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求有,再求好』這句話賠上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和機會?
可能中醫藥相關人士才比較體會的辛酸戰場
因為這串下面的回應太經典了,故轉之
民國103年,在環境都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硬推「中醫負責醫師訓練制度」全面實施的,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新任主委黃林煌
親。自。在這串下面回應!
大家自己去看
---------------------------
這是個比較艱難小眾的議題,簡單說明一下
各校中醫系(單主修7年,雙主修8年)或學士後中醫系(5年)
中西醫見習(clerk)實習(intern)完畢之後
然後,畢業後
再然後,考取高考執照後
一。定。要。在特定醫療院所訓練滿兩年
才。可。以。自己出去開業
好其實講到這裡ok,主管機關想培養醫師,增進民眾健康,改動政策
還算有道理,是吧?
落實的好,我可以接受這樣的邏輯
但是,當年(民國103年前後)是在整個台灣中醫界都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硬推政策全面上路。(現在也準備好了嗎,嗯?)
中醫師受不了,醫院受不了,整個環境都受不了。
---------------------------
(1)訓練的容額不足 (到今天都還不足)
畢業學生不到一半(兩年47.8%)的人有地方可以訓練。
剩下一半?抱歉回家洗洗睡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4852
『但衛福部中醫藥司於104年推動的「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畫」卻進展緩慢,兩年來只有47.8%的受訓率』
『另外西醫與牙醫的培訓,容額比夠才開放制度上路,但中醫培訓制度,容額多少都還不知道就已經開放,也是導致現在面臨此困境的一大主因。』
(2)訓練的內容呢?
這個我開放大家補充,我沒有親身經歷的東西我習慣不說。但是應該會很精彩。
不想具名的又信得過學姊的,歡迎大家匿名投稿給我
我PO。
(3)訓練的費用呢?
各訓練單每一個都在該說不夠不夠沒辦法接多
一個醫院該,我會想是不是該醫院問題。
三個醫院+診所該,我在想是不是有區域性的問題
但是所有醫院和能接想接這制度的診所都在這樣該,嗯?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4852
『但衛福部中醫藥司於104年推動的「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畫」卻進展緩慢,兩年來只有47.8%的受訓率』
『目前編列106年度醫發基金的經費分配,中醫負責醫師訓練總經費計4,053萬6千元,但牙醫PGY總經費計8,941萬7千元, 兩者訓練總經費差距竟高達4,888萬元,再對照104學年度中醫學系與牙醫學系之招生人數,中醫招生數約365名,牙醫約371名,兩類醫科招生人數相當,二者本應擁有相近之補助總經費,不應出現如此不合理之差別處遇。
(略)
對此醫事司回應,因為資源不夠,所以有些醫院只能收一兩位的中醫師名額,怕做賠本生意』
啊主委你不是在這串裡面說你爭取很多錢?
也許是啦
但是上面新聞數字都算出來的巨大差異如果存在
那。請。問。當。年。幹。嘛。硬。幹?
98年前後就在提大家都知道,也有時間表,是,大家都知道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請問這樣的政策是不能暫緩實施?
平常太多這種案例了吧w
『先求有,再求好』這句話賠上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和機會?
-----------------
『西醫與牙醫的培訓,容額比夠才開放制度上路,但中醫培訓制度,容額多少都還不知道就已經開放,也是導致現在面臨此困境的一大主因。』
『只要我黃林煌在!負責醫103一定上路!!!』
學弟妹如此轉述當年的公聽會
喝酒去
------ 延伸閱讀 -----------
由在校學弟妹做的 人蔘只比當歸長一點
敲碗下一集啦!!!
【蔘蔘養蔘日記-中醫蔘的負責醫師訓練制度(中)】
https://ppt.cc/f9IhBx
【蔘蔘養蔘日記-中醫蔘的負責醫師訓練制度(上)】
https://ppt.cc/fD7wrx
[回答競爭力與不爭氣]
中醫有許多不言說的知識(tacit knowledge),確實需要師徒相承。事實上西醫也是一樣。或者說,任何學問都有這種需要前者提攜後者,從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方式。
但明師難尋,高徒難求。學院提供的是書本知識,多數學生都明白這些紙上學問遠遠不夠,因此無不上山下海,自行束脩,其實都非常努力。我認為目前的學生素質大大優於過去整體平均。現在既然特考已走入歷史,如何制度性培養新一代中醫師是很重要的問題。
後中競爭激烈,大家進入學校後無不是積極學習、四處跟診 。可是面對這些積極向學,且是中醫師主力的群體,他們遇到的是什麼樣的環境?
首先,因PGY而無法取得開業資格。即便受僱,薪水也不斷下降,又面臨中醫系一家一家開、人數年年爆長,對醫療要求日多的消費者與政府,所有開業成本都高於過去。優於平均值的群體,得到更惡劣的環境,這完全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造成的。事實上,現在需要的努力比以前還要多。
如何從制度面來改善環境,從群體的角度來改變,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也許我的醫術普通,但中醫環境的問題方方面面都要有人下去做,才能造福群體。 西醫過去也是比誰藝高膽大,快刀斬足快手拔牙,但因公共衛生的群體概念引入與合作,改變西醫的整體結構。中醫與公衛並不互斥,我們可以借用公衛概念,開始從整體角度來看如何改革,讓有興趣與天份的學生可以尋得明師,讓專業可學習可累積可精進,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討論] 診所創業需要準備多少資金?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月收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緻和中醫診所- 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中醫診所開業成本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開業真的會賺大錢嗎???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開業-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開業準備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開業準備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開業準備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中醫師薪水ptt - demo-sendusa.com 的評價
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勝文 眼光如何 ? 醫界人才濟濟 偏偏挑上這個人 .... " 台灣惡人之代表"
這篇文章 勇敢說出了 這些年 多數基層醫療人員的心聲與感受...
(內文) 楊志良刻意挑撥醫病關係 其惡言惡行,可說是台灣惡人之代表。
楊前署長刻意使用錯誤的數字,也不計入成本的觀念,惡意以高額的數字來醜化開業醫,刻意挑撥醫師與病人關係的前任醫界長官,其惡言惡行,可說是台灣惡人之代表。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先生在蘋果日報發文「楊志良:健保虧待醫界?醫界虧待健保?」,
認為健保沒有虧待醫界,但是引用的數據過於匪夷所思,與眾多醫界人士的經驗相悖,因此我去查找健保公開資料來佐證。
簡單的結論是,楊志良使用全部基層院所,西醫+中醫+牙醫診所的總健保支出,去除以西醫診所的數量,得出錯誤的結論。
以楊前署長的資歷,對於統計數字定義的了解,並不難知道其使用錯誤數字的荒謬。但是楊前署長刻意使用錯誤的數字,也不計入成本的觀念,惡意以高額的數字來醜化開業醫,刻意挑撥醫師與病人關係的前任醫界長官,其惡言惡行,可說是台灣惡人之代表。
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診所月收入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家父是中醫在外面租一個地方開診所請了兩位護士我媽也有在診所幫忙(藥學畢業) 月營收大概35~40萬出頭但淨利只有約20萬~25萬之間(扣器材成本人事 ... ... <看更多>
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緻和中醫診所- 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診所開業 兩周年了,來聊聊醫師與病人口中很尷尬的一個話題:「自費治療與藥物」。 在開放業師計畫跟診後,有學弟問了一個問題「學長你針灸作這麼好, ... ... <看更多>
中醫 診所開業成本 在 [討論] 診所創業需要準備多少資金? - 看板medstudent 的推薦與評價
有好友來信問我開業事宜
剛好身邊幾個同學也準備要開業或剛開業
(差不多V4 V5階段 確實都是準備開業的時候了)
想說乾脆來打一篇文章 分享一下我們這個大集團開業的模式跟預算規劃
其實都不是甚麼秘密
畢竟所有開銷你打電話去問廠商報價就是那樣...
1.我們都是ENT診所 以看感冒 小兒科 皮膚科等等為主
所以我只講這方面的規劃
其實婦產科 腸胃科 骨科 眼科等等診所當然規劃就各不一樣
另外我們是南部診所
但是我相信雙北以外都適用
主因是店租差不多
雙北就完全不適用了 因為店租差太多
面積差不多的店面
高雄一個月四萬 台北一個月二十萬
所以這是完全不同經營跟開業模式的
以南部診所的開業模式是無法應付雙北恐怖的店租的~~
2.準備資金大概三百萬 當然有五百萬能燒就很寬裕了
(三百萬就夠也是因為店租便宜 如果在雙北店租十幾二十萬的
三百萬是遠遠不夠...)
資金用途大概是三方面:裝潢 設備 人事等
3.先講裝潢
裝潢了話通常抓一坪3-5萬
各縣市都有經驗豐富的裝潢公司在做診所裝潢 不難找
報價超過五萬不要考慮了 太貴了~~
以我自己診所 室內13坪+騎樓3坪 總共16坪
裝潢大概花了60萬 內容會包含冷氣空調 空調約五萬 所以實際裝潢50萬左右而以
招牌做越大越好 能夠四十呎就不要三十呎
做起來大概在8-10萬
所以裝潢全部抓起來要盡量壓在一百萬內
尤其設計師在做裝潢都會跟你報很多有的沒得 你不喜歡就盡量砍
像我們設計師當初還設計一片玻璃要展示醫師藥師執照等等 報價三萬
我就直接砍了 靠背我直接彩色影印護貝錶在牆上不用一千塊的東西 你要花三萬?!
4.設備
設備主要貴在治療台 中群的話約14-18萬 中古會便宜一點 但也只有便宜一點
其他我們集團還會買的就是鼻咽內視鏡 畢竟大家都是ENT 可以申報
內視鏡約12-20萬都有 中古會便宜一點 但還要買光源機 也要好幾萬
最經濟的方式其實是買電池的 就不需要再買光源機
當然你想更省錢可以上掏寶或ebay買 很多外國二手貨 超便宜
另外就是我們都會做皮膚科冷凍治療 所以會買裝液態氮的桶子跟噴槍
尤其噴槍 你不要看長的好像噴漆 這個一罐要五六萬的!
因為台灣沒有廠商會做 只能買進口的...
桶子便宜很多 二手的也很多 幾千就有了
所以主要貴在那支噴槍
但我覺得不買噴槍也可以
你用保麗龍杯裝液態氮 用一般棉棒沾 就能幫病人做冷凍治療了 便宜很多
液態氮補充一桶不過幾百塊 非常便宜
全台灣各地都有廠商在提供
其他設備都很便宜 消毒鍋三千就有
滅火器 氧氣筒等等衛生局規定要有的 也是幾千塊就能搞定
沙發電視 雷射印表機等等也不貴
其實全部買買也沒幾萬
設備了話我們集團會盡量壓在80萬以內
當然像我婦產科同學光超音波就花了幾百萬 就另當別論了
或是醫美診所幾百萬的雷射好幾台 那個都要跟廠商談租貸方案比較划算
不然直接買斷 對財務壓力很大...
所以各個科有各自的需要花費 就不贅述了
5.人事店租
中南部店租較便宜 基本上超過十萬的店租那種地點
不會是我們的目標 因為壓力太大了=.=
我同學開的醫美診所 整棟店租也不過五萬而已
十萬是要租多大多好的店面 何必呢 小小間一樣能賺錢阿XD
我認為最適合的店租約五萬上下
人事費用是燒錢的關鍵
其中南北差最大的是藥師薪水
北部藥師很貴 幾乎要六萬甚至七萬才找的到
中南部就還好 約五萬左右
如果打算一周七天全看 星期天也不休息
那這樣醫師的總薪水(不論幾位醫師 基本上要這樣全看至少要兩位醫師起跳)
一個月就要約五十萬 加上要合乎勞基法 你至少要有兩位藥師兩位護士輪班
這樣一個月的人事成本約在70萬左右
所以這七十萬加上房租 就是你第一個月要燒的錢
因為第一個月是沒有健保收入的 只有掛號費現金收入而以
所以人事費用就是預留個一百多萬來燒前幾個月 這是沒辦法的
6.藥費
藥費可大可小 我過去的錯誤就是開業初期叫太多藥
後來學乖了 基本上你可以只叫少量 反正病人真的很多快用完
在打電話催業務快點出貨就好 甚至叫業務去其他診所調也可以
盡量不要讓自己背負太多財務壓力
幾乎所有的藥廠都可以讓你開票 很多都可以開到六個月的票
也就是你可以六個月後再付款~
當然這些都要記錄下來 不然到時後忘了付錢就跳票了 嚴重信用瑕疵
以後買車貸款會過不了XD
第一個月藥費我認為要盡量壓在十萬甚至五萬以下
初開業醫師的一個盲點就是以為自己甚麼藥都要準備 就買了太多開不到的藥
其實不需要這樣 很多不常開的藥 叫業務去調或是跟其他診所學長借就可以了
7.收入規劃
開業第一個月健保是不會給你錢的 這是廢話
健保開始給錢是第二個月
給錢日期是你把上個月的資料上傳申報給健保局後的15天
好比你如果這個月5號上傳上個月的資料 那就是這個月20號給錢
所以有沒有恍然大悟為什麼以前每到月底 醫院都要你們趕出院病摘阿
靠背那是因為要趕在下個月一號就要上傳所有資料阿 他要16號就要拿到錢阿XD
基層診所比較沒有這種趕時間的壓力
但一般也不會太晚申報 我通常在五號左右申報
我同學開業前幾個月還在十幾號申報的
月底才拿到錢 我是覺得等太久了會受不了
健保給錢不會全給 而且會分兩次給 俗稱大暫小暫 暫是暫付款的意思
大暫就是上面我說的 上傳日後15給錢 大約申報點數打七五折
剩下是預留的 因位浮動點值加上你之後抽審可能被核刪 所以一開始只會打折給你
所以假設你第一個月申報50萬點
那你第二個月實際拿到的錢大約37萬元左右
另外一筆是小暫 會在下下個月在給 約5%左右
好比你八月分申報50萬點
九月會拿到大暫 37萬元左右
十月才會拿到小暫 3-4萬元左右
最後就是補付款
因為之前都是暫付款 等到一整季結束了
所有基層核刪都刪完 也都申復完 可以計算點值了
最後就會計算補付款 也就是健保局欠你的錢
補付款是季為單位 一次給一季的錢 所以一年給四次
大概半年後給
假設你一月開業 就是九月底十月初會拿到第一季1-3月的補付款
補付款根據大家經驗大約就是小暫的錢x3
所以假設你小暫一次拿3-4萬 補付款到時後大約就是拿10幾萬左右
講得有點複雜 這就是開業創業後的情況
你的薪水不再像是待醫院那樣 是一個月一個月領的
你會開始像個商人 要三個月或半年一年才會領到一筆大的
收入每個月的浮動會變得比較大
8.抽審
這個順便講
抽審是必然的 躲不掉的
新開業診所必抽審半年 我自己是連續被抽了40個月 每個月都在寫作業XD
好在以前應付醫院評鑑 對這種文書作業駕輕就熟
果然我的training真是扎實阿XD
所以在此強調 開業一定要買雷射印表機 應付抽審才夠用
不然你會做到累死~~
抽審分兩種 隨機抽審跟立意抽審
隨機抽審就是隨機 這不用解釋
立意抽審就是某個項目或某個現象 你比較突出 他就會把這些病人全部抽出來審
好比內視鏡 你做太多 健保局就會立意抽審
把你這個月所有做內視鏡的病人全部抽審
或是皮膚科做太多冷凍治療 他就立意抽審
該月全部做冷凍治療的病歷 全部抽審
一般診所最常被抽審就是重複就醫 就醫次數太多的病患
某些病人一個月來你診所看五六七八次的
這類病人就會被集中立意抽審
基本上 抽審不用把他想的太賭爛或太機車或把醫生當賊看
反正就文書作業 這樣想就對了=.=
老子我都連寫四十個月的作業了
等下下午開診還要繼續寫作業 因為上個月又被抽審XD
9.申覆
以前我寫過幾次申覆 後來懶得寫了
主要是每次核刪都是幾千或一兩萬
金額不大 就懶得申覆了
申覆成功率其實比諸位想像的高
有時候核刪個一萬多
申覆後可以回來四五千 不無小補
申覆不用錢 但花時間
我也想過乾脆打個form 申覆就直接複製貼上就好
反正審查醫師刪你的意見也常常是複製貼上 才會出現很多離譜的審查理由
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所以你要複製貼上去弄申覆 也是完全可以的~~
不過我後來也懶得弄這些了
10.醫責險
開業一定要加入醫責險 雖然我到現在沒出險過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差
不過現在年輕一輩的開業醫師都會保
醫責險一般醫師一年約1-2萬
但某些科特別貴 像是急診 婦產科等等
其中婦產科的醫責險是最貴的!!
而婦產科 真的很可憐 他就算從良改走醫美 不看婦產科業務了
他保醫責險還是要用婦產科計算!!
靠背根本不公平阿 不過沒辦法 保險公司是吃人的 不是吃素的
你不爽就不要保阿 反正他不差你一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3.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74261287.A.3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