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性伴侶也有可能罹患性相關疾病
前陣子有位粉絲寄信詢問阿包醫生的意見,因為她很猶豫是否該讓她的女兒施打HPV疫苗?同時她還很緊張地跟我分享在Dcard上看到一篇老婆被老公感染HPV的故事,因為她從不認為這種事會發生!
其實自從和老婆 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 結婚後,我就鼓勵她去施打疫苗,而現在的我又是一位女孩的爸爸,所以關於HPV的相關議題都有些涉略,今天我就針對HPV常見的問題來跟大家聊聊!
㊙️HPV跟性行為單純的你有什麼關係?
✅HPV是Human Papillomavirus,人類乳突病毒的縮寫。不論男女,人類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八成。
✅目前已知的HPV型別約100多型。依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將其分為高致癌型:包括16、18、31、33、45、52、58型等,可能引發子宮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的6、11型屬於低致癌型。
✅HPV最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機率感染HPV,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約高達9成。
✅除了性行為外,HPV也可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或體液而感染。例如游泳池、溫泉、門把、沙發等都有可能帶有HPV病毒。
㊙️HPV跟「他」有什麼關係?
✅根據美國研究,相較於女性被感染有超過60%產生抗體,男性只有不到10%產生抗體。未施打HPV疫苗的18-70歲男性,感染菜花後即使經手術治療,仍有4成的復發率,還可能重複感染。
✅HPV感染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通常大部分的感染會在一年內自行清除;當HPV感染超過一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持續感染HPV後可能10-20年後會致癌。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還需要採取其它預防措施嗎?
✅政府每年有提供30歲以上的女性做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測,然而抹片並無法真正預防病毒感染,超過9成的子宮頸癌是因為持續感染高致癌型HPV而造成,持續感染HPV後可能10-20年後才會致癌。
✅90%以上的子宮頸癌可以預防,施打HPV疫苗有機會預防如第16,18型等高致癌型別。持續感染高致癌型HPV,除了導致輕度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惡化,更是形成中、重度癌前病變的主要原因。
✅年紀越大,感染高致癌型HPV並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風險越高。當女性持續感染高致癌型HPV,十年後變成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為13.6%(22-32歲),21.1%(40-50歲) 。
✅曾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而接受局部治療的婦女仍是高危險群,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復發率為5-10%,演變成子宮頸癌的風險則比普通人高出2-4倍。
㊙️如何有效預防HPV?
✅HPV預防三關鍵:#安全性行為、#依醫囑接種HPV疫苗、#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沒錯,落實這三點就能降低HPV的感染風險。
✅有6%的子宮頸癌屬於子宮頸腺癌,因好發於子宮頸深處,不容易透過抹片檢查發現。因此建議除了定期抹片檢查外,也要依醫囑接種HPV疫苗,保護更完整!
㊙️HPV疫苗好多種差別在哪裡?
HPV疫苗目前在台灣有2價、9價供選擇。跟其他疫苗一樣,疫苗價數代表疫苗所含的抗原型別,價數越高代表所含的HPV型別越多。
✅2價疫苗可涵蓋第16、18型,適用於9歲以上女性。可預防子宮頸癌、輕度外陰癌癌前病變及輕度陰道癌癌前病變
✅9價疫苗可涵蓋第6、11、16、18、31、33、45、52、58型,適用於9-45歲男性及女性。可預防子宮頸癌、中重度外陰癌癌前病變、中重度陰道癌癌前病變、肛門癌及尖形濕疣(菜花)
✅歐洲婦女與陰道鏡學會建議,不論HPV感染狀況,仍可為9-45歲婦女提供HPV疫苗接種
⚠️小叮嚀
在孩子有性經驗前施打疫苗是最能有效預防的方法之一,務必把握在關鍵期內完成接種。疫情期間,除了常洗手、勤消毒,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外,也鼓勵主動出擊積極預防其他病毒。
IPVS 國際乳頭瘤病毒學會更指出,疫情期間民眾主動預防HPV的行為下降40%,因而錯失早期預防的黃金時間,讓自己暴露在HPV相關疾病的高風險之中。
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另一半及下一代,遠離HPV的危害!
及早預防勝於治療>> https://bit.ly/3qV9Ghe
#Dcard #情愛偵探事件簿 #HPV案發第一現場
#快來解救 #迷失在愛情裡的男男女女
#人類乳突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子宮頸癌 #肛門癌 #陰道癌 #外陰癌 #菜花
#HPV #8成與你有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
#公益夥伴美商默沙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鼻息肉 專題 - 洪致偉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張先生有鼻敏感,間中會有少量流鼻血。睡覺時,鼻鼾聲很大,還會好像突然停止呼吸數秒。聽說這與鼻息肉肥大有關,張先生想知道是否有需要求診。 (一) 什麼是鼻息肉?以張先生的情況而言,...
「乳突瘤復發」的推薦目錄: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纖維囊腫、乳突瘤,將來容易得乳癌?哪些人是乳癌候選人? 的評價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乳突瘤術後恢復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乳突瘤術後恢復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乳突瘤復發 在 耳鼻喉林虞軒醫師- **微創中求微創** 鼻腔鼻竇乳突瘤好久不見 ... 的評價
乳突瘤復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裸 體 蛙 強 勢 回 歸!!!❤
穿了兩個月防舔衣、戴了三個月頭套的蛙蛙終於拆線脫光啦👏
#以下文長慎入
(要先說一下~貓貓腫瘤要不要開刀真的很兩難,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且每隻貓貓的狀況都不一樣,照顧蛙蛙的方式不一定代表適合每隻貓貓喔!)
4年前發現蛙蛙有乳腺腫瘤,因為考慮到乳腺腫瘤切除是個大手術,要先切除一側的全乳腺(一邊4個內內包括腋窩和鼠蹊),等傷口好了,再切除另外一側的全乳腺(肉肉都沒了啊😣),貓奴很懷疑蛙蛙這麼容易緊張又敏感的個性,能夠面對這麼大的手術(也可能是貓奴自己沒辦法面對),而且蛙蛙當時已經12歲多,又看到一些術後腫瘤轉移或復發的案例,所以就決定蛙蛙不開刀,用中藥、保健品和自然療法等來照顧蛙蛙的身心靈❤,只希望腫瘤不要惡化的太快。
後來雖然蛙蛙的腫瘤有慢慢變大,也越長越多顆,但4年來控制的很好,蛙蛙日常生活依舊爽爽沒有影響。直到前陣子,蛙蛙的第一顆腫瘤突然大爆走,短短幾天就長很大,甚至有開放性的傷口,還長了很多白白的東西和硬塊,也有不好聞的味道(傷口有點恐怖就放留言😣)。和醫生討論後,我們先試試每天用生理食鹽水和褥瘡凝膠清理傷口,希望一個月後可以癒合。
之前以為幫拉拉清肛門腺的傷口已經夠恐怖了,這次貓奴和凹爸幫蛙蛙清傷口,心臟好幾次都差點停拍,到後來才慢慢習慣。一開始很順利傷口每天都有進步,本來以為可以癒合,但沒想到,到了第三週腫瘤開始不聽使喚,左邊癒合就往右邊長,上面癒合就往下面長,有點灰心💔。如果傷口一直不癒合,蛙蛙就要每天被我們清傷口,還要貼紗布、綁繃帶、穿防舔衣、戴頭套,連好好理毛都沒辦法,考慮到蛙蛙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最後就決定要讓蛙蛙開刀了~
這次開刀的目的不在把腫瘤拿乾淨(就不是全乳腺切除了),而是將惡化部分的腫瘤做局部切除。4月底蛙蛙手術順利,雖然術後看到開刀傷口比想像中的大還是有點心疼(照片一樣放留言),但知道這是對蛙蛙最好的方式。有看限動的人應該知道蛙蛙住院的那三天,貓奴的心也都在醫院,差點忘記家裡還有其他貓,被阿公哭夭才想到要餵飯😂。蛙蛙出院回家後除了心累累狂睡一天,和因為在醫院爽吃罐罐拉了兩天的肚子外,復原得很好,心情看起來也不錯!
兩週後蛙蛙回醫院拆線順便看腫瘤化驗報告,蛙蛙的腫瘤現在是最惡化的第三期,也已經有轉移的狀況了,醫生預估蛙蛙可能還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可以陪貓奴,聽起來有點短,但其實不管多久時間,貓奴都已經可以坦然接受了。
後來想想才驚覺自己這4年來心態的改變,真的很謝謝蛙蛙知道貓奴學得很慢,所以給貓奴4年的時間,從告訴蛙蛙「不可以離開貓奴」,到告訴蛙蛙「妳想要怎麼樣都沒有關係」;從恐懼蛙蛙身上的腫瘤,到一起愛蛙蛙身上的腫瘤;從想要控制生命,到接受生命的無常。
也很謝謝每個時期遇到最適合蛙蛙的醫生貴人。蛙蛙手術順利,現在可以在自己的套房裸體曬太陽(❓),每天又有好多肉泥點心吃,還有把拔馬麻全身擼透透,希望大家一起用輕鬆開心的心情來看蛙蛙喔💕
乳突瘤復發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 世界甲狀腺日: COVID-19 紛紛擾擾疫情下談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回顧與展望
五月25日(525)是世界甲狀腺日,以往每年的525都會有針對病友的專題演講,今年剛好遇到新冠病毒的疫情, 只能以簡單文字淺談甲狀腺癌的一些點點滴滴。
甲狀腺是內分泌的器官,雖然是個僅有20公克的腺體,但是因為其甲狀腺荷爾蒙影響幾乎全身代謝功能,而且腺體位置就在頸部(恰好是許多身體重要路徑通過的要道),鄰近氣管和影響腦部的頸動靜脈,又和發聲的聲帶及神經比鄰而居, 再者就是和多數頸部淋巴脈絡相通,所以甲狀腺一旦生病就常有多重的症狀,甲狀腺的疾病可以約略分成幾類,包括(1)功能異常(如甲亢或甲低症),(2)發炎(如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發炎),(3)長東西(如結節、囊腫、腺瘤或癌症),其中癌症相對比其他疾病更令人恐懼。甲狀腺癌最大宗(超過95%)是分化型甲狀腺癌(又可分為乳突癌和濾泡癌),比較少見的是未分化癌和髓質癌,從分化型到未分化甲狀腺癌存在一個過渡的情形,也就是分化不良癌。以預後而言,未分化癌最差(通常診斷後不到1年),分化型甲狀腺癌就相對讓人放心許多,存活通常超過10年,而且近八成可以超過15-20年,所以才會被「美名」成「最友善的癌」,分化不良癌則介在兩者之間。其實從分化到分化不良再到未分化癌有點像是逐漸惡化的感覺,分化癌吸收放射碘,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不吸收放射碘,反而吸收葡萄糖,這就是為什麼用葡萄糖正子影像(FDG PET)偵測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以基因突變的角度也印證了未分化癌因為累積許多異常基因而呈現其複雜性及易侵犯和轉移的特質,因此未分化癌治療上就會有如果手術切不乾淨,就幾乎無法控制的情形;相對而言,分化型甲狀腺癌在適當的手術切除、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素抑制治療下可以有痊癒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疾病跡象 no evidence of disease: 血液呈現理想的甲狀球蛋白Tg和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也沒有發現腫瘤的跡象),就算沒有痊癒也別太擔心,即便沒有理想的腫瘤指數,如果影像學沒有明顯腫瘤惡化的跡象,也可以算是穩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是有約一成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在初步治療後仍然不穩定(也就是有疾病持續或惡化跡象,簡單說就是血液呈現上升的甲狀球蛋白Tg或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發現疑似腫瘤的跡象)。
分化型甲狀腺癌令人困擾的是腫瘤復發,保守估計有10~30%的復發率,而復發的發現可以是初診斷後5~10年以上,為什麼腫瘤會復發? 有一部分是因為初步治療其實並沒有清除所有的甲狀腺癌,而生長緩慢的殘餘甲狀腺癌會在5~10年後才變得明顯。復發的甲狀腺癌通常也比較棘手,一方面是經過歲月的淬鍊,腫瘤可能會累積更多異常基因而有利於腫瘤的生長,另一方面殘存的甲狀腺癌經過初步治療後能夠存活並生長其實也意涵其惡性度提高了,臨床上不乏復發後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已經變身成分化不良,甚至是未分化癌。分化不良與未分化癌通常是不吸收放射碘或者具有輻射抗性且生長快速的甲狀腺癌,因此臨床上只能使用更先進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治療,此時就絕對不是「最友善的癌」了。
個人在核子醫學從事甲狀腺腫瘤臨床和研究超過30年,見證到近年臨床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方式改變最多也趨向更複雜,長久以來甲狀腺全切除加上放射碘治療一直是唯一的法寶,復發後的甲狀腺癌也是手術切除(如果還能切除的話)加上放射碘治療(累積到數千毫居里),但是10多年前的研究發現有些極為早期的微小甲狀腺乳突癌其實不用甲狀腺全切除,也無須放射碘治療,甚至有些研究主張「純觀察」(美其名為「積極監測 active surveillance」)就好,而近代的研究也發現持續使用放射碘治療其實對某些復發後的甲狀腺癌是沒有用的(尤其是具備 bRAFV600E基因異常陽性的腫瘤),因此提出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RAI-refractory DTC)的新名詞,因應而生的是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還有一些正在觀察中的治療方法也被提出,例如對於微小甲狀腺乳突癌或復發性腫瘤(尤其是淋巴結復發)進行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簡稱 RFA)。這些治療方式的改變對醫生和患者其出發點可能是好的,避免過度與無效治療帶來的傷害,也提供新科技產品或藥物改善以往「一招半式(手術+放射碘)就行遍江湖」的治療法,但是這些診療方式改變給了醫生和患者更多的選擇,也帶來相當的衝擊,有人問我難道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沒有定則 (protocol)或指引(guidelines)嗎? 當然有! 但是條文是簡單的卻也存在一些爭議和灰色地帶,譬如最常被病友諮詢的是甲狀腺全切除的必要性,尤其在腫瘤大小1~4cm時需要更多的討論(只切單葉的復發率和未來追蹤方式、全切除的風險和終身甲狀腺素服藥必要性),又譬如令病友困擾的放射碘治療的劑量活度(A醫生說100毫居里,B醫生主張150毫居里),劑量活度選擇一直都沒有標準(醫生主觀意識加上疾病風險評估),復發後如何判定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的標準仍在研議中(即便全球會議也沒有一致的結論),至於何時啟動標靶藥物治療或是否應該進行腫瘤基因檢測也是很難達到所謂的共識。對此我相當認同歐盟主張的多專科團隊照護(multi-disciplinary team)再加上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不同專科醫師共同討論幾個可行方案,再由主責醫師和病友就疾病風險與診療選擇的利害關係討論診斷與治療方法,這樣的理想不知是否能在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環境下實現。或許我正在籌畫成立的台灣甲狀腺照護衛教協會未來可以推動這樣的目標,希望有志於甲狀腺疾病診療的專業同仁和正在受甲狀腺疾病(尤其是腫瘤)困擾的病友一起來打拼!
乳突瘤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鼻息肉 專題 - 洪致偉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張先生有鼻敏感,間中會有少量流鼻血。睡覺時,鼻鼾聲很大,還會好像突然停止呼吸數秒。聽說這與鼻息肉肥大有關,張先生想知道是否有需要求診。
(一) 什麼是鼻息肉?以張先生的情況而言,是否患有鼻息肉肥大?0:20
(二) 可以怎樣檢查是否患有鼻息肉肥大?有何特徵?1:13
(三) 應怎樣治療鼻息肉?是否會經常復發?2:14
(四) 如不治療鼻息肉,會有什麼後遺症?(FindDoc 健康資訊) 4:07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乳突瘤復發 在 耳鼻喉林虞軒醫師- **微創中求微創** 鼻腔鼻竇乳突瘤好久不見 ... 的推薦與評價
鼻腔的乳突瘤原則上唯一種良性腫瘤, 視組織型態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種, 其中以倒生性乳突瘤最為常見 ... 手術後病患都還蠻滿意的, 重點在術後追蹤沒有再發生惱人的復發~. ... <看更多>
乳突瘤復發 在 纖維囊腫、乳突瘤,將來容易得乳癌?哪些人是乳癌候選人?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