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陽光>
他是一位平凡的父親,也是一位不平凡的倡議者,他將苦難轉化為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死蔭的山谷。他用一生所學,致力於捍衛罕見疾病患者的權益,讓那些諸根不具的,無醫無藥的,皆得以無諸疾苦。他就是罕見疾病的守護者──曾敏傑教授。
【罕見疾病的守護者─曾敏傑教授】(上篇)
受訪者:曾敏傑/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執行長、董事長/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他的誕生,是全世界的禮物
曾敏傑教授有著人人稱羨的高學歷,從經濟學、中山學術到社會學,跨足多種研究領域。擁有雙碩士、雙博士的他,本來可以過上一個平平穩穩的學者生涯,然而,上天卻給了他與眾不同的使命。
兒子的出生,是生命中一個獨特的禮物。那時曾敏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博士,孩子出生,夫妻倆正籠罩在初獲麟兒的喜悅裡,卻在孩子滿三個月回臺灣時,被馬偕醫院林炫沛醫師檢查出罹患了「罕見疾病」。當時全世界罹患此病的,只有26件個案,其中,一半的病童已經離世,而尚存活於世的,也都受到了嚴重的腦損傷。「還好我們發現得早!」為了治療與照顧兒子,曾敏傑開啟了認識罕見疾病之路。
罕見疾病之路
罕見疾病因為個案稀少,所以學術上、臨床上都很少有相關的研究。沒有市場,就意味著沒有人願意投入資金,去開發這些藥物,當然也就沒有藥商製藥。這使得病友們一直以來面臨「孤兒藥」的困境──醫療費用高昂,又難以取得適用的藥品。
曾敏傑曾為此親赴健保局,希望政府能為罕見疾病提撥經費,但無奈沒有一個申請經費的名目,只得無功而返。「個人對社會的影響力太薄弱,必須要用組織的方式,才有辦法提出倡議!」於是,他與病友家長陳莉茵共同創立了「罕見疾病基金會」,將多年來從學術研究上所受到的專業訓練,運用在推動倡議與醫療制度改革上,使罕見疾病能夠被大眾所認識與重視,也讓病童們能夠獲得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基金會集全民之力,成功推動了「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募資為高危險族群進行免費篩檢,避免偏鄉醫療資源的匱乏,再度複製罕見疾病的遺憾。
曾敏傑是個細膩的人,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呢?但顧慮罕病患者家庭中,父母忙於照顧病童,常常忽略了健康孩子的陪伴需求。所以,為了專心愛孩子,他決定只生一胎,即使這是一場賭注,有著極大的風險,但他願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去護衛孩子的健康。他常跟兒子說「你要好好地活著,因為你是別人的燈塔,只要你還健康,後面患上同樣疾病的孩子,就會感到有希望!」
為了確保兒子的飲食安全,他找遍國內外醫療資訊,翻譯外語期刊,內容的專業度,連林炫沛醫師都讚賞!也促使與臺北榮總營養室章樂綺主任的合作,編製了六本飲食手冊,提供病友家庭使用。曾敏傑說「上天給你挑戰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其中,有你的使命!」每當兒子發病時,他看到的不只是病痛所帶來的苦難,而是自己還能為罕見疾病的患者做些什麼?對曾敏傑而言,身體的疾病是罕見的,但心裡的愛,是普世的。
(未完待續)
#生命中的陽光
#曾敏傑教授
詳全文:
https://new.lilac.org.tw/2021/09/22/罕見疾病的守護者-曾敏傑教授/
更多生命中陽光的故事:
https://new.lilac.org.tw/category/生命中的陽光/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 年 只生一胎 在 明志貓貓俱樂部~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已有家🎉
胡桃是跟著他的小孩來的🐱
在臉書看到一隻小奶貓求助 我們就聯絡發文者☺️
知道有媽媽就是胡桃 我們就說連胡桃一起帶回來🥰
他們說胡桃已經不只生一胎了😢
結紮的觀念真的都要有~受苦的都是這些小動物們😞
胡桃超級親人!沒個性的貓🤣
可以讓可憐的胡桃找到一個真正的家嗎🏠
認養條件⬇️
📢認養貓咪需年滿25歲,有穩定收入,男生必須服完兵役,安裝門窗防護網,接受家庭拜訪,填寫認養切結書,核對身份證件,拍照建檔及配合後續追蹤,且貓咪到該結紮的年紀請配合結紮加植入晶片
⛔認養前請先考慮清楚,不會因結婚.工作.懷孕.搬家或任何原因就棄養,養貓是十幾年的事 您就是貓咪的唯一
🈲️家中半年內爆發貓瘟,傳染性腹膜炎都不適合
🈲餵食大賣場飼料!
🌟每天至少一餐濕食!增加貓咪喝水量!
🌟請都先做好養貓的功課再來詢問唷
🔥我們在新北三重,送養以雙北市為主
🔥為配合防疫,進校門前需量體溫,配戴口罩
🔥有意認養快來私訊我們臉書&IG⬇️
🔗:https://m.facebook.com/mcjhcat/
📮IG:https://www.instagram.com/_mzjhcat_/
中 年 只生一胎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生育率全球最低,因很多夫妻「只生一胎」?》
美國中情局公布的資料,在人口生育率中,台灣是全球最後一名,很多人歸咎超低生育率,都是因為夫妻不敢生第二胎,甚至誇張的說台灣有一半學齡小孩是獨生子女!
的確,小乖出生後沒多久,我就經常被「勸生」:「趁年輕再生一個」、「兩個孩子比較有伴。」我一貫都是微笑回應,心裡卻有很多沒說出的獨白:「獨生子可以充分得到爸媽的愛,不用擔心被拿來跟兄弟姊妹比較,可以對爸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小乖的小表妹也是獨生女,兩個孩子假日聚在一起,就算小乖偶爾會跟小表妹吵嘴鬧脾氣,但他事後會親親小表妹,然後把玩具全讓給她說是要表達歉意。長久以來,沒有兄弟姊妹的孩子經常被貼上「被寵壞」、「自私」標籤,但科學證實,這些都是偏見。爸媽有沒有能力提供每個孩子慈愛的環境,比生幾個孩子更重要。如果孩子從爸媽身上得到專注的愛,就會讓他不覺得孤單。
台灣為何少子化?不在已婚夫妻少生或不生,而是「性別平權」問題,讓女人晚婚甚至終身未婚未育,才是主要原因。台灣女人不結婚,因為很多事情變了,我身邊很多高學歷、高收入、高齡的「三高」未婚女性朋友,覺得女人結了婚,不但要生小孩帶孩子做家務上班賺錢,伺候一家大小,還要受男人的氣,和小三鬥智鬥勇,女人結婚哪有好處?如果進入婚姻、生兒育女,女人就得抵抗職場上對於孕婦和媽媽的不友善指責、婆媳之間的對抗、先生對於養兒育女責任的誤解,這婚又怎麼結得下去? 所以我的很多閨蜜選擇不結婚,反正都要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又何必結婚伺候別人累壞自己!結了婚有家庭和沒結婚的人,都不過是做了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完不完整不必劃上等號。就如我的好閨蜜說,現實中好男人太少,如果可以有個人最後能夠相伴到老,晚一點也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