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師太 開講】--自律神經失調
許多人都以為運動員最害怕的就是身體的傷
怕韌帶、怕肌肉、怕關節唇....
但對運動員最傷的
卻是身心系統的大失調!
運動員永遠都在高壓、高張力的情境下生存
要面臨許多高強度的鍛鍊
要隨時逼自己「堅持」「忍耐」
一直以來都逼迫著交感神經系統
倚靠著腎上腺素來支撐
長時間做工的交感系統也會有疲憊的時候
就會被用外在物質(酒精、藥物、菸草、檳榔)
來刺激系統加倍做工,以維持場上高亢的狀態
隨著時間壓力,就會造成自律系統的失衡
盜汗、心律不穩、心搏過速、失眠、暴躁
易怒、失去耐心、四肢發抖、頭痛、牙痛
焦慮、噁心、恐慌、肩頸緊繃、肌肉痠痛
長期牙齦炎、容易感冒、呼吸窘迫、打呼
視力模糊、易傷、疲勞難退、睡眠品質差
喜好追求刺激、沒有激烈疲勞就無法入睡...
從2009年貼身跟著選手至今
發現了許多「訓練」所無法處理的問題
從兩年前開始就把觸角伸到身心學中
回到自律系統調節、副交感系統誘發
感官覺的喚醒與抑制
從沒想到碩班時研究的「心率變異跟運動的關係」
到數十年後又被我拿回來繼續探討
自律神經失調既然叫失調
就意味著不是藥物能處理的
不是吃了哪些藥就會好
而是要從源頭調節神經張力
讓失衡與紊亂的系統在回復恆定狀態
這不是條簡單的路或一下就會好的症狀
需要長時間的引導、溝通、調整與訓練
尤其需要心理狀態與思想、認知的介入
一般聽到身心學都會想到瑜伽、冥想
這些對選手來說,根本不可能會「喜歡」
哪可能會期待他們主動、規律的執行
如何把這些概念放進規律的訓練當中
讓選手在「無形」中接納這些觀點
如何讓這些高深的策略簡單化
讓他們知道怎麼把它放入生活中
如何把這些細節結合技術訓練
讓選手「以為」這些鍛鍊可以增進技術
實際上卻是在調節他的自律神經系統
你以為我在教你打擊前的準備動作
其實我在教你「落髖坐胯」的靜心策略
你以為在幫你調整肋廓減少投球時的腰部緊繃
事實上我在引導你花時間用呼吸調節神經張力
選手都是犧牲健康來換取表現
表現越好的選手,要犧牲的一切更大
如何在訓練中,保護選手
確保他們有著健康的身體
不只在場上,還能健康地退休
這條路~還需要更多資訊與資源
身、心、技
三者缺一不可~
想要當訓練師的人
也不能一昧的只想為選手加壓
如何幫忙釋壓、如何辨識壓力值
如何引導與調整
這些~可能都比讓選手變強還重要
#越是人前開心者
#越可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症
#自信者可能最缺的就是自信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很簡單
#也可能一輩子無解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80326-00000092-dal-bas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也可能一輩子無解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羅娜把堂姊玻莉留在家裡,一家四口出門家庭旅行;
旅途回程中,羅娜一路提心吊膽,始終擔心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答案即將揭曉,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驅使她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羅娜心想:該拿什麼來換呢?
小孩嗎?她的老公布壬登?
還是,她自己?但她隨即又領悟,對了,
「也許在這樣一種情況,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
結果羅娜好容易捱到到了家,撞見的居然是來諾和玻莉的邂逅──
對,玻莉沒自殺;
而且來諾意外來訪(對,就是那個正和羅娜精神出軌的秘密情人來諾),
遇見了獨守家中的玻莉。他們正彼此調笑,
看來如此愉快,情事正在醞釀,幸福彷彿唾手可得。
羅娜突然恍然大悟:
對啊,那就是,那就是上帝自她懷中取去的代價啊!
代價就是她和來諾之間的小祕密,隱密而終未實現的純真之戀。
所以從此以後,伴隨著她對先生布壬登的微小不滿,
她將徹底沉落入婚姻生活的墓穴,深埋其中;
她的美貌將再無用處,不會再有韻事,不會再有追求,不會再有戀曲或任何戀曲之暗示。
而她如此年輕;
在未來,在她的美貌與青春逐日凋萎的漫長時日裡,不會再有任何事發生。
那將是她的冀盼,她的失落,
她的幸福與不幸福,她向上帝討價還價的最終結算。
然後她聽見她的女兒(四歲的伊莉莎白)的聲音,隔著窗戶,隔著庭院──
彷彿隔著他們長日漫漫的後半輩子傳過來。艾莉絲‧孟若這樣寫:
伊莉莎白又叫了:「媽咪。來。」然後其他人也叫──布壬登和玻莉和來諾,一個接一個,叫她,取笑她。
媽咪。
媽咪。
來這裡。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北溫哥華,他們住在柱樑式房子裡。那時她才二十四歲,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
對,週日下午,天光晴好;
她如此年輕,風華正茂,
然而她的一生居然已經結束。伊格言如此分析:
這收尾極端恐怖:許多年後──「這發生在很久以前」,
作者孟若將時空突然擲向一遙遠而無可逆反之未來,若無其事地暗示時間已過了很久;
「那時她才二十四歲」──
也許,她現在已六十四歲,或七十四歲,或八十四歲,
數十年光陰飛逝,沉重至幾乎若無其事;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就那麼一句話一個句點嘎然而止,
無解釋,無延伸,這是真正的舉重若輕。
許多年後,當不再年輕的羅娜回想起這一切,
當我們終於領悟我們當年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一切已然太遲。
這是〈柱和樑〉,孟若老太太的時空技術。
這突如其來的時空切換讓我們瞬間對一輩子裡和上帝的討價還價進行了結算。
事實上,也唯有把時空尺度拉大,
才能真正對一個人的生命進行結算,不是嗎?
放棄一輩子所有的風流韻事,你感覺如何?
你覺得可惜嗎?但有穩當可靠的家庭生活不好嗎?
那算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那其實既幸福又不幸福,對吧?
然後伊格言說,他額外想到的是,
孟若老太太會不會對自己的生命進行結算呢?他這樣寫: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出生於1931年,幾乎一輩子生活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小鎮。
六十年來她維持著規律的寫作生活,日復一日。
她或許不是具有狂野爆發力或想像力的那型,她過得與她筆下那些小人物們的凡常哀喜並無二致。
但她知道生命的祕密就在其中,喜悅與悲傷,快樂與無奈,滿足與遺憾;那是常態。
在生命的長流中,或許即便是諾貝爾獎皆如此輕盈,輕得不值一提,
幾乎沒頭沒腦像個隨機事件。
或許孟若老太太在年輕時也曾試圖和上帝討價還價過──
我想至少在當時,上帝不曾允諾她什麼,或即使有也拒絕透露。
她不會知道。
那時,她對討價還價也還是個新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也可能一輩子無解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80430TVBS 從年輕租到老 英智庫:三分之一年輕人難購屋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tBxcyM1zqgs
您也是租屋族嗎?英國研究指出,未來恐怕有1/3的年輕人買不起房,一輩子只能租屋,但其實同樣的情況在台灣,想買房得不吃不喝近十年,現在高房價已經成為全球議題,很難「拚出一個家」,已經成為年輕世代的共同心聲。
記者 黃琲茹 / 攝影 陳盈仁 報導......↓
房仲陳泰源:「你是大概是希望靠近哪一個捷運站,就是不要毛胚屋還要裝潢那種。」
一早忙著處理客戶資料,緊盯交屋行情,34歲的房仲陳先生,自己也是租屋族,現在的家租在市中心捷運站附近,一房一廳,月租一萬五,雖然賣房子就是他的工作,但他自己十年來也是用租的。
房仲陳泰源:「我租屋的這個時間,整個過程大概有快十年的時間,(會覺得想買房嗎),當然會啊,自己做房仲一定是夢想一輩子一定要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租房租了十年,換了兩個工作,終究還是想要自己的家,但看人買房很容易,自己要買還是得先惦惦荷包。
房仲陳泰源:「之前不敢那樣想是因為以前在做房仲以前,是做那種領固定月薪的那種工作,那一個月那時候薪水頂多就是兩萬多,了不起頂多就三萬,所以那時候就覺得這一輩子怎麼可能去買,怎麼可能靠自己的能力去買房子。」
房仲業者智庫執行長張旭嵐:「房價所得比是15倍的這樣的概念的情況之下,會讓很多年輕人一方面覺得,房價過高,高攀不起,對他們來說他們寧可少付1到2萬元的房貸,也不願意被房貸所綁死。」
高房價讓租屋族不敢買房,內政部資料顯示,如果想在台北市購屋,得不吃不喝超過15年,新北市得花12年,其他縣市中,只有雲林縣、基隆市、嘉義縣市、屏東縣等5個縣市列為可合理負擔等級,顯見國內的房價仍處高點,新世代也恐將面臨從年輕租房租到老的無限輪迴。
政大地政學系教授張金鶚:「我說四年級、五年級的年代,其實我們努力是可以買得起房子,所以我們的租屋市場非常的薄弱,非常的不健全,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就是大家就是一方面大家買房子可以賺錢,一方面政府給你優惠房貸,鼓勵你買房子,租房子在市場上完全是黑市地下化。」
但其實高房價已經是全球議題,英國智庫指出,國內有40%的年輕人至今仍然在租屋,有1/3的年輕人甚至得租一輩子,預估2025年的租屋人數會從現在的540萬戶飆升到720萬戶,大陸房產公司調查也顯示,有超過7成民眾(75.5%)拒絕一輩子租屋,但全國超過5成民眾房租最高占月收入30%,別說想買房,租屋族能夠儲蓄已經不容易。
房仲業者智庫執行長張旭嵐:「(不買房)這樣子的觀念也逐漸去影響到,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覺得自己要把自己的生活顧好,也會讓非常多的年輕人乾脆就用租房來取代買房。」
然而,高房價導致租屋需求升高,帶動租金上漲,但對於高房價世代來說,真的無解嗎?
政大地政學系教授張金鶚:「政府被綁架了這個情況下,所以就造成大家都不願意對所謂房價這個問題,有所,有所討論嘛,因為問題很簡單啊,其實就是你把自住跟非自住把它分開來,自住的人基本上,好那你的,因為你自住,所以我給你持有成本,交易成本,就稅制上改革給你比較低嘛,那非自住你就高一點嘛,因為你本來就投資嘛。」
不管是買屋或租房,都很難高枕無憂,在大環境不改變的情況下,當租屋變成不得不的選擇,無殼蝸牛夢想擁有自己的家就怕再怎麼拚,夢想終究只能是空想。
新聞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ife/911405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8/05/180430tv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