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徵文,登上雜誌】#國中組
為鼓勵中學生建立良好閱讀習慣、勇於抒發己見,《換日線》編輯團隊邀請了全台灣國中生閱指定選文。
他們動筆寫下文章評論和讀後心得,讓青春的觀點被世界聽見。
經編輯團隊評選,這些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獎項。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閱讀同學們眼中的多元世界,感受年輕心靈的國際視野!
▍新刊上市《全球焦點在東京》 >> bit.ly/3xU2pjI
中學生閱讀心得作品 在 Crossing Camp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換日線徵文,登上雜誌】#高中組
為鼓勵中學生建立良好閱讀習慣、勇於抒發己見,《換日線》編輯團隊邀請了全台灣高中生閱指定選文。
他們動筆寫下文章評論和讀後心得,讓青春的觀點被世界聽見。
經編輯團隊評選,這些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獎項。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閱讀同學們眼中的多元世界,感受年輕心靈的國際視野!
▍新刊上市《全球焦點在東京》 >> bit.ly/3xU2pjI
中學生閱讀心得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CU重症醫療現場》高中生閱讀心得6之4
「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中,竟然有六篇是在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中生對本書的領悟,令太令人感動了!!!希望這樣「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能夠一直擴散下去~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同學,你這個標題也太浮誇了吧!^_^
#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_不是彼此
=====
陳志金醫師在年輕時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憤青」,看見許多在醫療現場中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不假辭色的行事風格讓他顯得格格不入。嚴厲的規矩和他直率嗆辣的個性使他沒有辦法好好地帶領自己的醫療團隊,有的護士甚至自願調大夜班,以免和他一起查房。當然,這樣的個性也使他無法妥善處理自己和病人、患者、家屬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也曾在溝通時跟病人家屬大吵大鬧。但是,當他遇到了他的恩師林宏榮副院長,他被帶領著進入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領域,他才學到,要把病人照顧好,不能只靠自己一個人,而是需要一個好的團隊。於是他推動醫療團隊合作(TRM),把加護病房當一個「家」來經營。從那時起,他和同事們的相處變融洽了。而這一切都說明了他的核心思想(易位思考)的重要性,透過站在別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病人、家屬思考他們所需要的,陳醫師成功地讓醫病關係變融洽。我想,不只是醫生需要站在病人、家屬的觀點思考,就連病人、家屬也該同理醫生的辛勞、付出、與對自我安全的保護意識。
由於現在的醫療糾紛不斷,醫生們也非常害怕因為病人的猜忌、懷疑而被蒐證告上法院。所以每當發現有病患或家屬偷偷錄音,醫生們便會在心裡築起固若金湯的防衛高牆。而敏感的家屬當然感受得到醫師無奈卻又刻意的疏離,而使原本的不信任如傷口撒鹽,愈演愈烈。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引爆醫病衝突的導火線。可是醫病關係原本應該是和諧的,醫生以懸壺濟世的初衷佐以畢生所學盡最大力量救治那些命懸一線的病人,家屬及病患則是竭盡全力抓住被疾病的千萬支魔手抓進深淵前的最後一條繩索,因此醫病應該是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我也渴望未來能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外科醫生,所以我期許自己能向陳醫師看齊,成為一位真正能關懷並拯救病患和家屬的仁醫。
最後,在第三部分有關器官捐贈的文章內,醫師說明一個腦死患者已經幾乎沒有再次甦醒的可能,甚至因為腦幹死亡,就算用上最高級的維生設備,也無法存活超過兩個禮拜。所以這時做出腦死判決這個程序之後就可以捐贈器官。一個人全身上下有很多器官,所以一個大愛的器官捐贈者能夠讓至少九個人重獲新生。不過,民俗風情和傳統的普世價值常希望人死後能留全屍,這讓器官捐贈在台灣顯得不易施行。陳醫師的團隊為了解決這個困境,使用了立體列印技術將假的器官放入原本的位置,讓家屬能夠心安、踏實,也提高了器官捐贈同意率。這種做法讓我非常佩服陳醫師團隊的創新力,也很感動陳醫師為了醫療付出這麼多。
陳醫師的各種行動都對病患、家屬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冷冰冰且分秒必爭的加護病房內,陳醫師讓團隊散發出如冬日朝陽般的溫暖。對於本來就立志成為外科醫師的我來說,他不只是一位最稱職的熱血暖醫,同時也是我應當效法並學習的楷模。
彰化高中高二 楊X權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2996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