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測速 善用而不濫用
吳健生/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教授(桃園市)
台61西濱彰化段區間測速上路不到兩個月,被舉發的駕駛人質疑測速設備精確性。記者李京昇/攝影
近日西濱快速公路彰化段北上路段,被用路人查覺區間測速失準,造成執法有誤,引起軒然大波。區間測速兩年多前首在新北市萬里隧道開始試行,確實能有效改善行車的安全,之後逐步推廣至全國各地,屬於科技執法的一種。有別於過去偵測單點瞬間通過車速的方式,區間測速改採車輛在路段中行駛的平均速率作為取締超速的依據。姑且不論其是否合理,至少能夠嚇阻駕駛人通過取締測速點後,旋即回復飆速的陋習。
實施區間測速必須在路段上、下游端設置車輛辨識與計時裝置進行偵測,車輛辨識裝置可辨識出車牌,鎖定測速之對象;而計時裝置則在登錄車輛通過路段兩端的時刻,據以計算區間平均速率。此一系統看似簡單,實則涉及完整的系統設計與運作,任一環節稍有差池,即會全面崩解,引發糾紛。此次西濱彰化段發生的誤判,即是最好的教訓。
通常偵測地點事先已按執法需求加以選定,區間長度不再改變,行駛時間的長短即成為判斷超速與否的關鍵。而時間是否精確,則有賴於上、下游端偵測計時裝置的同步與否,因此必須建立一個精準的對時機制。
依據現行通過網路進行對時的機制,造成測速誤差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種:
一、未能及時對時與校時,導致上、下游偵測設備的時鐘不同步而出現誤差。例如系統設定每日校對一次時,兩時鐘在廿四小時內出現的時差即成為誤差。一般而言,測速區間愈短,時差對車速的影響愈大,校時的間隔即要愈短。
二、校時過程中,系統受干擾所引起的誤差。為避免糾紛,只要校時超過一定的時間,例如公路總局在萬里隧道所採用的二秒,即停止裁罰調校時間內通過的所有車輛。不同系統有不同的標準,應由實際操作經驗加以拿捏。
三、時鐘故障,系統卻仍然運作所造成。此次事件誤差達到五十秒之多,顯見為時鐘故障所致,只要修復,當不致影響系統的功能。又可能或多或少會使區間測速蒙上陰影,但還不致嚴重到必須全面停擺的地步。
另為強化時鐘的同步,目前新設系統多有多重對時的要求,例如透過網路時間協定(NTP)進行對時,又如透過現有交通號誌所採用之GPS衛星定位進行對時等。至於系統本身的故障,則有賴於建立數據自動檢核機制,輔以人工經驗判斷方能快速查覺。
區間測速雖已在專業上受到肯定,但絕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萬靈丹,善用之方可得其利去其弊。若是鋪天蓋地裝設,將有如對岸全面監控的作法,稍有不慎即會侵犯到個人隱私,此絕非科技執法的原意。縱使僅針對特定目標,如易肇事路段進行測速,亦要考量到系統複雜化之後,例如長路段連續區間執法,執法效率與錯誤風險間如何拿捏。此外,科技執法強化了取締的力道,違規裁罰量勢必大幅增加,民怨與安全間如何取得平衡,在在考驗當事者的智慧。所以說,區間測速要善用而不濫用,慎思之!
中央大學土木 系 教授 在 林岱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行車安全擺第一☝️
⚠️注意坑洞要慢行🕳️
岱樺提醒,大雨淹水過後路面瀝青易乳化,市政府正搶修中,請用路人放慢速度小心駕駛。
————————————————
[看新聞學知識]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陳世晃教授說:「每次大雨過後,大家看到坑洞,都會說:『這是偷工減料』,這句話真的讓工程人員好委屈啊!」
陳教授說明,大家都說瀝青防水,但更精準的說「瀝青是防潑水而不是真的防水」,它可以防潑但是你把整條瀝青路面浸在水裡面,它就會產生乳化的效應,就會把瀝青減黏,所以一旦瀝青路面有水進去,它就會把地料撥開,「其實下一天兩天沒關係,但連續下一個禮拜,高速公路都會產生坑洞。」
為了823豪雨,高雄追加9億「鋪路」預算
高雄在這次大雨中路面損害嚴重,高雄市工務局白天30個工班、夜間10個工班,在雨緩後立即出動搶修路面。高雄也為此增加道路刨鋪的經費,去年度平均道路養護約8~9億,今(107)年度市府已籌措19億元進行全面道路刨鋪,這次豪雨過後,市府預計再爭取中央與自籌預算9億。
但道路因為降雨而遍佈坑洞,動用大量人力,甚至必須增加預算刨鋪的情況,未來可能只會越來越多。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144
中央大學土木 系 教授 在 映心地下放送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位高雄的朋友,對於新北投車站的觀察,值得大家參考與深思。
#台灣好過日
#老車站如何再利用:回到家門口的北投車站
圖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上個月我寫過三塊厝站的現狀與展望。趁著過年,我們遠征台北考察另一座百年木造車站,看看別人,想想高雄。
北捷紅線和新北投支線,大致上完全是沿著台鐵路廊改建。其中新北投站建於1916年,1937年時擴建為現貌,1988年隨著台鐵新北投線廢線而廢站。啟用與廢止的時間和三塊厝站並沒有差距太遠(1908年通車,1923、1941增建,1986年廢站)。
在廢站當時,不知幸或不幸,台北市政府以象徵性的一元價格,將新北投車站賣給彰化的台灣民俗村,從當時許多老車站(台北後站、岡山車站)莫名其妙自燃來看,至少可被保存並有遊人參觀。但以在地文資保存角度可說賤賣市產,如今已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不多評論。
1988年前後,正是台灣社會變遷最快的一段時間,新北投站搬遷後8年,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在《北投社》雜誌撰文「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而後逐漸凝聚了越來越多讓新北投車站遷回的聲音。正好機會出現,2012年台灣民俗村經營不善遭法拍,新北投車站的歸宿被提上檯面討論。
然而,法拍後新的產權所有人拒絕割愛,且彰化縣政府加入戰局,將車站列為暫定古蹟;新北投在地人士則是發起「#新北投車站回娘家」募資計畫,在一年拉鋸後,最終台灣民俗村產權人日榮資產管理公司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給台北市政府。
看似車站就能風光返鄉,但後續搬遷與重組又花了4年,而完成的車站也有不小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上:
1. 車站沒有搬回原來位置(在捷運站出口廣場和北投公園間),而是放在離原址50公尺遠的七星公園中,避免離道路過近。
2. 車站舊建材保存出了問題,損壞比率高達62%;重組時,外觀、新建材亦沒有完全復原,引發批判。
因為這些爭議,引發市府與在地文史團體的對抗,也讓復舊完成的新北投車站被批評為觀光化的半仿古車站。筆者實際參訪,發現車站內部目前一半展出復原經過,另一半則是紀念品店。車站外雖有看起來很潮的小農市集,但對於鐵道走向,周邊原貌脈絡完全無跡可尋,也印證了批評者所言「和歷史連結不足」的缺點。
這也讓我再次體認到,失去了運輸功能的老車站,必須強化和周邊地景、社區以及現有交通設施的連結,才能喚起歷史場域的整體感。未來三塊厝舊站體的使用必須更加注意。
寫的這邊算是一個段落啦,不過筆者以一個甚少來台北的高雄人角度(大概也等於外國人角度),覺得最奇怪的不是車站復舊不周(這要稍微瞭解一下背景才看得出來),而是旁邊格格不入的 #捷運新北投站。
如果我們站在捷運站對面的7-11回望,巨大的中國北方式牌坊,和旁邊小小的老車站可說是絕妙的反差。回顧歷史,日本殖民者在這邊建設溫泉觀光地,包含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後續的公共浴場,極盛時帶動三十五家日式旅館進駐,可說複製了殖民母國溫泉鄉的樣貌,也成了新北投一帶維繫至今的觀光特色。
但帝國主義的時代早已過去,在1990年代嶄新的捷運車站,引進的卻是和在地截然無關的另外一個殖民符號,而且無關觀光、無關產業、也無關運輸,就只是硬生生的插了一棟有著捲棚懸山頂,並用上銘黃色屋頂的中式建築(一般而言大概只有廟宇或宮殿會用),夜裡打燈時鮮紅的假斗拱更是令人感到時空錯置。
而另外一間囧囧的事是:新北投支線開通後,因轉彎噪音過大,所以列車只能以「極速25公里」(不是均速喔)行駛,而因運量有限,採取三節車廂10分鐘班距。如果是在高雄早被罵死了:「#幹嘛蓋捷運,#用公車就好啦」,不過在台北似乎也習慣了。
不知道台北的文史團體抗議新北投車站缺乏歷史連結同時,能否也串連把這地方最奇怪的一棟建築:捷運新北投站整體改頭換面一下,桑Q!
#新北投車站 #三塊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