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投資者或有耳聞「#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一詞,港交所今年更加強香港上市公司的ESG監管,可見環保與投資的關係日益密切。《#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兩位綠色金融及科技猛人,與你洞察綠色金融的無限商機! 【第10集主題:#綠色金融】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人口老化影響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CUP 媒體- 【人口老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Facebook 的評價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研究指出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88歲林吳金枝罹患失智症,剛開始忘東忘西,行為變得異常,把醬油當成紅茶喝,重複買鍋子,還幻想媳婦是老公的小三;她的兒子林進民用手機紀錄陪伴母親的艱辛血淚史,並將10年累計1000個小時濃縮成1小時紀錄片。
■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主角林吳金枝的兒子林進民分享他紀錄、陪伴失智母親10年甘苦。林進民說,當初紀錄媽媽生活點滴只是想留做紀念,沒想到拍了10年,早在10年前媽媽就出現失智症狀,例如媽媽常重複買東西,鍋子、刷子買一堆,忘了煮過很多飯,四處藏東西、找東西,找不到就說別人偷走。
林進民表示,有一次在家裡聽到媽媽喊說「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他楞了一下跑去看,媽媽竟站在冰箱旁喝醬油。還有一次他載媽媽去菜市場,先讓媽媽在雜貨店前下車,他停好車返回,竟聽到媽媽向別人說:「哪個司機很好,載我來,還給我1000元。」哪時候他才驚覺媽媽可能失智了。
紀錄片導演陳姜瑾也說,拍片前並不清楚失智症,看了林進民哪麼多紀錄影片,內容包括阿嬤生病初期,到她後來臥病,而當她開始拍攝時,阿嬤已空白的一張紙,拍了紀錄片後,她發現失智症還是很難懂,人生也很難懂,看起來很平淡的生活,卻很珍貴[1]。
■從Fiction(小說)到Non-Fiction(記實文學)
59歲的松浦晉也一位作家,擅長報導太空科技新聞。始料未及的是,松浦人生的轉折不是尖端科學,而是在照護失智的母親後因「男性照護先鋒」之名,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討論。
在日本,由兒子照護年長父母,松浦晉也並非先例。但他以身為兒子的男性視角,記錄與母親的失智症搏鬥2年零6個月的經緯並公開出書《媽媽,對不起。獨身中年大叔的照護奮鬥記》(母さん、ごめん!50代独身男の介護奮闘記)於2017年出版,迄今在照護福祉學、高齡化社會等類型中仍榜上有名。
松浦透露寫書的契機是,2015年2月確認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為了延後在刊物寫專欄的日期,他坦白地告知編輯部。「那就寫你照護母親的事吧。會受歡迎的唷,」編輯建議。
母親失智,攪亂了天色常藍的生活。「對我來說,照護生活就是與壓力抗戰,」松浦低聲坦承。59歲的松浦未婚,是長男。2004年父親罹癌去世後,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同住。弟弟離家自立,妹妹遠嫁德國。
松浦向來以工作為重心,對母親的健康狀況感覺遲鈍,也不關心照護的議題。直到發現母親的行為舉止違反常理,例如講話語無倫次、時空感錯亂、胡亂購買電視購物頻道上的商品、帳戶存款顯著減少、家裡雜亂無章⋯⋯,才知道母親失智的程度已達「需照護1級」(日本分需支援1.2和需照護1.2.3.4.5級),也就是排泄和入浴都需借助他人之手。
失智是條不歸路,患者的情況每況愈下。松浦從此墜入沒有盡頭的暗黑世界。
與母親的衝突隨症狀升高。有一天,身心俱疲的他從外返家,迎面所見的是廚房裡撒滿一地的冷凍食品,以及母親永不歇止的怨懟。怒火中燒,他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重重地打了母親一巴掌。「居然打你媽,你這個不肖子!」母親緊握雙拳朝他衝去,全力反擊。
那晚,松浦徹底崩潰了,懊悔與無力感如浪濤般幾乎將他吞噬。母親照護床腳下那深深的壓痕和地毯上的尿漬,交替著出現在朦朧的夢境裡。一帆風順的人生早不見蹤影,置身在看不到岸邊的現實,讓他覺醒到初嚐敗仗的根源是對失智症無知,他禁不住淚流滿頰[2]。
■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目前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成長,有關失智症的議題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是失智者。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失智症個案管理師呂念諭說,失智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也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基本自我照顧及獨立生活能力。
呂念諭指出,較常見的失智症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及「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該病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病程上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退化的時間也不一定,有個別差異[3]。
■《刺胳針》[6]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然而將高收入國家(high income countries)與中低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相比較後可以發現,高收入國家的高齡人口失智的情況低於中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說,年齡這項危險因子確實可以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目前已經較為普遍認可的失智症危險因子有九項,包括:教育層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抽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與低社交生活。今年的建議中特別增加了三個危險因子:過度的飲酒、腦部的受傷與空汙。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
▪第一個部分是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neuropathological damage)
執行的方針包括:控制血糖、治療血壓、避免頭部受傷、停止抽菸、減少空汙與減少中年肥胖。
▪第二個部分則是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cognitive reserve)
透過治療聽力受損、維持社交生活與受教育則是建議的方式。此外,規律的運動、減少憂鬱的發生與避免過度飲酒被建議為同時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和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
如果將這些「人的生命旅程(早年、中年與晚年)」與「危險因子」配合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以下的對照:
▪早年(<45歲):教育層度低。
▪中年(45-65歲):聽力受損、腦部受傷、高血壓、過量飲酒、肥胖。
▪晚年(>65歲):抽菸、憂鬱、社交缺乏、缺乏運動、糖尿病與空汙。
除了個人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政府的功能也不可忽略。正確的政策可以帶給國民更健康與較高的生活品質,落實全民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延長可以減少早年低教育層度的問題;透過政策減少頭部外傷的活動與可能性,例如:美式足球因為需要利用頭部撞擊作為進攻手段的方式也經常造成球員罹患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
減少國人飲用酒精的程度以及減少空汙的排放都是需要政策面的支持;另外,落實全民的心血管健康與糖尿病的預防等等措施,都是建議政府可以採取的相對應措施[4]。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而東亞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為6.99%。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在2016年主題是「記得我」(Remember Me),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自由時報)「媽媽說紅茶是鹹的」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首映: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36389
[2](天下雜誌)「媽媽,對不起!一個獨身中年大叔照顧失智母親的故事」:https://csr.cw.com.tw/article/42019
[3](桃園電子報)「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 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https://tyenews.com/2021/04/120783/
[4](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刺胳針》發表失智症論文精華篇: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63
[5](國民健康署)「記得我…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預防失智症,從健康生活做起」: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6&pid=3158
[6]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2020 Aug 8;396(10248):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康健雜誌)「失智症的原因是什麼?10大症狀、治療預防一次了解」: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08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失智症 #失智症危險因子#教育層度低 #高血壓 #聽力障礙 #抽菸 #肥胖 #憂鬱 #缺乏運動 #糖尿病 #低社交生活 #過度的飲酒 #腦部的受傷 #空汙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超越加稅1.25%嘅咁簡單
(前言:作為一個國民、一個選民、一個納稅人,對於政府加稅嘅關注,應該係天經地義嘅事。講緊加稅呀,至少我有份比,特別係自己有份選嘅政府,緊係要到清楚點加,點解加,加咗洗响邊,相信呢個係公民責任嘅一部份,至少我係咁覺得。)
尋日响Patreon大概講過下英國政府內部關於加National Insurance 1.25%嘅風,今日首相肥波正式公布詳情,用意同後續影響比尋日傳媒分析嘅更加深遠。1.25%呢個加幅同預料嘅係一樣,但係短期同長期性質就好有分別,等同加多一個稅基超闊嘅稅項,咁就唔只係加NI解決疫情後醫療滯後咁簡單。重點不在乎嗰1.25%,而係面對人口老化嘅退休褔利政策改革。
由明年四月開始,無論傭主同傭員嘅National Insurance都會加1.25%,呢1.25%嘅主要用途,正如之前放風咁講,响2023年前係用黎解決NHS响疫情後積壓嘅個案。重點就係2023年4月之後,呢個1.25%就會變身成為獨立於National Insurance、入息或利得稅嘅「徵費」(levy),可以理解為全新稅項。呢個徵費連在職退休人士、做生意、受雇,理論上返工嘅都要比,覆蓋率可以話僅次於銷售稅(VAT),用黎支付未來需要改革嘅退休福利政策。
咁即係唔只針對疫情對NHS影響嘅支出咁簡單,而係一次過要國民面對人口老化,總有一天要處理嘅退休福利難題,呢個就係今日肥波公布政策之後,全國爭議嘅核心。老實講,1.25%對大部份人黎講話多唔係多,要短期解決疫情製造出黎嘅醫療滯後亦人之常情。但將呢個變成獨立稅項(叫levy(徵費)只係好聽啲),加埋肥波同時宣布嘅Social Care老人護理改革,咁就令好多人質疑得係向勞工階層同年輕納稅人開刀,保障擁有物業嘅老人家財產。
大家都知英國納稅人只要一生中供National Insurance到特定年期,响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就有資格每個月攞退休金,不過呢啲退休保障並唔包括需要長期護理費用,例如日間護理或者全日制老人院等等。呢類費用講緊每個星期至少要500至1000鎊或更多,足以燒晒老人家嘅資產。長久以黎,政府只會全數資助資產少過£23000嘅老人家,多過嘅話就要自行負責。因為社會結構嘅關系,英國大部份年老嘅中產最大嘅資產就只係自住間屋,即係所謂嘅Property Rich,萬一老來有長期病患,需要全日護理嘅話,越長命就越燒得多銀紙,賣樓加按嘅為數唔少。
呢個多年黎無乜邊屆政府有膽解決嘅問題,而肥波今日就順便進行改革,將呢類費用置上限£86,000。例如我老咗又病到照顧唔到自己,要住每個月收£4000嘅老人院,我住咗兩年幾之後地方政府就會幫我比到死之止,我最多都係比£86000,唔洗變賣資產。而資產响£20000至£100000之間嘅老人家,政府經審查之後就會按比例資助部份費用。
對於好多有物業嘅老人家黎講,呢個改革無疑係得政黎嘅,不過對於大部份勞動階層或者年輕選民黎講,1.25%「新稅」加埋呢啲改革,就等如全民夾錢保護中產老人家嘅資產(間屋)。同時,肥波亦都違反咗唔加VAT同National Insurance嘅保守黨嘅競選承諾,更令人擔心今日嘅1.25%,未來會成為有加無減嘅變相附加稅。
從宏觀政黨政治去睇,肥波今次「加稅」明顯係財務大臣嘅影響,大家都知肥波一路以黎,特別响疫情期間,都係希望以大政府大消費理念施政,北部嘅leveling up係咁,抗疫期間嘅政策都係一樣,彷彿好似左翼政府一樣。但金融出身嘅財務大臣Rishi Sunak就係堅守保守黨量入為出傳統嘅政治人物,所以一路以黎都有消息話佢多次出手制止肥波亂黎(財相嘅職責本來就係咁)。洗錢?得,收返先洗囉,唔識生錢㗎喎。今次宣布當中都有例子嘅,好似老人護理費用上限,肥波一路都希望係£50,000,但財相就驚地方政府頂唔順堅持至少要£86,000。
最後,都係嗰句,2023年係大選之年,所以真正嘅戲肉唔係呢幾日或者幾個月,而係呢個「徵費」正式獨立嘅2023年。
Patreon一字不改原文:
英國加稅的後續
https://bit.ly/3yMW5uZ
#肥波真係勇者
全國左右翼傳媒部份冷嘲熱諷評論:
《Financial Times》How will reform of social care in England work?
https://on.ft.com/3DVcb9o
《The Telegraph》I'll tell you what's un-Conservative: failing to guarantee the elderly a dignified old age
https://bit.ly/3nbZxgr
《The Guardian》Boris Johnson’s plan to ‘fix the crisis in social care’ is no game changer
https://bit.ly/3DYXSkb
***************************************
📢月頭乞食: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乞兒兜(月頭課金係最抵):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年投資者或有耳聞「#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一詞,港交所今年更加強香港上市公司的ESG監管,可見環保與投資的關係日益密切。《#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兩位綠色金融及科技猛人,與你洞察綠色金融的無限商機!
【第10集主題:#綠色金融】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
#馮儉生 (Roy) 六韜綠色資本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楊霖龍 教授 科日發展有限公司 Chief Technical Officer
➤ 全新環節【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節目開始
00:17 11月份環球及香港財資市場留意之處
06:40 企業的ESG評價越好,長線增值越強
➤ 【致富解碼】
08:37 本集主題:綠色金融
09:01 ESG (環境、社會及管治)是甚麼?
09:29 嘉賓介紹
10:33 綠色科技隨身神器
12:08 香港的ESG投資和操作的生態如何?
21:57 科技如何商業轉型?香港科研如何落地?
29:19 為何電力公司贊成節電?
31:15 香港有多少公司投資ESG?
36:42 香港有哪間上市公司有ESG項目?
38:43 香港將來會否有ESG項目的公司有好表現?
➤ 【iBanker見聞錄】
40:32 本集主題: iBanker有潛規則入行?
41:04 iBanker有潛規則入行?
43:43 每年可容納多少新人入行?
44:57 投資銀行出過招聘醜聞?
46:38 如何挑選 iBanker新人?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9a.m. 上線!
======================================================
【更多推薦影片】
➤ 科技股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嘉賓:譚新強: https://youtu.be/YJBhxBo1qKs
➤ 如何利用 FinTech 金融科技賺錢? | 嘉賓:陳立德:https://youtu.be/OfAWOlWncL8
➤ 英國樓市尋寶圖,倫敦Zone 1、2以外的最佳選擇:https://youtu.be/kzDjuMVszB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宅經濟」+「#疫經濟」+「#新經濟」下,如何尋找高增長股?《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及博立聯合創辦人簡志健(紅猴)、洪龍荃(Larry),介紹新書《#瞄準新世代增長股》,教你發掘優質的增長股,擺脫舊經濟思維!
【第9集主題:#增長股】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 業界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 Larry(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及博立聯合創辦人)
兩位於2010年代中為香港第一代的投資Blogger,其後分別投身投資界,從不同渠道吸收投資知識及經驗,大家有着同一投資理念,2017年前一拍即合,創立投資品牌「博立」,為客戶夥伴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於一年前正式與中原資產管理合作,重塑品牌為「中原博立」,管理規模倍增,目標成為香港本地價值投資的一個新興代表,並藉投資為社會出一分力,建立投資的正面思維。
00:00 致富解碼第9集
00:05 本集精華
00:50 嘉賓介紹
02:25 為何價值投資現時仍是成功的投資方法?
05:01 如何應用增長股概念,新舊經濟如何衍接?以滙豐控股和螞蟻集團為例。
12:24 散戶投資者如何尋找好的資訊,建立良好的價值投資觀念?
16:45 如何繼續嚴守紀律持有股票?
19:01 現時觀察多少股票,客觀標準是甚麼?
21:51 未來數年的首選是哪3個行業?
26:48 美股有何投資心得?
28:30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31:30 每年的回報是多少?
======================================================
新書介紹 ➤ 瞄準新世代增長股(簡志健、洪龍荃)
實體書(登記天窗會員享9折):https://bit.ly/31UnBJb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7Uoghy
書中詳述增長股的獨特估值方法、投資策略以及風險管理,教大家盡佔先機,適時進退,成為新時代的大贏家。
======================================================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第4集主題:IPO上市路演的二三事】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33:03 iBanker見聞錄第4集
33:26 iBanker在上市項目路演中有甚麼角色?
37:02 螞蟻集團IPO路演要求投資者填表自薦的傳聞屬實?
38:49 資本市場部以往頻繁出差路演,疫情下有甚麼路演新方式?
39:53 iBanker如何緩解壓力?
40:33 香港IPO上市長做長有?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10a.m. 上線!
======================================================
【更多推薦影片】
➤ 科技股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嘉賓:譚新強: https://youtu.be/YJBhxBo1qKs
➤ 如何利用 FinTech 金融科技賺錢? | 嘉賓:陳立德:https://youtu.be/OfAWOlWncL8
➤ 英國樓市尋寶圖,倫敦Zone 1、2以外的最佳選擇:https://youtu.be/kzDjuMVszB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周投資世界通》節目逢周六早上十點,讓你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早晨!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
本期嘉賓: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
每集內容:
#專家暢談 譚新強
每周訪問一位投資專家,為大家分析最新環球經濟情況。
#IT創富 Anson鄧諾文 28:48
為大家分享AI、大數據、DM等的落地應用。
本期主題:5G的構成與對生活環境的影響
===============
相關活動:
2月20日 — 2020期權獲利靈活部署
https://bit.ly/37AmvTH
3月4日 — 大馬MM2H + 置業 + 創業策略工作坊
http://bit.ly/39fGjMS
===============
相關閱讀:
黎家良《有升有息》
實體書:https://bit.ly/2sZN99E
電子書:https://bit.ly/37S2B6D
——————————————————————————————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CUP 媒體- 【人口老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口老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化會損害社會經濟。因為老年人口增長代表所謂「扶養比率」(dependency ratio)上升,愈來愈多失去生產力的人依賴勞動人口生活; ... ... <看更多>
人口老化對社會的影響 在 人口老化影響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7月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房價是否真的會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发布与解读 · http://tj.nmg.gov.cn/tjdt/fbyjd_1165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