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驛冊店 / Statio Verso 新書上架《臺中歷史地圖散步》
臺中,日本時代的新興現代都市,透過 #中研院數位文化研究中心 的編寫,老地圖與今日地景的今昔對照,一覽臺中從無到有、到繁華的城市生活故事!
本書以五大篇章導覽臺中故事:
1.「從荒蕪到繁華」
2.「攘往熙來.人物交匯」
3.「時代之隙.氣象革新 」
4.「游藝悅事.樂在生活」
5.「城市紋理.文化挪移」
_______________
本書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製作出版,精選11幀最早回溯至1895年的歷史古地圖,搭配大量實景老照片,按圖索驥即可依今尋古。並結合免費「臺中歷史地圖」APP,掃描書中景點所附二維條碼,即可連結前往APP地圖該點,老照片與現有街景立即對照,宛如穿越時空親臨現場。
為了深入介紹書中眾多景點的歷史掌故、人文背景與奇聞軼事,本書邀請多位相關專家,以深入淺出的筆調,針對17個主題撰寫專文,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涵蓋百年臺中都市建設、人文發展、文化生活等多重面向,對照地圖與照片,翔實呈現歷史切片,在神遊走訪景點時,昔日時空栩栩如生,更添閱讀、體驗與想像的趣味。
本書收錄五大樂章,一起邂逅老臺中:
☼「從荒蕪到繁華」
從臺中移民分布、建省城始末,日治時期第一座都市計畫與公共建設的開始,到戰後繁榮大都會成形的發展,臺中從一望無際的平原到高樓林立,城市建設瞬息萬變、文化風情綿延百年。
☼「攘往熙來.人物交匯」
縱貫鐵道通車、百年古蹟市場美食、香蕉貿易爭霸戰,港口興衰,因著鐵路與地利之便,臺中成為貿易與人群的集散地,交流貨物也交流人情。
☼「時代之隙.氣象革新 」
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第一座臺灣人的第一高級中學,還有譽為臺灣社區營造運動開端的霧峰一新會,臺中人的第一都在這裡。如流星般劃過時空的人們,燃燒青春,寫下一頁繽紛風華。
☼「游藝悅事.樂在生活」
文學、藝術、戲院、酒家、舞廳......文化城裡的臺中人怎麼過生活?寄情予詩文畫樂,在燈紅酒綠處舉觴狂歡,娛樂人間。
☼「城市紋理.文化挪移」
信仰依歸的神聖地景、美軍冷戰的遺留、921大地震後文化資產的修復與保存......臺中豐富的文化紋理,往來遷徙的人群,在都市的畫布上,輾轉塗抹出嶄新色彩。
#後驛冊店訂購表單:https://goo.gl/mzBgJ2
也歡迎至後驛冊店(台中市東區大公街19號)購買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0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知道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其實是台灣本土漫畫的大推手嗎? 前幾個禮拜,我在台北國際書展買了一大堆台灣本土漫畫,像是#異人茶跡、#柯普雷的翅膀、#神之鄉 還有 #北城百畫帖,家裡的小朋友看完,都覺得很好看👍 深入了解之後,我才知道這些漫畫背後的推手就是我們中研院的#數位文化...
中研院數位文化研究中心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知道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其實是台灣本土漫畫的大推手嗎?
前幾個禮拜,我在台北國際書展買了一大堆台灣本土漫畫,像是#異人茶跡、#柯普雷的翅膀、#神之鄉 還有 #北城百畫帖,家裡的小朋友看完,都覺得很好看👍
深入了解之後,我才知道這些漫畫背後的推手就是我們中研院的#數位文化中心!
數位文化中心媒合了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以及台灣的年輕漫畫家,長期在《CCC創作集》進行漫畫連載~可惜去年復刊之後,CCC的發行量都只有3000本,真的是非常可惜!
因此,我昨天特別利用立法院教文會質詢中研院的機會,強烈跟院長建議:好的內容沒有銷量,就不容易長期延續,加強推廣絕對必要。希望中研院可以再接再勵,讓更多人可以透過漫畫、更了解台灣在地的故事🤗!
中研院數位文化研究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中研院數位文化研究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