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覺得自己那麼跟得上時代,這禮拜二生平第一次參與了線上說書的活動(而且我忙到忘記事先分享邀請大家參加🙏),講的是上週曾推薦過的土耳其作家 Elif Shafak《#倒數10分又38秒》,與東華大學黃宗潔教授、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心愉,一起深度討論了這本相當好看的小說,深深覺得獲益良多,下方連結則是讀墨的側記,幾乎將一個半小時的精華全數濃縮在文章裡。
⠀⠀⠀⠀⠀
⠀⠀⠀⠀⠀
部分研究指出,剛死之人腦部活動會繼續下去,有的人持續幾分鐘,有的人會長達十分三十八秒,那這段時間腦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上演什麼樣的過往呢?
⠀⠀⠀⠀⠀
我選擇從日前重映過沒多久的《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來切入,此書從一名土耳其妓女萊拉的死亡展開,娓娓道來了她的童年陰影,以及父權社會下各種顯性與隱性的傷害,精彩融合土耳其複雜的宗教信仰、傳統觀念、東西文化衝擊,迫使萊拉不得不離家,西飄到伊斯坦堡展開新的人生。但是,大城市有其光鮮亮麗之處,亦存在見不得人的黑暗面,只要一個失足,就可能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滑落深淵,松子的東京是,萊拉的伊斯坦堡也是,兩人因此走入特種行業,所以作者說伊斯坦堡不是多數人認知的機會之城,而是一個傷痕之城。夏法克相當聰明,就如我們無法得知後來長大成人的松子內心的變化、在想些什麼,只能透過她與周遭人的互動來拼湊,萊拉也是,從她與五名好友相遇的過程,這群幾乎都是社會底層的邊緣人,抱著各自來到伊斯坦堡的理由,一起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情,讓讀者想像萊拉最後在這個大染缸裡變成什麼樣的一個人。
⠀⠀⠀⠀⠀
想起近日讀的另一本小說《聊天紀錄》,莎莉魯尼一開頭就引用 Frank O'Hara 的名言:「在危難時刻,我們必須再三思索,我們愛的究竟是誰。」這就像是萊拉臨死之前的畫面,所以《倒數 10 分又 38 秒》雖然殘酷,但說得很溫柔,後面這大段就像是我們見證了萊拉這一生付出了多少愛,然後她得到了多少愛。
⠀⠀⠀⠀⠀
⠀⠀⠀⠀⠀
然後,我很喜歡這次線上讀書會的收尾,談的是此書與作者夏法克關注的議題:「社會包容」,有沒有可能因為一本小說,打破階級與族群之間的隔閡呢?
⠀⠀⠀⠀⠀
「『這是既可能又不可能的,』黃宗潔認為,好的小說絕不是說教的小說,而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會帶來思考和衝擊,『能和讀者習慣的同溫層衝撞,那就是一種可能性,能讓讀者有機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她以近期羅浮宮在兩百二十八年後出現首位女館長為例,大家各自在不同時間點遇到同樣的問題,不同文化社會要各自面對脈絡下的問題,這絕非一本小說能解答,必然會是挫折的、甚至覺得是無意義的,但體會到『無意義之中的意義』本身也是一種意義,不是嗎?
⠀⠀⠀⠀⠀
而 Kristin 則以唐娜塔特在《金翅雀》中所寫回答:『各種藝術都有一種美,那些美無法改變現實,但可以改變人們看待現實的紋理。』她認為小說和電影都像一扇打破隔閡的窗,讓彼此相互理解,『我不能確知對其他讀者的影響,但我知道自己確實被改變了。』在故事裡,萊拉的五個朋友各自生活皆不堪一擊,但因互相扶持而堅韌生存著,『團結和過程中的愛,才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可以生存下去的方式。』Kristin 說道。」
⠀⠀⠀⠀⠀
⠀⠀⠀⠀⠀
⠀⠀⠀⠀⠀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Readmoo讀墨電子書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 一生 線上看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采回顧 #倒數10分又38秒 女性熱愛的小說🌹
昨天的線上活動大家都聽得開心嗎?在大雨的夜晚,能在家裡舒服地喝著飲料,參與這場百人讀書會,一同認識這本土耳其小說,相信是個乾爽又愉快的體驗。
以下摘錄兩位講者 黃宗潔(教授、作家)xKristin(影書評人、作家)的精采內容──
🧑宗潔老師:先從《倒數10分又38秒》的書名來講,它是從人的意識消散的過程來著眼,醫學史上對於人的身體和意識之間「斷離」的過程其實一直很感興趣,但對於「人死了之後我們的意識到底能留存多久?」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蓋棺論定」的答案。畢竟沒有一個死者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原來只持續了幾分幾秒……
19世紀初有一種實驗方式:去斷頭台找剛被斬首的屍體,頭一落地,就上前拎著死者的頭,在旁邊大喊:「你聽得到我嗎?」但死者即使聽得到也沒辦法回答你啊。夏法克把此種對「意識」的思考帶到小說裡,在所有關於死後意識持續時間的說法中,盡可能給了她一段最長的時限去回顧她的一生,是很溫柔的做法──
一個邊緣的女性,聲音沒辦法被聽見,夏法克給了她一段最長的時間,讓她去說她的故事。
👩Kristin:我習慣用大家比較熟知的電影來介紹小說給朋友聽,而這本書讓我想起《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截然不同的故事,但有本質上的共通點,是相當吸引我的地方。
松子是以青少年的視角展開,當她意識到姑姑的存在,是從姑姑的「死」得知的,對於這個未曾謀面的姑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會落到眾叛親離、孤獨死去的下場?都讓這個姪子非常的好奇。死人無法從墳墓起來為我們解答,所以他主動去了解松子一路上遇見什麼人、做了什麼工作、令人不勝唏噓的人生故事。
《倒數10分又38秒》就是從一位伊斯坦堡的妓女身上展開,述說了主角萊拉的童年的陰影、父權社會下的顯性跟隱性的傷害、東西方交匯的城市,我覺得比松子更精采。
🧑宗潔老師:我想聊聊結構上。倒數是一個「險招」!(笑)
一分鐘一分鐘這樣數,很容易落入僵化的節奏,還好她是順著「意識」,在意識快要崩潰、消散──就好像我們快睡著前意識的凌亂、跳躍,用感官的線索去串連,在串連的過程帶入五個朋友。在每一分鐘之後,加上一個朋友的速描、快照,用不是很冗長的方式講他們的個性與來歷,如何在這座城市裡面命運地交會,接著串聯到我更喜歡的第二部,#水緣關係。
我很喜歡所羅門《背離親緣》這本書裡提到的「橫向的家人關係」的可能性。第二部是建立在這樣子的前提上,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讓讀者覺得讀第一部故事就講完了,想不到她創造出更多的驚喜。
🙋♀️主持人副總編心愉:據說兩位講者對書裡女主角萊拉身邊的兩位男士有不同喜好?
👩Kristin:我喜歡萊拉的先生,他是一個輾轉來到伊斯坦堡的左翼青年,原本想當畫家。夏法克把他寫得很討喜、讀很多書、有各類思想的洗禮,這兩個人的相處、意識型態是很強烈的對比,但他還是對萊拉很善良,在大時代的碾壓下彼此還有這樣純真的感情,覺得非常感動。他們在成長背景非常不同,透過角色的差異、對照,可以感覺作者夏法克想讓大家看到:世界是多元的。
🧑宗潔老師:我對她的先生有一點意見。(笑)他的愛很自我,理想也比較片面,他在追萊拉時玩的小遊戲:「自由是什麼味道、伊斯坦堡如果是一種味道……」有點做作(笑),包含他說要幫娜蘭找工作,我覺得他的理想是包容性沒有那麼高的理想。看這段的時候一直想到愛特伍的《女祭司》,裡面那個也是很有理想的先生,但女主角覺得那我們寫羅曼史的理想就不是理想嗎?
我喜歡的是青梅竹馬,席南,他很內向、保守,不是俗世裡面真的那種很勇敢的人,可是後來到了第二部的翻轉,他變得有行動力去面對創傷,也是我喜歡第二部的原因。
第二部在解決的是五個朋友怎麼去面對創傷,去完成哀悼。我很喜歡裡頭的一段話:
「愛如果不是把另一個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去照顧,那什麼叫愛?」 ✨
🙋♀️主持人副總編心愉:一定要問你們,怎麼看帕慕克的作品跟夏法克呢?
👩Kristin:我看過一個關於帕慕克與夏法克的對話,夏法克說到,土耳其是高度性別歧視、甚至有「作家不能是女性」這種文學傳統。多數土耳其作家寫女性,都只被看作繆斯,只是被觀看、被探索的角色,夏法克甚至公開問過帕慕克的看法,但帕慕克就說:「嘿,我懂你在講什麼,但我就是一名男性土耳其作家,我能怎麼辦?」我覺得他們兩個在對於性別視角這個觀點,呈現在書中也是非常有趣的部分。
🧑宗潔老師:帕慕克早期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裡頭,細密畫、宮殿式的華麗的色彩與氣味,感官的書寫很細膩,而《純真博物館》變得更日常性、庶民感,後來真正蓋起純真博物館!讓小說跟真實性有了對話,像我們去倫敦要去貝克街,觀光客要想像一座城市的時候,就有文學可以去依附的具體所在。博物館裡有男主角收集起來的菸蒂,帶出了「無意義之中的意義」這樣的訊息,更打破了我們原本對土耳其織錦般的想像。
而夏法克從更邊緣、更女性,充滿幻滅與破碎的人物,勾連出截然不同的伊斯坦堡的故事,是一種想像力的補充,讓我們不會陷在固著的想像中。兩位作家都可以豐富我們認識土耳其的面向。
帕慕克後來的散文集《別樣的色彩》裡的一段話,剛好可以回應《倒數10分又38秒》,他說:「城市的靈魂在於它的集體記憶。廢墟象徵著遺忘,也開啟了遺忘,但廢墟也可以是其他人 #修築夢想的新空地。」我覺得他後來朝向的思考,呈現了他的流動性,而《倒數》就是在開啟集體記憶本身的曖昧性。
集體是誰的集體?來自這麼多地方的人,邊緣的記憶,怎麼去納入集體裡面,怎麼不讓集體遺忘去把他們吞噬掉。我覺得夏法克在抵抗這樣的東西。
🙋♀️主持人心愉最後引用了夏法克的話,來為這場讀書對談作結──
在中東,故事一向是透過社會底層人們的眼去觀看,透過他們的嘴去傳述。這本小說處理的主題或許沉重,或者困難,但我打從心底相信,這是本 #讀了會湧起希望的書。
現今(土耳其)社會中,我們看到民主衰退、公共空間對多元或差異幾乎沒有包容力。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中,友情更加可貴,底層者的團結也更有力、更深厚。這些連結,給了我們啟發與希望。
✨
#WFH就要讀小說 #新經典陪你閱讀線上活動 #首場!
#防疫時期的選書方式 特別感謝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 一生 線上看 在 伊格言|the novel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更新:轉貼K書公告】【葉錦添老師來不了啦】
各位朋友,非常抱歉!
葉錦添老師因為簽證以及行程安排因素
已確定臨時無法來台參與新書活動
所以原本預計在8/17(六)晚間在誠品信義店進行的新書發表會
以及8/18(日)下午進行的對談活動
只好取消😅😔
‧
但《K書》在8/16本週五於紀州庵舉行的雜誌新刊party
(由駱以軍、伊格言、成英姝、高翊峰四場短講,以及食物與點心所組成)
則是照常舉行唷!😍
──────────────
【我為什麼對uniqlo有感而發】
那個,歹勢,八月中的時候(下週五下週六)
我又共有3場活動啦。
一場在台北紀州庵,一場在桃園,一場在誠品信義店。
我把資訊貼在底下
一樣,跟大家保證我會100%數十年如一日地認真準備認真講的!
‧
紀州庵的這場是神奇又神秘的文學雜誌《K書》創刊號相關活動
(好像是創刊號,因為上次出的黑底本是試刊號?
預計9月或10月會出現在市面上
但因為名號太過隨性,導致我也搞不清楚出來的到底是否會叫做創刊號XD)
這場是由我和高翊峰、成英姝、駱以軍同台
而且似乎不是一般座談
應該是四場各40分鐘左右的短講。
所以每個人都有講題如下?
(好,這是我所收到的訊息,而且因為是party,據說還有點心可以吃......
但因為K書總編也太過即興,我也沒把握到底會有什麼......)
‧
然後禮拜六下午在桃園的這場,
就是由我本人一個人2小時從頭講到尾啦。
是講我之前講過的:
「據說失戀平均要傷心半年?真的嗎?──關於愛情,一個文學、生物學與演化史的解釋」
這個題目
‧
然後週六晚上我又得風塵僕僕趕回台北(我為什麼這麼累)
要和《臥虎藏龍》服裝設計葉錦添老師同台
這其實也是《K書》的相關活動
我會為葉老師引言,適合的話,也會有些小小的提問或對話。
‧
(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麼突然對uniqlo有感而發?
因為我在看服裝啊嘻嘻)
‧
當然這場我應該會講很少啦,因為主角是葉老師
以下是三場活動相關資訊:
───
《K·書》新刊預購活動及主題Party:結局或開始
‧
時間:2019年8月16日晚六點半開始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二樓藝文空間
主講人:駱以軍、成英姝、高翊峰、伊格言
‧
活動主題:硬核文學讀本《K·書》,將於2019年十月連續推出「創刊意念號」之正刊與特刊,特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兩場預購發表會。「K書堂·文學課」邀集當代小說家駱以軍、伊格言、成英姝、高翊峰各自開講最新命題(是一共四場小短講!),呈現文學人的文學敏銳、時代直覺、觀念批判。
‧
文學課之課程講序:
1|高翊峰:《二零六九:科幻不只是結局或者啟動》
2|成英姝:《生活因你而火熱》
3|伊格言:《為什麼外星人還不來找我們?——思索小說的極限與人類文明的一切可能,由佛洛德、AI、村上春樹與<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談起》
4|駱以軍:《波拉尼奧式的造夢空間》
‧
主辦方:硬核文學讀本《K·書》、日心月璽創意有限公司、紀州庵文學森林
────
【據說失戀平均要傷心半年?真的嗎?──關於愛情,一個文學、生物學與演化史的解釋】
講者:伊格言(小說家、詩人,《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與孤寂等輕》作者)
時間:8月17日(六)14:00-16:00
地點:桃園市立圖書館埔子分館(桃園市桃園區同安街601號)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逗點文創結社
參加方式│ 需線上報名,報名點此:https://www.commabooks.com.tw/news/411?fbclid=IwAR2P6QYdPLhvhG_tUmgsvp5mfqo25dtjMOoYO7kdv-_m_RD07l1u5xC57xI
洽詢電話│ 03-286-8868 #2003
備註說明│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
葉錦添新書《神物我如》發表會
葉錦添的電影和精神DNA世界
‧
時間:2019年8月17日19:00——21:00
地點:誠品信義店六樓影音館
主講人:葉錦添
特邀引言人:伊格言
‧
活動內容:以《臥虎藏龍》斬獲奧斯卡大獎的世界知名電影舞臺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和視覺藝術家葉錦添,在藝術世界不斷探索和推廣其「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在創作的追求上他從不重復自己,跨界遊走於當代藝術、服裝、舞臺、電影美術等多個領域;在超越藝術層面上,亦不斷自我探尋與思考當下人類生存問題而在新書中更重點提出了「精神DNA」這一論點,它將帶我們重新理解這個世界,追溯人類精神世界的根源與未來,這時科學衡量的物理世界的數據顯示的一切將變為無可辨認,當下現實世界所看到的一切現象便無法闡明。《神物我如》營造了一個無時空限制的流白世界,精神能量能自由出入時空,穿越物理所不能觀測的領域。一個嶄新的藝術視域,也由此打開。
‧
主辦方:《K·書》、日心月璽創意有限公司、香港三聯書店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 一生 線上看 在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看电影了没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