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曲獎最佳新人Whyte -?te壞特
aka #國防醫學院 的學妹 闡述她在醫學院時期的種種
也不禁讓我拉回三十年前
當年我只是一個對醫學與科學研究充滿熱情的青少年
在電影院看了「羅倫佐的油」
PCR聚合酶鏈鎖反應技術發明又得到了諾貝爾獎
心中對醫學熱血的小宇宙再度燃起🔥
於是考進國防醫學院
想成為能助人又會做研究的醫生(想太多)
結果一進學校的考驗不是課業
而是要身強體壯💪🏻
因為唸的是軍事院校 開啟了我的 #報告班長 人生
所以和全國所有軍校同袍參加入伍訓
鋼盔插草、臉上塗偽裝膏
插到枯草會被班長罰跑步
在山坡地翻滾進行射擊訓練
全身黏滿含羞草種子
九週的訓練讓大家變得整齊
胖的變瘦 瘦的變壯
也從那時起潛移默化生活習慣的自律
國防醫學院醫學生生涯中
基本的軍事訓練依然形塑了我們的人格特質
強健體魄(所以門診排很滿)
實事求是(特愛研究國際文獻期刊)
畢業後
在一片掌聲中選擇了婦產科🤰
掌聲之熱烈如同當兵抽到金馬獎一樣
因為那是一個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的年代
婦產科吃力不討好
醫療糾紛壓力遠勝其他科別
已經好多年都不是大家心中首選
但 #我堅持我愛
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成為主治醫師
完成訓練成為主治醫師後
依舊有更多抱負 內心一團熊熊火焰在燃燒🔥
又考進 #博士班 一頭栽進醫學研究領域
研究的是最感興趣的 #生殖醫學
也以對胚胎著床的研究發表文章畢業
總希望能看得更廣學得更多 對患者幫助更多
於是我卸下軍職(潛艦中校)
正式成為 #榮民北北
當榮民的期間遠赴 #紐約康乃爾的生殖中心
近身跟隨大師門診、取卵、植入
收穫滿滿地回台貢獻
身分的轉變
從青春無敵的軍校醫學生
轉變成 少數的 #生殖醫學博士
來看看那些年我的斜槓照片吧
有報告班長系列的
有吹薩克斯風的
更有雄赳赳氣昂昂的軍裝照
你喜歡哪一種朱醫師?😆
-
☎️試管嬰兒補助專線:0965-063-580
✅申請試管嬰兒補助:https://bit.ly/3w4qcwk
-
🏥禾馨門診網路掛號:https://bit.ly/3608j7m
☎️禾馨特約診請致電:(02)2311-0353
☎️宜蘊特約診請致電:(02)2706-5288
-
#生殖醫學博士朱伯威醫師
#往事只能回味
#舊照分享
#母校
#求子路上最佳朱隊友
人格特質 文獻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中小劇場 第71場 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
.
90年代初期,認知心理學家羅芙特斯(Elizabeth F. Loftus)做了一個蠻酷的心理實驗。當時,羅姨找了二十四位受試者,分別給了他們每人一本小冊子。小冊子記錄了關於受試者的四個童年事件,實驗團隊宣稱,這些事件都是由家屬提供,但裡頭的內容並不完整。
.
因此,受試者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負責提取回憶,「補充」那些缺失的細節。
.
每個事件就像一道問答題,整本冊子須在五天內作答完畢,為了便於作答,題目開頭都會附註一些關於當時的「提示片段」,接著就是一片空白。而受試者只需要依照那些提示往下寫,補滿那片空白即可,不記得也沒關係。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中有一個事件,是他們這輩子根本沒發生過的,那就是,
.
他們五歲時曾在某間購物中心迷了路。
.
提示片段裡寫著:「你大概在五歲時跟家人一起去了某間商場,但你一進門就衝去買思樂冰,結果迷了路,只好哭著向一位阿伯求救」之類的內容。到這裡都還算客氣,但接下來就很奸詐了,原來那間購物中心確實存在,貨真價實,只是裡頭出現的人物、時空,以及提示情節,都是實驗團隊捏造的。
.
於是幾天之後,二十四位受試者當中,有六位把這段記憶寫好寫滿,有人細緻地描述了阿伯的衣著長相,有人寫出了母親的警告,還有人記得自己淚流滿面,在外人看來,這群人簡直是用一本正經的態度進行唬爛。他們彷彿接受了一場集體催眠,然後被李奧納多植入同一段回憶,無論陀螺是否倒下,這間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都會成為他們的童年障礙。
.
更謎的是,當羅姨揭曉其中某一段是虛假記憶時,這六人當中,居然還有五位鐵粉誓死捍衛這段迷路記憶,認定其他真實事件才是假貨。相信經此一役,這間購物中心應該會被他們寫進的自傳裡。
.
怎麼會這樣呢?
.
原因在於,某些「暗示」對我們的大腦起了作用。
.
第一個暗示,正是那段奸巧的開場白。這個實驗開頭便宣稱,所謂生活事件是從家人訪談中得到的訊息,目的是讓受試者無法質疑這段記憶的真實性。因此即便無從回憶,受試者也會傾向歸咎於年代久遠,而非質疑整場實驗是個騙局。
.
第二個暗示,則是那些捏造的提示片段。對某些受試者而言,當他被告知了一段在腦中遍尋不著的真實經驗時,認知系統便會產生某種失調感,為了彌補這種失調感,一旦出現適當的暗示,或許就能憑空製造一段「應該要記得的回憶」。
.
在這種情況下,暗示就像一塊磁鐵,一旦伸進意識,便會吸附大量的碎屑,也就是用來符合暗示的素材。這些素材包括了兒時的類似經驗、著名的社會新聞、看過的電影情節、讀過的小說,甚至從別人口中聽聞的故事等等。
.
只要這些素材的關鍵字是「走失」,即使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們都會繞著這個虛構的劇本,彼此包覆在一起。倘若再加上家人對事件真實性的背書,這一坨精華便會順利空降到你的大腦,直接在海馬迴插旗,然後你的五歲就會過得比其他人還刺激。
.
這就是暗示的後勁。
.
換句話說,同樣的事件,一旦剔除了暗示,沒有家人的開場背書,沒有提示片段的勾引,你的判斷或許就會恢復視線。而這道無解的問答題,則會被直接跳過。
.
關於「虛假記憶」(false memory)的實驗,羅姨從70年代就在進行。雖然購物中心實驗存在著諸多倫理爭議,包括欺瞞受試者、缺乏標準程序,以及樣本數不夠等問題。但綜觀整個實驗流程,我們會發現,原來人在提取記憶的歷程,或許不是進行畫面重播(replay),而是場景重建(rebuild)。
.
在某些人的認知裡,提取回憶可能就像某種「影像倒帶」的過程,需要哪段記憶,只要把時間軸拉到相對位置,畫面就會送上答案。但事實上,即便找到了相對位置,呈現出來的畫面也不會每次都一樣,箇中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一直在不斷地更新。
.
每一次回憶,我們都會因為人生經驗的升級或動盪,而在記憶裡添加或刪減某些素材。因此,比起按下倒退鍵讓影像再現,提取回憶更類似於動用腦中現有的資源,將場景再重新組合一次,無論是創傷的覆寫,或是歷練的堆疊,都是讓場景產生變化的素材。
.
至於暗示的作用,可能就顯得更為粗暴。自行回憶時,我們還能決定使用哪些素材來重建場景,然而暗示一登場,就等於直接將新素材一把塞進你手裡,只要踩在適當的時間點,無論是混淆既存的記憶,或是捏造虛假的記憶,人類可能都毫無招架之力。
.
遺憾的是,這過程有時也會出現在心理治療現場。
.
會談室裡最糟糕的局面之一,便是以誘導性問句(譬如:我想你以前在學校應該被霸凌過,只是你現在想不起來)進行晤談,而這往往代表了某種操弄的前奏。
.
相較於一般人,坐在我們對面的案主,身心狀態相對脆弱,而這正是被操弄的合理條件。因此當治療者過於執拗或自信時,便很容易忽略客觀訊息,心存預設立場(「我知道事情一定是這樣!」),然後藉由暗示語句,引導案主的陳述方向,直到它走進治療者心中的座標為止。
.
案主若能質疑對方,事情還不至於走偏,但若案主屈服權威,配合演出,那他得到的不會是人生的解答,而是一段虛妄的回憶。
.
對心理師而言,這是一種放棄,放棄客觀,放棄去探索案主真實的樣貌。因此我們更需要提醒自己,無論是無心的暗示,或是刻意的誘導,都只會讓案主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為對方安插一段不存在的回憶,無疑是一種覆蓋人生的做法。
.
虛假記憶,很容易被某些專業人士包裝為「被壓抑的記憶」,由於無法證實真偽,一旦涉及法律審判,在缺乏物證的情況下,它可能會成為某件冤案的轉捩點。因此羅姨的實驗目的,不是為了挑戰記憶的真實性,而是為了驗證,經過「暗示」後的回憶,其真實性是否會遭到重塑。而這樣的回憶,又是否真能送上審判台,做為定奪裁決的關鍵?
.
當然,虛假記憶的形成,並無法類推到所有人身上,實驗中也有超過一半的人不吃這一套,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中招,這段記憶就會成為他腦中的素材,日後提取回憶時,將會造成難以預料的汙染。
.
因此最中肯的處理方式,就是「開放式提問」。
.
不只是心理師,一般人也適用。在某些時刻,我們也會想幫助身邊的人,想問出他們的心裡話,但比較理想的態度,是收起猜測或假設,當個稱職的紀錄。
.
我們可以從事發的「人時地物」問起,這是客觀的物理證據。試著幫他重建當時的場景,釐情事情的發生順序,詢問他們的感受,藉此串聯事發始末。但關於回憶的細節,情緒的連結,最終都要靠他本人陳述。
.
或許他不會太誠實,但起碼開放式提問不會讓我們成為幫兇,因此即便問不出個所以然也無妨,都比他順著旁人的暗示描出輪廓,畫上一張假的自畫像來得好。
.
倘若立場互調,我們又該如何捍衛自己的記憶?很難一語概括,畢竟這和人格特質與判斷能力有關,但我有個建議,那就是相信自己的「第一反應」。因為那通常是長期記憶的累積,也是在我們的回憶場景中,最少被重建的部分。
.
羅姨曾經說過,人都很珍惜自己的記憶,因此要區辨記憶的真實性,只能靠我們自己。因為,
.
記憶就像自由一樣,都很脆弱。
.
參考文獻:
Loftus, E.F. & Pickrell, J.E. (1995) The formation of false memories. Psychiatric Annals, 25, 720-725.
人格特質 文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害怕被討厭所以常委曲求全? 變得不像自己。
生活中常聽到有人說「哎呀不好意思拒絕啦」,「沒關係應該是我做錯了」
「這樣拒絕說不,會不會被討厭啊」,或是常答應一堆事情,實際上卻什麼也不想做,只是怕拒絕被討厭而已。
(延伸閱讀:被討厭的勇氣)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nlaraDd
既然不喜歡也不想做,為什麼不拒絕呢?我常思考這樣的人格特質有沒有可能是無法拒絕?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人格特質:覺得迎合別人才能得到認同,即使內心不太願意,也說不出口拒絕,也稱為”討好型人格”。
我在一些文獻中讀到,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有可能是危險的討好型人格
這樣人內心是難以相信別人的,也在內心築了一道牆讓人走不進他們的心裡,甚至是因為太壓抑 平常別人提出的要求都盡量滿足,所以也有可能在突然的情緒中(爆氣)喪失理智。
我們不是都不幫助別人,是要學會分辨不當爛好人。
你永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獲得別人的好評又如何呢?這不是真正的你
反而多愛自己一點,相信自己。
我只希望你是你,不委屈求全的你。
IG sabrinaa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