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城市: 香港] 居住的記憶:深水埗與石硤尾的黏膩痕跡
.
這次來香港,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要來深水埗看看,「#棚仔事變」誘發了我對這個區域的興趣,應該是說,近年來深水埗這個陳舊的老地方,受到香港學者與文化運動青年的注意,已然有不少論述正在造構我們的目光,人們一同回頭看待深水埗,找尋在現代性推擠下卻滯礙難動的黏膩痕跡,深水埗的質地是沾滿灰塵與油質的,但正因如此,覆蓋著緩慢、斑駁、日常、過去的香港庶民生活。
.
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西部,電影《#桃姐》的某些場景就在這兒拍攝,呼應一種過去/現在的二元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是製造業與家庭式輕工業興盛之地,像是石硤尾工廠大廈就是這些「山寨廠」的集中地,總是有種灰色、油墨、人工皮件的氣味。
.
來香港的第一趟地鐵,就帶著媽媽來深水埗,步出地鐵站時,我媽的表情似乎有一點驚訝,不解於我的興奮雀躍。地鐵站旁是髒亂的雜貨小店,販賣皮件、衣物、食物、日用品,由於是周日的緣故,這兒人口的組成幾乎有四分之一是東南亞移工,這是另一個香港獨特的全球化現象,有空再談。#深水埗的唐樓(Tenement House,類似台灣所謂的公寓,其定義為供給多於一名租客或分組客使用的樓房,十九世紀末開始大量擴建)外觀看起來十分陳舊,我媽說:「這裡看起來好醜喔!」,我卻說:「天啊,好美的樓,早知道就住這裡!」(原本訂的民宿在深水埗)(我媽表示暈倒)。
.
在過去一點的石硤尾也有雜亂的唐樓,還有老舊的 #H式公共屯屋,記錄著60、70年代居民的集體生活。唐樓的一樓通常做為店面,稱作「騎樓」,或說店屋(shop-house),有建築學者專門研究香港騎樓,認為香港騎樓乃是十九世紀唐樓與十八世紀英式迴廊加寬的遮陽屋簷(verandah)之複合體,是英國殖民南亞、東南亞地方時的建築風格與中國近代建築的混合與擴散,好幾個漂亮的騎樓都在深水埗與石硤尾,只能說我媽不懂啦。
.
這張照片則是 #石硤尾屋屯一樓的市場,此種大樓是一種令人難忘的建築形式,可以有效快速地將人安置,短時間內形構出一種特有的生活模式。故事是,在1953年聖誕節的前夕,石硤尾的一場大火讓5300人一夜之間失去住所,使得政府不得不盡快提供大量住房,這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社會議題。在《#石硤尾神話:寮屋居民、火災和1950-1963的殖民政策》中認為,這場火災奇異地影響了香港政府的住房政策,創造出了一種新型態的建築,即「公共屋屯」。屋屯類似台灣的國宅,每號房都十分狹小約莫5到10坪,家戶共用一條長廊陽台,且共用廁所與衛浴設備,有很多電影都有這樣的場景(譬如《殭屍》、《我愛HK開心萬歲》),形成香港社會特有的鄰居關係,是「公」的體現。可惜我們沒有走上屋屯看看,畢竟是私人民宅。
.
反正我開開心心地在這塊區域拍照閒晃,怡然自得,而我媽媽則是緊緊張張、疑神疑鬼,一會兒說有人拉他背包,一會兒說街道垃圾好多…。深水埗是個好地方,添好運、維記咖啡室、綠林甜品等等超級傳統的店家都依然大排長龍,許多老舊在此處尚未被抹去,也並非那種刻意復古的殖民情懷,學界與文化保存機構則紛紛出手倡議「修舊如舊」,但同時也有民間的聲音認為這種文化重建實質上根本無助於深水埗長久以來的貧困問題。我相信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拾起珍藏的東西等待被找回,無論是華麗懷舊的文創策略,或是嚴苛尖銳的政經批判,當然,還有那些吃吃、喝喝、走走、停停。
#帶著媽媽去旅行
二元 一次 分組 問題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元城市: 香港] 居住的記憶:深水埗與石硤尾的黏膩痕跡
.
這次來香港,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要來深水埗看看,「棚仔事變」誘發了我對這個區域的興趣,應該是說,近年來深水埗這個陳舊的老地方,受到香港學者與文化運動青年的注意,已然有不少論述正在造構我們的目光,人們一同回頭看待深水埗,找尋在現代性推擠下卻滯礙難動的黏膩痕跡,深水埗的質地是沾滿灰塵與油質的,但正因如此,覆蓋著緩慢、斑駁、日常、過去的香港庶民生活。
.
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西部,電影《桃姐》的某些場景就在這兒拍攝,呼應一種過去/現在的二元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是製造業與家庭式輕工業興盛之地,像是石硤尾工廠大廈就是這些「山寨廠」的集中地,總是有種灰色、油墨、人工皮件的氣味。
.
來香港的第一趟地鐵,就帶著媽媽來深水埗,步出地鐵站時,我媽的表情似乎有一點驚訝,不解於我的興奮雀躍。地鐵站旁是髒亂的雜貨小店,販賣皮件、衣物、食物、日用品,由於是周日的緣故,這兒人口的組成幾乎有四分之一是東南亞移工,這是另一個香港獨特的全球化現象,有空再談。深水埗的唐樓(Tenement House,類似台灣所謂的公寓,其定義為供給多於一名租客或分組客使用的樓房,十九世紀末開始大量擴建)外觀看起來十分陳舊,我媽說:「這裡看起來好醜喔!」,我卻說:「天啊,好美的樓,早知道就住這裡!」(原本訂的民宿在深水埗)(我媽表示暈倒)。
.
在過去一點的石硤尾也有雜亂的唐樓,還有老舊的H式公共屯屋,記錄著60、70年代居民的集體生活。唐樓的一樓通常做為店面,稱作「騎樓」,或說店屋(shop-house),有建築學者專門研究香港騎樓,認為香港騎樓乃是十九世紀唐樓與十八世紀英式迴廊加寬的遮陽屋簷(verandah)之複合體,是英國殖民南亞、東南亞地方時的建築風格與中國近代建築的混合與擴散,好幾個漂亮的騎樓都在深水埗與石硤尾,只能說我媽不懂啦。
.
這張照片則是石硤尾屋屯一樓的市場,此種大樓是一種令人難忘的建築形式,可以有效快速地將人安置,短時間內形構出一種特有的生活模式。故事是,在1953年聖誕節的前夕,石硤尾的一場大火讓5300人一夜之間失去住所,使得政府不得不盡快提供大量住房,這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社會議題。在《石硤尾神話:寮屋居民、火災和1950-1963的殖民政策》中認為,這場火災奇異地影響了香港政府的住房政策,創造出了一種新型態的建築,即「公共屋屯」。屋屯類似台灣的國宅,每號房都十分狹小約莫5到10坪,家戶共用一條長廊陽台,且共用廁所與衛浴設備,有很多電影都有這樣的場景(譬如《殭屍》、《我愛HK開心萬歲》),形成香港社會特有的鄰居關係,是「公」的體現。可惜我們沒有走上屋屯看看,畢竟是私人民宅。
.
反正我開開心心地在這塊區域拍照閒晃,怡然自得,而我媽媽則是緊緊張張、疑神疑鬼,一會兒說有人拉他背包,一會兒說街道垃圾好多…。深水埗是個好地方,添好運、維記咖啡室、綠林甜品等等超級傳統的店家都依然大排長龍,許多老舊在此處尚未被抹去,也並非那種刻意復古的殖民情懷,學界與文化保存機構則紛紛出手倡議「修舊如舊」,但同時也有民間的聲音認為這種文化重建實質上根本無助於深水埗長久以來的貧困問題。我相信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拾起珍藏的東西等待被找回,無論是華麗懷舊的文創策略,或是嚴苛尖銳的政經批判,當然,還有那些吃吃、喝喝、走走、停停。
#帶著媽媽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