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40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恰高占比爾(1979)
柿子要挑軟的吃,景點要挑客人喜愛的去,但我偏偏又來介紹一個會被客訴的世界遺產,要來到這裡距離很遠,從德黑蘭坐16小時的火車,當然可以坐飛機,但在夏季,這裡是全伊朗最熱的地區,我造訪的時候,溫度高達50度,連我都懷疑自己是氣體而不是固體。伊朗90%的面積幾乎為高原地形,但在靠近伊拉克的西南邊是兩河流域,屬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只地形不同,連文化系統也與伊朗不同,這裡受到兩河文明的影響多於波斯文明。
恰高占比爾就位於這片平原上,字義是「籃子形的山」,大約在西元前1250年由埃蘭國王烏塔什-納皮里沙 (Untash-Napirisha)為了供奉埃蘭主神因舒希奈克而興建的祭祀廟宇神壇,恰高占比爾建有三重城牆,中心建築以一個方形作為基礎,每邊長約100公尺,原本高度應該有超過50公尺,但現在大概只剩一半的高度,自下而上面積逐漸減小,主要建築材料是曬制泥磚,偶爾有一些燒制磚,上面刻有埃蘭楔形文字,整個建築群外裝飾披覆上釉燒制磚、石膏、彩陶和玻璃。塔廟圍牆與第二重城牆之間的區域集中建造有23座神廟,用於供奉埃蘭的各個神靈。城址東部為宮殿區,發現有大型建築和5座券頂皇室墓葬,其內發現有武器、珠寶等隨葬品。
埃蘭是出現在伊朗的最早文明,西元前三千年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這種金字塔型的堆疊式建築,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空間組成,是神廟建築群之一,大量出現在兩河流域的蘇美、巴比倫和亞述文明中。每個城市都有一座神塔,神塔被認為是當地保護神的住所,只有祭司才准登上神塔,是兩河文明中具有高大上權力的階層。
恰高占比爾的建設是烏塔什-納皮里沙試圖改變原本以蘇薩為政治和宗教中心地位的狀況,但當國王死去,人息政亡,所有建設也都停止下來,不過仍然被持續使用,直到西元前640年,隨著亞述的入侵,這裡才被破壞和廢棄。距離恰高占比爾40公里的蘇薩,是古代近東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根據考證結果蘇薩城的建立時間在西元前4395年,是伊朗境內乃至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定居點之一,也是埃蘭的首都,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古巴比倫漢摩拉比法典就是在這裡出土。蘇薩是波斯帝國的四個首都之一,大流士從蘇薩修築長達2700公里長的波斯御道到土耳其薩第斯,波斯信差可以在7天內抵達,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讚賞波斯信差「不管雨或雪、炎熱或黑夜,這些信使都會迅速完成他們的任務」(Neither snow nor rain nor heat nor gloom of night stays these couriers from the swift completion of their appointed rounds),這句話也被鐫刻在紐約郵政總局門楣上,成為勉勵郵務人士的話語。
曾住在蘇薩的猶太人尼希米被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任命為猶大總督,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猶太裔的以斯帖就在蘇薩嫁給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成為皇后,讓猶太人免於遭受種族滅絕的命運;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24年在蘇薩舉辦大型集體婚禮,出於政治考量,也出自於他本身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亞歷山大帶頭迎娶波斯王室公主,他的軍官和幕僚們也同時效尤,據說這場婚禮賓客約有九千人,祝賀活動歷時五天。這座城市故事很多,可惜眼見為憑的東西真的很少,現場只剩大流士興建的阿帕達納宮遺址,除了年代久遠風化外,其實許多殘餘磚石在19世紀時被法國人拿去蓋旁邊的法國城堡,也曾經垃圾滿地又曾遭到伊拉克的轟炸,這樣的廢墟連漢摩拉比法典都在法國羅浮宮,想必大家寧願去花都而不願到這裡來花錢吧?只有我在烈陽下不知道要拍些什麼,繼續當風中蟾蜍。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閒聊] 世紀帝國2新手該練哪個種族啊?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 印加種族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 - Age of Empires [AOE2] 新手種族挑選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決定版種族排名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決定版種族排名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閒聊] 世紀帝國2新手該練哪個種族啊?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閒聊] 世紀帝國2新手該練哪個種族啊?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分鐘閱讀:向極權主義邁進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
這個星期我會介紹一本書,今天先談談書作者、美國經濟學家湯馬斯‧索爾在書中的一句話: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時,犯錯是容易的,堅持錯誤也很容易。」
湯馬斯‧索爾(Thomas Sowell)生於1930年,是當代美國經濟學家、社會理論家、政治哲學家。
1930年出生在紐約哈林區黑人家庭。高中時因家境輟學,之後被徵召參與韓戰。退伍後憑著自學,先後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並在芝加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除了經濟議題之外,他經常針對國家的角色、種族問題等主題發表文章,著書20餘種,他最重要的作品,則公認是《知識份子與社會》。
這裡引用書中的這句話,適用於社會普遍的職業。不論做什麼工作,任何人都會犯錯。阻止人們犯錯的主要原因,就是做錯了要承擔後果,要付出代價。因此而促使人們做事謹慎。常見的職場現象,是人們做錯了會把犯錯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或下屬。而好的領導者就會主動承擔下屬做錯的責任,即使他對錯誤並不知情。
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而不須承擔責任的話,他就不會謹慎從事,就會輕易犯錯,而且不會承認過錯,反而堅持錯誤,持續犯錯。這樣,對工作,對社會,都會造成越趨嚴重的後果。
但索爾上述這句話所指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被稱為知識分子的特定的人,包括著名的學者、作家、意見領袖等等對社會的發展有實質影響的人。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他形容知識分子往往就是一些對造成社會傷害而不須負責的人。
《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不久前有一部電影《Mr. Jones》上映,中文名譯作《新聞守護者》,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加雷士.鍾斯(Gareth Jones)是1932年首次實地採訪報道蘇聯烏克蘭大饑荒實況的英國記者。他的報道被當時西方媒體和政界指為無中生有,《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華特.杜蘭迪(Walter Duranty),知道真相卻發表文章暗示鍾斯是一個騙子:「這裡沒有饑荒,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杜蘭迪被蘇聯和知識界奉為座上賓,並獲得了普立茲獎。杜蘭迪更連結其他同行一起打壓抹黑鍾斯。西方知識界認為蘇聯縱有不足,但在追求平等的偉大理想下也要給它時間。西方政界基於必須與蘇聯打交道,一廂情願地相信蘇聯的宣傳。鍾斯的報道被掩蓋在一片歲月靜好之中,受到西方主流社會和媒體杯葛,只能在非主流媒體刊登。但報導真相帶來的後果是,他在1935年前往中國東北採訪時遭到懷疑是蘇聯特務所暗殺。
掩蓋真相的杜蘭迪就活到1957年73歲,他的普立茲獎一直沒有被取消,儘管蘇聯的暴政和烏克蘭大飢荒的真實存在已在西方廣泛報道。直到1990年,《紐約時報》才承認杜蘭迪發表的否認饑荒的文章是「本報史上最糟糕的報道之一」。然而,普立茲委員會拒絕收回給予杜蘭迪的獎項。 ——這個真實且諷刺的故事,就是電影《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知識分子的禍害
索爾在《知識分子與社會》(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一書中,用大量事實,批判知識分子在兩個世紀以來,以他們不須負責的言論引導社會,而造成的禍害。他認為,「人類絕大多數的災難,恰恰是由這些自以為最聰明的群體造成的。」
知識份子指的是產製觀點的人,而一旦知識份子所產製的觀點,由他們身旁另一大群人士加以向外傳播——這些人士包括教授、老師、作家、記者、官員議員及其助理或其他「知識界」(intelligentsia)成員等,便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甚至關鍵的影響。
他認為,要列出知識份子的貢獻有點難,但要舉出這群人從過去到現在對社會的破壞,就容易多了。許多人為災害——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獨裁政權的興起,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延長,甚至當今校園內缺乏言論自由、只容許知識份子主流意見的情形,這些災害背後都有難辭其咎的知識份子。
但現實與知識分子的斷言往往有很大差距。例如,在槍枝管控議題上,知識份子常認為「槍枝管控鬆散,導致殺人犯罪率增加」。因此美國殺人犯罪率高的原因,就是槍枝管控鬆散。可是統計數字顯示:
巴西、俄羅斯的槍枝管控比美國更嚴格,殺人犯罪率也比美國更高;德國、比利時、法國不禁槍,殺人犯罪率卻低於禁槍的盧森堡;墨西哥人民擁槍率低於美國,殺人犯罪率遠高於美國;20世紀初英國不禁槍,二戰後開始管控槍枝,殺人犯罪率於1963年躍升為20世紀初的2倍;1960、1970年代美國殺人犯罪率持續竄高,1990年代大幅下降,同一時間區段內,私人擁槍率一直成長,可見槍枝管制與殺人犯罪率之間沒有關連。
但最早讓鍾斯的故事廣為人知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湯馬斯‧索爾於2010年出版的一本書。《知識份子與社會》出版後,波蘭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才將這件事改編成電影。
人類左傾的代表
索爾的文筆優美且犀利。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記述了比電影更精彩的故事,堪稱「20世紀知識份子的翻車史」:
1930年代,大作家蕭伯納、羅曼‧羅蘭訪問蘇聯後,為史太林唱讚歌;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考察納粹德國後,評價希特勒統治的第三帝國 「和法國差不多」,此時,猶太人已經被關進了集中營;二戰前夕,哲學家羅素極力推動英國單方面裁軍、削減軍備;左派理論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曾為赤柬辯護…… 。索爾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知識份子有一種讓人驚訝的特權,就是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極度愚蠢。
知識份子,通常被大眾視為「智力超群、富有擔當」的群體。但是,許多大名鼎鼎的知識份子,為什麼會在人類命運的關鍵時刻「全軍覆沒」、甚至判斷力還不如常人呢?
原因是知識分子有左傾的淵源,又或者追求平等是人類的驕傲,是人類的天性。 任何人從出生開始,不用接受任何理論教育,都會自然而然產生左派的烏托邦的平等構想:妄想知曉和掌控一切事物,期待盡善盡美的社會制度,渴望無微不至的保障……。
要克服這種天然的左派衝動,幾乎一定要經過「從左到右」的觀念轉變,養成消極的政治觀——對世界保持謙卑、審慎,對人性保持警惕、悲憫,從而接受「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場」的右派價值觀。 但是,知識份子作為掌握專門知識的群體,本身又擅長表達、傳播觀點,於是在他們身上,人的驕傲往往就來得更強烈、更明顯,不易改變。 即便有左派哲學的加持,知識份子的左傾在每一個時代都沒有什麼新意。
向極權主義邁進
知識份子的研究通常是制度和環境,他們迷信「制度和環境」, 輕視世俗的「觀念和民情」。 因為迷信制度,他們拒絕相信「民主國家也可能發生選舉舞弊」、 「自由媒體也可能不公正」。他們固執的相信,一個國家只要有了人民的民主權利、三權分立,制衡權力的法治就會水到渠成、永不褪色,人民自然就會趨善避惡、永享太平。
因為輕視觀念,知識份子只反對看得見的極權制度,卻對產生極權的觀念和民情視而不見。他們認為「適當比例的財富再分配」以實現平等, 「有利於形成互助互愛的社會氛圍」。這些觀念因知識分子的傳播而造就民情,正挑戰私有產權的倫理,也不斷擴大政府管理權力而不再是「有限政府」。私有產權和有限政府不斷向社會和權力妥協的後果,就是向極權主義邁進。
由於輕視觀念的後果,左派知識份子在傳播可能有害的觀念時,可以毫無顧忌。在觀念的後果產生後,他們也心安理得。
一個醫生如果出現嚴重誤診,一個工程師的設計如果出現嚴重誤差,通常都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在職業上身敗名裂。 但是,當那些「社會工程師」在知識上出現嚴重誤判,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的後果時,他們卻無需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照樣充當知識教主、社會良心。
索爾提醒大眾,少一些對知識分子的盲目崇拜和道德綁架,他們反而更能謙卑、清醒。另一方面,知識份子也要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不僅要敢盡言責,還要善盡言責,考慮和顧及到自己的言論和理念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刊出版 New issue out now!🤘🔥🔥🔥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28 : #沖繩專題
The #Okinawa Issue
「亞洲當代攝影文化現場系列」是我們聚焦亞洲各地影像文化與創作實踐的系列計畫,嘗試透過亞際跨域連結與在地論述視野,拓展我們對於攝影在亞洲的實踐歷程、視覺經驗、文化及其論域的認識座標,並藉此作為影像歷史與認識論的持續省思。
「沖繩專題」是此系列的第二輯,特別邀請影像研究者暨策展人町田惠美與許芳慈共同擔任客座主編。本期採雙向閱讀編輯,集結文論與訪談,穿越沖繩糾結的被殖民史與帝國陰霾,在霸權的支配和抵抗的鬥爭之間,批判地觀看沖繩的影像,以及作為影像的沖繩。
幾世紀前,位於太平洋上的琉球列島尚未成為「沖繩」,而是存在著一個封建君主制的國度——琉球王國,後經日本薩摩藩的島津氏入侵與大日本帝國擴張,廢琉設藩遭到併吞殖民,於1879年以「沖繩縣」編入日本國家體系之內。在二戰的尾聲、1945年激烈的沖繩島戰役後,美國的佔領統治期長達二十七年,沖繩從此劃進冷戰年代的軍事戰略島鏈。即使至1972年美國將沖繩「返還」日本,在「日美同盟」的交換條件下,僅為日本本土面積千分之六的沖繩,卻佈建了整體駐日美軍逾七成的軍事設施與基地。對某部分的沖繩來說,「戰後」彷彿被無限延長,使這個亞熱帶之島,彌漫著由地緣政治與新帝國主義擊燃而仍未散去的煙硝。
本專題介紹國吉和夫、石川真生、比嘉豐光與石川龍一等沖繩的影像實踐者,追索他們的生命經驗與攝影的多重構成,以及其間複雜的政治性問題意識;同時透過評論者仲里效、岡本由希子、仲宗根香織與井上間從文的專文,將影像之於沖繩、之於歷史,由慣常對於「如何再現」的注意力,置放於「如何建構」的維度。從而提示了影像不僅僅是從殖民的情境中派生,同時也反饋到殖民的情境裡,需要加以細緻地解析。
在專題的製作期間,由全球疫情激化的國際角力波濤洶湧。與沖繩同列第一島鏈的台灣等地讀者,閱讀本專題,或許會因類似的歷史背景與政治局勢處境而更能與沖繩共感。而在沖繩所帶來的種種啟示中,我們也將意識到對於當下的世界正在發生的反抗——無論是以國家主義修辭掩飾的極權主義和種族主義,或是以經濟復甦為號召的資本主義巨靈回魂,除非我們投入更多行動與關注,否則任何國家的「強國夢」,都會是人類史上的惡夢一場。
▍關於本期 About | https://bit.ly/vop-28
The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 Asia” series is a serial project that focuses on imagery culture and creative practice in various regions of Asia. Through this connection and a view that pans across Asia, we are trying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visual experience, culture and the identifying coordinates of photography in Asia, and using such knowledge as a continuous reflection of imagery history and epistemology.
Second in the series is the Okinawa issue that features Machida Megumi and Hsu Fang-Tze, both imagery researchers and curators, as our guest editors. This issue adopts a dual reading and editing process; a combination of essays and interviews brings readers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colonial history and the burden of empiricism on the island, taking a critical view of Okinawa’s imagery, and Okinawa as an imagined object while it struggled against hegemony.
Several centuries ago, there existed no “Okinawa”, but the Ryukyu Kingdom, a feudal kingdom in the Ryukyu Islands in the Pacific Ocean. After the invasion by the forces of the feudal domain of Satsuma, and subsequently by the Empire of Japan, the Ryukyu Islands were annexed and colonized, and in 1879, established as the Okinawa Prefectur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1945, the U.S. forces occupied and ruled Okinawa for 27 years, sealing its fate in the strategic chain of islands in the Cold War era. Even when the U.S. forces “returned” Okinawa to Japan in 1972, the island, which only constitutes 0.6% of Japan’s total land area, houses more than 70% of the U.S.'s military facilities and bases stationed in the whole country under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 To some parts of Okinawa, it almost feels like that the “post-war” era never ended, surrounding this subtropical island with a plume of smoke that rose from the collision between geopolitics and new imperialism.
In this series, we take a look at the layered composition of the life experiences and photography by Okinawan imagery practitioners Kuniyoshi Kazuo, Ishikawa Mao, Higa Toyomitsu and Ishikawa Ryuichi,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e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at is birthed from this interaction. We also move our focus from the question of “how to represent” to “how to construct” the background of Okinawa and its history through the essays by Nakazato Isao, Okamoto Yukiko, Nakasone Kaori and Inoue Mayumo. Through such a redirection of focus, we see the need for a careful analysis as it shows us that imagery is not only generated from colonization, but also feeds back into the issue.
While putting this issue together, the world is being ravag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intensifying power rivalries. We imagine that our readers in Taiwan and other areas, which belong in the first island chain alongside Okinawa, would feel even more relevance to the island (Okinawa), given our similar histories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As we feel inspired by Okinawa in many ways, we also become aware of the struggles that are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it is one against totalitarianism and racism under the mask of nationalistic rhetoric, or the return of capitalism in the name of economic recovery. Until we put into action our words and resist, any dream of a “nation of great power” is but a nightmare for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www.vopmagazine.com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 印加種族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NOMAD WARS 3】台灣隊伍BabyShark vs Poland!16強BO5淘汰賽(即時轉播)【# 世紀帝國二 決定版】|QuinDaizier 心靈酒吧店長. ... <看更多>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世紀帝國2 - Age of Empires [AOE2] 新手種族挑選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原本小時候很喜歡馬雅(小時候都亂玩..), 長大後發現似乎很多人玩而且都玩很強,現在想找個新種族練, 目前考慮不列顛、賽爾特, 可是找一找資料說不列顛不適合新手,是 ... ... <看更多>
世紀帝國2種族介紹 在 [閒聊] 世紀帝國2新手該練哪個種族啊?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