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ESPEECH】加油!最好 DOUBLE 上! : )
京津冀暴雨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ㄨ怡:老天有眼
黃ㄨ昌:不要噴政治口水
高ㄨ博:院長別再誇耀ㄨㄨ經驗,很見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72854532854624&id=584986081641475
京津冀暴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未來將是全球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其中華北平原在82年後,將會熱到難以忍受,數小時內讓待在戶外工作的人,有性命之虞,是全球最致命的地方之一。
然而,這樣的惡夢現在似乎已經開始顯現,它不是未來式,是現在進行式。已持續半個多月的高溫預警,從內蒙古.河北.天津至遼寧皆逼近40度。首都北京這幾天,清晨六點就已達30攝氏度,日均溫38度。
(北京市民)
外面比較悶熱渾身出汗出的特別厲害,稍微動一動就滿身大汗了
高溫天氣,泳池擠滿泡水消暑的民眾,而在山東濟南,豔陽高照,地表溫度接近50度,在馬路上執勤的交警揮汗如雨。
(山東交警 王勤玲)
對我們這個工作來說,站在路口上,頭頂著太陽,就好像頭上在烤,腳底下在蒸,
這樣惡劣的高溫天氣,對於我們的工作來說,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補充完水份,還是得繼續與高溫奮戰,而遼寧瀋陽追平1952年,連續五天超過35度的紀錄,獾子洞濕地四分之三的面積乾涸,大量魚群暴斃
(獾子洞濕地保育員 張海剛)
28號之前這個水位還有15公分,現在你看這啥樣子了,現在都乾裂成這樣了。+貼泥的地方是41.8度,這水溫有點太高了
氣象部門表示,瀋陽這樣的高溫天氣還會持續,醫院裡,則因民眾中暑而爆棚
(遼寧市民)
我們家是臥室有空調,但客廳沒有,在臥室睡了一宿再去客廳,來回溫差一變然後就發燒了
一段燒烤模式的段子形容的很貼切,"如果給你點陽光你就出汗,那這個天氣出門你就能夠氾濫";還有"不用鍋蓋你就是燒賣,不用發麵你就是蛋黃派",一般民眾用來調侃自己的心情,而湖南和湖北的農民則為了岌岌可危的稻子頭痛不已
(湖南村民 戴仁義)
有一百六十畝水田已經基本上開裂,在灌漿的時候如果是在這六天不下雨,基本上叫絕收
除了水稻,玉米.花生.辣椒已因旱象有不同程度受害,農民不斷開闢渠道來取水,希望能讓災情減到最低。而在安徽,眼下正是水稻結穗的重要關鍵時期,需要大量灌水,但從七月中旬至今的降雨量,比去年減少五成,這一點點的水量,幫助實在有限。
(安徽農民 趙志芳)
天熱也沒辦法也要澆水,再熱也要幹,你看秧都乾死了
一場搶救水稻大作戰的任務在江淮平原展開,當地水務部門把鄰近水庫全部開閘放水,同時闢池引水灌溉,就是要保障水稻能正常生長。
而在福建莆田,夏季是鹽場工作最忙的時候了,日正當中的鹽田溫度高達61度,曬鹽工人在毫無遮避的空曠鹽場,只能把自己包緊緊
(福建曬鹽工人 林穗青)
海水挺熱的,穿水鞋如果你皮膚好就還可以,如果皮膚不好,腳都燙爛掉了,我們一出來就是口罩戴起來,還要穿防曬衣,要不然不敢出門,皮膚全部都曬脫皮
(福建曬鹽工人 林春英)
喝這個三瓶 喝很多 不喝水不行 天氣太熱了
而今年為什麼南北特別熱,大陸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朱定真指出,都是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大陸氣象局高級工程師 朱定真)
如果我們從天氣系統看的話,實際上這一次是同樣的一個系統控制了南方北方,只不是這個副高中央的區域,也就是最強的下層氣流區現在是偏北控制了京津冀遼這一帶,但這整個主體還是副高的控制,所以在副高控制下,這個悶熱.濕度大.風小日交差(溫差)也小,這種悶熱難受的體感就表現出來了
大陸多地熱力不減,但伴隨而來的則是,江淮、江南東部等地,遭受雷雨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尤其在四川盆地、雲南、廣西、河南,都因短時強降雨,造成市區積水
(河南民眾)
車都過不來,雨水都漫到大腿根了,車不敢過,一過就熄火
河南周口市下了一上午的雨,由於雨水又急又猛,下水道來不及紓通,導致市區道路變成河川,而在雲南瀘水,暴雨引發土石流,三百多個居民連忙逃離。
(雲南民眾 張清雲)
當初水也不怎麼大,我們侄子爬進來用板子擋住還是擋得住,後面隔了20分鐘不到,用板子都擋不住了,前面那些石頭全都沖下來,越沖越多,一個小時以後是什麼也走不了,車也走不了,人也走不了
而四川同樣受到強降雨影響,成昆鐵路中斷影響交通,工程人員連夜搶修,而大面積的山體滑坡造成民眾無家可歸,越西縣城遭大水吞蝕災情最為慘重
(聲音來源:央視記者)
實際上這樣的大水湧進縣城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多見,主要還是因為從昨天(8/1)晚上到今天上午的降雨量非常大,已經達到大暴雨的級別,觀測到的最大降雨量已經超過150毫米,而越西縣城的12小時的降雨量也已經超過100毫米,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水是非常湍急的
最大暴雨.最強高溫的雙重夾擊,中國大陸各省市搶救水患和乾旱分頭進行,氣候變遷的情形,發生頻率比過去頻繁且密集,這已注定我們將處於更艱困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