被舉世關注,答案其實不辨自明。
從「零八憲章」內容看,倡議中國民主改革,採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軍隊須效忠國家,不再黨指揮槍;人民有言論、出版等自由,都是非暴力的修憲倡議。如與早年毛澤東或中共黨媒的主張相較,差異不大,卻無法見容於當局。他被逮捕下獄,受審時揭示「我沒有敵人」的最後陳述,因為和平推動民主、篤信自由權利,他甚至同情和尊重代表當局「加害」他的兩位檢察官,其大愛、善意和胸襟,令聞者動容。劉曉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刑11年,禁錮至死,配偶劉霞都形同被軟禁,喪失行動和對外聯絡自由。這樣的和平改革倡議者,最後下場竟如此悲涼,和中國崛起與自信的表象,極度不相襯。
劉曉波繫獄多年,獄中有無得到適當照料,存有爭議。直到肝癌末期,當局才准他保外就醫,無非是卸責,懼怕他病死獄中,受到海外華人和國際社會譴責。病入膏肓後,當局准兩位德、美籍醫師加入醫療團隊診治,卻囿於主權尊嚴的羈絆,嚴拒外國政府籲請讓劉曉波夫婦出國就醫。
有評論指當局拒准劉曉波夫婦出國,在預防他們對外透露被打壓虐待真相,再傷中國形象。劉氏夫婦如出國,可能成為比魏京生、陳光誠等曾「保外就醫」者更閃亮的象徵,讓國際社會大做文章。如今隨著劉曉波病逝俱往矣,劉曉波被逼成「民主烈士」,中國民主運動雖喪失典範人物,但對中國的深刻烙痕,世人不會忘記;大陸民眾如出國或有機會得知真相,可能會被震驚、啟發和衝擊。
這幾年,中國豐沛的外匯實力,一些西方國家為追求中國擴大投資、經貿優惠或貸款,對中國人權的關切聲音微弱,甚至噤聲。劉曉波因言賈禍,是政治犯、良心犯,被判罪囚禁,在海外和國際間有很高知名度。但外媒報導,在中國,「劉曉波」三個字被屏蔽,在媒體和網路上絕跡;外媒記者更驚見大陸年輕人從沒聽過劉曉波,更不知他的事蹟。當局借用網路新科技的統治手法讓人驚歎,卻也令人為中國前途擔憂。
最終能封堵得了嗎?中產階級興起,大陸民眾出國留學、觀光每年已達一億餘人次,見到外面世界,能各國互比,即使國情特殊需要考量,但人民思想自由、要求開放都很自然,當局早晚須面對。如果鄰邦窮國如菲律賓、緬甸、蒙古等人民都有政治自由和選舉了,中國仍在囚禁有異聲的知識分子,民眾願意永遠這樣嗎?
劉曉波走了,「零八憲章」的精神早已成很多人不約而同的共識。知識分子尋找中國出路,各種聲音仍會此起彼落。但願當局槍打出頭鳥,像劉曉波這樣須用生命和自由作代價,呼喚政治改革的悲劇不再出現。退一步說,無論專制、半民主或「中國特色」體制,人心如明鏡,民智已覺醒,思想和言論無法永遠被封堵。過不了這個坎,中國就永遠需要龐大維穩機制,經費超過軍費,國家安全最高目標在防控自己子民,防民如防賊,還永遠無法排除意外失控的陰影。不改弦更張,這樣的崛起如何持久、跨步成全球超強?
中國要真正崛起,必須培養自身的「免疫力」,有自信接受公眾討論中國前途,不把不同主張者視如仇敵。無法突破這個關卡,政權靠人民的恐懼維護,中國就難稱是真正崛起,也難讓世界人民發自內心尊重和尊敬。所以說,劉曉波被禁錮至死,是支持中國民主化的中外人士深沉的悲痛,更是這個國家的痛。
世界日報社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高教 已超越美國?
#世界日報社論 圖片版權:路透
哈佛大學政府學院主任艾利森(Graham Allison)日前在「波士頓環球報」發表名為「美國第二」的投書,引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排名,發現中國清華大學排名已經超越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為「全美」最佳工程學院。艾利森提醒美國人民,美國可能已經淪為「全球第二」,必須認清事實,以免在重大決策上導致災難性的衝突,以保護美國利益。
深入了解艾利森引用的這項排名,可以發現在全球十大最佳工程學院排名中,中國和美國勢均力敵,各占了四席。任何對中美兩國高教稍有瞭解的人,都會被下列幾個「亮點」吸引:哈爾濱工業大學超越了史丹福大學、東南大學超越了劍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超越了加州理工學院、華中科大超越了普林斯頓大學、江南大學超越了康乃爾大學。
果不其然,這項排名出現後,立刻被中國高校官網、媒體、微信公眾號、學生社團公眾號等,以前所未見的密度廣為報導。讀者們透過附加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原網站前往瀏覽的人數暴增,創造了大量閱覽流量,以及衍生的利潤,包括「京東商城」在其首頁上最大廣告欄所做的貢獻。
由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早在2010年,就已放棄原有的紙本業務、轉為網路型媒體,並強化各類「排名」、教育、健康、生涯、旅遊等綜合業務。但在其排名中,中國大學排名卻異軍突起,「好得讓人難以置信」,和英國的QS、「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中國的ARWU等其他排名相當不同;除了考量層面不同、權數不一以外,令人懷疑其排名含有微妙的商業利益考量,想吸引大量中國讀者閱覽量,來賣廣告以提升自身利潤。
但就在中國頂尖高校陶醉在「中國第一」後沒幾天,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卻公布18屆中央第12輪巡視中央直管大學的巡視狀況,認為清大、北大等14所著名的中國大學,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問題」。包括「黨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普遍不到位,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到位,高校紀委履職軟寬鬆」。
由於中央紀委一般只管到財務違規、貪污腐敗,這次卻管到了大學黨委會是否發揮意識形態的領導作用,頗不尋常而引發關注。由於習近平主席在2012年上台後,中共就加強控制公民社會的方方面面,教育部門還要求大學不再使用含有「西方價值觀」的進口教科書,這次巡視總結,是否會殃及高校的教育內涵,可能還需要時間觀察,但無疑地,已經對這些著名高校的「國際化」產生了壓力。
眾所周知,在國際大學評比中,「國際化」程度占有相當分量,而國際學者對各校的評價分量更重。為了在這些評比上超越其他競爭者,所有華人圈的大學,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等,都在強化使用國際語言英文的能力,包括英語授課和使用英文教科書。因此,不使用含有「西方價值觀」的教科書,和這種發展方向背道而馳,因為它將弱化這些頂尖高校吸收國際新知和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馬上影響到國際間對中國頂尖高校的評價。
我們甚至可以說,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校委」的軟寬鬆、不到位,才讓中國大陸頂尖高校能相對自由地和西方先進高校合作交流,發展出其優勢特色。今天,若中共中央執意要「校委」發揮其意識形態的管制作用,立刻就陷入高校到底要姓「社」或是姓「資」的爭議,引發高校在教學和人事升遷上的矛盾,屆時將爭議不斷、影響高校健全發展。
過去同樣是「以黨領政」、「以黨領校」的台灣,早已調整、放棄這種政治指導學術和教學的辦學模式,台灣才能在幅員狹小、預算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有不錯的高校績效,值得大陸參考借鏡。
其實,中國高校迄今仍然要求學生必須修習馬列思想,只要強化教學考核,就能夠產生「抗體」,擁有在市場經濟中面對和處理分配問題的意識能量。在市場經濟逐漸成熟的社會中,仍然要求「以黨領校」,徒然付出不必要的代價,拖延中國高校追求全球卓越的時程,讓唾手可得的「中國第一」,停留在「中國夢」的境界,阻礙向上提升。
世界日報社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川普孤立政策 中巴建交劍指拉美
#世界日報社論 #巴拿馬
巴拿馬與北京建交各界並不意外,只是早晚的事;北京藉以「懲罰」蔡英文政府不認同「九二共識」,也是必然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巴兩國建交的時機選擇。巴拿馬總統瓦雷拉19日將造訪白宮會晤川普總統;在會面前一周擁抱北京,不無做給美國看的意味。事實上,正因川普的外交孤立政策,一再向中國示好,鼓勵瓦雷拉加速向北京靠攏。
台北的消息指稱,美方在中巴建交兩周前已得知訊息,向台北示警,顯示美國知情且默許情勢發展。瓦雷拉八年前擔任外長時就想要和北京建交,但北京基於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回暖而婉拒。瓦雷拉說得直率,歷屆巴國總統都在推動和中國建交,他是履踐責任,選擇正確的路。
瓦雷拉7日親自出席中資企業嵐橋集團投資的箇朗新貨櫃港開工儀式。總投資高達10億美元的工程,完工後將成巴拿馬和中南美洲最大港。瓦雷拉當時就表示「中巴兄弟同心」。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使用國,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巴拿馬,近期向中國表態不斷,去年在北京的「中拉論壇」,巴國主張要提升中國與拉丁美洲共同體會議到首腦層次,令與會各國側目。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與其說是北京對台北下重手,挖台灣牆腳,不如說是過去十年中國崛起,加上最近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西方世界國際秩序崩裂的一環。川普對墨西哥建圍牆、退出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要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種種作為都造成拉美國家不安,崛起的中國當然是拉美各國想拉攏,替補美國老大哥的優先選擇。
為迎接這一刻,北京布局已久。中國在整個中南美洲貿易與投資遍及製造、運輸、電信、農礦原料和能源各領域,既深且廣。甚至要在還和台灣有邦交的尼加拉瓜投資興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運河。
據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統計,從2000年至今,中南美洲和中國貿易總額增加20倍,近3000億美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月宣布,未來十年將對拉美投資2500億美元,並在十年內將中國與拉美雙邊貿易額翻一番,提高到5000億美元。
北京對拉美各國的耕耘,不僅是開支票、畫大餅而已。習近平上任後三度造訪拉美十國,馬不停蹄外交出擊,比歐巴馬任內造訪拉美國家還多。習不斷向拉美各國推銷「一帶一路」和「拉美命運共同體」概念,要在拉美舖設「新絲綢之路」,拉攏動作既熱情又實際,對拉美各國政府的吸引力,當然遠勝美國這個「惡鄰」。
去年拉美連續第二年經濟收縮,今年情況未見好,國際資金不斷自拉美撤離。過去拉美年頭不好的第一反應,是向世銀或美洲開發銀行求助,但川普上台後,這一切都成未知數。川普對拉美移民的禁阻打擊動作不斷,更激起拉美反感。反而中國不僅貿易承諾,還設立規模達350億美元的多邊金融平台。川普要拆墨西哥的台,大陸江淮汽車和墨西哥汽車公司就合作建生產線,提供大量工作機會,協助墨國因應川普政府的不確定性。
當年因歐巴馬政府戰略要重返亞太,中國舉辦「中拉論壇」,直指美國後院,力求戰略平衡。歐巴馬卸任,換成國際舞台上不斷縮手的川普,國際事務搞不定,國內政爭不斷,還猛要中國在北韓核武等問題上伸援手,以致不少美國專家都擔心,川普必將把中南美洲拱手讓給中國,甚至形容川普正「讓中國在拉丁美洲變偉大!」
巴拿馬在國際大氣候下,搶搭中國順風車。只是中國的拉美路也未必那麼順風順水,許多投資受阻,「黃禍」入侵、破壞環境,引起拉美民間抨擊,且拉美政府多不穩定,投資風險極高,使中國企業不敢輕試,中拉新關係還有長路要走。
美國當然不願坐視後院被中國染指,只是川普如不能有效調整對策,讓拉美老友也眾叛親離,就難怨「小朋友們」變心。川普如堅持走門羅主義老路,在國際上處處樹敵,就難責怪中國在拉美扯後腿,改變現有國際權力均勢。
世界日報社論 在 石濤聚焦》「美國世界日報社論:中共國大媽佔據美國賣淫市場 ... 的推薦與評價
《石濤聚焦》「美國世界日報社論:中共國大媽佔據美國賣淫市場80%以上」按摩和賣淫已成為『中共國華人在美國的標籤』(25/10). ... <看更多>
世界日報社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壞事連篇病情何時能康復? #世界日報社論#槍枝圖片所有:美聯社...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