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楊舒涵、魏與晟
.
本書的付梓仰賴於許多事物的貢獻。我們引進了多方的資源,雄心壯志地期待本書能針對多重的讀者群,包括心理學研究人員、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學家。從最一般的層面來說,我們希望可以突顯 #發展心理學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有多麼重要。我們整合了心理學發展的科學知識,以及與成人及兒童工作的臨床經驗,來解釋心理治療。我們相信,只有在個別心理治療師與專業研究人員雙方能持續合作的情況下,患者才能受到最好的照顧。像這樣的整合,其價值當然無法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接受(見Green 2000; Wolff 1996),也確實不需如此。心理治療師主要是透過談話來給予病人臨床上的幫助,因為這些病人所尋找的幫助不(只)是藥物,更是一個願意對他將心比心的人。相關學科在科學上的進展不一定會對心理治療的實務有所幫助,比如說,1940與1950年代霍爾(Hull)與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的學習理論研究,對當時的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師就沒什麼幫助,卻有益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比較強調行為與環境,較少關注個人與意義。
.
我們的工作立基於那些傑出的前輩們,他們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的理論上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也建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馬勒(Margaret Mahler)、布洛迪(Brody)、埃姆德(Emde)、史騰(Stern),與其他許多人士。特別鼓舞我們的例子是安妮‧柏格曼(Anni Bergman 1999),她是分析師瑪格莉特‧馬勒知名的共同研究者,在她的書中,完美地整合了發展理論與臨床思維。讀者們也可在本書中發現柏格曼書中的許多想法,只是換成稍微不同的觀點來講。所有心理治療的發展都是起源於對人類發展的觀察,因此必然會共同享有許多重要的特色。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本書中討論的許多想法──像是父母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目的論與意圖位置、反思功能、精神現實中的精神等同與假扮模式、異化自我、心智歷程、情感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都為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提供了真正的新方向。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的思維與關注的方向並不侷限於精神分析,我們還運用了心智哲學的概念,以捕捉與描述嬰兒是如何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成就自身心智的歷程。人類會透過他人來探索自己,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的唯心主義,而後精神分析式的心智哲學觀又進一步地拓展了這樣的想法(Jurist 2000)。在社會認知的領域中,心智哲學的運用相當普遍。但我們的理論導向有些不同,因為除了認知外,我們也同樣關注情感。也因此我們援引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強調嬰兒與原初照顧者的關係品質會影響到嬰兒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並且有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確切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只借用了依附理論,更對依附理論做了重大的重新概念化。我們認為,依附並不只有依附關係本身而已,而是能更進一步發展出表徵系統的能力,這可能是人類為了有助於存活而演化出來的功能。因此本書另一個具有貢獻的面向,便是舒緩了過往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的一些長期緊張關係 (Fonagy 2001)。
.
本書的書名是由三個標題(情感調節、心智化、自我發展)組合而成,主要內容就是在談這三個主題與其相互間的關係。我們主要關注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人的心智中,對心理狀態表徵的發展。心智化是一個發展理論界很熟悉的概念,論述了 #個體是如何理解到自己運用心智的方法,#好用以調整對於外在世界的經驗。心智化可說是自我發展的根本,因為心智化會逐漸豐厚內在組織,讓個體能參與社會,並與共享此能力的他人構築出複雜的人際關係。另外,我們也用「反思功能」這個詞,為「個體有多少心智化的能力」做出操作型的定義 (Fonagy, Target, Steele, & Steele 1998)。
.
心智化會立即令人聯想到自我的兩個層面:主體性(agentive)與表徵性(representational),也就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所說的「主格我」(I)與「受格我」(Me)。自我表徵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詹姆斯的「受格我」,或是「實體自我」(empirical self)(Lewis & Brooks-Gunn 1979),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身上所真實擁有的一系列特徵發展,儘管這可能是藉由推論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反應而得來(Harter 1999)。因此,心智化的這層面在精神分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都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的概念(Morton & Frith 1995)。但是自我做為心智主體,或我們在他處所說的「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這個概念(Fonagy, Moran, & Target 1993; Fonagy & Target 1995),相對來說是常被忽視的研究主題。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對鞏固自我主體性的發展歷程這個議題的漠視,可能是因為在傳統上受到太多笛卡兒主義者「第一人稱權威」的影響,認為個體能夠直接並正確無誤地得知內在的心智狀態,而不是將其看成是一個困難重重的發展成就。瑪西亞‧卡佛爾(Marcia Cavell 1988, 1994, 2000)的工作尤其提醒了大家,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其實與笛卡兒主義相差無幾。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主流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
對於意圖行動之表徵的發展與哲學研究都顯示出,意圖心智狀態的表徵可能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結構。個體可能可以部分意識到這些意圖結構,也可能完全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能理解到自我是個心智主體,就得透過人際經驗,特別是與原初客體相處的經驗。#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兒童區分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也能從人際溝通中區分出內在心智與情緒歷程。在本書中,我們會同時運用臨床材料與實證研究,佐以發展上的觀察,來呈現嬰兒能經驗到自己是個擁有心智的有機體,或是經驗到他自己的心理自我這件事,並非先天固有,而是從嬰兒期至兒童期逐漸演化出的一種結構。這樣的發展極為仰賴兒童與更為成熟、友善及具有反思的成人進行互動才能完成。
.
我們認為,心智化不僅只是一種認知歷程,同時也是透過與原初客體的互動來「發現」情感的過程。因此,本書也會把重點放在「情感調節」這個概念上。在許多發展理論與心理病理學的領域中,這個概念都十分重要(例如Clarkin & Lenzenweger 1996)。情感調節就是主動調整情感狀態的能力,與心智化關係密切,因為心智化就是自我感與主體感的基石。在我們的想法中,情感調節是心智化的前提;但是我們也相信,一旦個體開始心智化,情感調節的本質便會有所轉變。在此我們辨識出情感調節可以是種情感狀態的適應,若發展出更複雜的型態,也能運用情感來調節自我。「心智化情感體會」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更成熟的情感調節能力,讓個體能在自身情感狀態中,發現主觀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每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當中,心智化情感體會都是療效的核心,這代表著 #個體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 #這種經驗遠遠超出了僅能在理智上理解感受的狀況。也是在這種境界中,患者的抗拒與防衛才有意義,因為此時治療者對抗的不只是特定的情緒經驗,同時還是一整個心智模式的功能;這些受損的模式不只會扭曲心智表徵,阻礙療效的進展,同時也抑制了心智功能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解自身的感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感受,但實際上真正感覺到的卻可能是另一種情緒。不僅如此,個體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己從情感豐富的經驗世界中踢出。比如說,有些人沒有能力從心理和心理社會的前因後果設想而一再重蹈覆轍,這可能就是因為此人的心理歷程受到了廣泛的抑制,或是鞏固這些能力的心理歷程發展出了問題。
.
我們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理論更豐厚了先前的理論學家所提出的論點,如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談的依附的演化功能。我們認為,早期客體關係的演化功能是為了使幼兒打造出某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充分地開展出理解他者與自我心智狀態的能力。我們假設,對於自我與他人心智的反思,都是建構出來的能力,是由早期關係演化而來。對人類而言,發展出能解讀人際互動的心智結構非常重要,而由於心智化又是人際功能的核心,由此推論,心智化在演化上必定有其特別的地位。語言當然是象徵性互動的主要方式,但為了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就需要組織主觀世界。內在狀態必須要有其意義,才能夠用來與他人溝通;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解讀他人的心智,才能在工作、情愛與遊玩時與他人合作。
.
本書會清楚強調,早期的人際經驗是最初的中介變項,影響著往後心理疾患與心理治療中會出現的心智能力。某種層面上,我們延續了心理社會取向的傳統,認為親職與早期的人際環境是發展病理學中的關鍵 (Cicchetti & Cohen 1995; A. Freud 1981; Masten & Braswell 1991; Rutter 1993; Sameroff 1995; Sroufe 1996)。儘管我們支持上述的觀點,但在上個世紀的精神病學與社會科學中,隨著領養與雙生子行為基因學研究證據出爐,上述觀點也開始陸續遭到批判(Eaves et al. 1997; Hewitt et al. 1997)。這些研究者們認為,過去的研究因為無法控制好基因上的變項,而過度高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精神病學文獻都變成了單純的先天論觀點,覺得只有基因資料是寶貴的,而且還有著精神分析這種只注重心理層面資訊的學門所無法提供的價值。其結果就是,早期環境只剩下少許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還是由於生理因素的緣故,而非心理因素(例如Marenco & Weinberger 2000)。
.
(未完待續,更多詳請請見本書)
.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
📖 https://tinyurl.com/4j7sms3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僅剩"1"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
人際知覺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豆爸談教養
『社會如此險惡,
你希望孩子如何面對?』
我是綠豆爸,
在陪伴家庭改變教養模式時,
經常會有家長提出這樣的質疑:
「社會如此險惡,
存在著很多的壞人,
發生了許多的壞事,
如果我們對孩子使用正向教養,
如果我們尊重孩子,
如果我們和孩子平等相處,
會不會讓孩子長成溫室裡的花朵,
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呢?」
我通常會先對家長說:
「你辛苦了!」
因為在這樣的質疑背後,
反映出來的是家長在「生命風格」的三大命題:
「我是、他人是、世界是」當中,
對於他人和世界的不信任、挫折感、甚至是創傷。
這個部份我們在可能幸福學院的「正我學程」裡,
陪伴家長重新地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己,
進而療癒和調育自己的生命風格。
只是在教養孩子的當下,
我們很容易進入「自動導航模式」,
受到我們既有生命風格的牽引,
進而產生了擔心、焦慮、煩惱、不安的感受。
我們帶領家長對應的是「正念學程」,
練習覺知覺察自己的感受、念頭、想法,
試著和不舒服的感受相處,
靜靜地觀察著,
「嗯!我觀察到我有了擔心的感受呢!」
接著不見得要立即地去處理或改變,
而是練習著「接納」:
「我接納我的擔心。」
上述的練習都需要日復一日的累積,
無法一蹴可及,
這也是我成立「可能幸福學院」的初衷,
因為一群人才能走得遠呀!
自己一個人,
很容易就回到老樣子了。
再回到一開始的主題,
如果已經練習過「正我」和「正念」,
可以接納自己的感受、念頭、想法,
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生命風格之後,
我們就可以採用「正向學程」的信念和行動了。
我通常會舉這個例子,
讓家長思考和釐清自己的觀點: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病毒細菌,
身為家長的我們,
會希望孩子盡可能地被各種病毒細菌感染,
生了病之後,
就有可能產生抗體,
最後百毒不侵。
(當然也有可能沒有痊癒,
甚至延伸出重症或病危)
還是我們會希望孩子擁有穩定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頻繁的運動,
盡可能的保持健康的身體,
產生自體免疫力,
即使偶爾生個病,
也不會有大礙。」
看懂這個例子嗎?
傳統的教養或教育,
是用前者的方式,
反正未來孩子也會在人際上受傷,
那麼現在就傷痕纍纍也是應該的;
反正社會也有很多不尊重他人的人,
所以現在我們也不需要尊重孩子。
但這樣的教養或教養,
有點像是在「豪賭」,
如果運氣好,
或許至少可以長大,
外在也還過得去(但內在則是傷痕纍纍);
若是運氣不好,
可能在身心狀態會出現狀況。
而正向教養對待孩子的方式,
則是像後者的方式,
我們使用「對待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給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也陪伴孩子享受自由和承擔責任,
不會過度地保護孩子,
也不會過度地把孩子推向不可測的危險。
我們會讓孩子在正向的人際互動當中成長,
偶爾會有人際的衝突,
我們則陪伴著孩子練習「正言溝通」,
透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非暴力溝通」四部曲,
釐清與同理自己和他人。
我們相信當孩子的身心能夠在高比例的正向環境中成長,
也就能夠產生「自體勇氣」,
在生命的過程中,
即使遭遇了險惡的社會、壞人、壞事,
也能夠在不貶低自尊和不降低自信的的狀態下成長。
#綠豆爸 #可能幸福學院 #正向教養
註:據說分享連結的觸及率會降低,因此我來做個實驗,將這篇改以照片貼文,測試看看是否會有更多人看得見。
人際知覺例子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過完新年,迎向開工日,有些人捨不得假期,有些人鬆了一口氣......
.
開工日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和我媽媽聊到的輕鬆小故事,供大家笑笑。
.
.
年假時和媽媽聊到我小時候,媽媽說到我小學時是一個很喜歡上學、讀書的孩子,課本第一天發回來就全部看過一遍,很討厭放暑假寒假,暑假寒假作業都是還沒開始放假就寫完了。
.
.
(咦怎麼跟我後來對自己的印象差這麼多?這中間是什麼東西壞掉了😂🤣)
.
.
我見媽媽沈浸在過去的美好回憶中,不知死活地問了一句:「那你養我應該很輕鬆吧?」
.
.
殊不知當我問了這句之後,媽媽內心的怨念排山倒海,立刻用生命大聲地回我:「哪有!!!你乖是很乖,但固執起來超固執的!」
.
.
她立刻跟我舉了一個例子:
.
.
小學二年級時,由於當時教材還是舊版,「稀奇」的「稀」,課本還寫成「希」,不過字典等早就都是「稀」,我也因為照著字典寫,所以被老師打了個XX。
.
.
「小時候你的興趣就是讀字典,字典你讀得很熟,所以你一回家就拿著字典來找我......」(好吧我真有印象自己小時候超喜歡讀字典)。
.
.
據說我一回家,立刻去找辭海與國語日報字典,翻到了那一頁,兩本捧著,咚咚咚地跑過去找我媽說了這件事,我媽告訴我:「好沒關係,我們知道就好了。」
.
.
但當時的我則切切以為不可。據我媽說,我是這樣講:
.
.
「不行,老師不會死,還會活很久,會一直教錯的給同學。」(天啊我當時真的是一個超白目的孩子)
.
.
我堅持要把兩本字典都帶去學校,跟老師說這件事。我媽花了很長的時間跟我討論、分析利害,告訴我做這件事可能會有什麼後果(媽:「老師可能會很不喜歡你這樣喔.....」),經過一整晚的 #道德勸說,還是沒辦法讓平時聽話的我放棄這個想法。
.
.
於是到最後,我媽只好說:
.
.
「那至少,你不要跟老師說你不會死、會一直教錯,好不好?」媽媽簡直是謙卑、謙卑、再謙卑。
.
.
聽說我當時不置可否。隔天書包塞一本、手上提一本,帶著兩本字典,就這樣和字典一起浩浩蕩蕩去了學校。
.
.
後來的事我沒什麼印象,只記得我的座位被換到一個邊邊角角的位置,一直到升上三年級換老師。
.
.
「你小時候真的很多這種事情,我都不知道你腦袋在想什麼?」
.
.
小時候我似乎是個平常看似很聽我媽話,但遇到一些對我媽而言很小的事情,我卻會很莫名的堅持,有時候也很白目,不怕表達也不怕衝撞。很重視人情義理、待人處事的媽媽,在這方面為我操足了心。
.
.
(話說像我小時候這麼白目、不管也不閱讀空氣的孩子,長大居然當了心理師,也是非常勵志🤣🤣)
.
.
不過,從小我的確沒有太多因為自己的發言或分享,而被媽媽制止、或是說這樣很不好不可以的經驗,所以從小我就養成什麼事都會跟媽媽說,事無大小,媽媽是我一個很好的聽眾。
.
.
雖然媽媽在這方面性格和我完全不同,但對於我的想法仍然想理解並尊重,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養成對權威不太恐懼、可以表達自己看法的習慣。
.
.
不過,要忍住、尊重小孩以保有孩子自我,但又捨不得孩子受傷或害怕孩子不懂人情事故,當父母真是兩難啊!想到如果我是我媽,可能會想要下藥放倒那時候的我,不讓去學校(猴死囡仔可以有點人際知覺嗎🤣🤣)
.
.
開工第一天,跟大家分享我的小故事,各地的父母孩子都辛苦了。最後獻上前年年底去日本玩,和療癒系海豹合照的照片,祝大家開工大吉!!
.
.
近期會公佈我的新書 《#過度努力》購買與簽書會訊息,敬請期待!
.
.
==========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s://reurl.cc/V6MKR6
.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 reurl.cc/zyd88a
.
❣️《#情緒勒索》 bit.ly/2U1ah16
.
❣️《#關係黑洞》 bit.ly/2QcOnGZ
.
💖《#他們都說妳應該》 bit.ly/2GjJiaN
人際知覺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僅剩"1"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朋友,跟我討論他的人際關係。最多的狀況就是,他會有一種發自於他自己主觀感受上的「推論」,去推論他身旁的朋友,怎麼看待他。
簡單來說,就是他會「以為」他的朋友,只要講話稍微大聲一點,就是對他不滿、就是對他生氣;這裡的關鍵在哪裡,在於「以為」這兩個字。
這時候我就會問他,那你覺得你的朋友,是對你不滿、是對你生氣,你「以為」他是這樣子。那這樣的一個現象,你有真的跟他本人,去做任何的「澄清」跟「確認」嗎?
這時候我遇到的朋友,十有八九就會愣在那裡,似乎好像只要是自己「以為」的事情,就是對方的「真實」。那你仔細想想,這樣的情況在你真實的人際關係裡面,它會造成多少誤會?
然而,人類的主觀知覺,其實經常是很不可靠的;簡單來說啊,就是你的「以為」啊,通常都不必然「為真」啊。
怎麼說呢,在這裡跟你分享,一個2006年倫敦大學,認知學系的約翰森博士,跟他的同事做的一個實驗研究。這個實驗研究,是找一群受試者,去看兩張女孩子的照片,請他們判斷誰比較有魅力。
然後,請他們更仔細的觀察自己所選擇的照片,並且立刻說明選擇的理由。在實驗當中,更換各種不同的照片,反覆進行了16次。但是其實在這16次當中,研究團隊裡面有3次,偷偷的把這些受試者,原本選擇的照片調包了。
也就是說喔,這些受試者手上在這3次裡面,拿到的是當初自己丟掉的照片,就是覺得其實她比較沒有魅力。但是卻要他們說出,為什麼你覺得她比較有魅力。
這個實驗的結果,非常的好玩。大多數的受試者,連他的照片被調包了都不知道,還振振有詞的舉例說明,說自己為什麼選擇了這張照片,她哪裡好看。比如說,有些人就會講我本來就喜歡金髮,所以我中意這個女生…等等,之類的理由。
但是,其實這個受試者,他本來選擇的是一個黑髮的女生,但是他卻捏造理由說明,自己的喜好其實是金髮。而且呢,在說的過程當中,本人也深信不疑,相信自己是因為喜歡金髮,才選擇這一張照片。
那麼如果放到你我身上,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會在照片被調包的時候,能夠發現這樣一個狀況。可是呢,約翰森博士在他們實驗結束之後,問這些受試者,問他們說如果在實驗裡面,你的照片被調包,你能夠發現嗎?
有84%的人回答:「我當然會發現啦」。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受試者,大概有75%的人,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照片被調包了。
所以,當你聽到這個研究之後,你再回頭想想,我今天開頭跟你說的「以為」。你的「以為」真的是你的「以為」嗎?有沒有可能某些概念跟認知,其實是被調包了?
尤其台灣最近進入了選舉白熱化的階段,你可以仔細想想,這些候選人、這些公共政策,他是不是巧妙的運用很多調包的手法,讓你自己去合理化,其實你可能原本不支持的那個政策,跟那個方向?
而且呢,我們的認知不僅是會被別人調包和操弄;更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操弄,甚至於扭曲自己主觀的選擇啊。
我就聽過馬克吐溫,曾經講過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喔他限制自己,每天只能抽一支雪茄。結果呢,他開始進行這件事情的過程當中,他就不斷的去尋找、不斷的去買,那越來越大支的雪茄。
沒有錯,他每天真的只抽一支,但是只是這個雪茄,越來越大根。他自己就打趣的說,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一支大到可以當拐杖的雪茄,你看多荒謬。規定自己,一天只能抽一支雪茄的用意,就是讓自己能夠有所節制。
結果弄到最後,居然扭曲成抽一根,可以大到當拐杖這樣的雪茄。那麼當你聽到這邊之後,回頭想想自己,我們看待很多事情,是不是要特別小心自己的「以為」?
你「以為」某人不喜歡你,或者是你「以為」某人喜歡你;你「以為」某個人,對某件事情的認知是A,但是有沒有可能,它其實不是A呢?
然而,我在這邊必須要說的是,有這個「以為」並不是任何錯誤的事,因為這些「以為」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世界的時候有一個初步的判斷。
但是真的需要留意的、真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哪裡?在於你千萬不能把自己的「以為」,當成是別人的「真實」。要能夠做到這一點,「澄清」跟「確認」的工夫,就不能省略了。
所以回頭想想,跟你分享的這個實驗研究,如果你是那個,願意停下來「確認」的受試者,那麼你是不是比較容易發現,你的照片其實被調包了呢?
希望你能夠透過這一段的分享,當你有任何「以為」的時候,記得不要省略「澄清」跟「確認」的過程,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2月1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這一門課,特別呼應今天分享的內容。當你在人際之間,有任何「以為」發生的時候,你所需要的是「澄清」跟「確認」。這一門課,就會明確的教會你,讓你學會怎麼樣有效,而且不會造成傷害的澄清、確認的過程。
而且附帶一提,12月12號這一門『人際回應力』,是我今年最後一期的『人際回應力』。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的4、5月之後了,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12月12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人際知覺例子 在 陳克強心理學- 知覺的特性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知覺的特性中,何謂「知覺選擇性」?這對於學習與生活有何影響?請舉實例說明之。(25分)【108年普考人事行政】 試題解析: ... ... <看更多>
人際知覺例子 在 [情報] 社心重點粗略整理- 看板B99310XXX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抱歉這幾天都在看日文
這是剛剛整理出來的
好像有點晚了
四、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功能
一、加強語言訊息
二、補充語言訊息
三、取代語言訊息
四、調整語言溝通的進行
常見的非語言行為溝通管道
一、目光接觸或注視
二、臉部表情
三、肢體語言
四、觸摸行為
五、空間距離
六、聲音線索
七、衣著打扮
欺騙的線索
(一)瞬間即逝的表情 (micro-expressions)
(二)聲音線索的變化
音調提高、結巴、停頓次數多、或是反覆述說
(三)目光線索
不安定眼神、眨眼頻率高、瞳孔放大
(四)各種訊息之間的不一致
+++++++++++++++++++++++++++++++++++++++++++++++++++++++++++++
五、人際吸引與兩性親密關係
影響人際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1. 個人所感受到的親和需求的程度
2. 時空的接近性(1即時回饋 2單純曝光效果)
3. 能力
4. 外貌的吸引力
5. 相似性
6. 需求的互補
7. 回應他人對我們的喜歡 (平衡理論)
+++++++++++++++++++++++++++++++++++++++++++++++++++++++++++++
二、社會認知
基模
基模是一種有組織的認知結構,它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團體的
知識。
基模的種類
连 自我基模:個人對於自我的認知結構。
连 人的基模:對於某個特定人的認知。
连 團體基模:將人視為團體或某一類人的一個成員,也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
连 角色基模:將某社會角色所應具有的行為之認知。
连 性別基模:根據所知覺到的男性與女性特質處理訊息。
连 事件基模(腳本):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活動的腳本。
基模的功能
连 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將新的情境和過去的經驗連在一起,可以節省處理訊息的時間
连 有助於解釋模糊訊息:當訊息有多種可能解釋時,基模可以幫助一個人做解釋;但也
可能因此出現之解釋。
连 有助於回憶:與基模一致的過去事件會有較佳的記憶。但以基模處理訊息也會導致錯
誤的回憶。
影響使用哪些基模的因素
连 突顯性:情境中特別突顯的刺激。
连 可觸接性:基模容易被激發的程度。
*過去經驗中長期使用某些基模,會提高其可觸接性。
*之前被激發出來的基模會影響對之後新訊息之判斷。
连 初始性(第一印象):人與人一開始互動時所傳遞的訊息。
连 角色:提供清楚而豐富的訊息來認識他人。一個人常有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會運
用被觸發的「運作的基模」。
基模對人際行為的影響
1.證實性偏誤(對自己):如果已對他人形成假設,則會忽視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將焦
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上。
2.自我實現預言(對他人):我們對他人的預期不但會影響自己,也會進而使對方表現出與
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
社會推論歷程中的心理捷徑
连 可得性捷思法:依照是否可以快速、容易想到一些例子來做判斷。
錯誤:「錯誤的同意性效果」(高估他人與我們意見一致的傾向)
连 代表性捷思法(相反於刻板印象):因某人有某團體的特性就將他歸入
錯誤:「基本率謬誤」(過度重視明顯卻不一定有關的訊息)
连 定錨捷思法:找一參照為起點,依此做調整。
连 模擬性捷思法:模擬想像可能狀況。
+++++++++++++++++++++++++++++++++++++++++++++++++++++++++++++
三、人際知覺
印象形成
外表特徵:包括種族、性別、長相、穿著、身高、體重等。
行為表現:且容易從行為推論到特質。
隱含的人格理論:由一個特質推論到其他特質進而帶出「月暈效果(正面)」
類別特徵:ex.穿社工系服,進而形成「刻板印象」。
突顯特徵:
整體印象
1. 加成或累加模式:對此人所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
2. 平均模式: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
3. 加權平均模式: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
加權平均模式
影響比重的因素:
围 評價目的
围 負向的特質一般有較大的比重
围 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
围 背景形容詞的影響
围 初始訊息較重要
围 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
歸因
相當推論說 (Jones & Davis):影響我們把行為原因歸於個人本身的因素。
不符合角色要求、社會期望或預期的行為
行為者有選擇權
特定選擇有「非共同效果」
Kelly的歸因理論
共變原則 :當行為出現會出現,行為不出現就不出現的才有可能是原因。
單一觀察機會:「折扣原則」、「擴大原則」
多次觀察機會:1.區辨性
2.同意度(共同性)
3.一致性
歸因偏誤
※基本歸因錯誤:對於他人的行為,易高估個人特質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影響。因為因
為將焦點放在被觀察的對象時,往往忽略情境的影響;且有時不瞭解情境在這件行為上到
底扮演什麼角色
※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行為者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而觀察 者傾
向於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
※錯誤的同意性效果:高估自己行為的典型性
※自利的歸因偏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28.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