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被電影《地球迷航》公益計畫團隊的公關邀請參與電影試映,並響應由金馬獎導演林正盛拍攝和發起的《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線上試映當天,我特別請阿富律師幫忙顧孩子,好好地觀賞這部為了讓公眾更了解自閉症而募資的紀錄片。
募資的原因,是希望讓導演及團隊努力呈現自閉症者跟一般相比可愛及需要的協助與包容而拍的紀錄片,可以讓更多人看見,讓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有機會出現的時候,多幫助他們,或是起碼多理解他們。
我自己有個很親的親人也是自閉症者,從小跟她一起長大,所以多少可以理解他們本身辛苦的地方,以及作為他們的家人,必須要的付出與犧牲。
還記得有一次我牽著這位自閉症親人走在建國花市,當時人潮洶湧,結果她打個噴嚏不記得要摀住口鼻,把所有的口水都噴灑在前面那位路人的肩頸上,路人怒目回頭,我的這位親人也不懂得道歉,雖然我趕緊向這位路人致歉,但是也很難好好跟他解釋親人的狀況。
更別說是,自閉症者的家人在生活中的各種場合要克服的困難,以及陪伴他們長大需要的付出。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 2020 年自閉症者中,30-44 歲與 2008 年的人數比較增加了 13 倍,顯見隨著年齡的轉移,越來愈多成人自閉症者和他們的家人正在面臨更現實和殘酷的處境。泛自閉症者一直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標籤卻處處可見。我們或許都聽過「亞斯伯格」、「自閉症」、「星兒」,但卻少有人真正認識他們。
然而,唯有社會開始理解自閉症者,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歷經四年拍攝、花費近 1,000 萬元拍攝製作的《地球迷航》,是林正盛導演親身陪伴並紀錄和妻子為自閉症孩子創立的多寶藝術學堂裡,星兒長大後需要面對的真實社會、他們美麗又殘酷的的真實人生,期望透過紀錄片,一起走入他們的內心,也走出台灣社會的善意之路。
希望大眾能「用理解取代標籤化、擁抱每一個美麗的差異」。
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
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因此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上映經費,邀請大眾一起撕下標籤,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
此次的集資金額除了作為紀錄片上映發行使用,團隊也將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贊助者可選擇寄送公播帶至校園,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的幼苗發芽、為孩子打造更多元、關愛的未來社會。此外,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將捐助透過藝術治療星兒的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
我看完紀錄片對於所有星兒的家人以及師長或相關輔導人員的愛心真的十分感佩。
我們生活中汲汲營營的追求自己更好的享受,他們卻花了大部分的心力,在照顧、關懷這些社會弱勢。
包括長年投注星兒藝術治療的多寶藝術學堂的韓老師,以及這次紀錄片的導演林正盛,都是為了讓星兒更被社會所接受與關愛,而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
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如果您有還有一點小小的公益預算,可以捐贈給這個公益募資計畫,或者是在電影上映時,去收看更了解自己可以幫助他們什麼,或是分享我的貼文,讓這樣的消息,散播給更多的人。
關於本計畫更多的訊息及影片介紹可以看留言喔!
期待您的響應!
人潮洶湧 台灣上映 時間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陸片配額正取+候補一覽:中共主旋律來攪局】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陸片配額大抽籤,唯有前十名才能獲得在台上映的權利,今年共有46部片參與,比去年少了16部。今年順利抽到抽到的作品依序包括《長安道》、《只有蕓知道》、《長津湖》、《刺殺小說家》、《限期破案》、《中國醫生》、《三叉戟》、《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古董局中局》、《遇神》。
.
看似籤運不錯,金馬獎級導演馮小剛、路陽、高群書、郭子健的作品都順利中籤,台灣演員李鴻其主演的話題愛情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也在名單之中(但另一部由他主演的《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沒中)。不過當時之所以制定配額制度,有其政治因素,其一是為了防堵中共主旋律意識形態滲入,結果很不幸的,今年還是有至少兩部意圖明確的作品中籤,包括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主旋律戰爭片《長津湖》以及描述對岸醫生英勇對抗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中國醫生》。
.
如果有前十名的作品願意放棄,後五位依序可候補的作品《攀登者》、《蘭心大劇院》、《封神三部曲之妖亂國殤》、《野馬分鬃》與《烏海》。其中婁燁執導的《蘭心大劇院》尤其受到矚目,入選今年坎城影展的《野馬分鬃》、曾獲金馬獎殊榮的周子陽新作《烏海》看來也很值得期待。
.
由於遊戲制度還是照舊,今年照樣有許多佳片或潛在佳片被排除在外,包括賈樟柯《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王麗娜《第一次的離別》、陳可辛《奪冠》、董越《戴假髮的人》、張藝謀《懸崖之上》。台灣演員張震主演的《雪暴》和《離我遠一點》、台灣導演鄭芬芬新作《快把我2哥帶走》也不幸未能中籤。
.
並不認為台灣電影市場該取消保護主義,但一再透過抽籤方式來決定能上映的陸片,實在像是一場鬧劇。另外,面臨對岸對金馬獎的抵制,受害的往往是作品本身。雖然依照現在的政治局勢,狀況不太可能改變,但期待至少未來仍能有特案放寬,例如從現行的歐洲三大影展主競賽得獎才能免抽配額,改成入選三大影展即免抽配額等等,如此至少能讓婁燁之作能夠受惠。
.
最後,也很好奇去年中籤的《合法伴侶》、《東北虎》、《郊區的鳥》、《李娜》、《消失在老街的少年》最後去了哪裡?可以理解部分作品是因為疫情緣故而無法先在對岸映演,但問題是依照規章,這些作品無法在時限內上映的話,也將失去資格。
.
此外.也非常驚訝,《八佰》今年居然沒有任何國內片商打算引進,並未參與配額抽籤。(後經網友解釋,得知是因為送審資料不全而未獲參與抽籤的資格。)
.
.
【完整抽籤名單】
(1)《長安道》(李駿導演;范偉、宋洋、余皚磊主演)
(2)《只有蕓知道》(馮小剛導演;黃軒、徐帆、趙淑珍主演)
(3)《長津湖》(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導演;吳京、易烊千璽、張涵予、鄭愷、黃軒、張國立主演)
(4)《刺殺小說家》(路陽導演;雷佳音、楊冪、董子健、于和偉、郭京飛主演)
(5)《限期破案》(袁錦麟導演;劉浩良導演;王千源、吳彥祖、春夏主演)
(6)《中國醫生》(劉偉強導演;張涵予、李晨主演)
(7)《三叉戟》(高群書導演;黃志忠、姜武、郭濤、歐豪、韓庚、金士傑、邢佳棟、黃璐主演)
(8)《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姚婷婷導演;李鴻其、李一桐、范偉、張超主演)
(9)《古董局中局》(郭子健導演;雷佳音、李現、辛芷蕾、葛優、郭濤、咏梅主演)
(10)《遇神》(杜鵬導演;文章,白客,鄧家佳主演)
──────────────────(依序候補)
(11)《攀登者》
(12)《蘭心大劇院》
(13)《封神三部曲之妖亂國殤》
(14)《野馬分鬃》
(15)《烏海》
(16)《溫暖的抱抱》
(17)《第一次的離別》
(18)《阿麥從軍》
(19)《戴假髮的人》
(20)《兩只老虎》
(21)《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22)《刺局》
(23)《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24)《我和我的家鄉》
(25)《雪暴》
(26)《驚天救援》
(27)《徬徨之刃》
(28)《寵愛》
(29)《侍神令》
(30)《哪吒之魔童降世》
(31)《我們永不言棄》
(32)《天星術》
(33)《快把我2哥帶走》
(34)《唐人街探案3》
(35)《整形醫生》
(36)《人潮洶湧》
(37)《武林怪獸》
(38)《離我遠一點》
(39)《封神三部曲之魔道爭鋒》
(40)《銀河補習班》
(41)《赤狐書生》
(42)《掃黑.決戰》
(43)《一點就到家》
(44)《笨鳥》
(45)《懸崖之上》
(46)《奪冠》
.
(圖為《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劇照。)
人潮洶湧 台灣上映 時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5年前的今天,1965年10月5日,臺北市中華路「第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百貨)開幕。1979年8月,第一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新第一公司」新第一百貨,於同年9月28重新開幕。1981年11月傳出資金週轉失靈,當時為了還債,還在農曆年前舉行大拍賣,最後在1982年初黯然歇業。
1965年10月5日《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 頭版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開幕廣告(謝謝網友陳致學提供)
1965年10月5日下午二時,台北市第一家規模宏大的綜合百貨公司-「第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百貨)正式開幕,原定舉行的經濟部長李國鼎揭幕及國聯五鳳剪綵等開幕儀式,因為參觀民眾的過份「熱情」而決定取消。
開幕當天的照片:http://goo.gl/YdFlxG(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
1965年上映的《西施》是台灣電影史上出名的華麗古裝鉅片之一,當年一個公務員的月薪大約只有幾百元,《西施》的拍攝成本卻高達2千6百萬元。由楊樵製片,李翰祥導演,江青、趙雷、馬驥、曹健等主演的《西施》花了1年3個月的拍攝時間,前後動員演員達11萬人次,最後剪成上集《吳越春秋》和下集《句踐復國》分別上映,不但在票房上獲得成功,也在1966年的金馬獎贏得5項大獎的肯定。
為了不浪費精心打造的戲服與道具,當年還在西門町中華路新開幕的第一百貨公司特別規劃了《西施》電影人物蠟像展,共計展出《西施》的四堂場景和相關人物蠟像、道具;人物蠟像塑造在當時可謂創舉,成功地吸引數十萬人次觀眾,爭睹這難得一見的展覽。
《西施》創下當年台灣電影最高賣座紀錄,並在金馬獎大放異彩,但龐大的製作成本,讓台製廠和國聯負債累累,連帶影響了兩家公司之後的拍片計畫。《西施》描寫亡國君王砥礪民心,生聚教訓,終於復國成功的故事,對照當時「反共復國」的政治氛圍,《西施》除了精彩好看,當然另有一番寓意。
順便跟大家分享一篇講述上海商人徐偉豐於1960年代在台北市建立第一百貨、今日百貨經過的文章:
從大世界到今日世界,上海百貨的「商娛一體化」
八一三淞滬抗戰到四行倉庫獻國旗的楊惠敏曾說過:「凡是到過上海的人,沒有不知道『大世界』的,凡游過『大世界』的,沒有不驚訝留戀它的,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真像是到了另一個全然不知的世界,這時我才深深感覺得自己見識的太小,知識的狹隘。」
在兩岸隔絕的1968年,當上海瀰漫革命風潮之際,上海人大概作夢都想不到,昔日大世界的「商娛一體化」,正在台北市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熱熱鬧鬧的上演著。
1917年成立的上海大世界育樂中心,是一代人的夢想,上海大世界集合戲劇、曲藝、歌舞、遊藝、露天遊樂設施、電影院於一處,成為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大商場;1920年代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基本上都屬於「商娛一體化」的模式;甚至1930年代漢口著名的民眾樂園,也看得到模仿上海大世界經營的影子。
自1965年第一百貨公司成功開業以後,人潮洶湧,創造了台灣百貨業的奇蹟。一年後徐偉峰即選定在西門町成都路「大世界戲院」正後方(峨嵋街、昆明街口),投資興建更大規模的萬企育樂大樓,甚至為了萬企大樓的資金,徐偉豐讓出了經營有成的第一飯店予菲律賓華僑鄭紀華。
從第一飯店、第一百貨公司到今日百貨公司,徐偉峰一直希望擁有一個綜合性的育樂中心,育樂中心裡要有小吃、雜要、熱門音樂廳、歌廳、國劇院等等。1968年位於萬企大樓一至四樓的今日百貨公司開幕,徐偉峰委派三弟徐之豐為今日百貨公司總經理,卅年間,創造出無數的輝煌與話題。
1968年的台北市西門町中心區的今日世界育樂中心,是一棟「商娛一體化」的百貨大樓。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在頂樓引進機械式雲霄飛車、海盜船、音樂木馬、旋轉飛機。三樓到八樓設有麒麟廳、鳳凰廳、松鶴廳、金馬廳、孔雀廳、銀獅廳與珊瑚廳七個演藝廳,提供國劇(京戲)、歌仔戲、布袋戲、大陸各地方戲、話劇、特技與歌舞定時定點演出。進入今日世界育樂中心需先購買門票,然後再分別購票觀賞節目,觀眾席前、中段為雅座型,備有茶座可以喝茶、飲食。讓各種身份、背景、年齡的觀眾可以各憑所好、各取所需,在1960年代後期今日世界育樂中心成為全台唯一一處以百貨公司結合綜藝娛樂的商場,如青島麒派老人周麟昆所組的「麒麟劇團」,成為海派京劇連台本戲在台灣的最後一抹遺痕。1972年12月教育部文化局為獎勵今日世界育樂中心對復興文化的貢獻,曾由局長王洪鈞頒發董事長徐偉峰獎狀,以表彰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1971年徐偉峰積勞成疾中風,年餘去世,家族事業急轉直下,背負了六千萬的債務,引發了叔嫂間經營權的爭議,徐偉峰的兒子徐小峰連續在全台各地投資,盲目擴充,種下了失敗的因果。
1979年8月,第一股份有限公司改名「新第一公司」(新第一百貨),新第一百貨於同年9月28重新開幕,不過很快地在1981年11月便傳出資金週轉失靈,為了還債還在農曆年前舉行大拍賣,最後在1982年初黯然歇業;之後,徐小峰所經營的台南新第一百貨、高雄新第一百貨、花蓮新第一百貨、台中的大大百貨與財神百貨都發生骨牌效應,財務出現困難,在廠商「搶貨」與「撤櫃」的混亂聲中落幕。
然而徐偉峰的三弟徐之豐,以穩健的步伐,嚴守峨嵋街今日百貨的陣地,經過十餘年的努力,陸續購回萬華企業名下的電影院、歌廳、租賃、餐廳、電動玩具等事業部門,以後陸續開設中華路、南京西路、忠孝東路今日百貨連鎖分公司,重新成就了「今日百貨王國」。
徐之豐沿襲著他大哥徐偉峰的經營理念,非常自豪於集電影院、餐廳及遊樂設備的百貨公司經營方式,他曾說:「像我們這類型的百貨公司,才是真正正統經營的百貨公司,而後來的來來、芝麻,以及銀河、大王等公司都只能算是建築業售屋制度下的產物,不符合百貨公司經營的條件。」徐之豐對1980年代台北市所興起的永琦、來來、芝麻等幾家「高格調」的百貨公司,亦抱持著:「高格調應該是表裡一致,除了外表裝潢的格調新之外;內部的經營方式也要是新的、超傳統的。這些公司的經營方式還不是採用傳統的專櫃經營;因此,只能算是『新進』的百貨公司,談不上『高格調』」。
此外,徐之豐「將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聯結一體」的經營方式,深遠地影響著台灣百貨業者,在台灣處於戒嚴的時代,徐之豐成功的向當局力爭將百貨公司的地下樓開放為營業的超級市場,亦稱功不可沒,今天台灣大多數的百貨公司,地下樓普遍設有超級市場,提供了百貨業更周全的服務。如今兩岸三地的大型百貨大樓及商場,也大多有電影院、餐廳、遊樂設施,追本溯源,亦仍不離昔日上海。
在徐之豐的辦公室裡,掛有「律人律己,必成大事。律人寬己,小人得志。寬人律己,不成大器。寬人寬己,一無所成」的座右銘。徐之豐對待員工有他的一套「上海式魅力」。在今日公司做事並不輕鬆,工作時間長,要求也嚴格,待遇則不見得比別家公司好。但是,在今日公司的員工中,待上一、二十年的比比皆是,有些員工甚且三進三出,跳了槽再回來。「三老闆平時固然嚴苛,但有富人情味的一面。如逢年過節的紅包、獎金,或是藉著打小牌、聚餐的機會,與員工拉近距離;這些點點滴滴都有助於維繫員工的感情。」今日公司的副總經理蔡能琨直指:「三老闆對待員工的方式是恩威並重、賞罰分明。」
面對跨國的大型百貨公司不斷在台北成立,新的風格與裝潢,徐之豐亦不得不感慨:「我們舊式的要怎麼做、怎麼改,真的改來改去沒有一條路,我們知道應該要知難而退。」今日百貨在2005年歇業,然而今日百貨以一家純民營的業者,一貫的上海作風,堅持其對社會及文化的責任,持續在台北奮鬥三十年,已為上海企業寫下了優秀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