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為何當時不能一統天下?|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歷史學者周振鶴曾在《假如齊國統一了天下》一文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反歷史假設:如果戰國末年不是秦國而是齊國統一中國,那可能帶來一種完全不同的中國文化。
與當時的中原各國相比,齊國無疑是個異類,但就國力而言卻是個強大的異類:在春秋五霸中,齊桓公是最先稱霸的,戰國時齊威王任用孫臏,在公元前352年的桂陵之戰中大敗驕橫的魏軍,「於是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在很長時間裡,齊國一直是東方國力最盛的國家之一,周振鶴據此認為:「秦的統一固然有其必然性,但是東方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魏、齊、楚都曾經強盛一時,尤其是齊國,始終是秦實行統一的最大障礙」,他假想如果在統一天下的進程中是齊國佔上風,那麼「似乎可以說,中國走另一條道路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這當然不失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假設,但仔細考察一下就會發現,齊國的這種社會制度並不能幫助它在戰國晚期諸國激烈競爭的局面中勝出,由它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基本上可說是不存在的。
打造戰爭機器
自西周初年姜太公在東方創建齊國,被授權專徵不守王命之方國,這一專徵大權遂成為日後齊國開疆拓地的合法根據,故西漢末年劉向《說苑》稱「魯有王跡者仁厚也,齊有霸跡者武功也。」在直至戰國中期的數百年裡,齊國作為東方大國很少受到能威脅到其存亡的強敵進迫,戰敗也很少被逼到首都被圍乃至遷都,既然足以應對國外挑戰,那恐怕也就不會被倒逼改革。晏子「二桃殺三士」之舉恐怕更多是著眼於消除不穩定因素,重建國內政治秩序的需要。
但如果要統一天下,那麼戰國時代的政治演進已表明一個殘酷的現實:無論士人如何設想理想的「天下」,最終要「定於一」,事實上還是得打造一部高效的戰爭機器。此時的戰爭形態與春秋時貴族武士之間那種謹遵禮制的車戰已大為不同,而需要國家力量、資源的總動員化,但齊國的軍隊組織卻甚難適應這一挑戰而及時轉變。
在齊國,有一點乍看起來相當矛盾:中國軍事史上公認的兩部偉大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作者都是齊人,但齊軍的整體戰鬥力在同時代人中的評價卻不高。孫臏圍魏救趙時便曾明白承認:「彼三晉之兵索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到戰國末年,荀子作為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的大學者,對齊軍理應知之甚多,但他對齊軍的評價卻極低,認為是「亡國之兵」,因為齊軍過分推崇個人技能、在意物質獎勵,遇到弱小的敵人還能有用,遇到大事強敵就渙散了。在他眼裡,秦軍戰鬥力最強,魏軍次之,齊軍最差;但講兵法的水平,正好相反,齊國最發達,三晉次之,秦又次之,兵學自東往西傳。
荀子所描述的齊軍,在某種程度上仍遺留著兩三百年前田開疆等三士那種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推崇,整體協同作戰則較差,這一好勇鬥狠的單兵作戰模式是典型的武士文化。這一民風頑強地保留下來,直至西漢初年,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仍然評價說,齊國風俗「怯於眾鬥,勇於持刺」,也即對群體性搏鬥消極,而對單兵較量卻非常勇猛,這與齊人好武、尚功利的特質是密不可分的,管子等政治家的傳統治國思路也注重對人的私慾因勢利導,主張順應人的私慾才能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結果這在促進「民富」的同時,也使齊軍將士的個人英雄主義更為功利。直至西漢時,龔遂為渤海太守,仍發現「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以至於這位循吏花了很大力氣「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見到「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
也正因此,齊國被迫在軍事理論、尤其是軍事謀略上入手來彌補其整體戰鬥力不強的弱點,這便促成了孫子這樣的兵法家興起。張華松在《齊長城》一書中指出:「齊國對外戰爭敗多勝少,但發達的工商文化以及其他種種的背景和因素又使得齊國的兵家文化獨領風騷,先秦時代的著名軍事理論家和兵書戰策也就大多出自齊國。以孫武和孫臏為代表的齊國兵家,其兵法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他們所強調的首先是防禦,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通過‘伐謀’、‘伐交’的手段而制敵取勝。」
此種注重單兵格鬥技能的軍隊,在面對與較弱敵人決戰時往往表現尚可,其最大的弱點恰恰是難以適應戰國中後期那種曠日持久的慘烈集團作戰。孫子兵法雖然注重謀略,但同樣強調軍紀(故有「三令五申」、殺人立威之舉),那恐怕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時代(約前545-約前470)正處於「二桃殺三士」之後那種弱化個人作戰技能而強調高度紀律約束的新作戰模式。個人的英勇在春秋時代的車戰中尚有發揮餘地,但公元前541年,晉國大夫魏獻子打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步兵方陣。魏國在戰國初年稱霸一時,恐怕依靠的就是這種步兵作戰中高強度的軍紀(荀子稱讚魏國武卒能負重帶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這沒有極強的軍紀約束是不可能的)。這種軍事模式由晉國開創,推動社會結構性調整為中央集權制,因而三晉在戰國時代法家和縱橫家最為發達,主要法家人物和法家著作基本上都出自三晉。
軍事史學者李碩認為,自春秋末年步兵成為戰場主力兵種之後,「嚴格的紀律一直是步兵作戰的基本原則,戰術則是列成密集的隊形,與敵軍進行面對面的砍殺肉搏」,到戰國時代,中原各國均已確立中央集權政治下的軍事模式:「軍隊是由國家財政供養的軍事機器,戰爭行為是為了貫徹統治者的意志,軍事統帥對士兵擁有絕對權威,可以命令士兵們投入哪怕是必死的肉搏作戰。」相比起來,漢代的匈奴人則從不與中原軍隊主力進行硬碰硬的正面大規模決戰,也從未進行對城池、堡壘的大規模攻堅戰,這與匈奴遊牧社會的權力結構有直接關係,因為匈奴單於並不是能驅使戰士投入這種決死戰鬥的絕對君主。反過來,當時名將李廣雖然個人騎射技能極高,但他之所以在對匈奴多次作戰中未立大功,反而幾度覆軍敗績,正是由於他作戰依靠個人英勇而非嚴整的軍令紀律。直到東漢末年騎兵成為作戰主力後,才再度出現一個主將親自披甲上陣、與敵軍肉搏血戰的英雄時代。
在戰國時代那種步兵密集陣型長期作戰的模式下,齊軍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了。這道理不妨以足球運動為例,曾任中國男足國家隊外籍主教練的霍頓說過:「中國球員並不缺乏技術和體能,缺的是整體意識。足球是集體項目,整體不行就消耗了技術和體能。」2002年世界杯中國隊首次進入32強,結果三戰皆負,淨輸9球而未進一球,在觀看中國隊0:3敗給土耳其隊後,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但中國隊的隊員們顯然不喜歡依靠集體的力量,場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單打獨鬥,並最終丟了球。」
這在作戰中也一樣,古羅馬時代的日耳曼戰士雖然悍勇,但他們缺乏紀律、各自為戰,最終還是抵擋不過羅馬軍團。由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對軍陣的相關記載較少,羅馬軍團可以啟發我們這種步兵作戰模式的特點:其關鍵在於紀律約束之下的強大作戰耐力,因為「羅馬的軍事體制能夠讓其部隊的基礎構成天生具有一種可替換性,因而更易於混合與匹配」,其結果,就算前方士兵倒下,後方的多行陣列也能像輸送帶一樣進行更替,因而「這種佈陣在遭受正面進攻時幾乎不會被擊敗,從而令軍隊得以穩步推進」。戰國後期的秦軍也是,其戰鬥力不是來自出眾的單兵技能,而是「秦兵耐苦戰」,堅忍頑強,穩紮穩打的作戰意味著依靠消耗和逐步推進,當軍隊不存在重大武器差距時,戰陣的人數與耐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各自為戰的武士很難與這樣的戰爭機器對抗。
這一戰爭機器需要社會結構的整體改造,因為這意味著與社會制度之間構成一個功能性的相互聯結的複合體才有可能。如我們所知,在古希臘城邦和古羅馬共和制下,也能產生這樣紀律嚴密的步兵方陣,但在中國當時,唯一能鍛造這一戰爭機器卻只有郡縣制之下貫徹國君意志的軍國主義國家。因為戰國時代以步兵為核心的新軍隊,是以社會的全面徵兵為基礎的,這就不能像春秋時那樣還把軍事作為一小部分貴族武士的專屬事務;其次,如何訓練這些應徵的農民士兵,使其遵守紀律,也是當時政治思想家無法迴避的問題。這都促使戰國時代的政治家們持續關注「民」——與此前的「士」和「國人」憑藉血緣性結合的共同體不同,在封建解體之後,人力的動員機制主要是依靠郡縣鄉里的行政系統來發揮作用的。
按杜正勝在《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一書中的論述,郡縣制正是在離都邑較遠的新辟領土上開始萌生的,「秦漢統一政府的地方行政系統可能是從封建時代天子或諸侯直轄地的行政組織蛻變而來」,到後來則將逐漸沒落的封建世族採邑逐漸納入中央權力管轄之下,隸屬於中央設置的縣,「國都以外的鄉大概從春秋中晚期到戰國逐漸完成,城邦意義的‘國’被縣取代」,「縣」的本義就是「懸系」,指其地與中央政府直接統治之地區不相接壤,如以線繫於國都。戰爭越劇烈,內外新並的土地越多,則國君直領的縣也越普遍;而郡或是特殊的大縣城,多從邊疆軍事區設起。春秋以前零散、碎片化的政治地理景觀,至此被逐漸改造為中央權力垂直所屬的嚴密行政體系統。
這套制度,眾所周知是在秦國貫徹得最為徹底。這不僅確保了秦軍源源不斷的人力調配,而且鄉里告發、連坐等制度也使得臨陣脫逃變得更難——因為逃回老家肯定會被發現,而父老也不敢冒險隱瞞。與此同時,秦國又實行最嚴格的金字塔式階級制度——軍爵制,根據戰陣上的表現決定士兵一生的榮辱,這就在用外部紀律堵死其退路的同時,又給耕戰之士提供內在的激勵。杜正勝一針見血地指出:「唯有像秦國徹底勵行等爵制,授爵必以軍功,耕戰合一的齊民階層才有遠景、有生氣。但在山東列國我們卻絲毫嗅察不出等爵制的氣息,根本原因是軍功祿賞不能塑造身份制。」在魏國,當兵這條路的極致也不過就是豁免租稅繇役,個人前程是指望不上的;而在齊國,士兵作戰最多只能因立功而獲賞金,這順應齊國發達的功利文化,但卻無法因軍功而授爵。
這恐怕就是齊國這架戰爭機器的問題所在:它既無法像秦國那樣有絕對權威迫使士卒投入長期艱苦的殊死作戰,又不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進取動力。其結果,齊國保守有餘而開拓不足,齊人的戰鬥力只有在遭受外敵入侵時才能被充分激發出來。
齊國的悲劇
公元前284年,齊國滅宋,此舉貿然打破了長久以來的各國力量均勢,引起諸侯震恐,結果五國聯軍伐齊,齊國一度只剩下即墨、莒二城未下——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均是齊「五都」之一,原本就有著相對獨立的政治根基。雖然齊國國力此後在田單復國主政之下迅速恢復,但它作為當時東方的強國,竟然這麼容易就被擊破——在戰國七雄中,除了最弱的燕國之外,沒有一個大國像齊國這樣在一兩次決戰失敗之後就陷入近乎亡國的危難境地,這意味著它的軍政體系存在嚴重的結構性漏洞。
齊國採用五都制而非郡縣制,因而編戶齊民並不徹底,被燕軍輕易攻下七十二城,正表明其社會組織結構不夠堅固嚴密,因而當決戰失利後,不能作頑強耐久的抵抗。本來,管仲為齊桓公所規劃的治國方略,雖然也是「分畫都鄙而集權中央,獎勵農商以充實國富,修整武備以擴張國威」,但仍是在舊制基礎上的順勢而為:整理賦稅、發展農商,在國家有充足財力的基礎上,再將軍令寄在內政上,由保甲制度來獲得穩定的軍事力量。不僅如此,管仲還將齊國分為21個鄉,其中6個鄉不用服兵役,專職作為工匠、商人來替國家生產。這樣做的結果,便是使齊國首都臨淄成為戰國時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城市,但也正因此,齊國在戰國時代採納新制度上比其餘六大國更為遲緩,何必呢?它現在這樣也過得好好的,何況多元分權的社會構造本身阻止它作出這樣徹底的變革。
這裡也再次體現出齊國政治文化的保守性:普通士卒無法通過軍功獲得社會地位的向上流動,這恐怕正是由於貴族世家的強大。在當時的楚國,縣之首長稱「公」,多由強大氏族出任,但不能世襲,也有非貴族出身者,縣雖有相當高自主性,但似仍須向中央政府繳納賦稅;這種直屬於國君的「縣」性質上還不同於秦之郡縣,但相比起來,實行五都制的齊國甚至像楚國這樣程度的郡縣都沒有,由此可見其集權程度之有限。
對活躍經濟、學術自由來說,齊國的這種政體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好處,因而它在這些方面均表現突出,然而在戰國時代的激烈戰爭中,相對分權、保守的政治結構卻使得齊國無法有效動員出自己的所有潛力。既然對齊國士卒來說,平日生活也相對寬裕,而打仗所積累的戰功也不過只是財物上的一些好處,那自然更沒人願意冒生命危險去幹這樣的事。二戰時日軍戰鬥力最差的第四師團就多來自大阪的商人,他們圓滑惜命,不願打硬仗,卻善於經商。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便曾明確提出,徵兵「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但看面目光白、形動伶便者是也」,他甚至說,這樣的兵就算由韓信、白起來管教也是帶不好的。在這種情況下,齊國不僅軍隊戰鬥力不夠頑強,恐怕自身就缺乏對外擴張的內在動力。
由此也能解釋另一個歷史謎團:在戰國七雄中,相對於其餘六國,齊國為何在領土擴張上表現得相對消極?蘇秦在遊說齊宣王時就說,齊國富強,但卻是「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勃海也」。這恐怕不僅是由於齊國政治上不振作,也因為它比其餘大國都更依靠工商業,也就相對不那麼看重領土擴張所帶來的農業產出收益;不僅如此,由於新並領土在各國的慣例都是直屬於國君,那對於分權的齊國權力政治來說,內在的動力也不強,因為各大貴族恐怕也並不那麼希望看到國君力量繼續膨脹。
當然,齊國在領土擴張上也有短暫的輝煌:前314年齊軍三十天內攻滅燕國,佔領長達兩年;前284年齊軍又滅宋,但這兩次擴張都沒能維持有效佔領,第二次甚至差點帶來亡國之禍(前284-前279年燕攻齊之戰)。可以說,這兩次對外擴張都是齊宣王、齊湣王父子兩代國君好大喜功的結果,他們的黷武恐怕正是君權膨脹的結果,但卻缺乏秦國那樣穩紮穩打的軍事推進加上行政系統管理所促成的有效佔領,結果反而徒然招致各國的敵意,埋下自身衰亡的種子。此前齊國也曾多次組織合縱反秦,但正如《齊國史》所言:「齊國在策略運用上有致命的弱點,每次合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卻沒有給秦國以實質性打擊,在兼併土地方面也幾乎一無所獲。」這些都表明齊國的軍政體制在對外戰爭中無法應對新局面,這些戰爭非但沒能增強自己的實力,反而消耗了國力,將自身的弱點暴露無遺。
只有在外敵將齊人逼入絕境時,他們才真正爆發出來。燕軍圍困即墨時,殘虐俘虜、挖掘墳墓,即墨人見狀「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這正表明重視宗族的齊人最深沈的鄉族意識被激發之後能轉化為極強的戰鬥力。總體來看,齊國這樣一種政治體制很難產生對外擴張的持久內在動力,滅燕、滅宋這兩次對外戰爭都只不過是黷武君主的一時心血來潮,這最終不是增強而是削弱了齊國的力量。尤其到戰國末期,面對秦國越來越高效運轉的強大軍事機器,實難想像齊國有任何希望統一天下,它最多只是期望自保,因為兩度亡國復國的歷史事件已清楚地表明:齊國的力量源泉是在本地鄉土,這才是真正能激發齊人為之奮戰的事物。
對如今的中國人來說,這段歷史實在令人感慨:齊國的政治體制看似保守落伍,但以現代眼光看來,它卻又是比秦制更「先進」的,尤其能保障社會經濟、文化學術的活潑多元,然而在面臨激烈戰爭逼迫時,這卻使齊國無法有效動員出自身的所有力量,最終落敗。這不僅是齊國的悲劇,也是後來中國歷史上再三出現的局面:兩宋、明朝這樣經濟文化更為繁盛的複雜社會,卻敵不過組織更簡單的外敵。其結果,直到進入近代,中國社會在發展到更為繁榮的階段時,始終無法找到一套有效的機制將之轉化為自身的力量,這反倒成了自身的弱點,最終趨於向內坍塌。我們不必去遺憾為何齊國不能統一天下,因為那本就不可能,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齊國的悲劇就是傳統中國國家的悲劇。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Re: [問題]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出路- 看板Bioindustry 的評價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中原醫工系新生 - 中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請益]詢問各位對以下三所學校以及科系看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中原生物醫學工程ptt」+1 - 藥師+全台藥局、藥房、藥品資訊 的評價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索羅斯:川普只是美國歷史上一個過渡性人物》
—義大利「共和報」
* 新冠疫情對經濟政治的衝擊:大變革時代
共和報: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每個人的生活,您怎麼看待當前的狀況?
索羅斯:我們正處於危機之中,這是我的人生經歷中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就各類可能性而言,它遠超正常時期,因此我把現在稱為「大變革時期」(revolutionary moment)。平常時期不可想像的情況,現在不僅成為可能,而且還在實際發生著。這讓人們深感迷茫和驚恐,此時,他們的所作所為可能即不利於自己也不利於世界。
共和報:您也感到困惑嗎?
索羅斯:跟大多數人比,我可能要稍好些。這些年我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能讓我在預判時略微超前大眾一些。
《歐洲政治體制比美國還脆弱:但川普正危險地為其生命而戰》
*共和報:那您怎麼看待當前歐洲和美國的情況?
索羅斯:我認為歐洲要比美國脆弱得多。美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民主政體之一,但即便這樣,像川普這類欺世盜名之徒仍能當選總統,並從內部瓦解美國民主。
好在美國擁有權力相互制衡的良好傳統和完備的法律規則,還有至高無上的憲法保障。所以我相信川普將只是個過渡性人物(transitory phenomenon),希望在11月就此作別。但(現在)川普仍然很危險。他正在為他的生命而戰,將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其權力。
川普此前已經有很多做法違反了憲法,一旦失去總統身份護佑,他將會被追責。
歐盟則要脆弱得多,因為它並非一個完整的聯盟。另外,歐盟在內部和外部還面臨很多「敵人」。
《歐洲聯盟最危險的國家:義大利》
共和報:歐盟內部的「敵人」指的是?
索羅斯:在歐盟內部,有不少領導人和動議與歐盟創建之初的價值觀相對立。比如匈牙利和波蘭就是,而這兩個國家又恰恰是歐盟結構性基金的最大受援國。但我最擔心的實際是義大利。
義大利的反歐盟領導人薩爾維尼的民望頗高(Matteo Salvini,右翼聯盟黨主席、曾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要不是他自視過高和聯合政府分裂,否則他還真可能再上一步。他的影響力下降了,可悲的是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又崛起了,她比薩爾維尼還要極端。
本屆義大利聯合政府就顯得極其脆弱,之所以他們還能坐到一起,唯一的緣由是可防止反歐盟勢力在大選中獲勝。而義大利曾經是歐洲一體化最熱情的支持者,義大利民眾對歐盟的信任度甚至超過本國政府。
但現在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支持留在歐元區的民眾數量都在下降。義大利是歐盟最大的成員國之一,我無法想象一個失去義大利的歐盟會是什麼樣。目前的重大問題是,歐盟能否給義大利足夠的支持。
共和報:歐盟剛剛批准了總額達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
索羅斯:歐盟承諾以歐盟整體名義通過金融市場借入資金,其金額史無前例,這是歐盟邁出的非常重要、積極的步驟。但人們所說的「節儉五國」(Frugal Five)——荷蘭、奧地利、瑞典、丹麥和芬蘭另有所想,使復甦協議的實際效力打了折扣(這些國家反對向經濟困難的歐盟成員國直接提供撥款grants,而主張通過借款形式loans)。他們自私、小氣,他們想讓歐盟復甦基金的資金花得更合理,但這給遭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南歐諸國造成了障礙。
共和報:您還看好歐盟「永久債券」(European perpetual bond)嗎?
索羅斯:我沒有放棄,但眼下沒有足夠時間讓大家接受這個想法。讓我解釋下永久債券為何是個吸引人的創想,再討論它為何在目前還不成熟。顧名思義,永久債券就是你永遠不必償付本金,而只是每年償付利息。假設它的利率為1%,你看現在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是負值,那這1%的利率還算不錯的。這樣,1萬億歐元的永久債券每年需要支付100億歐元利息,這樣的成本收益比低至1:100。況且,在急需資金的時候,這1兆歐元很快就能融到,而利息到以後才需要支付,償付的時間拉得越長,你的貼現現值就越小。
那發行有什麼障礙?發行人歐盟需要向買方承諾能夠支付利息,這就要求歐盟作為一個機構擁有足夠的資源,比如徵稅權,而成員國對此類授權定是各懷心思。「節儉四國」(荷蘭、奧地利、丹麥、瑞典,芬蘭加入後變成五國)就反對。這便是發行困難所在。
共和報:在德國出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梅克爾總理能不能在此問題上有所作為?
索羅斯:她已盡其所能,她本人也面臨根深蒂固的文化阻力:在德語中,「Schuld」一詞是雙關語,一層意思是債務debt,另一層是罪責guilt。借債的人有罪,但他們並沒意識到照這樣的話債權人也一樣有罪。
在德國這是個深深根植於其中的文化問題。它在某個時點就引起了他們是德國人或是歐洲人的衝突。這也是最近德國最高法院的決定與歐洲法院發生衝突的原因。
共和報:歐盟外部的「敵人」又是指哪些?
索羅斯:有很多,它們有個共同的特徵:反對開放社會的理念。
我之所以熱情支持歐盟EU,是因為我把它看作是開放社會在歐洲範圍內的化身。
……
《科技人工智慧、COVID 對未來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所生產的控制器件對封閉社會有幫助,而對開放社會形成致命威脅……
新冠病毒大流行對開放社會也造成傷害,那些監控儀器設備對控制病毒傳播很有用,同時也讓它們更易於接受,即使在開放社會也如此。
《現在的資本市場是否處於泡沫中》
共和報:您是否對當前市場估值與經濟疲弱之間的明顯脫節感到擔憂?我們現在是否正處於一個因美聯準會注入巨大流動性而引發的泡沫之中?
索羅斯:這說對了。儘管受到川普的指責,美聯準會其實做的比他好得多。FRD大膽行動,市場上也出現流動性泛濫。
目前支撐市場的主要有兩個信念:一個是期望美國政府近期能推出比之前1兆美元CARES法案(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更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另一個就是川普會在大選前宣佈新冠病毒疫苗問世消息。
共和報:您近日向種族平等和黑人正義事業捐款2.2億美元,您如何評價「黑人的命也是命」這場運動?
索羅斯:黑人的命當然也是命。這場運動是美國大多數人——不僅僅是黑人——第一次認識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系統性歧視,它可以追溯到黑奴制度。
《COVID 之後的城市及辦公大樓是否改變其價值?》
共和報:好多人認為,經歷了新冠疫情和遠程辦公,城市和大都市地區的未來前景堪憂。
索羅斯: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變化,現在預測還為時過早。我還記得2001年「9.11」世貿中心雙子塔被撞毀後,人們說他們再也不想住在紐約了,但沒過幾年,這個想法就被忘得乾乾淨淨。
《政治正確在開放社會中是不正確的》
共和報:在這場革命中,原來那麼神聖的雕像正被推倒,政治正確正變得至關重要。
索羅斯:有人稱之為「取消文化」。我認為這是一個暫時的現象,我覺得也做過頭了:大學裡流傳的政治正確被誇大了。作為開放社會的倡導者,我認為政治正確在政治上是不正確的。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觀點的多元化對開放社會至關重要。
共和報:您想對歐洲的民眾說點什麼?
索羅斯:SOS,緊急呼救!歐洲現在正值8月份休假,假日旅行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病毒傳播感染。回顧歷史,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讓人記憶尤深。那場大流感出現了三波高峰,第二波疫情是最致命的一次。但從那以來,流行病學和醫學都取得了巨大進步。我堅信那一幕可以避免重演,但前提是人們要認識到疫情有復發的可能,並立即採取措施加以防範。我不是流行病學方面的專家,但有一點我很清楚,就是人們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要戴好口罩,做好必要防護。
歐洲正處在另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頭:因為資金不足,它無法同時應對新冠病毒和氣候變化這兩大挑戰。回頭來看,歐洲理事會那些面對面的會談機制顯然已經慘敗,歐盟目前的行進路徑並不能解決多少資金,也太費時日。
我還得再提永久債券這事。「節儉四國」或五國需要認識到這點,他們應當做熱情的支持者,而非繼續阻撓。只有他們展開真誠對話,歐盟永久債券的設想才能被投資者接受。沒有它,歐盟將可能無法生存。若真的走到這一步,無論是對歐洲還是整個世界,都將是巨大的損失。
歐盟解體不僅存在可能性,而且會實際發生。我相信,在公眾的壓力下,有關當局會避免此事的發生。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課綱 #111學測 #學習歷程檔案 🇹🇼
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報導彙整,將最近幾天的報導彙整如下,提供108學年度入學的師生家長參考。(引述來源:臺南一中)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布全台1930個校系的高中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最後請以各校系簡章為準。108課綱這學期上路,高一新生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部分。分別摘錄如下:
一、修課紀錄:
(一)八成五校系參採各高中一定會開的「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修課紀錄。
(二)部定課程分八大領域,最多校系參採語文領域
(三)有562系參採科技領域、334系參採綜合活動領域,113個系要看高中「健康體育」、看重「藝術領域」的成績也有208個系
二、學習成果:
(一)近500校系參採「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一)1930個校系都要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四、以醫學系為例
(一)台大醫學系
1.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技以及「醫藥衛生學群」修課紀錄及學業總成績。
2.學習成果重視「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3.多元表現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社會服務經驗、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二)陽明醫學系-不參採總成績,校長指人格特質更重要。
1.參採修課紀錄的「自然科學領域、探索實作成果、科技領域、醫藥衛生學群」。
2.也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這一大項要由學生自己填,會是審查委員最想看的重點,希望從中找到有從醫動機的學生。
3.陽明醫學系重視書面審查,約占10%。
4.陽明醫學系成立「醫師科學家組」及「醫師工程師組」。
五、其他重點或特殊條件之校系
(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參採藝術領域修課紀錄,副校長朱娟秀說,牙醫重術科,手巧不巧與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有關。再加上北醫大重視人文藝術、人道關懷、國際觀,參採藝術領域,也希望學生具藝術鑑賞能力。但台大牙醫系完全不看藝術領域,而是傳統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及科技領域,再加上醫藥衛生學群與學業總成績。
(二)台大電機系和資工系參採的修課紀錄項目較少,台大電機只看數學、自然科學及學業總成績,台大資工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領域及學業總成績;同一類科系清大電機系甲和資工甲,參採修課紀錄比台大多,電機甲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也看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及學業總成績;不過,清大資工甲卻不參採科技領域。
(三)台灣大學數學系部定課程參採數學、自然科學領域,但不看學業總成績。系主任崔茂培說,台大數學系就是要找數學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有高中生數學天分好,但其他科不行,很難在甄選中突出。台大數學系決議不看總成績,希望能找到更多數學偏才。
(四)台北大學會計系是傳統第一類組生報考的科系,但要採計科技領域。會計系教授王蘭芬說,大數據能減少很多人工作業,會計人要會運用科技做商業分析,了解AI很重要。或許未來不只是會計要採科技,而是商業科系都會考慮採納。但台大會計系不參採科技領域,只看國文、英文、數學、社會領域,資訊學群和財經學群與學業總成績。同樣是會計系,選才的看法大不同。
(五)中原大學工業系統工程系管理組要採社會領域,且採納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系上教授楊康宏說,中原大學以理工為主,但強調全人教育。系上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很多人未來走上管理職。希望能挑選具人文探究能力的學生。
六、小結:
(一)學習歷程符合108課綱的改革,學生要能適性學習,有關單位也要透過公正公開的選才程序,讓他們適才適所。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說,大學要的是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重視多元評價,且以校內活動為主。
(二)新課綱推學習歷程 家長憂恐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並且會以校內活動為主,學生不用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只要修習想念校系採計的相關課程,並將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統整為心得,就能做為升學加分的依據。
(三)部分坊間補習班宣傳可以幫忙打造漂亮的學習歷程,鼓勵參加付費的校外活動和競賽等,引起家長恐慌。招聯會指出,大學教授對罐頭式的的備審資料評價低,靠補習班很難拿高分。大學取才具自主性,對高中生而言,不用各科都強,單科突出,也有機會勝出。
(四)根據招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不到13%校系需要「非修課紀錄成果作品」,需要「社會服務經驗」的也只有18%,需要「幹部經驗」的只有15%。招聯會指出,學生不用為了學習歷程勉強自己當幹部或志工,相較這些項目,其實有約1/3大學校系看重社團活動經驗,學生不妨在高中階段多多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62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36324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310007400I/573
https://www.ydn.com.tw/News/35058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31/1525518.htm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20935?from=udn-relatednews_ch2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中原醫工系新生 - 中原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看板上一些大一新生都在問害我有- 醫工系,中原,問題,中原大學,問卦. ...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這裡是專屬於中原大學的版面。 ... <看更多>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本系為全國首創之醫工系、全國首所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之學系。 課程強調跨領域醫學工程知識的教學和系統整合能力的養成,涵括:生 ... ... <看更多>
中原大學醫工系評價 在 Re: [問題]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出路- 看板Bioindust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arrysky (生醫電子IC設計)》之銘言:
: ※ 引述《junzuo (junzuo)》之銘言:
: 我是中原醫工畢業的學生
: 現在正在唸研究所中
我也是中原醫工的學生
後來考上清大生科所
念完了 畢業了 也看清現實了
我選擇回醫療產業當sales
: 醫工畢業後出路其實也很多
: 系上有ㄧ半的人都跑去唸研究所(醫工所or電子電機所or光電所)
: 另外ㄧ半就開始就業or當兵
: 一些進醫院裡醫工組
現在真的很少中原的進醫院當醫工
不過就在的醫院有很多中原的大學長們
: 但是畢竟在醫院算冷門的組
: 沒有幾家醫院很重視
的確是這樣 不過有些醫院是非常看重醫工
有時候醫工的意見甚至凌駕使用單位的意見
使用單位不見得買的到想要的東西 power是非常大的
: 所以每年的缺額都很少
: 很多都進入醫療器材公司當維修工程師or業務
: 也有的可以進一些大廠(GE or飛利浦)
: 幾乎都是學長姐介紹進去的
GE PHILIPS非常多中原醫工的 尤其是維修工程師
沒有工作經驗的也有機會進去
: PS.聽說我有ㄧ個學妹在台積電.....我也懷疑她怎麼進去的XD
台積電很多中原醫工的不要懷疑 大多都爆肝了 哈哈
: : 同學們都去唸研究所 工作的人根本沒有幾個人
: : 可能是我跟不上潮流 因為根本不想念研究所
: : 所以我選擇工作 而且我只想要賺錢
你的想法是對的 想要賺多一點的確是要從業務開始
: : 所以年研究所不是我的理想
: : 可惜這個行業似乎太高門欄了一點
: : 學士出去當個業務就好偷笑了
那我怎麼辦 研究所念完了還是一樣去當業務
: : 本來想靠放射技術師或者其他醫療設備證照
: : 但是前者限制只能放射系畢業的人
: : 後者則要工作經驗
: : 這是什麼世界啊
: : 找工作要求工作經驗
: : 考證招要工作經驗
: : 那工作機會都不給哪裏來工作經驗
: : 現在我整個放空了
: : 完全不想去想工作的事情
: : 只想完全放逐自己等待機會來把握
: : 目前在學校當助教 一個月5~6千很夠用
: : 根本沒用動力找工作 也想過做其他行業
: : 雖然我願意從新學起 但沒人會願意的
: : 隔行如隔山 但我相信跨領域是未來的趨勢
: : 之所以PO這篇文章
: : 是希望重整旗鼓
: : 來看看這裡有沒有前輩有適合的工作能介紹
: : 或者提供小弟我一些經驗分享也可以
: : 謝謝
其實你一定很埋怨為甚麼醫療業的業務都要有工作經驗
因為這一行競爭真的非常激烈
很多都是靠經驗 關係 專業才能勝出
其實當初我就打定主意要當sales
我曾經在藥商 生技業 醫療設備 耗材類中掙扎
最後我還是選擇醫療設備 (原因不詳述)
我覺得我算是蠻幸運的 我沒有任何工作經驗
但是我進去的這家公司要求的是專業 所以我進去了
醫療業真的是很有趣的行業 能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
不只是醫生 從上面的院長 採購 醫工 部長 主任
到下面的護理長 門診小姐 技術員 全都是會接觸的對象
也能了解到很多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當然工作壓力大是一定的
我一天平均工作12~15個小時
我揹了近4000萬的業績
我的區域遍及桃竹苗宜蘭花蓮
我一個星期平均要應酬1~2次
星期六日不定期有醫學會
看起來生活的確很苦
但是跟在竹科裡面的人比較起來
業務的生活真的有趣很多自由很多
工作的樂趣是自己找的
另外....業務真的是條不歸路
當你領到業務獎金
你再也不會想乖乖領死薪水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69.155
※ 編輯: JUJU99 來自: 218.167.169.155 (05/09 00: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