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SyriSyr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閒聊] 有人後悔讀研究所的嗎? -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如何評估自己適不適合讀研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研究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研究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讀研究所的理由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讀研究所的理由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SyriSyr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41 --- Q1.學費貴不貴?
02:03 --- Q2.如何決定該申請什麼系?
02:40 --- Q3.想在韓國留學韓文要多好?
03:43 --- Q4.研究所申請難易度、上課難易度、畢業難易度?
05:53 --- Q5.同學都是韓國人嗎?好相處嗎?教授嚴格嗎?有沒有被差別待遇?
08:57 --- Q6.研究所期間最有成就感 & 最崩潰的一件事
11:05 --- Q7.研究所期間有打工嗎?
11:21 --- Q8.在韓國怎麼建立自己的生活圈?
12:34 --- Q9.交換學生、語學堂和研究所的差別?
14:06 --- Q10.推薦來韓國讀書嗎?什麼樣的人適合來?
15:55 --- Q11.讀的科系和現在的工作是相關的嗎?
◆ ◆ ◆
Instagram⚡️syrinxcat https://www.instagram.com/syrinxcat/
Business contact 💌 heysyri@gmail.com
149cm小個子女孩選品企劃 https://www.syripick.com
Facebook🔍須李 Syri L. https://www.facebook.com/syrinxcat/
Blog📍https://theeverythingpetite.com
◆ ◆ ◆ 看更多 Watch more videos🎬 ◆ ◆ ◆
🇰🇷住在韓國好嗎?5大好/壞處 居民告訴你!
https://youtu.be/TA1uUAjZhWk
🧚🏻♀️10個稀奇古怪韓國冷知識 feat. 阿侖
https://youtu.be/wCniIJJlyEU
◆ ◆ ◆ 韓國留學相關部落格文章 ◆ ◆ ◆
part 1 — 韓國弘大研究所申請分享(2016春季入學)
https://theeverythingpetite.com/2016/03/01/【留學】-跟syri一起去韓國留學八韓國研究所申請相/
part 2 — 韓國弘大研究所 /在學中/ 心得分享!
https://theeverythingpetite.com/2016/10/23/【留學心得】弘大文化藝術經營所第二個學期就讀/
part 3 — 研究所前傳: 交換學生時期的我
https://theeverythingpetite.com/2017/03/21/【韓國留學】研究所留學前傳|京畿道水原市亞洲/
part 4 — 媽媽!我是碩士了!碩士學位GET後心得~
https://theeverythingpetite.com/2019/03/30/韓國留學・part3・研究所留學總整理|我~畢業啦!/
◆ ◆ ◆ 本影片妝容 ◆ ◆ ◆
底妝:香奈兒 Le Teint 極致無暇持久粉底液 (色號 - BD31)
腮紅:3CE - rose beige + NARS 腮紅棒 - ORGASM
修容:too cool for school 修容盤
打亮:BECCA 色號 - moonstone
唇膏:Heme 唇釉 6號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中國 #留學 #美中貿易戰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2 中國的一流大學收不到台生?
01:34 到中國留學的學生有多少?
02:15 出國留學有什麼好處?
03:07 到中國讀書的吸引力
03:56 到中國讀書可能要面對的風險
05:03 幫助決定的指標
06:49 我們的觀點
07:47 提問TIME
08:06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臺生赴陸求學專區:https://reurl.cc/E5yng
→ 一張圖看懂--大陸公布31條惠台政策 台商、產學、影劇全包了:https://reurl.cc/rO2gN
→ 台生赴陸求學告訴了我們什麼:https://reurl.cc/1NEoY
→ 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維基百科:https://reurl.cc/Dr7Zm
→ 臺生赴境外(包括中國大陸)就學人數年度統計表:https://reurl.cc/Vbg5Q
→ 去中國念大學,是個好主意嗎?:https://reurl.cc/7zN31
→ 【別覺得台灣薪資比中國低】數據顯示:即使你領個 23K,也已輾壓了 95%的中國人:https://reurl.cc/rO21N
→ 看板 TWSU 文章列表 - 批踢踢實業坊:https://reurl.cc/2ReD4
→ 港澳台聯招(研究所) | 夏潮聯合會大陸就學資料庫:https://reurl.cc/oE6eQ
→ 灣妹的北京絮語|臉書貼文:https://reurl.cc/OKgpR
→ 麻省理工學院陸生名額掛零 陸媒分析:少了三特質:https://reurl.cc/9mqOa
→ 中國社科院控管意識形態 學術自由堪憂:https://reurl.cc/9mqOj
→ 中國學者抱怨北京扼殺學術自由:https://reurl.cc/YKbvX
→ 去中國留學?動機與迷思:https://reurl.cc/K15b9
→ 國際化+獎學金 高中生留外主因/中學校長建議 大學速建國際接軌學制 留下優秀學生:https://reurl.cc/OKgA3
→ 因為台灣這一招,今年中國大陸「985」大學收不到台生:https://reurl.cc/8xRp4
→ 中國就業市場好悶 北京智庫籲政策刺激:https://reurl.cc/59QpM
→ 就業5年最差 中國經濟反彈是假:https://reurl.cc/6nM0d
【 經驗分享 】
→ 一位台灣高中生對「到中國大陸念書」的看法:別讓媒體炒作、輿論爭議,決定了你自己的前程:https://reurl.cc/AvayY
→ 打破「留學中國、前程似錦」的四大幻想──北京清華法學院畢業生的親身經驗與觀察:https://reurl.cc/eKgWj
→中國留學社:在陸的深刻體會:https://reurl.cc/oEbDD
→關於大陸大學Q&A:你適合來大陸讀書嗎?|申請大陸大學EP.1:https://reurl.cc/NK8aQ
→【讀者投書:勸君慎選中國大學(一)】:https://reurl.cc/E5NKm
【 延伸閱讀 】
→被美國同學「電爆」後才發現:華人學生的社交瓶頸,或許與你想的不太一樣:https://reurl.cc/OKab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如何評估自己適不適合讀研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看你未來想要什麼樣的職位,如果那個職位是必須要考研究所才能獲得面試機會的,那你可以把它做為你的目標,這樣考研也會更有動力至於適不適合,其實研究所 ... ... <看更多>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研究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研究所」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該先唸研究所,還是先工作?選對了,人生從此大不同-洪雪珍專欄...2014年6月23日· 台灣有七分之一 ... ... <看更多>
什麼樣的人 適合讀研究所 在 [閒聊] 有人後悔讀研究所的嗎? -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現在學歷貶值
大學畢業證書已經不夠用了
尤其是理工科系
理工科系幾乎8成的學生畢業都會繼續讀研究所吧
不讀研究所應該是少數
生在理工科系 沒讀研究所反而會覺得怪怪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研究
有些人讀書很行 做實驗就沒辦法
聽說過蠻多人研究所畢不了業的
那板上有沒有人 不管文理組 後悔讀研究所的?
不如早兩三年出來工作 或是考國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2.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62337069.A.1C4.html
※ 編輯: IsaacNewton (114.32.12.61 臺灣), 07/05/2019 22:33: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