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癌症又復發 預防復發 歐美力推這10準則】
凱云沒見過余苑綺 Chichi,但我一直默默的關心她,更佩服她是位勇敢的抗癌媽媽。
每次在網路上,看到她分享的化療心路歷程,很心疼!
每次看到她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很甜蜜!
每次看她抱著二個寶貝甜蜜合照,說她為了孩子一定力拚,凱云總是在心中幫她加油打氣!!!
年前,看到她在Fb接了業配文,凱云還為她開心,猜想治療到一定階段,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了⋯⋯
沒想到,在過年前一天檢查,她的癌症又復發了⋯⋯⋯
身為健康2.0節目主持人,14年來,凱云在節目中請教過無數醫師、專家防癌之道;WHO 也有報告指出:癌症有50%可以預防復發!
究竟除了治療和定期追蹤,生活中有哪些辦法,可以預防癌症復發呢?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防癌指引,下面這10項,遵守超過七項以上的,癌症死亡率減少20%,心血管疾病減少40%。
而這10點,衛福部也大力推廣
抗發炎飲食+規則的中高強度運動 !
1. 健康餐盤:遵守蔬果579,並在飲食中加入辛香料
2. 避免含糖飲料:國際研究證實,癌細胞愛吃糖,高升糖指數食物,胰臟會分泌過多胰島素,造成阻抗增加,刺激發炎激素與腫瘤生長激素增加,增加癌細胞生長機會!
3. 少吃紅肉和火腿、香腸加工品:
牛、羊、豬,一周少於500公克/14兩,以植物性蛋白質或海鮮取代
4.保持標準體重:BMI =體重/身高/身高(公尺) 請維持在24以下
男性腰圍<90cm 女性<80cm
醫師指出,肥胖與七種癌症相關:乳癌、大腸癌、子宮體癌、胰臟癌、膽囊、腎臟癌 -->減重5%據說能有效防癌
5.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一週目標150分鐘
6. 少喝酒:男性每天<2杯,女性<1杯
酒精會代謝成乙醛致癌物、破壞維生素ADE平衡,增加自由基、身體發炎,增加頭頸癌、食道癌、胰臟癌、大腸癌風險。
7. 減少鹽分攝取和零食
8. 遠離香菸和檳榔
9. 減輕慢性壓力:瑜珈、太極拳、大笑、靜坐都可以減少我們生活中的慢性壓力,壓力會增加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胰島素阻抗與身體發炎,易導致癌症侵襲力、轉移力增強。
10. 讓身體保持在抗發炎狀態
#勇敢的抗癌媽媽 #余苑綺 #預防癌症復發 #健康主播鄭凱云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前沙田瀝源邨出現多人確診武漢肺炎,令不少人擔心會否出現第二波疫情,加上初中及小學於下周起陸續復課,抗疫用品相信又會掀起另一股搶購潮。事實上,小朋友經常亂摸,衞生意識較弱,這點令家長十分擔心。酒精消毒液是返學的必備品,而市面上有售一種食用酒精,聲稱可以噴在食物上消毒,如麵包、刺身等。科技大學研究助理...
乙醛致癌 在 懂你想吃的營養師Gr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這週過得好嗎?
TGIF !!!週末夜準備去喝一波了嗎?
大家身旁一定有一個一喝酒就醉不然就是秒臉紅的朋友
小心!這是身體的警訊
他可能就是「酒精不耐症」的其中一員
研究指出台灣幾乎過半的人口有基因缺陷
其實是無法喝酒的
喝酒居然讓口腔癌發生機率提高10倍!
🍺什麼是酒精不耐症 (Alcohol Intolerance)?
正常體內酒精(也就是乙醇)代謝路徑是
乙醇(神經反應變慢)>> 乙醛(致癌物) >> 乙酸(無毒,在尿中被排除)
但是如果有酒精不耐的人是因為先天的基因缺陷
導致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肝臟無法正常代謝乙醛
也就是說喝酒之後,酒精成分在體內會停留在最毒的產物-乙醛
🍺症狀
乙醛累積會出現臉紅或全身通紅、頭痛、心悸、嘔吐
🍺很嚴重嗎?
乙醛是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
研究指出大量累積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
🌸營養師Grace的小結語🌸
所以下次不要再灌那些一喝酒酒臉紅紅的朋友酒了啦!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針對酒精不耐症者提出飲酒建議量,
我覺得如果知道了自己會飲酒不適,就小酌就好,
很嚴重的人儘量就不要喝酒囉!或是沾個幾口嚐味道
反正還有那麼多其他好吃好喝的東西嘛!
- - - -- -- -
因為篇幅關係,這個主題還會有續集喔!
點👍加收藏
#快標註你喝酒就臉紅的朋友
#快標註你愛催酒的壞朋友
#還想知道什麼?留言告訴我
#留言讓我認識你
#營養師grace #飲酒 #酒精不耐症 #啤酒 #紅酒
乙醛致癌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早前沙田瀝源邨出現多人確診武漢肺炎,令不少人擔心會否出現第二波疫情,加上初中及小學於下周起陸續復課,抗疫用品相信又會掀起另一股搶購潮。事實上,小朋友經常亂摸,衞生意識較弱,這點令家長十分擔心。酒精消毒液是返學的必備品,而市面上有售一種食用酒精,聲稱可以噴在食物上消毒,如麵包、刺身等。科技大學研究助理教授張栢衡表示食用酒精不能有效為食物殺菌,如服用過多會影響兒童腦部發育。
食用酒精是利用高糖份食物,如穀殼、甘蔗、甜菜等材料所提煉而成,其酒精可用於食用器皿、手部。張教授指,使用食用酒精存有風險,不建議將酒精直接噴在食物上。酒精濃度75%或以上,屬為高濃度酒精,如噴在食物上然後烹調,會容易起火。另外,張助教表示噴酒精在食物上會令其味道、質地受到改變,如食物含水量高會稀釋酒精成份,未能達致消毒效果。
從食用酒精成份可見,含有各種食物防腐劑,如乳酸鈉 ,張助教不建議家長用酒精為食物消毒,又稱如服用過多有機會對身體構成影響。酒精在胃腸道中會代謝為乙醛,令其組織受到破壞,腸道內黏膜會受損,導致嘔吐。長遠而言,酒精會影響肝腎,還會影響腦部發展。他解釋,在21歲前腦部仍在發展,如小朋友服用酒精有機會令腦部細胞受損,影響智力或記憶力。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日本 #酒精 #記憶力 #科大 #沙田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乙醛致癌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喝了酒 為什麼有人臉特別紅?【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38課】
為什麼有些人喝了酒,特別會臉紅?有些人不管怎麼喝,都還是面不改色?究竟是臉會紅的人酒量比較好,還是面不改色的人,酒量比較好呢?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本週就要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酒精進入人體之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ADH)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為乙酸;研究指出,臉紅可能就是體內缺乏代謝乙醛的乙醛去氫酶所導致。
鑽研乙醛去氫酶缺乏症(ALDH2 Deficiency)多年的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高級研究員陳哲宏表示,台灣人基因缺陷率47%高居世界第一;若每天2杯紅酒,罹患頭頸癌和食道癌的比率就比正常人高出50倍。
陳哲宏表示:「喝酒易臉紅的原因是酒精中的乙醛成分無法順利代謝,在血液中堆積,造成血管擴張、心跳加快;部分人有迷思,以為喝酒臉紅代表肝功能好,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
為什麼台灣人基因缺陷率特別高呢?陳哲宏指出,因為乙醛去氫酶缺乏症大多出現在沿海地區漢人民族身上,因此像中國大陸、日韓等國民眾,都有這類基因缺陷,但是台灣原住民就沒有缺乏。
林一峰也呼籲大家:「一定要有效控制自己的酒量。」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楊弘熙)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乙醛致癌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年來,肺癌是國人因為癌症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越來越多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可能與廚房油煙和空氣汙染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提醒,室內空氣有時比室外還髒,主要元凶來自於燒香、廚房油煙、室內芳香劑、蚊香,甚至裝潢建材也可能飄散甲苯、甲醛等致癌物質。
面對生活中的隱形殺手,該如何尋求自保之道?
除了保持室內通風、炒菜要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多延長10分鐘後再關、以及常常清洗冷氣或除溼機的濾網,以下的植物被認為是天然的空氣清淨機,有助於吸收室內裝潢的空氣污染物,只要小小的一盆,甚至能除去80%的有毒物質!
1.吊蘭
有「綠色淨化器」的美譽,具有吸收甲醛的超強能力,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在房間裡種植1~2盆吊蘭,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即可被吸收殆盡。
2.綠蘿
能吸收空氣中的甲醛、苯和氨氣等有毒物質。剛裝潢好或新鋪設地板的房屋,應該保持通風,並擺放幾盆綠蘿,一段時間後,基本就可以達到入住的標準。
3.常春藤
擁有強效去除甲醛的功能,對存在於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中的甲醛,以及隱藏在壁紙中對腎臟有害的二甲苯都有很強的吸收能力。
4.波斯頓腎蕨
適宜在室內種植,是觀賞及淨化空氣的極佳植物,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還能去除二甲苯和甲苯,因此也被譽為「最有效的生物淨化器」。
5.白掌
在歐洲被譽為「可以過濾室內廢氣的能手」,因為能吸收氨氣、丙酮、苯和甲醛等有害物質。然而其外表潔白純淨,又是很好的觀賞植物。
6.萬年青
多年生常綠植物,可以有效清除空氣中的尼古丁,還可以吸收甲醛等多種有害氣體,是一種用於改善室內空氣的植物。
7.蘆薈
吸附甲醛氣味的好手,將其擺放在臥室或者客廳的桌子上,有利於吸附室內的有毒物質。蘆薈也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是一種多功效的綠色植物。
8.非洲菊
非洲菊的細毛對空氣中的雜質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所以在剛裝潢好的家中擺放幾盆非洲菊,可以吸收家裡的雜質及其他有毒物質。
9.虎尾蘭
能吸收室內部分有害氣體,並具有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功效,是用來淨化室內空氣的不錯選擇。
10.薄荷
所釋放的薄荷腦,不僅有清涼芳香的功效,還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將其放在室內,可以中和並去除空氣中的氨氣、苯和甲醛等有毒物質。
【環境毒素相關影音】
無法避免的環境毒素、人體內的毒素,如何用代謝將毒素排出?|陳俊光副院長
https://youtu.be/0n67JeDK1pQ
幫健康打底!塵市生活、季節變化攏免驚
https://youtu.be/ZsQcC0QhyzY
挑選空氣清淨機前,你該知道的驚人真相!
https://youtu.be/6mEI5Ucg8PA
【相關文章】
10種植物除甲醛又助眠,淨化空氣24小時不打烊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973
家裡只要種一盆,吸收掉80%有害氣體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258
保濕護眼、吸收有毒氣體!4種適合種在室內的盆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257
#肺癌 #空氣清靜機 #植物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乙醛致癌 在 代表身體中缺乏ALDH2,無法清除酒精代謝後的毒性乙醛,而 ... 的推薦與評價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但是好喝啊❤️] #少量就好#一週500ml十二度酒精在肝臟代謝需要透過兩個步驟首先酒精經過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有毒的乙醛,再由乙醛去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