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事圓的》重光】
1945年8月30日是#香港淪陷 歲月告終的日子,後定為#重光紀念日 公眾假期,亦曾改在8月不同日子,1999年取消。
放眼世界,紀念二戰結束,各地原來有不同日子。
從8月中至9月初,各地以不同事件,訂定紀念的日期,提醒世人:毋忘戰爭帶來的傷害,謹記歷史教訓。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VJDay
#GivePeaceAChance
#麥嘉緯
全集重溫: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globaltraveller/episode/75795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偽學術的社會課] 尋找「#淡水神社」秘境:為何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 | 李長潔 . 上次在「尋找台北結界」時,蔚藍文化主編跟我說,很多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啊。這句話在我耳畔迴響良久,到底為何會有社到祠的轉變呢?因為我住在 #淡水,也聽過「淡水神社」之名,但還真沒認真想過,該神社就位在現在的「淡水 #...
二戰結束日 在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光】
今日是8月30日,1945年的今天是#香港淪陷 歲月告終的日子,後定為#重光紀念日 公眾假期,亦曾改在8月不同日子,1999年取消。
放眼世界,紀念二戰結束,各地原來有不同日子。
從8月中至9月初,各地以不同事件,訂定紀念的日期,提醒世人:毋忘戰爭帶來的傷害,謹記歷史教訓。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VJDay
#GivePeaceAChance
#麥嘉緯
全集重溫: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globaltraveller/episode/757953
二戰結束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是阿富汗?1949年的國民黨對台灣是好是壞?
朱立倫這篇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llchu/posts/10165489964155128) 引起不少討論,更引來非常多台派與獨派的朋友大舉進攻、嘲諷國民黨。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要論證一個人事物在歷史當中的重要性,就是把它抽離掉,看看結果可能會如何。
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台灣依照盟軍麥帥《一般命令第一號》統一分配各盟國軍事佔領地,其中包含台灣,由國民政府接收,基本上就是直接光復。當時的英美蘇及國際社會基本態度也是將台澎返還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只是法律上當時還沒來得及處理相關文件與簽訂正式條約。
但後來發生了國共內戰,歷史過程大家都清楚就不贅述。中華民國政府及其軍民來到台灣,而後朝鮮半島又發生韓戰,美國政府內部當然對於如何面對東亞變局、是否支援台灣有非常多意見分歧的激烈討論,最後還是決定派軍艦巡弋台灣海峽,宣布「台灣海峽中立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轉危為安。從金門的古寧頭到八二三炮戰,國際友人的支援、台灣人不分族群的努力,讓台海分治的情況逐漸穩定下來。
古今中外包括台灣自己的歷史經驗都告訴我們:國際局勢變幻莫測,重點是我們是否能夠堅守價值原則、如何應對,還有,#是否能夠精誠團結。
一些綠營的聲音特別是獨派的朋友認為:如果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沒有來到台灣,台灣或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現實的可能性與歷史事實是,當年如果沒有有組織的中華民國政府領導,美國也難以支援,中共渡海攻台「解放」台灣的機率非常高。今天的台灣人,我們父母輩可能要經歷反右、大躍進、文革等政治運動摧殘,今天的我們自己可能無法自由翻牆上網、批評政府,遑論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台灣從1949年可以走到今天,脫離殖民壓迫、在冷戰年代的威權統治,到後來解嚴逐漸走向民主自由,不同族群與群體可以和平共處、一起攜手向前進,打造今天台灣成為經濟繁榮、科技進步與民主自由的寶島,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對歷史可以有追索、有批判,但不該抹煞前人守護台灣的奉獻。如同我的個人經驗,父親雖然是外省人,也在八二三炮戰中盡了一己之力,守護台澎金馬這塊土地、這一個共同體。
把阿富汗類比台灣,是過於去脈絡簡化、討聲量的說法,經不起嚴格的歷史學檢驗,對現實政治與人民福祉也沒什麼幫助,並不值得參考,只是淪為各方意識形態各抒己見的口水戰。
真正的台灣人看到今天阿富汗面臨的情況,最先該思考的是如何自立自強、如何提升台灣的籌碼與重要性、是否要改革兵役制度、加強台灣的國防戰力,而不是忙著拿過去的架空歷史彼此互罵。
今天罵朱立倫、罵國民黨最兇的這些朋友,請問你們為保衛台灣出過什麼力?國民黨很多人兩代三代從軍流汗流血保衛這塊我們生長的土地,包括我本人也是後備役步兵軍官,每年都要回去帶兵操練,不必一直指出小部分退將的作為抹黑全體國軍弟兄姊妹與國民黨人的付出。��
不用急著反駁「覺青都閃兵」這樣的印象,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就請先問問你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為這塊土地做了什麼吧。
二戰結束日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偽學術的社會課] 尋找「#淡水神社」秘境:為何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 | 李長潔
.
上次在「尋找台北結界」時,蔚藍文化主編跟我說,很多忠烈祠以前都是神社啊。這句話在我耳畔迴響良久,到底為何會有社到祠的轉變呢?因為我住在 #淡水,也聽過「淡水神社」之名,但還真沒認真想過,該神社就位在現在的「淡水 #忠烈祠」地址;而神社內的相關遺跡如「石燈籠」、「手水舍」、「社御礼」、「手水缽」,則被移到下圭柔山裡的「#行忠堂」保存。
.
▓ #日治時代的台灣社務
.
日治初期,統治力量大都放在維持社會治安、建設公共衛生,宗教並非治理的重要目標。後來為了推動神道教在台傳佈,各地建立大小神社,除了庄街式的小型神社,也興建崇拜國家精神的護國神社。有趣的是,有些神社其實是由在地的祠堂改制,例如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祠堂被總督府賦予社號,利用鄭成功中日混血身分,連結臺灣跟日本信仰,減弱民眾對神道排斥。
.
台灣總督府於1934年頒布《神社建設要項》,據以「神社中心主義」,推動神道為主,其餘宗教為輔,在不衝突範圍內允許其他宗教存在。當時強制各家戶祀奉神符,遙拜天皇大神宮,並取消神明會、廟宇祭祀等。雖然總督府極力推廣神道的,但還是未改變臺灣人的民間信仰。二戰結束,日本離臺,神社毀壞改建,國家神道完全退出臺灣的宗教圈(蔡錦堂,2010)。
.
▓ #忠烈祠的接力
.
而後,台灣進入國民黨治理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重建新政權,拆毀各地神社。同樣有趣的是,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將「祠」改為「社」,在台灣「光復」初期,國民黨又將「社」改為「祠」,例如淡水神社被改制為忠烈祠。
.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0年(跟日本頒訂建立靖國神社時間差不多),頒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祀祭及建立紀念坊碑辦法大綱」以及「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於各地建忠烈祠,供奉「凡為國民革命而犧牲之烈士」。因此,二戰後,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神社原址,剛好提供蔣介石建立忠烈祠而用。這個空間上的變化,一方面可以象徵表揚「國家」轉換下的殉難英烈,另方面也解決國民黨突然來台灣時,難覓祠址的困擾(蔡錦堂,2017)。
.
▓ #淡水的神社秘境
.
目前的淡水忠烈祠,就是淡水神社的原址,大部分社境內的建物已被拆除,只剩下大門口前的神社圍欄「玉桓」,以及兩隻「狛犬」石像,可供想像當初的境況。其他石燈籠等史跡物件,部分移到淡水行忠堂及周遭園區,園區內共有14只燈籠,另有手水舍屋頂、手水缽、御礼等。廟堂內拜訪者並不多,清幽宜人,適合靜心安思,做個人文的觀察與思考。
.
#淡水忠烈祠: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
#行忠堂:251新北市淡水區椿子林18號
|
#參考文獻:
1. 蔡錦堂. (2010). 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 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
2. 蔡錦堂. (2017). 植民地期台湾に建てられた社, 祠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