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AI化,公務人力先行
今年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很榮幸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合辦「AI Plus跨領域講座」,AIA 以公益精神與政府人資最高單位合作推動政府AI化,主要針對 AI基礎概念,必須了解的AI認知素養為目標,共有8場 免費的AI應用主題講座,開始全面逐年推公務人員的AI 知識與專業培訓,同時也配合公務培訓體系,每場次全程參與者,核給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1小時。
首發第一場7/22 講座,48小時500人宣告報名額滿,後續還有7場講座,延伸到2022年初!
https://www.hrd.gov.tw/1123/4146/50702/post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公務人力發展學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70的網紅珊蒂微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物專訪|臺北大學商學院 統計系教授 吳漢銘 Han-Ming Wu】 時常有朋友問說:『以前統計學得很爛,也可以接觸與學習AI嗎?』 這個問題的描述看起來很簡單,但它並不是一個『能 vs. 不能』的是非題而已,其答案是有分層次的。趁著這次訪問問 臺北大學商學院 統計系的吳漢銘(Han-Ming...
人工智慧的跨領域精神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業技術與資訊〉施振榮:讓臺灣成為世界創新矽島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來源:工研院2020/12/27 撰文/陳怡如
根據工研院「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對未來智慧生活的勾勒,未來將是一個萬物聯網、AI 人工智慧驅動的世界,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更聰明也更便利的智慧裝置與服務。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也提出新微笑曲線,認為臺灣應以資通訊科技優勢打造幸福生活,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未來,智慧生活空間是一個明顯的大趨勢!」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為「智慧生活」議程引言時表示,在生活周遭存在著許多「空間」,包含個人、交通工具、住宅、城市,在萬物聯網的時代,這些空間也將紛紛質變進化,透過感測器收集多元資訊,做出綜合判斷,讓生活更加便利智慧。
在這樣的基礎下,未來一方面是由需求帶動科技,以更聰明的服務滿足生活所需(Unmet Need);另一方面則是科技引領需求,導引出更多目前仍未知的創新應用(Unknown Need)。
聚焦三大智慧生活空間
在廣泛的智慧生活範疇裡,工研院瞄準個人空間、移動空間和工作空間,聚焦 3 個次領域,分別是「個人化裝置與服務」、「自主移動系統」以及「智慧產業及服務」。
在個人化裝置與服務中,除了現在常見的智慧手環、智慧手表外,未來感測器能蒐集的資訊將更加多元,個人化裝置也更多樣,像是外骨骼機器裝、智慧義肢、智慧眼鏡、智慧服飾、智慧假牙等;再加上 AI 的深度學習能力,催生更聰明的智慧裝置,達到資訊交換、意圖理解、資訊建議,「簡單來說,就是個人能感知世界,世界能夠感知個人,」余孝先說。
而自主移動系統,包括人和物的運送。自駕車外,還有無人載具的物流服務。余孝先指出,自主移動系統的研發除了讓車子自駕,更要探討自駕車上路後,城市空間的重構改變,比如未來自駕車可以自行開到遠地或郊區停車,「未來都市中心就不需要這麼多停車位跟道路面積。」
未來的智慧產業及服務,就是透過科技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與效率。比如透過 AI 擷取資料分析,提出決策建議;或是智慧商店,減輕零售業的人力負擔,並降低開店門檻;又或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產銷智慧化,預測購買需求,精準生產、備貨,減少浪費。
展望未來,「科技的創新將打造新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人的體驗為本,企業以事的效率為本,共同迎向 2030 智慧生活,」余孝先說。
跨域整合 新微笑曲線登場
「智慧生活」產業講師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王道」精神開場。他指出,所謂王道,包含「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核心信念。過去大家多只注重「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但現今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從 6 面向看待事物的總價值,著眼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平衡,才能讓企業長青。
1992 年,施振榮率先提出「微笑曲線」,28 年後,施振榮再次提出「新微笑曲線」。和過去的 2D 微笑曲線不同,新微笑曲線共有 3 條產業線在 3D 座標軸上交疊,涵蓋資通訊、AI 智慧醫療和醫療照護三大領域。「臺灣有強大資通訊產業和一流的醫療人才,透過跨領域整合,臺灣就有機會追求世界第一!」
施振榮也指出,曲線左側是資通訊和醫療的共享研發;中間弧線,則以資通訊為平台,在世界推行臺灣醫療的 Know-how;曲線右側,則是醫護人員透過 AI 平台,帶給病友好的體驗照護。因此左側是共享經濟,右側是體驗經濟,「新微笑曲線就是以現有資源共享為始,以用戶的體驗為終。」
在微笑曲線中,「過去我們都是由左(智財)想右(品牌服務),但未來我們要由右引左。」施振榮表示,未來臺灣不能只為知名品牌代工,而是要著眼用戶體驗、共享價值,進而翻轉思惟,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他也看好智慧城鄉的發展,透過地方政府積極建設、為民服務,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智慧優質生活,「以內需帶動外銷,成為國際創新應用的示範場域,」施振榮說。
過去矽谷是「創新」的代名詞,施振榮也提出,臺灣應以智慧科技打造幸福生活,讓臺灣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以及「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瞄準自建雲、智慧物聯(AIoT)、智慧醫療等關鍵平台,為世界的優質生活做出更多貢獻。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7 期 2020 年 12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54585
人工智慧的跨領域精神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技與創新》施振榮:讓臺灣成為世界創新矽島
2020/12/17 08:00
根據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對未來智慧生活的勾勒,未來將是一個萬物聯網、AI人工智慧驅動的世界,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更聰明也更便利的智慧裝置與服務。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也提出新微笑曲線,認為臺灣應以資通訊科技優勢打造幸福生活,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未來,智慧生活空間是一個明顯的大趨勢!」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為「智慧生活」議程引言時表示,在生活周遭存在著許多「空間」,包含個人、交通工具、住宅、城市,在萬物聯網的時代,這些空間也將紛紛質變進化,透過感測器收集多元資訊,做出綜合判斷,讓生活更加便利智慧。
在這樣的基礎下,未來一方面是由需求帶動科技,以更聰明的服務滿足生活所需(Unmet Need);另一方面則是科技引領需求,導引出更多目前仍未知的創新應用(Unknown Need)。
聚焦三大智慧生活空間
在廣泛的智慧生活範疇裡,工研院瞄準個人空間、移動空間和工作空間,聚焦3個次領域,分別是「個人化裝置與服務」、「自主移動系統」以及「智慧產業及服務」。
在個人化裝置與服務中,除了現在常見的智慧手環、智慧手表外,未來感測器能蒐集的資訊將更加多元,個人化裝置也更多樣,像是外骨骼機器裝、智慧義肢、智慧眼鏡、智慧服飾、智慧假牙等;再加上AI的深度學習能力,催生更聰明的智慧裝置,達到資訊交換、意圖理解、資訊建議,「簡單來說,就是個人能感知世界,世界能夠感知個人,」余孝先說。
而自主移動系統,包括人和物的運送。自駕車外,還有無人載具的物流服務。余孝先指出,自主移動系統的研發除了讓車子自駕,更要探討自駕車上路後,城市空間的重構改變,比如未來自駕車可以自行開到遠地或郊區停車,「未來都市中心就不需要這麼多停車位跟道路面積。」
未來的智慧產業及服務,就是透過科技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與效率。比如透過AI擷取資料分析,提出決策建議;或是智慧商店,減輕零售業的人力負擔,並降低開店門檻;又或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產銷智慧化,預測購買需求,精準生產、備貨,減少浪費。
展望未來,「科技的創新將打造新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人的體驗為本,企業以事的效率為本,共同迎向2030智慧生活,」余孝先說。
跨域整合 新微笑曲線登場
「智慧生活」產業講師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王道」精神開場。他指出,所謂王道,包含「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核心信念。過去大家多只注重「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但現今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從6面向看待事物的總價值,著眼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平衡,才能讓企業長青。
1992年,施振榮率先提出「微笑曲線」,28年後,施振榮再次提出「新微笑曲線」。和過去的2D微笑曲線不同,新微笑曲線共有3條產業線在3D座標軸上交疊,涵蓋資通訊、AI智慧醫療和醫療照護三大領域。「臺灣有強大資通訊產業和一流的醫療人才,透過跨領域整合,臺灣就有機會追求世界第一!」
施振榮也指出,曲線左側是資通訊和醫療的共享研發;中間弧線,則以資通訊為平台,在世界推行臺灣醫療的Know-how;曲線右側,則是醫護人員透過AI平台,帶給病友好的體驗照護。因此左側是共享經濟,右側是體驗經濟,「新微笑曲線就是以現有資源共享為始,以用戶的體驗為終。」
在微笑曲線中,「過去我們都是由左(智財)想右(品牌服務),但未來我們要由右引左。」施振榮表示,未來臺灣不能只為知名品牌代工,而是要著眼用戶體驗、共享價值,進而翻轉思惟,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他也看好智慧城鄉的發展,透過地方政府積極建設、為民服務,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智慧優質生活,「以內需帶動外銷,成為國際創新應用的示範場域,」施振榮說。
過去矽谷是「創新」的代名詞,施振榮也提出,臺灣應以智慧科技打造幸福生活,讓臺灣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以及「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瞄準自建雲、智慧物聯(AIoT)、智慧醫療等關鍵平台,為世界的優質生活做出更多貢獻。
(本文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83111
人工智慧的跨領域精神 在 珊蒂微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物專訪|臺北大學商學院 統計系教授 吳漢銘 Han-Ming Wu】
時常有朋友問說:『以前統計學得很爛,也可以接觸與學習AI嗎?』
這個問題的描述看起來很簡單,但它並不是一個『能 vs. 不能』的是非題而已,其答案是有分層次的。趁著這次訪問問 臺北大學商學院 統計系的吳漢銘(Han-Ming Wu) 教授 ,我們來跟他聊聊這件事。
然而,吳老師除了自身的數理統計專業,也相當注重生活各面向的平衡,是一位很有層次的老師,因此我們話匣子一打開,聊的議題就更多了。
影片分前中後三個層次:
👉前:我們與統計的距離是否就是與AI的距離/推薦統計書
👉中:導覽北大校園/老師講笑話的功力/對小孩的教育觀(意志力訓練)
👉後:人工智慧的跨領域精神 (興趣廣泛/嘗試新事物/素養/終生學習的態度)
【延伸閱讀】
統計學和機器學習到底有什麼區別?:https://mp.weixin.qq.com/s/xCJBowXS89UlHA07R8WNuw
#統計老師推薦統計書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統計的距離是否就是與AI的距離
#機器學習與統計學
#人工智慧的跨領域精神
#臺北大學
#統計系
#吳漢銘
#人工智慧
#AI
#跨領域
#AACSB
#紙飛機路跑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