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會外語等於學會第二種思維?
之前看到外國網友分享ビックカメラ寫的英文道歉信,外國網友驚呼:「這是我看過最日文的英文道歉信了!😂」
仔細看下面的圖,雖然英文是對的,但是感覺又好像不是英文。這種似英文又非英文的感覺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到使用外語思考的技巧。
之前有分享過一句我很喜歡的話:「To have another language is to possess a second soul.(學會了第二外語等於擁有了第二個靈魂)」,由於每種語言體系都有屬於自己的思考模式,所以才會說只要學了第二種語言就等於掌握了第二種思維模式。
很多人學外語,只是把它當作翻譯的工具,認為只要把中文直接翻成另一種語言就是會說外語。可是很少會去思考,另一種語言是否真的會這樣說?這也造成很多人即使學了很多年外語,但還是說出一口「台台的」外語。
比如說,最近工作上遇到一位在日本生活十幾年的中國人,對方想要詢問我「#簡報資料有需要做這麼久嗎?」,於是他把這句話直接翻成日文變成「#資料を作るのにそんなに時間かかるのか?」
我聽到這句日文的時候我馬上跟對方翻臉,因為這句話如果要用中文的語感去解釋的話會變成:「#你做簡報到底要做多久??」,會變成一句非常激烈又沒禮貌的話,所以我才會這麼生氣。
(委婉的訊問對方工作進展的說法:進捗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不過,對方知道我生氣後馬上跟我解釋說他沒有任何惡意,他只是單純想要詢問我做簡報需要多久時間,後來我就懂了,他是直接把中文的意思直翻成日文了。
所以說,不是只要把中文翻成另一個語言就是會說那個語言。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斷在YouTube或是我的課程上教大家要如何用「日語思維」來學習日語!
我認為要把自己訓練成用另一個語言思考有幾個小瞥步:
1️⃣觀察那個語言跟母語有什麼不同
(發音模式、文字組成、語法結構等等)
2️⃣觀察每個文法或是單字會在什麼情境下使用
3️⃣把以上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並練習用同樣方式說外語
4️⃣開口說外語之前,想想那個語言是否有這樣的說法
因為真的很想要讓更多人體會到「使用跟母語不同的思考」是多麽有趣的一件事情,所以一直以來我在YouTube上分享很多以日語的視角來看待日語的影片
同時,為了給「想要讓自己的日語更像日本人」的人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在我所有課程裡面,都是照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帶著我的學生一起練習跳脫中文思維。
如果現在因為疫情關係不能出門找樂子,或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在家跟著我的YouTube影片或是課程來試著培養自己的日語思維: )
▶︎線上課程|【如何用助詞開始學會用日語邏輯思考?】
https://bit.ly/37vkDOE
▶︎填問券拿Hahow8折券|【28堂帶你一步步打開日語自學之旅】
https://bit.ly/3gJZ1TC
祝大家身體健康!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
仔細觀察成語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預期的美好》
有人說,房子會自己找主人。今天,想把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寫出來。我們的經歷,見證了人類圖所學;過程裡,不乏跌宕起伏的劇情,使我對於先生不預期的輪迴交叉,有了更深刻的觀察。才剛寫開頭,就起了全身雞皮疙瘩,是啊,這不只是標題,也是許多日子忙碌到炸裂的實況,現在想想,我相信,一切都是人類圖賜予我們的新年祝福吧。
婚後,我一直和先生住在山上,依山傍湖,腹地寬廣,十分適合養育孩子。社區裡也常見許多到了退休年齡的外國父婦,帶著他們的狗,悠閒地快走,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跟我說過,how lovely it is,much better than their hometown,他們決定在此渡過餘生。一部份的我,的確喜歡山上的空氣,四季裡環繞著深深淺淺的綠意,滿足了二爻需要隱遁沉潛的天性,但對於是否要在這裡安定久居,我始終懷疑。
因為,我從小在都市裡長大,旁邊有小學,對面就是公車站,往前直走五分鐘到菜市場,自家樓下開起了麥味登和7-11,在這樣的環境居住了超過20年,我享受城市的高度便給,同時對於人口密集而產生的噪音充耳不聞、甚至莫名依戀。先生第一次在我家過夜時,整晚無眠;如同我嫁到幽靜山區的第一晚,徹夜和滿山滿谷的無聲對峙,有來到異世界的不安與惶恐。
使我們達成共識另覓居點的考量,是孩子們的學區,是長期寄居他人戶籍的麻煩,也是天雨動輒塞車一小時起跳的無奈。陸陸續續找了快一年,遇上各種狀況,簡言之,喜歡的房子買不起,買得起的房子不中意。於是,找房子這件事,慢慢地被擱淺在生活的最底層,我心裡想,算了,就一輩子住在山上好了。天底下也不是只有我們通勤辛苦。
事情發生在某個周末,那天天氣正好,十月裡還有著盛夏一般的陽光。先生提議去山下的某間建案走走,曾幾何時,看房子已經變成我們打發周末的消遣,尤其是當放下「天啊這個地段我買不起」的自怨自艾與預設心態之後,看房子反而變成很閑散的居家活動,就像河濱騎腳踏車,沒有目的,有多遠騎多遠。而心裡一放鬆,也會自然注意起房子的周邊細節,遠在坪數交通學區起價空間之外,鄰居的人和、社區的草木、對於孩子的包容,這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我們卻都看得很清楚,一個房子的「氣」與「格」,是不是適合自己。
這間新建案,前身是海砂屋,都更後,改建成中型的社區。座落在繁榮市景的盡頭,如同敦厚的中年大叔。越過一條街,便彷彿畫下楚河漢界,街口往東,有量販、超商、食肆、菜市場等族繁不及備載;街口以西,則是書局、診所、藥局、茶行,秀秀氣氣一路迤邐。社區因而給人鬧中取靜的感受,寬闊的中庭,才剛剛植入新苗,以及據說過不久就會盛開的八重櫻。
前屋主來應門,一望即知是我父親那個年代的長輩,用著和我父親聞起來差不多的髮油,關心我們的語氣,也使我想起父親,和氣中帶著一種拘謹。看我們帶著兩個小孩,他有感而發:「當年我買下這裡,兩個孩子就差不多這麼大。看到你們,真像看到我自己一樣啊。我在這裡度過很好的時光,一眨眼幾十年都過了。」
不知道為什麼,那天屋主的話,像一把搗井的鋤頭,敲擊我心最深處,鑿出莫名的、對於未來的既視感。
回到家,先生問我,你覺得怎麼樣?我聽見自己用腦袋回答,很好啊,但應該又是天價啦這種地段。我們買不起吧。
而身體的回答是,Yes,我覺得像是回到家。既像原生家庭的市井之地,又像我可以立足深耕的城中田園。完全可以想像自己住在那裡。
我們轉頭再問空白G中心的大女兒,姐姐,你喜歡嗎?大女兒說,喜歡啊,但我要選進門的第一間當我的房間,那邊可以看得到樓下的魚。
先生也是中意的,他挑燈夜戰了幾天,試算我們的財務胃納,最後得出一個我們可以負荷的上限,只是這個金額,和檯面上的售價還差很遠。我們決定冒險一次,然後聽其自然。
談判價格的那天晚上,雨下得轟烈,先生決定隻身赴約,免得我們期待太大,談判桌上不好下台。做好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理建設,我們便分頭去忙。安頓好兩個孩子,已經十點半,先生傳來簡訊,不改他的極簡風格:買到了,以我們的價格,對方說,祝福我們和他一樣,在這裡住得開心。
從頭到尾把簡訊看了好幾次,買到了?甚麼意思?蛤,不會吧,真的買到了嗎?一個晚上的時間,找到了我們往後數十年安身立命的家。
成交之後,啟動的是更長一串的不預期。我曾跟人類圖的好友聊起這個過程,他半開玩笑地說:哇!諸葛亮要出山囉!
銀幕這頭的我不免怔忡,有被一語料中的掀牌感。而那張底牌,我其實心裡有數,山下的生活與人群,才是我這個階段的命題。先生的不預期,其實是為我搭建了舞台,在我正處於天王星對衝的關鍵年,藉由環境的改變,率先剔除了一些「雞肋」心態,不要將就、不需勉強,擔得起、放得下。
許多星座書上形容,天王星對衝的代名詞,就是中年危機,形同人入中年之後,第二個青春期,我們必須更赤裸地面對真實的自己,承認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捨棄那些不再需要的。
第一個不預期,來得甜蜜,出售山上的家,我遇上修習人類圖的同好,很快地達成共識成交。我們興趣相投、家庭組成雷同,他們看待我們曾經的家,如同我們擁抱現在山下的家,充滿蓄勢待發的憧憬,也懷抱對於彼此新生活的無限祝福。如果我的人生,有所謂神跡示現的一刻,我想,就是此刻。買賣房子,使我聯想到大隊百米接力,當我們在既定跑程衝刺完畢,就把手中的棒子交給下一個應該繼續往前衝刺的人。
接續的不預期則有點ㄎㄧㄤ。因為廠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大意,系統櫃做得太大,床頭櫃怎麼也卡進不去,我們的床,一開始只能像魯賓遜一樣懸浮在卧房正中間。
然後,到了洗澡的時間,很好,洗碗時還好端端的,偏偏全身脫光了站在龍頭底下,沒水就是沒水。這鐘點是要哪裡去找水電工呢?覺得陷入不預期的詛咒。
和先生在一起,不預期是一種經常。連我們的結合,認真說起來也算是不預期的。有趣的是,他生性謹慎,非黑即白,任何事情都會預想back up plan,字典裡沒有「好像、可能、應該」這種灰色地帶。這樣一絲不苟的人,學的是統計,職場上依靠精準數字走天下,偏偏就會碰到意料之外的渺茫機率,有的小插曲,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先生說,「我以為人人都是天有不測風雲啊。」誰知道只有他頭頂著不預期的筋斗雲。而仔細觀察先生面對「意外」,與其說是謹小慎微,審慎樂觀更符合他的姿態,永遠在嘗試新路,也儘可能預留一些後路,若果不其然踩雷,砲灰中他也還是笑得出來,一付「喔,原來此路不通啊」的模樣。
當不預期降臨,絕多時候都讓人覺得自己帶屎,先生卻可以「玩」得開懷,接受事情突然翻盤後的趣味,從中發現意味興長的寶藏。像是我們睡在小島上,睡到隔天早上,我還輾轉反側一肚子火,他認真地說,「原來風水說的真有點道理,孤零零地睡在正中央,感覺很不安全啊。」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抽離樂觀。也因為先生保持這種看似不計較的豁達,廠商反而十分抱歉,過年前趕著挪出了工班,安好了床,順勢又幫我們免費解決了好些個原本另外要計費的小項目。
像是深夜沒有熱水,他自告奮勇要爬上頂樓水塔檢查,我腦中閃爍著許多城市怪談跑馬燈,還來不及出聲阻止,他已經一溜煙跑了。沒過一會兒,他便凱旋歸來,「我告訴你,我已經修好了,原來是我們的水閥被清洗水塔的公司關掉了啊。而且,我發現頂樓超美的耶,可以看夜景、我還幫你找到曬棉被的好地方。」如此這般,差一點就要全家沒水洗澡的悲劇,卻意外地替棉被開拓了太陽浴的美樂地。
回想我們一起走過的這些不預期的歲月,我才發現我一直用錯了成語,從前我總是說,先生很善於扭轉乾坤,哪怕半路殺出程咬金。經過這段買房、賣房、遷居、入住的歷程,我想要修改自己的註解,先生帶領我進入的,並不只是刺激犯難的冒險大道,更是「應勢而謀、順勢而為」的「臣服」之道。
臣服於乾坤無窮變幻,體認我們的資源與力量有其限制,盡其所能地爭取心中所想,而放下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獲的虛妄期待,眼前自有朗朗乾坤展開,何須費心扭轉?
好像此刻,我坐在新家的書桌前,準備為這篇延宕多時的長文劃下句點(說也奇怪,怎麼寫也像寫不完) ,窗外陽光艷好,中庭小童的嬉鬧忽遠忽近,有日常太平的欣然與慵懶,想以<區分的科學>中,描述先生坐落於太陽的41號閘門,作為這路程的小結:
若一開始是透過你的策略與權威所做的決定,那麼這段探索的過程之中,必定有新的感覺等待著你去體驗。若你能放下期待,便能在每段際遇中自由來去,不會對未來感到悲觀。
So true,當我們向未知的命運臣服,生命回應我們的,是不預期的、恣意流動的圓滿和美好。
謹以此文,祝福大家,新歲大吉。人生浩瀚,我們不總是能夠得其所願,然而,發生在意願之外的,豐滿了所謂人生。
仔細觀察成語 在 Queendergarten‧幼而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傳說對決】錦衣衛造型
來記錄一下:)
感謝 Garena 傳說對決 的邀稿
圓長我畫得很開心♡
.
我覺得這三套錦衣衛真的好有氣質
繪製過程中反覆研究它們造型上的細節
也觀察到很多小巧思
我猜打電動購買的人搞不好都不一定會發現~
.
ps. 以下介紹為不打電動的圓長我,
作為遊戲局外人的小發現,也許你也有自己的看法,歡迎來討論:)
.
來說說這次的主角們♡
-
▎錦衣衛-趙雲-孤鶴
他身上很多「鶴」的元素,
除了胸前鶴圖騰、下身與背後的鶴羽披風
頭飾上金色鶴型寶石鑲托,還有腰間的鶴型玉佩外
最讓我驚艷的是他的武器長茅!
.
茅底尖頭的部分可以發現是有明顯紅色丹頂尖嘴的鶴頭造型,而茅體本身我原以為設計者想呈現是一堆金葉烘托那顆橘紅色的寶石。然而仔細看才知道是一隻全身金黃的金鶴背上托著茅體飛翔!一開始完全沒注意到說~
-
▎錦衣衛-特爾安納斯-燕靈
造型服裝上的燕子印花就不說了
弓箭手免不了要在武器弓身與箭羽上做文章
雖然我覺得兩燕頭相對而成的弓身
再加上這隻全世界最華麗的燕子
比較難讓人直覺聯想到是「燕」
.
最讓我感到特別的反而是她的鞋子!
「燕」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身形削瘦,姿態曼妙的意思。後又有成語「身輕如燕」表示體態輕盈,動作靈活,說的是能夠掌中舞的漢代皇后趙飛燕。
而同作為女鞋,這次特爾安納斯達鞋子,卻有別於刀鋒寶貝,鞋套是踮腳高跟鞋的設計,我認為真能感受到那種「輕」與「快」很符合弓箭手的形象。
-
▎錦衣衛-刀鋒寶貝-玄雁
為什麼把刀鋒放最後一個,是因為如果沒去傳說官網查詢,我可能一輩子不知道她的代表禽鳥是「大雁」
我看著官方給的造型三視圖正面側面背面,觀察每個細節,我一直以為她是隻孔雀或是鳳凰!😂
畢竟她的大刀,不論是刀體還是刀鞘都閃閃發亮的:)
.
#圓長不打傳說對決
.
.
#歡迎分享
#拿圖麻煩標記或告知
.
#傳說對決 #garena
#造型設計理念 #錦衣衛
#趙雲 #特爾安納斯 #刀鋒寶貝
#幼而圓 #queendergarten
#插畫 #圓長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デサイ #イラスト
#傳說幼而圓 #傳說對決達人秀
仔細觀察成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低著頭走在路上,突然猛一抬頭,被迎面而來的汽車,或者是摩托車嚇了一大跳。當下你會覺得你意識到危險,可能差一點被撞上。
可是當你仔細想一想,除了危險以外,你會不會突然也有一種感覺,彷彿是一張兇狠的臉,朝你撲過來。
當你仔細回想,或者是在路上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車子,從正面看過去,不管是汽車還是摩托車,它的造型都像是一張臉,瞪著你這樣的感覺。
如果是汽車的話,兩個車頭燈是不是就像一雙眼睛?而且呢有些車款,它還會把這一雙眼睛的眼尾,稍微往上提、往上吊,故意呈現出一張有一點恐怖、有一點兇惡的臉。
那當然對於一些追求速度,或者是跑車迷來說,這樣的造型是很吸引他們。可是如果回到,我們對於「表情」的理解、辨識,還有我們大腦的反應的話,的確!它也呈現出「他是兇悍的、別來惹我、我的速度很快…等等」這樣的意象。
這樣的意象,或許你可以解釋成,車商利用人類的本能,去設計出車子和摩托車的造型,這樣的車頭燈;可以讓行人或者是孩子們,下意識的避開車子,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我們對表情的理解跟反應,其實是我們大腦當中,一個很特別的區域,叫「杏仁核」的作用。尤其是「恐懼」跟「害怕」的情緒,會讓我們直接的聯想到生死。
當出現這樣的反應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出一些立即的,讓我們想要逃離,這樣的「連鎖反應」。
所以,對於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如果你走在路上,突然被迎面而來的車子嚇一跳,千萬不要再覺得是自己膽小了,這個代表著你的大腦是正常的,而且功能是良好的。
但是對於一些「杏仁核損傷」的人,不管是因為先天,還是後天的因素;他們在解讀不管是任何情緒,笑、哭、恐懼,或者是威脅的表情,他們就沒有辦法解讀。
有一種疾病叫「威廉氏症候群」,它是一個遺傳疾病。它的病症就是,在他大腦當中的杏仁核,它的活動力太低了,而導致它沒有辦法解讀別人的表情。
這樣的患者,他的智商會稍微偏低,但是他們的特徵,就是大多在音樂上面會有天才般的能力。比如說,有些人只要聽過一段音樂,就馬上可以精準的唱出來,或者是直接用鋼琴演奏。
另外呢,他們非常善於社交,他們對於別人的感受,跟一般人比較起來,他們的感受力會更強。他們會把別人的痛苦,當成是自己的痛苦;甚至於,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比當事人還要多。
可是雖然他們有很強大的社交,跟音樂能力;但是呢,他們處理「恐懼」的杏仁核,活動力卻很低。
所以,後續的研究告訴我們,他們之所以能夠跟初次見面的人,很快的打成一片。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去辨識出別人的恐懼,或者是別人下意識的排拒反應。
自然而然他就不會覺得,對方對於自己的靠近,有什麼樣的防衛或者是排斥。所以,他們會一股腦的覺得你喜歡他,於是他就很樂意的跟你更靠近。
可是相對而言,他們可能沒有能力去判斷,到底哪些人是有一點危險,或者是應該要逃離,哪些會被威脅的狀態?
如果用一個你更容易懂得總結,就是這種人,這種「威廉氏症候群」的患者,他們其實是活出了一個,叫做「無懼」的狀態。
那有一句成語叫做「勇者無懼」。那你想想看喔,這樣的勇者無懼,到底是在真正定義上的勇敢,還是在於他其實感受不到恐懼?又或者是,如果你真得感受不到恐懼,這在你的人生裡,真的會比較好嗎?
其實很多人,會有一個錯誤的信念,就是會覺得「恐懼」它絆住了我;所以,如果我能夠拿掉恐懼,我就會活得更好,但事實上不是如此。
我們生命當中的任何一種情緒,它之所以會存在,一定有它的價值。就好像是「恐懼」之於我們的生命,是讓我們能夠意識到危險,並且能夠做適當的「自我保護」。
否則你想像一下哦,你的遠祖,那些活在蠻荒世界的人。他如果對於「恐懼的訊號」或者是「威脅的訊號」,一點反應都沒有。那請問你的基因、你的DNA還能夠留下來,還能夠讓你現在可以聽到我的「一天聽一點」嗎?
所以,當我們面臨生命的挑戰,而感覺到恐懼的時候,這時候你要做的,並不是要想辦法拿掉自己的恐懼;而是要學會如何跟恐懼共處,並且透過恐懼讓你能夠冷靜的分析、判斷眼前的狀況,去做出最適當的反應。
無論你是要迎擊,還是要逃跑,沒有哪一個答案是一定正確的,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先判斷清楚眼前的狀態。然而任何的情緒,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它都是一個「警報器」。
它讓我們去注意那些,我們需要注意、也值得注意的事情。所以聽到這裡,如果你的新年新希望,是希望自己活出「無懼的人生」,那是不是該調整一下?
或許你可以試著告訴自己:「就算是面臨恐懼,我一樣可以適當的呈現我自己,完成我想做的事情。」或許這樣子,你可以活得更平衡、更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標。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關於情緒跟表情的辨識,並且在辨識之後,怎麼樣做出適當的回應。我有一門課,叫『人際回應力』。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帶給你很大的前進與幫助。
那麼另外,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很多人都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透過效率的提升跟避免拖延;然而很多人在這方面,卻是越努力越挫折。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回到你大腦運作的本質,教會你怎麼樣去透過你的大腦運作,去幫助自己調整出最適當、最有效率的模式。
那這一門是線上課程,所以呢我也很希望,你透過這無遠弗屆的學習途徑,來幫助自己完成夢想。無論你要選擇進教室,還是線上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仔細觀察成語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喜歡看影集〈CSI犯罪現場〉,如何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從屍體找出犯罪事證,是影集裡最精彩的部分。這種精密需要佐證又實事求是的過程,在據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就有人系統性的蒐集,並寫成書。那就是宋慈《洗冤集錄》!
宋慈,原本在朱熹弟子吳稚門下求學,40歲才踏上仕途,為官20餘年間,曾先後擔任4次「提點刑獄公事」,也就是是宋代中央派出的司法官員,可隨時前往各州縣檢查刑獄,簡稱「提刑官」,所以宋慈有時也被稱作「宋提刑」。因此,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講的就是宋慈各種斷案故事。
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透過現場勘驗,仔細觀察,運用邏輯,判斷死因,使案情明朗,兇手認罪伏法,不但平反了許多屈打成招的冤獄,也讓死者得以安息。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真是太神奇了,令人拍案驚奇,傳頌至今!
由於長期從事刑獄工作,加上熟讀歷代有關法醫檢驗方面的著作,宋慈將自己一生斷案的經歷和研究,編寫成《洗冤集錄》一書。
《洗冤集錄》寫於1247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法醫專學書籍,曾先後被譯成荷蘭文、法文、德文、朝鮮文、日文、英文、俄文等,對世界各國法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宋慈也因此被稱為「法醫學之父」。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仔細觀察成語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少年讀杜甫,老覺得他像個小老頭,一下子講國破山河在〈春望〉,一下子又憂茅屋被吹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中年之後,再讀杜甫,卻有發人省思的感覺,才知道杜甫對國家社會有這麼深的期許與熱愛,說他是愛國詩人不為過,說他是社會觀察家也當之無愧!
杜甫45歲時,安史之亂爆發,他一度被安史叛軍抓到長安,後來潛逃、輾轉漂泊到西南、成都、湖南等地,一路上看盡唐朝山河因戰亂支離破碎,以及民不聊生、飢荒遍野的慘狀,因此,憂國憂民成了他大量詩作的基調,寫得豐富流暢,更反映了大時代下的各種生活面向。仔細咀嚼詩句,卻又對時勢充滿無奈與悲哀!這是要經過一些生活的歷練與歲月的累積才能體會想像的。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