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時,有一段話引發了我不少的感概。這段話是很出名的,原文如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簡單的翻譯是這樣:
仲弓問什麼是仁?
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衆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邦國做事沒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無抱怨。”
解讀《論語》,說淺的話,又真的可以很淺,講深入的話,又可以用甚深微妙來形容。
我每每讀古書,總體會到讀古書不得粗心氣浮,需要讀者細心去層層思考推敲,融入其中,而且往往需要清心,明理,去偏思考書中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意思是什麼,更需要去審問字句與字句之間的因果關係,思辨其中邏輯脈絡關係,環扣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是虛理,不是實學的話,只不過是口頭講爽罷了,《論語》很多話都變成了雞湯式的口號,甚至無法篤行之了!
如:「見大賓承大祭」跟「不欲」與「勿施」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要孔子要先說「見大賓承大祭」,之後才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
前一句是不是「事前」的一種入手修煉口訣,後一句是不是一種「即時遇事」的發揮,最後的「無怨」是不是在篤行時,當事人在沒自欺欺人下,「事後」檢視自己內心最好的尺度呢?
(當然全句全文也是事前的窮理致知,遇事的修煉與發揮,我只不過再想借此發揮一下古書內文,往往是在說一個事情時,卻隱含三個層面的。)
如果參不透其中的因果關係,或者輕忽略過「見大賓承大祭」到底是怎樣的「用心」修煉,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能真正的發自內心篤行之呢?
如果僅僅滿足「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解釋,會不會變成了「過淺」的虛理呢?篤行之的入手用功處又在哪裏呢?
如果過於淺解,會不會變成反儒的學者,看孔子講仁時變得支離破碎了呢?
我常常被孩子問做人的道理,如要學媽媽,還是學爸爸?
要學外婆,還是學奶奶,到底哪個纔是做人的道理?
就好像昨晚李子眼含熱淚,很強而有力說:「到了今天,我還是接受不到,放不下奶奶走了!」
李子講了這句話之後,被小女兒一直扣鎖追問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等的問題——孩子會問這些因爲是最近我們一起看了《濟公》。
我其實是很有衝動說:我們努力一起讀周易與四書吧!讓爸爸每天用中庸的角度去貫通論語,每天講一段論語給你聽吧!
但是,我僅僅是想罷了,也沒有說出口,更沒有承諾兩個孩子,因爲我心有所「恐懼」,很擔心自己講一段話就講了一個小時以上。
由於昨晚李子和李小的突發性問題,導致我修改不好此文,甚至延遲了跟老胡測試直播。
雖然如此,不過,卻巧妙銜接到此文的一個故事:外甥女問我做人的道理,我剛巧用「不欲」與「勿施」這個層面跟她解釋。
有一次我的外甥女在做學校的功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問一問長輩:做人的道理是什麼?
我的外甥女訪問我時,我就從對內和對外這兩個部分說起。
然後就說:任何做人道理,總是離不開「由內及外」的,遇到事情時又得「由外及內」,這裏簡單粗暴跟他說了古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讀書歷程。
最後我是用不欲與勿施做了總結。
爲了讓外甥女明白,見大賓我是用見博學和尚來比喻,然後簡單粗暴講述做祭拜時需要尊敬(守敬)和心無雜念的比喻,也是用奶奶在博學和尚廟裏面誦經做比喻。
對此,也許我外甥女聽得會似明非明吧?能記多少,能明白多少,我不知道的,但,我是很認真很詳細告訴她的,因爲我最期望的是,我的解釋會給她留下一個種子。
在講到「無怨」時,我粗淺的補上一個說法,就是你的反思力量和反省的力量,因爲有了這力量,當在做事或對外時,就比較容易由外及內。
在做事上,有反思反省,總有一天能做到窮理致知,止於至善,如是方能繼續修正與提升你做人的境界,可看我們WhatsApp的照片。
外甥女跟老師報告時,老師是有表揚她的,同時也將她的功課show給全班的同學看,甚至要她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後老師還喃喃自語還強調了很多次,可看我們的WhatsApp照片。
不欲與勿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工夫,甚至涉及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反應。
我們在讀這句話時,是在什麼事都沒發生(沒事發生的),也就是說理解這句話時,讀者就像是局外人一樣,是沒有任何事情衝擊的。
當自己還是局外人時,如果對這個部分沒有理解到透徹的話,事前工夫沒練好,沒做好心理預設的重複練習,當事情直接衝擊到來時,沒「見大賓承大祭」的這種用心與工夫,請問「即事」的那一剎那,當事人的「不欲」,能不能做到「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考驗了。
在多數人,尤其我們是凡夫俗子,往往在當下,被即時事件的衝擊下,稍一不順心如意,就會將「己所不欲,全施於人」來發泄情緒了!
即便夫妻,在事情發生當下的即時反應 ,其中一方若失控了,就會馬上怪罪於人,遷怒於人,然後言語上還可能給予別人罪名扣鎖,連環羞辱,那麼,這是不是是將「己不欲全施於人」了呢?
這裏僅僅是說的是倫常家事當中,真要做到「情緒不失控」,真能觀照到自己的情緒,先不說職場,在家,僅僅兩夫婦二人的內心與情緒發泄,有沒有「無怨」,就得自己要撫心自問,老老實實了——這裏你可以擴展到職場與面對其他人事上的。
如果要「情緒不失控」,前面那句「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用心和態度了!
但,「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是不是很容易做到呢?
見大賓時,承大祭時要完全沒有輕忽浮躁之心,恭恭敬敬的用心,就是需要學而時習之的修煉工夫了。
用心想想,即使你肯用這種見大賓和承大祭的「心」來讀古書求知識,然後再窮理致知的話,豈不是一樣可以做到「清心,明理,去偏」的境界嗎?
這豈不是又給予了你時刻修煉一動一靜的工夫嗎?
真要達到清心,明理,去偏,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比較靠譜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的。
正如《論語》這麼一句簡單淺白的話,讀的心不同,理解之深淺也會有所不同的。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猴子的動漫部屋 Monkey's Comic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閒聊] 他人即地獄之我超感謝安恩眞啊!!! -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他人即地獄」 “L'enfer c'est les... - Whomfor 吳爾芙輕珠寶飾品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鹽叔:他人即地獄!——沙特《無路可逃》︳已讀不回#22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玩電話讓我們逃離地獄 - 好青年荼毒室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更你所不知道的安麗B81 留言. 安麗高蛋白Dcard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情報] 李棟旭有望與任時完出演《他人是地獄》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情報] OCN漫改劇《他人即地獄》公開首版預告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猴子的動漫部屋 Monkey's Comic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末去了書展追曾鈺成~兩年沒見了, 仿如隔世。今次時間較充裕, 先是簽書、送上畫作; 講座尾段問了問題; 完結以後又拍照和談了一段話(其實主要是我在狂說話,迫他聽我表白wwww)
因為我近年在探討「意義」這件事,所以在Q&A問了一個比較私人/個人層面的問題。其他人主要問政局展望丶「邊個會做特首」,我倒沒什麼興趣。這是新書發佈,又不是許願池~
猴:「寫作是一件困難的事, 很容易就爛尾寫不下去。弗洛伊德說, 一個作者必須堅信自己的內容十分重要, 什致不理性地相信自己絶對正確, 才有力氣完成作品。回顧你的寫作歷程, 你的第一篇投稿是少年時代的「無病呻吟」, 一種情緒宣洩的需要; 2012的《矛盾集》志在爭取市民支持政改; 《主席八年》上冊有教育公眾議事規則的意味; 今次的下冊則是一種抽離現實, 沈醉於回憶的情緒處理。那麼在古稀之年, 處於現今這個世界, 還有什麼信念或動機支撐你寫作? 你喜歡推理小說, 會考慮寫嗎?」
他多謝我問這個問題,打趣說:「你知道我的寫作歷程比我自己還清楚。」而答案是-----雖然享受寫作,但沒有再寫了。(原文可以在他的YouTube看錄影)
我自己覺得今次的講座比起2019年4月的新閱會講座, 自然添了一份沈重。講座中會談到如果當初政改是成功的,現在的局面會不會不同呢? 可惜《時不再來》了。
我想很多人都經營過一種荒謬感。不停重覆幹同一件事, 又不停回到起點, 徒勞無功, 得到的只有挫敗。古人很了解這種感受。西方有推石頭的西西弗斯神話, 中國有「吳剛伐木」, 日本有嬰靈在賽河原堆石頭、佛教有佛陀放蜘蛛絲到地獄。
到一個程度, 不得不問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另一個問題是如何應對這種感受。
講座完結, 大家排隊拍照。我站在一旁, 覺得見面的機會難得, 很想說點什麼, 但又不想太random或落入寒暄。於是組織了一小段「表白宣言」等人散了再講(什麼鬼)
「我是因為Viu TV 《帶著矛盾去旅行》開始留意你的 (其實更早就在看, 但沒那麼迷w)。 不只你的書,長毛送你的《The Art of Loving》我都看了。我想大部份人看矛盾這個節目是當成輕鬆搞笑的, 而於我則影響很深。在你們這段關係裏面知道如何與矛盾共存。#
我覺得現在的世界缺乏這種氣道, 好容易就指責別人「中立撚」。你經常quote但丁的話*,因為別人經常用這句來罵你。對這事我都感受好深,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也許可以說, 受你影響成為這種人。
你做的事, 不論寫作還是拍片, 於我都是有莫大意義的,謝謝你。」
在此分享一句挺喜歡的電影對白, 來自《The Hours》
“That is what we do. That is what people do. They stay alive for each other.”
P.S.後來就着矛盾這個主題, 我介紹了本書給他。雖然有想過送, 但在人家的新書發佈送書太奇怪了~ 哈哈哈。
# The Art of Loving對西方精神有一個批評,說它被局限在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原則, 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a不是非a)和排中律(a不能既是a又是非a, 不能不是a又不是非a)。而東方思想則比較習慣思考矛盾邏輯,例如印度的「萬象」、中國的「大智若愚」等。
*但丁 //「地獄裏最熾熱之處,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保持中立的人。」//
曾鈺成 Tsang Yok Sing, Jasper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庭,在多數人的心中是一個安全而且溫暖的地方,這樣的想法也常被公共領域的輿論認可,並認為「家」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與社會場所。所以,廣泛來說,支持與反對多元成家的人們,實際上也都是因為對於家的重視,而在不同的定義與內容上產生了分歧。不過,「家」會不會對某些人來說不是一個安全且溫暖的地方,反而是如同地獄一樣呢?而且這個地獄般的處境並不是由於家庭破裂或暴力造成的,而是我們最推崇的「科技」呢?在類似反烏托邦的小說中,科技或某些理想化的理念最後發展到了極致,不過人類並沒有全部都享受到科技的好處,或是反而在理想化的社會下生活失去了選擇與彈性。今天小編要推薦的小說就是運用這個反烏托邦小說慣用的設定,然後將它套用在「家庭」上,看看未來科技運用發展極高的情況下,家庭關係將會發生怎樣的轉變,而這個轉變對我們來說很有可能是一個恐怖片的情境。與此同時,在不是那麼科幻或小說的處境中,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在千里達的研究就發現對部分當地人來說,Facebook的進入固然帶來了收益與現代化的好處,但是也讓家庭與婚姻面臨極大的危機。這也可說是科技發展影響了家庭,最後使得家庭生活變調,成為了令人害怕或挫折的驚悚場域。
————————————————————
人們說著「真是一個好時代啊。」
卻沒料到這個時代好到連真正的喪禮是什麼樣子,都沒人知道……
人工智慧、穿戴型載具、看護機器人,
我們都以為科技的進步會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但只要七情六欲還存在,
就不可能逃出人類替自己打造的地獄。
以日本名導中島哲也名作《來了》原作小說《邪臨》一舉成名的澤村伊智,
這次將挑戰科技進步帶來的近未來家庭生活,
讓你感受到宛如《黑鏡》一般的殘酷與悲哀。
【故事大綱】
這是一個能以電子隱形眼鏡輸入訊息和他人聯絡的社會,
這是一個只要戴上結婚戒指,另一半就能即時掌握你的一舉一動的社會,
這是一個讓我們不知不覺將自己的家打造成數位地獄的社會……
〈數位婆婆〉
身為家庭主婦的我,一結束超市兼職回到家,就聽到人在遠方養老院的婆婆透過平板電腦開始碎念我購買的食品、碎念我的教養方式。
本以為婆婆去了養老院就管不到自己,沒想到便利的網路卻成了她撲天蓋地監視自己的絕佳工具。
為了擺脫這一切,我決定去養老院和婆婆直接談判,沒想到到了那裡,我卻看到了……
〈折翼金魚〉
因為某種神奇的婦科藥品的出現,現在的社會已經變成金髮碧眼的「計畫生產兒」才能當上人生勝利組,
黑髮黑眼的「意外生產兒」只能卑微地活在社會最底層,遭受各種歧視的眼光。
身為小學老師的我,在發現一個天資聰穎的意外生產兒的學生父母當年居然刻意不服藥,
導致孩子的天賦遭到埋沒,於是我決定檢舉這對父母虐待兒童……
〈婚姻生存遊戲〉
為了在這個社會獲得被當成正常人對待的權利,我決心尋找結婚對象。
在經過婚友網站嚴格的審查後,我終於找到了另一半,然而婚後我才發現令我痛苦的真相。
透過婚友網站提供的婚戒,妻子能夠完全掌握我的一舉一動,我被束縛到喘不過氣。
直到有一天,同事告訴我,在關西某處有個能夠完全隔絕電波訊號的化外之地……
〈夜鶯飛翔那一天〉
我有一個一直捧在手心上養育成人的女兒。她在丈夫意外身亡後,始終陪伴在我身邊。
我們母女相依為命,一直到她長大成人。沒想到,一種名為「夜鶯」的看護型機器人卻介入我們母女之間,
女兒不管大小事都依賴著那隻散發著詭異氛圍的鳥型機器人,成了我最害怕的機器人上癮者。
因此,我決定親手解決那隻披著鳥皮的惡魔……
〈今晚太空船降臨的山丘〉
從前一年開始,世界各地開始出現各種目擊發出紅光的不明飛行物體的報告,眾人都懷疑這是外星人即將來到的地球的前兆。
然而這和獨自照顧失智父親的津久井伸一毫無關係,他的生活只剩下照護父親,以及想盡各種辦法避免父子一起餓死的慘劇。
伸一開始思考是否要讓父親走到照護的最後一個階段,然而那樣一來,父親將會連人都稱不上,僅僅是一個會呼吸的肉塊。
就在他煩惱不已的某天,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不明飛行物體,忽然闖進家裡,隨即又離開。
而從看到不明飛行物體的那天起,父親有了某種變化……
〈傳達愛意,就照左側內容執行〉
如今的社會,不管什麼事情都在網路空間處理,就連喪禮也不例外。
連續劇導演天禰的母親,這兩天在遙遠的養老院裡去世了,他和家人很快就在網路上舉辦了喪禮。
被失去母親的失落感包圍的天禰,其實還有著隨時可能會因為負責導演的連續劇收視率節節下滑遭到開除的壓力。
就在這時,一個工作伙伴帶來了一個絕佳的紀錄片題材。
一名即將去世的老人告訴家人,他希望舉辦「傳統的喪禮」、「真正的喪禮」;
然而所謂「傳統的喪禮」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消失,沒人知道真正的喪禮到底是什麼狀況。
為了完成老人的心願,天禰和老人的家人只好開始調查到底該怎麼做……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144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他人即地獄」 “L'enfer c'est les... - Whomfor 吳爾芙輕珠寶飾品 的推薦與評價
「他人即地獄」並非在否定他人的價值,而是要點出, 身而為人,一個自由的靈魂,要認清自己的自我價值, 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 ... <看更多>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鹽叔:他人即地獄!——沙特《無路可逃》︳已讀不回#22 的推薦與評價
到底人除咗有眼耳口鼻外,仲有啲咩科學角度以外既「特質」?身兼哲學家、劇作家、作家三個身份,三位一體既沙特,通過書寫《無路可逃》﹙No Exit﹚一 ... ... <看更多>
他人即是地獄原文 在 [閒聊] 他人即地獄之我超感謝安恩眞啊!!! - 看板Kore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才看「他人即地獄」,
本來看網上介紹是部驚悚劇,
不過我想有李棟旭跟任時完兩大帥哥,
這說驚悚應該也驚悚不到哪裡去。
我錯了。
不過還好在這之前,我先看過了機智醫生生活,
看過了飾演秋敏荷的安恩眞,
因為同樣可愛,
所以安恩眞消除了我看他人即地獄的不適感。
我是還可以用「他人即地獄」配晚飯看,
不過感覺實在有點不佳。
只能感謝安恩眞了。
不過安恩眞的演技真的厲害,
在正義女警還有苦命專科醫之間抽換極佳,
不愧是長期音樂劇訓練下來的好演員。
多謝了!安恩眞,如果沒有妳,「他人即地獄」我大概就棄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50.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28131449.A.5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