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當地時間)是美國新一屆國會(第116屆)開始的第一天,然後,就有議員提出挺台法案了😱:
「要求國務卿擬定策略幫助台灣重新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資格或其他目的」(H.R. 237, To direct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develop a strategy to regain observer status for Taiwa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for other purposes)。
此法案是由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員,同時也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Ted Yoho)所提出。目前連署人有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同時也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的恩格爾(Eliot Engel),和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這裡我們看到,又是民主黨、共和黨支持者各半的狀態,其實為的就是要營造兩黨共同支持的態勢。
新國會開議第一天,就看到挺台法案被火速提出,以及像這樣的議員陣容,觀測站立刻鬆了一口氣。為什麼這樣說呢?要知道,台灣相關法案在美國國會,基本上都是屬於「外國事務」,也就是絕大部分台灣相關法案要進入美國國會的第一關,就是「外交委員會」,若要再說得更精準一點,那就是「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然後我們看到這個眾議院的H.R. 237法案,由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提案,外交委員會主席連署支持,這告訴我們什麼?就是眾議院會負責到台灣相關法案的議員們都在跟你說「台灣的朋友2019年新年快樂🎉」啊!!!!
回到法案本身,這個H.R. 237其實是上一屆的法案在新國會再次回鍋。如果大家有印象,應該會覺得這個法案的標題和115屆的H.R. 3320很像吧(明明根本就是一模一樣)?上一屆的H.R.3320,因為最後只過了眾議院,沒有辦法趕在國會結束前也通過參議院,最後交由總統簽名通過;所以在新國會開始後,只能砍掉重練,重新從委員會開始提案。
那到底上一屆的H.R. 3320在說什麼呢?其實H.R. 3320是要修正一個之前通過的台灣法案的bug。
早在2004年,第108屆國會,就已經通過一項台灣法案:「處理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法案」(S. 2092, A bill to address the participation of Taiwa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這個法案規定,國務卿要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美國將如何幫助台灣取得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的資格,直到台灣取得觀察員資格。
為什麼說有bug呢?因為在2009年,台灣在美國以及其他WHO友邦會員國的強力支持下,終於第一次取得參與WHA的資格。儘管當時用的是「Chinese Taipei」的名稱,不過S. 2092所規定的內容已經功德圓滿了。
但我們都知道,雖然在2009年之後,每年台灣都能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但到了2016年,蔡英文新政府甫上任之際,世衛大會第一次延遲發給台灣邀請函,並且在上面加註中國的「一中原則」附帶條件。最後,從2017年開始,台灣則是完全沒有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了。
而上一屆的H.R. 3320,就是要在之前通過的那條法律上,新增一段:「… 在任何台灣沒有獲得觀察員地位的WHA年會」( … following any annual meetings of 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 at which Taiwan did not obtain observer status.)。簡單來說,只要未來台灣又被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那麼國務卿就要繼續想辦法讓台灣加入,繼續向國會交報告的意思。
不知道美國國會這個新年禮物🎁,大家還滿意嗎? 不要再說美國只想賣武器給台灣而已,多看一些國會提的法案,就會知道人家其實在意的事情很多呢。
▍延伸閱讀
115屆H.R. 3320通過眾議院:
http://bit.ly/2sdHKHO
115屆H.R. 3320通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http://bit.ly/2RzmISy
美國公法108–235(根據108屆通過的S. 2092立法):
http://bit.ly/2LSwPf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105全國羅浮群長年會特別報導4 單元1:「青年賦權」專題分享—亞太青年小組主席 鄭智健 單元2:海外童軍專訪-馬來西亞童軍總會全國總監特別助理 楊發成 單元3:專訪:羅浮暨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源俊 「你們要相信,真正的青年賦權,就...
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月3日(當地時間)是美國新一屆國會(第116屆)開始的第一天,然後,就有議員提出挺台法案了😱:
「要求國務卿擬定策略幫助台灣重新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資格或其他目的」(H.R. 237, To direct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develop a strategy to regain observer status for Taiwa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for other purposes)。
此法案是由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員,同時也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Ted Yoho)所提出。目前連署人有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同時也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的恩格爾(Eliot Engel),和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這裡我們看到,又是民主黨、共和黨支持者各半的狀態,其實為的就是要營造兩黨共同支持的態勢。
新國會開議第一天,就看到挺台法案被火速提出,以及像這樣的議員陣容,觀測站立刻鬆了一口氣。為什麼這樣說呢?要知道,台灣相關法案在美國國會,基本上都是屬於「外國事務」,也就是絕大部分台灣相關法案要進入美國國會的第一關,就是「外交委員會」,若要再說得更精準一點,那就是「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然後我們看到這個眾議院的H.R. 237法案,由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提案,外交委員會主席連署支持,這告訴我們什麼?就是眾議院會負責到台灣相關法案的議員們都在跟你說「台灣的朋友2019年新年快樂🎉」啊!!!!
回到法案本身,這個H.R. 237其實是上一屆的法案在新國會再次回鍋。如果大家有印象,應該會覺得這個法案的標題和115屆的H.R. 3320很像吧(明明根本就是一模一樣)?上一屆的H.R.3320,因為最後只過了眾議院,沒有辦法趕在國會結束前也通過參議院,最後交由總統簽名通過;所以在新國會開始後,只能砍掉重練,重新從委員會開始提案。
那到底上一屆的H.R. 3320在說什麼呢?其實H.R. 3320是要修正一個之前通過的台灣法案的bug。
早在2004年,第108屆國會,就已經通過一項台灣法案:「處理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法案」(S. 2092, A bill to address the participation of Taiwa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這個法案規定,國務卿要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美國將如何幫助台灣取得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的資格,直到台灣取得觀察員資格。
為什麼說有bug呢?因為在2009年,台灣在美國以及其他WHO友邦會員國的強力支持下,終於第一次取得參與WHA的資格。儘管當時用的是「Chinese Taipei」的名稱,不過S. 2092所規定的內容已經功德圓滿了。
但我們都知道,雖然在2009年之後,每年台灣都能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但到了2016年,蔡英文新政府甫上任之際,世衛大會第一次延遲發給台灣邀請函,並且在上面加註中國的「一中原則」附帶條件。最後,從2017年開始,台灣則是完全沒有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了。
而上一屆的H.R. 3320,就是要在之前通過的那條法律上,新增一段:「… 在任何台灣沒有獲得觀察員地位的WHA年會」( … following any annual meetings of 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 at which Taiwan did not obtain observer status.)。簡單來說,只要未來台灣又被世界衛生組織排除在外,那麼國務卿就要繼續想辦法讓台灣加入,繼續向國會交報告的意思。
不知道美國國會這個新年禮物🎁,大家還滿意嗎? 不要再說美國只想賣武器給台灣而已,多看一些國會提的法案,就會知道人家其實在意的事情很多呢。
▍延伸閱讀
115屆H.R. 3320通過眾議院:
http://bit.ly/2sdHKHO
115屆H.R. 3320通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
http://bit.ly/2RzmISy
美國公法108–235(根據108屆通過的S. 2092立法):
http://bit.ly/2LSwPfU
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友邦挺台參與WHA】
相信大家這幾天都有看到這個新聞: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日內瓦召開執委會(Executive Board meeting, EB)。在會議第二天,1月23日下午以「世界衛生組織改革(WHO reform)」為題的議程中,#美國 代表在快要結束發言時,順著脈絡突然提到台灣,表示台灣應該要被納入全球衛生議程分享經驗,並希望台灣可以獲邀出席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美國之後,#日本、#史瓦帝尼、#尼加拉瓜、#薩爾瓦多 以及 #海地 也接連發言支持台灣參與WHA。突如其來的發展,讓與會中國代表跳腳。
小編看到這個新聞時,第一時間的反應其實並非「Yay~太棒了,你看 #HR3320(幫助台灣參與WHO)才剛過眾議院,美國就非常夠意思地在執委會上替我們說話」,而是「台灣在爭取國際參與的這條路上真的非常辛苦」。會有這樣的感觸實在是因為在整理美國國會法案時,看到像HR3320這樣的案子不斷地一次次被重複提出。每次的提案,背後都是各路組織以及台美人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奔走遊說,最終才能由議員提案進入國會。
攤開美國國會法案,光是以幫助台灣參與WHO為題的前後就有 #16個(2009年到2016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在這段期間內美國國會就沒有這類的法案提出),可以說是國會台灣相關法案中熱門的主題之一。其中,國會台灣連線創始成員之一的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就包辦了之中 #8項 法案的提案。而在 #SARS 爆發那年的118屆國會,這類的提案更是來到史上最高點,一屆國會提了 #5個 要求幫助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法案。
回想2003年SARS爆發時,即便台灣早在第一時間就向WHO報告病例,但是礙於中國干預,無法從WHO那裡得到第一手訊息以及支援,以致無法完善防疫對策,犧牲了數百條一般民眾以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台灣一直以來在世界衛生方面都不吝貢獻一己之力,然而SARS帶來的教訓卻是如此沉痛,這樣的遭遇除了替我們優秀的醫療從業人員感到不值外,更是一個提醒我們在爭取國際參與上要更積極主動的警鐘。
WHO成立的宗旨在於提升全球健康福祉,為了這一個目標大家應該排除歧見共同努力,因為要謀求的是「所有人」的健康。若以這個角度出發思考全球防疫,那麼台灣的參與就更不可或缺了。近年來大家開始重視飛航與流行疾病傳染之間的關係,因為幾個嚴重的流行病都是透過頻繁往來的國際航班迅速在全球爆發。去年 #Routesonline 公布全球最密集的國際航線前10名中,台灣就佔了 #3名。香港與台北航線,在2017年七月時,一天有 #80班,平均 #每18分鐘 就有一班。若台灣一直被WHO拒於門外,不僅攸關國人健康權益,更可能造成世界防疫體系缺口。關於這一點,美國國會的盟友們其實非常清楚。
去年七月,HR3320在 #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 審議時,#台灣連線 的聯合主席,民主黨議員 #康諾利(Gerry Connolly)在會中就說:「公共衛生不該淪為政治皮球。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將不僅是台灣人民,更是全世界的福祉。疾病的傳染,尤其是流行病毒,可以在幾秒之內跨越邊界,不問政治疆界。台灣亦是如此,我們需要台灣在所有國際衛生組織上的幫助及參與。」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羅伊斯(Ed Royce)在去年9月與WHO總幹事 #泰德羅斯(Tedros Adhanom)會談中也說到:「台灣作為世界衛生貢獻者的典範,提供財務以及科技上的協助來增進世界衛生。排除台灣只會對傷害世界衛生」。
台灣在爭取國際參與的路上阻礙從未少過(甚至有時候還是自己人造成的)。作為少數台灣可靠的國際盟友,美國挺台議員在國會裡不厭其煩地提出相關法案,我方也應該積極做出相等回應才是。這次執委會舉辦前夕,#台灣醫界聯盟 就殷殷敦促我方應把握機會在執委會委託友邦提案,就算最終遭到中國動員否決,也能提高能見度,但外交部認為沒有必要,結果最後還是友邦自己站出來替我們講話。台灣國際參與空間如此有限,應把握每次能發聲的機會。
--
📙 美及友邦挺台參與WHA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240049-1.aspx
📙 觀測站之前對H.R.3320的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ustaiwanwatch/posts/765293700321270
🔗 羅伊斯與WHO幹事長泰德羅斯會面: https://www.facebook.com/HouseForeign/posts/2073962059296015
🔗 康諾利在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審議會的發言:
https://youtu.be/6tYz1TO3pXk?t=23m45s
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105全國羅浮群長年會特別報導4
單元1:「青年賦權」專題分享—亞太青年小組主席 鄭智健
單元2:海外童軍專訪-馬來西亞童軍總會全國總監特別助理 楊發成
單元3:專訪:羅浮暨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源俊
「你們要相信,真正的青年賦權,就從你們開始;真正的改變,就從你們開始。」
亞太青年小組主席 鄭智健
根據世界童軍會議的青年賦權政策,期許年輕人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從各個層面參與童軍,並在成年領袖的協助下,決定自己的相關事務。群長年會則提供了平台,讓所有的羅浮夥伴們一起思考,要怎麼和成年領袖們溝通、發展合作關係,彼此互助成長。
「最了解年輕人的就是年輕人。」
馬來西亞童軍總會全國總監特別助理 楊發成
透過分享馬來西亞童軍的文化,以及對台灣童軍發展的印象及看法等,楊發成助理十分認可群長年會的辦理。所有的羅浮夥伴都有機會在這裡表達自己的看法及經驗,一起尋找未來發展的可能及出路。
「鼓勵縣市童軍理事會及全國代表大會中,有更多的年輕人,真正落實青年參與。」
羅浮暨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源俊
希望除了參加活動和決定自己的事物之外,年輕人更要進入到組織當中,才能真正落實青年參與。主任委員也鼓勵所有的羅浮夥伴們閱讀最新出版的羅浮童軍指導準則,真正瞭解與體會羅浮的樣貌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