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界四大天王】你知道是哪四位老前輩嗎?
在前往雲峰的路途上有緣見到刑老前輩留下的銘牌
來認識一下岳界四大天王吧🥰🥰
【邢天正】-勤讀書樂寫作的登山家
邢天正正式登山的年齡較一般人晚,到47歲才開始登山,時值半百的邢天正開始縱橫臺灣山林,以山為家的他開始穿梭在各大山嶺,用很快的速度完登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更是臺灣第一位完成百岳之人。戰後許多高山的首登者,都標記著邢天正的大名,邢老可說是當時登山界最活耀的人之一。
邢天正在山界名聲響亮,除是四大天王之一外,還有「孤鷹」的稱號。邢天正爬山喜愛長途遠征,各種縱走、橫斷是其擅長的行程,但因路途遙遠、艱難,一入山常常需要10天以上,想找到有錢有閒,吃苦耐勞又有興趣的同伴甚為困難,邢天正自己就曾提到:「爬大山,人多固然能互助,但是也有牽制之煩,無法盡興,且爬大山連峰,需時長、花費多,也不易找到同伴。」邢天正只要一有空間,就雇用原住民山友一同前往。
【蔡景璋】-「我爬山花的錢,夠買一棟房子。」
蔡景璋生性豪爽、豁達,為人瀟灑、慷慨,從事經商的蔡景璋因事業有成,故花費許多時間與精神在自己的興趣,如登山、攝影、釣魚等,其中又以登山為最。
蔡景璋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百岳開拓時期的山林寫真照片!他的子孫慷慨提供予登山史編撰工作團隊使用,完全繼承了他登山時總不吝慷慨解囊、樂於分享的精神;若說登山也在於「分享美好的事物」給周遭的人,四大天王之一的蔡景璋,可說充分了展現此分享精神!
【林文安】百岳精神的踐行者 #百岳就是他挑的啦
林文安對臺灣登山界的特殊貢獻,包括詳實可信的紀錄、選訂百岳、成立「百岳俱樂部」
臺灣戰後的登山運動若以百岳作為開啟的大門,林文安不僅開啟百岳運動,並策劃且成功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成立百岳俱樂部並擔任第一任部長,都是無法抹滅的貢獻。當然,他最後於中雪山遇難,長眠於山林中。
【丁同三】岳界老山羊
若問我為何要爬山?我會毫不猶豫地回你說:
「就是喜歡自然,喜歡看不到公路、看不到人造物的地方。」在民國52年開始攀登高山,以8年時間完登臺灣百岳,是同時期最快完登百岳者。丁同三完成了三次「百岳」,對他而言那是興趣,不是為了紀錄而爬山。
https://npda.cpami.gov.tw/tab7/web20_control_5_4.ph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若你是要行走「中央山脈大縱走」,你絕對不能錯過這裡!因為烏岩角是中央山脈主脊的起點!最高海拔約有73公尺,位於宜蘭東澳與南方澳的海灣。 目前知道有幾種方式抵達烏岩角 1.搭乘漁船 2.滑獨木舟 3.陸路(舊路線)台九丁線9.8k明隧道,有一座廢棄房子,地形急遽重裝瘋狂陡下、有多段拉繩與碎石堆,沿途...
中央山脈大縱走17天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速度x登山:我們的當代登山顯學》
在臺灣登山的老前輩常常會叮嚀我們:「在山上,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若是細究其原因,不難得知過去的休閒登山者由於受限於科技、知識與裝備,普遍地在肩上背負著沉重的重量,再加上臺灣地形變化劇烈,又缺乏雪崩、冰塔等必須加速通過的客觀危險情況,所以養成了「慢」的登山哲學,這個觀念到了現在還是深植在不少山友的心中。
最近17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許姓、吳姓登山者,以及前陣子完登二等三角點的羅姓登山者,正好是非常適合拿來對比的範例,因為他們體現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
我們暫且離開臺灣,放眼國際,「快」的發展非常蓬勃,從2008年到2018年的越野跑比賽舉辦數成長了整整10倍,而且後勢持續看漲。
支持者認為,堅硬路面對身體造成的衝擊較為巨大,而且郊區、山區的風景遠優於市區,於其中活動是種心靈上的享受;更有人認為,在山裡待的時間越短,就越不容易產生廢棄物,其實有助於環境保護。
.
從世界登山史來看,我認為快的哲學源自「未知的消逝」與「登山世俗化」兩個因素。
曾經,超過8,000公尺的山峰是令各國登山組織垂涎的獵物。例如首攀K2成功的義大利國家隊,就是二戰後政府急於彰顯國威、提振人民士氣的產物──當政者竟然在國內民生凋蔽、百廢待舉的時候,還願意大力撥款支援,就知道這是個多麼大的誘因了。再者,雖然登山是相當個人層面的事情,當我們知道登頂後就能千古留名,還是會有不少額外動力。
隨著喜馬拉雅皇冠的寶石被各國摘畢,擁有巨大宣傳價值的首登一一完成,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已無所謂的「未知」,於是國家與組織的力量就逐漸離開了聚光燈,讓登山進入了世俗化的時代,由個人財力及商業嚮導服務取而代之。
很久很久以前,收入不豐的菁英還能透過組織力量參與遠征,如今這個機會之門只剩下一道小縫了,上頭貼了個名字,叫贊助商。
即使現在還是有為數眾多的未登峰和處女稜,但大多位於偏遠地帶且難度偏高,即便歷經千辛萬苦達成目標,報導的受眾也不外乎是小小一撮愛好者。
雖然重複前人的足跡登上絕頂巔峰仍是不易的挑戰,但個人的主觀意義早就遠大於一切。針對登山社群關注的「創舉性成就」,若非贊助商大力包裝、宣傳,一般人可能根本就無從得知這類資訊吧。
.
既然千山萬壑俱有人踏遍,剩下的要去太傷荷包又沒多少人在意,自然就會產生運動競技的需求,在登山活動發展漸趨停滯的當下,可說是一個嶄新的方向。
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速度健行(speed hiking)、山域越野跑(mountain running和稍稍不同的fell running)、多日快速健行(fastpacking)等注重於速度的運動於焉產生,其中尤以跑步相關的項目最具競爭性,西班牙傳奇跑將基里安‧喬內特(Kílian Jornet)即是其中的代表者。
至於當代於登山領域追求速度的知名人物,除了基里安自己之外,想必大家多少也聽過於2017年不幸殞命的「瑞士機器」烏里‧斯特克(Ueli Steck),或是宣稱要在7個月內完攀14座8,000公尺以上山峰的「Project Possible」發起人尼莫‧普札(Nirmal Purja)──目前的最快已知紀錄是7年11個月。
.
將視野放回最上面提到的3位臺灣登山者,就我所知道的定義,這2位17天完成大縱走的傑出山友比較接近多日快速健行的範疇,而不是越野跑。
大家想想吧,速度是怎麼換來的?大概是輕量化、體能、經驗、步道路況、導航能力這幾點。倘若目標是放在羅姓山友的完登二點三角點,行程中會增添不少變數(崩塌、天候、迷路等),時間長度與風險成正比,就不太可能追求輕快了,必須得發揮「慢」的哲學,增加自己的容錯空間。
不管怎麼說,一切還是取決於我們踏上山徑的「目的」何在,是要和他人一較長短,還是只是想善用時間多看點風景呢?
.
對於臺灣登山活動與速度結合,我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現在我們用語中的「單攻」或「一日」完成任何路線,未來的確可能會越來越流行。標示清楚且大條好走的熱門登山路線,正好是適合快速移動的地方,更何況山屋、營地容量有限,體能較佳者自然會想要請更少的假,走訪更多的山頭。
我自己就是因為請假不易,所以常採取比標準少一天的濃縮行程,但那也只是依照自體感受調節步調和縮短休息時間而已,離越野跑還差的很遠。
然而,任何強調速度的運動,風險往往也更大,尤其是在山區之內。越野跑的體能門檻極高,對於大眾來說參加不易,但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路跑族加入;速度健行與快速多日健行雖然較為友善,但其實對登山者風險控管的考驗也相應提高,並不是單純提升速度而已,請有興趣嘗試的朋友們千萬要循序漸進。
這樣來看,咱們中央政府把登山活動歸給體育署管,不知道是否也是注意登山運動化的浪潮呢?
.
.
.
好,那本集的節目就到此為止,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集再會~~
#岳政頻道停播一日
#這比較像是新聞挖_哇?
中央山脈大縱走17天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速度x登山:我們的當代登山顯學》
在臺灣登山的老前輩常常會叮嚀我們:「在山上,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若是細究其原因,不難得知過去的休閒登山者由於受限於科技、知識與裝備,普遍地在肩上背負著沉重的重量,再加上臺灣地形變化劇烈,又缺乏雪崩、冰塔等必須加速通過的客觀危險情況,所以養成了「慢」的登山哲學,這個觀念到了現在還是深植在不少山友的心中。
最近17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許姓、吳姓登山者,以及前陣子完登二等三角點的羅姓登山者,正好是非常適合拿來對比的範例,因為他們體現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
我們暫且離開臺灣,放眼國際,「快」的發展非常蓬勃,從2008年到2018年的越野跑比賽舉辦數成長了整整10倍,而且後勢持續看漲。
支持者認為,堅硬路面對身體造成的衝擊較為巨大,而且郊區、山區的風景遠優於市區,於其中活動是種心靈上的享受;更有人認為,在山裡待的時間越短,就越不容易產生廢棄物,其實有助於環境保護。
.
從世界登山史來看,我認為快的哲學源自「未知的消逝」與「登山世俗化」兩個因素。
曾經,超過8,000公尺的山峰是令各國登山組織垂涎的獵物。例如首攀K2成功的義大利國家隊,就是二戰後政府急於彰顯國威、提振人民士氣的產物──當政者竟然在國內民生凋蔽、百廢待舉的時候,還願意大力撥款支援,就知道這是個多麼大的誘因了。再者,雖然登山是相當個人層面的事情,當我們知道登頂後就能千古留名,還是會有不少額外動力。
隨著喜馬拉雅皇冠的寶石被各國摘畢,擁有巨大宣傳價值的首登一一完成,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已無所謂的「未知」,於是國家與組織的力量就逐漸離開了聚光燈,讓登山進入了世俗化的時代,由個人財力及商業嚮導服務取而代之。
很久很久以前,收入不豐的菁英還能透過組織力量參與遠征,如今這個機會之門只剩下一道小縫了,上頭貼了個名字,叫贊助商。
即使現在還是有為數眾多的未登峰和處女稜,但大多位於偏遠地帶且難度偏高,即便歷經千辛萬苦達成目標,報導的受眾也不外乎是小小一撮愛好者。
雖然重複前人的足跡登上絕頂巔峰仍是不易的挑戰,但個人的主觀意義早就遠大於一切。針對登山社群關注的「創舉性成就」,若非贊助商大力包裝、宣傳,一般人可能根本就無從得知這類資訊吧。
.
既然千山萬壑俱有人踏遍,剩下的要去太傷荷包又沒多少人在意,自然就會產生運動競技的需求,在登山活動發展漸趨停滯的當下,可說是一個嶄新的方向。
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速度健行(speed hiking)、山域越野跑(mountain running和稍稍不同的fell running)、多日快速健行(fastpacking)等注重於速度的運動於焉產生,其中尤以跑步相關的項目最具競爭性,西班牙傳奇跑將基里安‧喬內特(Kílian Jornet)即是其中的代表者。
至於當代於登山領域追求速度的知名人物,除了基里安自己之外,想必大家多少也聽過於2017年不幸殞命的「瑞士機器」烏里‧斯特克(Ueli Steck),或是宣稱要在7個月內完攀14座8,000公尺以上山峰的「Project Possible」發起人尼莫‧普札(Nirmal Purja)──目前的最快已知紀錄是7年11個月。
.
將視野放回最上面提到的3位臺灣登山者,就我所知道的定義,這2位17天完成大縱走的傑出山友比較接近多日快速健行的範疇,而不是越野跑。
大家想想吧,速度是怎麼換來的?大概是輕量化、體能、經驗、步道路況、導航能力這幾點。倘若目標是放在羅姓山友的完登二點三角點,行程中會增添不少變數(崩塌、天候、迷路等),時間長度與風險成正比,就不太可能追求輕快了,必須得發揮「慢」的哲學,增加自己的容錯空間。
不管怎麼說,一切還是取決於我們踏上山徑的「目的」何在,是要和他人一較長短,還是只是想善用時間多看點風景呢?
.
對於臺灣登山活動與速度結合,我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現在我們用語中的「單攻」或「一日」完成任何路線,未來的確可能會越來越流行。標示清楚且大條好走的熱門登山路線,正好是適合快速移動的地方,更何況山屋、營地容量有限,體能較佳者自然會想要請更少的假,走訪更多的山頭。
我自己就是因為請假不易,所以常採取比標準少一天的濃縮行程,但那也只是依照自體感受調節步調和縮短休息時間而已,離越野跑還差的很遠。
然而,任何強調速度的運動,風險往往也更大,尤其是在山區之內。越野跑的體能門檻極高,對於大眾來說參加不易,但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路跑族加入;速度健行與快速多日健行雖然較為友善,但其實對登山者風險控管的考驗也相應提高,並不是單純提升速度而已,請有興趣嘗試的朋友們千萬要循序漸進。
這樣來看,咱們中央政府把登山活動歸給體育署管,不知道是否也是注意登山運動化的浪潮呢?
.
.
.
好,那本集的節目就到此為止,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集再會~~
#岳政頻道停播一日
#這比較像是新聞挖_哇?
中央山脈大縱走17天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若你是要行走「中央山脈大縱走」,你絕對不能錯過這裡!因為烏岩角是中央山脈主脊的起點!最高海拔約有73公尺,位於宜蘭東澳與南方澳的海灣。
目前知道有幾種方式抵達烏岩角
1.搭乘漁船
2.滑獨木舟
3.陸路(舊路線)台九丁線9.8k明隧道,有一座廢棄房子,地形急遽重裝瘋狂陡下、有多段拉繩與碎石堆,沿途經過樹林、芒草,最後抵達烏岩角海灘
4.陸路(新路線)蘇花(台9丁線)約113.6K處(與舊登山口相差約1公里處)
兩者陸路最大差異,新路線無法體驗到大小魔王的威力👹👹
本次行程我們主要安排2天
第一天前往國寶級景點「象鼻隧道」
https://youtu.be/K5LgiYTZ0-I
紮營至烏岩角海灘,第二天再經過大、小魔王→烏岩角
■本行程為山友旅行社 http://www.k2.com.tw 先鋒開路
預計2020/7~8月會加開行程
本次為較困難路線,需攀岩爬升。
山友旅行社 電話: 02 8712 9365
行程:象鼻隧道訪烏岩角
■行程表
04:30起床吃早餐
05:30輕裝出發
05:50大、小魔王起攀處
08:50烏岩角起攀處,休息
09:20出發
10:50烏岩角
11:20出發
12:10烏岩角起攀處大、小魔王
15:10烏岩角海灘拔營整理裝備
15:30重裝出發
17:00台九丁線9.8k明隧道
■常用裝備
外層 | 防水外套:始祖鳥 Arc'teryx BETA AR
https://idragon.info/2ggee
中層 | 軟殼外套:始祖鳥 Arc'teryx Gamma MX Hoody
https://whitehippo.net/2gghY
中層 | 保暖羽絨衣:始祖鳥 Arcteryx Cerium LT Hoody 850FP
https://shopsquare.co/2gghf
中層 | 輕量保暖外套:Fjällräven Keb Fleece Hoodie M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404
底層 | 透氣快乾襯衫: Fjällräven Abisko Hike Shirt LS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128
下肢 | 軟殼軟殼長褲:Arcteryx 始祖鳥 SIGMA FL Pants
https://igrape.net/2gghp
https://igrape.net/2gghp
下肢 | 軟殼軟殼長褲:Fjällräven Abisko Keb Trousers M
http://www.fjallraven.tw/clothes53.0.175
鞋子 | 重裝高筒防水登山鞋:ZAMBERLAN 1014 LYNX MID GTX WL
https://www1.gamepark.com.tw/2gghx
鞋子 | 輕裝低筒防水健行鞋:SALOMON GORETEX X ULTRA 3
https://easyfun.biz/2ggi3
鞋子 | 輕裝低筒防水健行鞋:SALOMON OUTLINE GTX
https://igrape.net/2ggi6
背包 | 重裝登山背包:Gregory Baltoro 75 Goal Zero 太陽能登山背包(2017版)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ggi9(2019薄暮藍)
https://ibanana.biz/2ggiC(2019瑪瑙黑)
背包 | 中裝登山背包:神秘農場Mystery Ranch EX Coulee 40(2019版)
https://adcenter.conn.tw/2ggiI
配件 | 相機快夾系統:PEAK DESIGN Capture V3
https://shoppingfun.co/2ggmB
配件 | 相機背帶:PEAK DESIGN 快裝神奇背帶 Slide
https://igamepark.biz/2ggib
配件 | 相機手腕帶:PEAK DESIGN 快裝潮流腕帶 Cuff 手腕帶 快拆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ggiw
配件 | 防水圓盤帽:Black Yak GTX
https://reurl.cc/d0qjv6
配件 | 墨鏡:ROAV Eyewear Taiwan
#登山 #攀岩 #烏岩角
中央山脈大縱走17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走進山林應有的準備
邀請來賓: 林忠亮嚮導
登山代表經歷:登山界的傳奇人物之一,完成台灣百岳攀登3次,2000年中央山脈大縱走81天,2003年雪山山脈大縱走33天,2004年--2007年海岸山脈稜線縱走探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